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浙江第二届“小哥节”再次启动,北京昌平等多个街道也于近期同步举办“小哥节”。虽然这个节日都还只是地方性的,仍带给公众不小的触动。
任何节日的变化,折射出的是社会的变迁。“小哥节”的设立,背后是这个群体的快速崛起,以及他们所置身的新经济业态快速壮大、所代表的新就业模式加速成熟的社会现实。据多项权威数据,我国目前灵活就业人数已超2亿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小哥”昵称下的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正是其主要构成群体。
这个群体的数量是如此庞大,且还未停止增长。这个群体的可见度是如此之高,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的身影,早已成为我们“日见而不察”的城市景观。他们是如此深、如此广地嵌入我们的生活和城市的运转,以至于有学者用“重要基础设施”这样的概念来描述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新的职业群体的出现,不仅深刻改变了个体的生活方式,同样改变了人际关系、互动模式乃至社会结构。
2020年初,“外卖小哥”有了官方认证,以“网约配送员”的名称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而地方“小哥节”的设立,可以说是对“小哥”身份和这种社会现实的再一次确认,也是帮助“小哥”这个新职业群体融入现代城市的一种努力。
因此,“致敬”和“温暖”作为“小哥节”的关键词和主基调,理当如此。但除此之外,关注并回应他们的劳动权益与发展困境,同样应该成为主要议题。尤其要关注他们中的女性劳动者、代驾等讨论度偏低等细分职业群体,他们有别于外卖骑手的问题,不该被“小哥”这个统称所遮蔽。相信随着他们的故事被更多讲述,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意义世界被更多细察,他们的职业身份与个体发展被更多讨论,更多的区隔将被消解,更多的联结将被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小哥”的出现与崛起,本就与社会转型与人口流动、数字技术冲击以及劳动关系变革等多重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在他们身上集中反映或者说承载了这些复杂的社会变化。关注他们,确是我们理解社会的一种渠道和视角。但我们也要自觉警惕对“小哥”们的过度凝视,“我们-他們”的无意识甚至偏见不应被强化。当“小哥”不再作为一种“言必及”的身份标识或标签,或许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摘自《光明日报》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