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萍
摘 要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中独有的美与境,是学生实现发展所需要“品”的“味道”。语文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教出语文味道来。本文从“读,再饱满点” “写,再厚实点” “思,再深化点” “情,再升华点”四个维度对如何教出“语文味”展开阐述,旨在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并获得无尽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 语文味 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
“语文味”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一种审美享受与精神洗涤,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表现。[1]深度解读“语文味”的内涵,可知其“味”不仅是“快速泛读、精细品读”的“读味”,还是“佳句摘抄、字斟句酌”的“写味”,“大胆想象、研精毕智”的“思味”,“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的“情味”。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更关注这四个方面的教学,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真正践行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思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味”回归。
一、读,再饱满点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与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以朗读教学为突破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能力。[2]
以《岳阳楼记》为例,其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识记其中的词句,还要求学生能品味其中深厚的内涵、丰富的情感。朗读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它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韵律之美、意蕴之美,并最终在精细的品读中领悟文章的“情味”。结合新课标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这一要求,教师可将朗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以“读”为经,以“悟”为纬,将该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品味文本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的语言。②在诵读中感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初识美文,并整体感知文章(教师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通顺、读得流畅);然后请五名学生分段依次朗读,并由其他学生听读、评价[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如:谪(zhé)、属(同“嘱”,zhǔ)、淫(yín)等];接着播放鲍国安的配乐朗读录音,讓学生听读并感受朗读的语速、语气和情感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指导: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文本“骈散结合”,读骈句时,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最后让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要求:读准节奏,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尽量读出情感)。
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不仅能感受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还能明确情感与节奏之间的微妙关联,并尝试根据自己的情感理解进行朗读停顿的划分。
二、写,再厚实点
写,作为语文实践的一种方式在课堂呈现。高质量的“写”并非学生“独舞”,而是在教师的用心设计、精心指导下,学生做到有目的、有方向、有想法地写作。通过不断的写作训练,学生最终厚实了自身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写作专题与各单元阅读文本之间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写作系统。以七年级上册写作专题“学会记事”为例,首先,教师可用多媒体设备播放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偷吃仙桃”片段,并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从作者的视角梳理与解读“孙悟空偷吃仙桃”的整个过程。通过分析写作思路,学生能逐步梳理出事件的完整经过。学生也能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发现其中的问题。紧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写作六要素”,并要求学生以“散步”为例进行实践与运用。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明确了“写作六要素”的应用。此时,教师应适时进行总结:要达到完整叙事的目的,就要充分考虑事件的各要素,还要思考事情发展的各主要阶段,最终按照合理的顺序将事件串联起来。学生根据所列情节,完成故事写作。随后,教师可提出“身为作者,如何让故事更抓人眼球、引人入胜?”这一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编排之“妙”进行深度解读。待学生理出事件的“主干”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寻找其中的“枝叶”,如对桃的描写、悟空垂涎桃时的描写、悟空偷桃时的心理描写、悟空吃桃时的样貌描写等。基于此,教师引领学生总结写作的要点,即应对写作对象的“细节”进行细致描写。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明确:丰富的信息能让写作表达更为具体、生动、形象,能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充分实现“想”。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所提炼出的“要点”修正自己的作品。
三、思,再深化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多思考,以此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进而深度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思想等内容。只有将“读”与“思”融合,学生才能真正入情、入境,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在教授《社戏》一文时,为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选择文章的结尾作为切入点,提问:从文中知道“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也并不好吃”,但是为何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不矛盾吗?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文本中去找寻、挖掘文章的深层意蕴。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后纷纷有了答案:
学生1:不矛盾。“我”为不能看到社戏而苦恼,可双喜等小朋友是那么的聪明可爱,竟能弄到大船,让“我”看到戏,这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在以双喜为首的小朋友的保护下,“我”又平安返航,他们的热情友爱让“我”难忘,所以,“我”觉得那夜的戏好看,豆也好吃。即那里的人美。
学生2:我认为不矛盾。看戏归来的途中,桂生竟想出煮罗汉豆吃这么有趣的事儿。阿发还说他家的豆大,让偷他家的,还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豆。而且六一公公不但不生气,还送豆给“我”吃,直夸“我”有出息。他是那样的淳朴、老实、厚道。从这些小事中可看出,平桥村的人美,人情也美。
在此种情况之下,教师要抓住机会展开引导: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叙述得有波有澜?这与同学们认为文章中的“情美、景美”有什么关系?以此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引导其精读、细读,并最终深度解读“偷豆”这一部分内容。
于教师而言,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能背诵”“能默写”,更在于让学生深度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因此,教师的教法设计应灵活、教学问题设计应具有发散性、目的性、针对性,让学生能在问题的引导下打开话匣子,并从文字的表层逐步走到深层,最终深切感受文字背后的巨大力量,获得豁然开朗之感。
四、情,再升华点
“教”的目的在于讓学生更好地“学”。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因此,让学生品出“语文味”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情感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课程学习中最具“语文味”的环节,也是教学优化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相应能力的提高,还要让学生学习和吸收文本内容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此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以《最后一课》的教学为例,文本通过对小人物情感世界的塑造来表现宏大的爱国主题,那么人的情感应当成为该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明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内容。紧接着,教师可展示三个话题供学生交流、探讨,使其在问题的指引下深度思考文章结构、词句编排的目的。
话题1:小弗朗士在上课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问题1:为何要描写“上课途中”的见闻?为何不直接从上课开始?
通过对话题的分析、讨论,学生逐步明确“渲染”对文章主题、情感所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直接描写小弗朗士能间接渲染出教师的严格,也让其后续的“变”更具冲击力。另一方面,从课前开始写能刻意渲染“和平”的氛围,从而让后续“战乱”的揭晓更具冲击力。这样,悲剧的氛围更加浓厚,文章的情感也更为深沉。
话题2:“最后的课堂”与“平时的课堂”的差异
问题2: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具体表现是什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学生归纳总结出三点不一样,分别是课堂氛围、学生和教师。这种“不一样”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呈现出“山雨欲来”之感,使得文章充满张力,为后续内容的展开蓄满了“劲儿”。
话题3:小弗朗士思想感情上的变化
问题3:他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这种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通过深度解读体现小弗朗士的“变”的词,学生充分把握了小弗朗士这个人物的心路历程,并最终深刻理解了人物的思想与情感。
最后,教师应总结:韩麦尔先生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此时,教师应让学生深度感悟民族语言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美感,充分培养学生对汉语的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也让其发自内心地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教师深情有力的结束语可再次激发学生对汉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一堂有“语文味”的课,应当是充满“读味”“写味”“思味”“情味”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贯彻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功能、人文功能,让学生获得足够多、足够深的情感洗礼和精神熏陶,最终达到“育人”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红芳.聚焦语言文字 教出“语文味儿”[J],基础教育研究,2020(20):5-6.
[2]张福林.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正确运用[J],华夏教师,2019(14):72-73.
[3]刘雪璠.语文课要彰显“语文味”[J],黑河教育,202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