颜 芳 刘艳霞 张 偲 朱佩轩 杨 涵 乔诗清 苏泽琦 王 停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北京 100078;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北京 100029;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5.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02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1-2],占我国育龄期女性的5.61%[3],其导致的不孕症,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70%~80%[4]。典型症状有高雄激素血症、少或无排卵、不孕、代谢综合征等[5]。由于病因机制不明确,目前西医多为对症治疗,如采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克罗米芬或来曲唑促排卵、孕激素调节月经周期等[6]。黄体酮为临床常用的孕激素,可以通过改善子宫内膜,促进月经周期恢复,但常伴有嗜睡、易怒、偏头痛等不良反应[7]。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可以起到整体调节作用,在PCOS 治疗中独具优势[8]。中医认为PCOS 病位在肝、脾、肾三脏,肝郁、脾虚、肾虚可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痰瘀互结阻塞冲任、胞宫,可致月经不行及卵子不能应时排出:痰湿壅盛,躯脂满溢可见肥胖[9]。秦月好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象庄秦氏妇科第八代传人,秦月好主任医师衷中参西,针对痰瘀互结型PCOS,自拟三子三黄汤。王停教授为象庄秦氏妇科第九代传人。本研究通过对王停教授门诊病历进行分析,以探究三子三黄汤对于痰瘀互结型PCOS 临床治疗效果。
130 例病历均来自2017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国医堂王停教授门诊的患者,按照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60 例,采用黄体酮软胶囊治疗;观察组70 例,采用三子三黄汤治疗。倾向性评分匹配前,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匹配后,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两组纳入各35 例。本研究经我校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2022BZYLL1002)。
表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1.2.1 西医诊断标准 PCOS 诊断标准参照2003 年鹿特丹会议确定的PCOS 标准化[10],以及2018 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11]制订: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有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③超声检查时发现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 mm 的卵泡数≥12 个),以上项目中符合两项,并排除其他疾病。
1.2.2 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和《中医妇科学》[13]制订诊断标准。主症:①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或闭经,经色淡黯,或有血块;②形体肥胖,多毛,痤疮。次症:①经行前后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②带下量多,乳房胀痛,胸胁满闷;③头晕头重,嗜睡神倦,情志抑郁。舌脉: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或弦细。凡具备主症加典型舌脉或具备主症中一项加次症及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
①符合2003 年PCOS 标准化及2018 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11]中PCOS 诊断标准;②符合痰瘀互结证辨证诊断标准;③年龄18~40 岁。
①有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疾病、垂体肿瘤、肾上腺疾病等其他内分泌疾病引起相关症状;②兼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合并恶性肿瘤;③确诊为PCOS,因当次就诊以治疗其他疾病为目的;④合并其他妇科内分泌疾病;⑤近3 个月有性激素等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服用史。
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软胶囊(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71105,规格:100mg),100 mg/次,2 次/d,每个周期服用10 d;观察组口服三子三黄汤加减,药物组成为白芥子15 g(批号:20170607)、莱菔子15 g(批号:20170809)、紫苏子10 g(批号:20170823)、熟大黄10 g(批号:20170410)、生蒲黄10 g(批号:20170510)、姜黄10g(批号:20170425)、茜草15g(批号:20170830)、益母草15 g(批号:20170705)、路路通10 g(批号:20170523)、川牛膝10 g(批号:20170614)。以上饮片均由北京本草方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药物由我校国医堂中药房统一代煎,1 剂煎煮400 ml,服用方法为1 剂/d,200 ml/次,分早、晚饭后30 min 温服。两组均治疗3 个月。
1.6.1 月经情况 对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情况的评分,按照正常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计算三项的总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不调改善情况[14]。正常:21 d≤月经周期≤35 d,经期≤7 d,经量正常(与自身正常时经量比较);轻度异常:7 d<月经周期提前或后错≤14 d,7 d<经期≤14 d,经量多于或少于正常经量1/2;中度异常:月经周期提前或后错>14 d,14 d<经期≤20 d,经量多于或少于正常经量1/2 以上;重度异常:闭经或月经无规律,经期>20 d 或闭经,经量闭经或无规律。
1.6.2 体重情况 观察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改善情况:BMI=体重/身高2(kg/m2)。按照国际标准女性19 kg/m2≤BMI<24 kg/m2为适中,24 kg/m2≤BMI<28 kg/m2为过重,28 kg/m2≤BMI<34 kg/m2为肥胖,BMI≥34 kg/m2为超肥胖[15]。按照适中0分,过重1 分,肥胖2 分,超肥胖3 分计算症状积分。
1.6.3 痰瘀互结证评分 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6]对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色、质,经期腹痛,形体肥胖,多毛,痤疮,带下,乳房胀痛,胸胁满闷,头晕头痛,嗜睡倦怠,情志抑郁等症状,按照无0 分,轻1 分,中2 分和重3 分进行分级与评分,各症状评分相加为痰瘀互结证积分,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
1.6.4 实验室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月经第2~4 天血清激素水平,包括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计算LH/FSH 比值。
1.6.5 卵巢体积 治疗前后进行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VOLUSON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检测,分析B 超结果中的双侧卵巢大小,计算卵巢体积,卵巢体积(cm3)=0.5×横径(cm)×长径(cm)×前后径(cm)[17]。
1.6.6 基础体温(basal body temperature,BBT)治疗前后监测患者BBT 变化情况。患者每晚睡眠6~8 h 后,于晨醒时即测量舌下温度5 min,记录于基础体温单上,并连成曲线。
BBT 分型标准:①典型双相BBT。低温相持续12~24 d,基线温度36.3~36.7℃;高温相。持续12~16 d,基线温度36.7~37.0℃,高低相温差范围0.3~0.5℃且体温上升或下降期均≤3 d。②单相BBT。无高、低温相出现,体温波动无规律。③不典型双相BBT。虽有高温相,但持续时间<12 d,或高低相温差<0.3℃,或上升/下降期>3 d。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8]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的相关标准制订。治愈:月经恢复正常,B 超检查卵巢多囊性改变消失,血清激素水平正常,中医证候疗效指数≥90%;显效:月经基本正常,卵巢多囊性改变明显改善,血清激素水平基本正常,60%≤中医证候疗效指数<90%;有效:月经情况改善,卵巢多囊性改变有所改善,血清激素水平趋于正常。30%≤中医证候疗效指数<60%;无效:月经情况无明显变化,卵巢多囊性改变无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指数<30%。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 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BMI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 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MI 比较(kg/m2,±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MI 比较(kg/m2,±s)
注BMI:体重指数。
治疗前,两组月经失调、痰瘀互结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失调、痰瘀互结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痰瘀互结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失调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失调积分、痰瘀互结证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失调积分、痰瘀互结证积分比较(分,±s)
治疗前,两组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LH、LH/FSH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FSH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T、E2、LH、FSH、LH/FSH 水平比较(±s)
注T:睾酮;E2:雌二醇;LH: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
治疗前,两组BBT 各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T 双相体温例数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双相体温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各类型BBT 分布情况比较(例)
治疗前,两组双侧卵巢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卵巢体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体积比较(cm3,±s)
表6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体积比较(cm3,±s)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中医认为,痰瘀互结是PCOS 发病的重要病机[19]。脾肾功能失常,膏脂充溢肌肤可见形体肥胖[20]:痰瘀阻滞胞宫胞络,月经稀发甚或闭经;阻滞冲任致血不归经,精血妄行发为崩漏[21];瘀于卵巢致卵巢包膜增厚,卵子不能排出[22]。秦月好主任医师认为,痰瘀同源,痰瘀相关,因此针对痰瘀互结型PCOS,自拟三子三黄汤[23]。方中“三子”为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子相合,共祛上、中、下三焦之痰疾。“三黄”为熟大黄、生蒲黄、姜黄,三黄相配,共奏逐瘀荡胞,理气散结之功。茜草祛瘀通络,益母草活血调经,路路通利水通经,川牛膝逐瘀通经,引药下行,四药合用,行气活血,痰瘀同治。全方诸药合用,则可通调冲任,荡涤脏腑及经络之瘀滞,从而改善机体生殖调控及卵巢局部微循环,卵子应时发育排出。PCOS 症状表现多样,必要时应随证加减。如小腹寒可加艾叶、桂枝;嗜睡可加石菖蒲;小腹胀加木香、乌药;痤疮较多加生薏苡仁;伴附件囊肿加可水蛭等。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三子三黄汤及黄体酮软胶囊治疗痰瘀互结型PCOS 的临床效果,结果证明两者均可以改善PCOS 患者月经失调,降低痰瘀互结证候积分,改善患者内分泌紊乱及卵巢多囊样状态,恢复正常BBT。中医认为BBT 可作为月经周期观察、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的临床指标[24-26],提示二者均有促进患者排卵恢复的功效。本研究提示,三子三黄汤在降低PCOS 患者BMI、痰瘀互结证候积分及卵巢体积方面优于黄体酮胶囊。肥胖可以导致代谢紊乱,从而影响排卵[27],本研究提示,三子三黄汤在降低患者BMI 方面效果显著。PCOS 患者常呈现多种临床表型,三子三黄汤可以改善多个中医证候指标,从而达到整体调整、综合治疗的目的。研究中未发现有不良情况发生,提示三子三黄汤临床用药安全。本研究首次针对该方进行临床观察,初步总结三子三黄汤在治疗PCOS 患者中的共性规律。但本研究仅对现有病历进行了分析,样本量偏小,获取数据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将采用大样本随机双盲的研究方式,以便对三子三黄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