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劳动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实现幼儿劳动能力的提高,还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实现自身意志品格的形成。本文探究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自律、坚韧和善于合作、有责任感的优良品质。参与劳动活动,幼儿能逐渐形成自律的意识,如在劳动中按照规则操作、自觉整理工具。在劳动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通过克服困难和坚持不懈地完成任务,幼儿会逐渐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此外,幼儿在劳动活动中需要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并让他们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儿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沟通交际能力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沟通交际能力。在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小伙伴相互协作,及时互动交流,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流程。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际能力。在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幼儿还需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如向教师请教问题、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反映活动感受。这不仅可以使幼儿逐渐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树立人际交往的信心,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一方面,幼儿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如揉面团、制作手工艺品、栽培植物。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幼儿能够逐渐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幼儿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需要记录自己劳动的过程和成果,如何安排劳动时间、如何合理分配材料等,这有利于幼儿在手脑并用中逐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是一个重要的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将幼儿园内外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为幼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劳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以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设计不同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在园内创建蔬菜种植区、手工艺品制作区等不同的劳动区域,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参与整理教室、清扫垃圾等日常劳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农场、工厂等场所,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艰辛,以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可以邀请社区劳动者来到幼儿园,与幼儿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培养幼儿的劳动热情。
(二)科学设计课程,提高幼兒的劳动技能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的劳动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教育者要根据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扩大劳动的范围,加大劳动难度,提高劳动要求,让幼儿能在他人帮助下通过必要的努力完成劳动。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教师在设计劳动任务时,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还要考虑劳动项目的难易程度、完成时间、安全风险等因素,以确保劳动任务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又不会因为过于困难而导致幼儿无法完成。比如,对于3~4岁的幼儿,教师可以安排拼图、涂色、搭建积木等简单的劳动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增强肢体协调性,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对于4~5岁的幼儿,教师要逐渐加大任务难度,设计手工制作、种植活动等任务。
此外,教师在设计劳动课程时,应当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劳动内容来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大扫除活动,让幼儿分工负责打扫教室和卫生间,学习整理物品、清理垃圾的方法和技巧;组织“走进农场”主题活动,让幼儿亲自种植、浇水、施肥、收割,感受植物的成长和变化,增强生态意识;组织以劳动为主题的绘画比赛,让幼儿在自由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提高绘画技能和美感能力;等等。教师设计和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自然、社会、语言、美术等多个领域渗透劳动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有效延伸,家庭劳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教师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家长紧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采用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劳动教育更加有效。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家长会或家庭访问的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职业和工作内容,以及家长对孩子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期望,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家长一起制订完整的家庭劳动计划,通过亲子劳动、幼儿独立劳动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次,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入园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感受不同职业的魅力,增强劳动意识,激发劳动兴趣。最后,教师在园内组织幼儿了解劳动技能后,可以利用微信群和QQ群上传幼儿劳动时的照片,让家长掌握幼儿在园的劳动情况,分享幼儿的劳动乐趣。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家庭作业的方式,鼓励幼儿在家中参与劳动活动,如整理书包、收拾玩具、打扫房间,让幼儿在家中实践劳动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总而言之,家园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使幼儿在家庭劳动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四)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
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是指幼儿园教师开展专门的劳动教育活动和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各领域教育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活动所具备的素养,是组织开展好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包括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和劳动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具备了较高的劳动教育素养,才能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因此,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也是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劳动教育素养。
第一是知识水平。教师应具备较为全面的劳动知识,包括劳动安全、卫生、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便科学地对幼儿进行指导。第二是实践经验。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劳动实践经验,通过亲身参与劳动活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并了解劳动的本质和意义。第三是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掌握适合幼儿的劳动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四是态度和能力。教师应具备正确的劳动态度,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以有效组织和指导幼儿进行劳动活动。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不仅能更好地实施幼儿园劳动教育,还能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对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培养幼儿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格,提高幼儿的协作能力,增强幼儿的沟通意识等。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劳动教育,提升自身的劳动教育素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劳动教育的落实,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威海市教育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