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视角下探究《山水画的意境》的意境

2023-09-22 20:23姜丽娜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化视角教材分析初中语文

姜丽娜

摘 要 对于《山水画的意境》这篇课文,初中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不少的挑战,而如果能在文化视角下进行解读,那学生就更容易探究到文本的意境。在文化视角下解读该课文,要认识到所谓意境,实际上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结合,是情与景的结合;要认识到探究《山水画的意境》的文化内涵,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充分调动情感,并秉持理性的态度,即在解读文艺味道十足的课文时,不能将解读的重点放在艺术本身,而应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认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同时,去重点解读课文是如何阐述“写景就是写情”的,去深入理解如何做到通过写景来写情,并将这种认知迁移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文化视角

语文教材当中文艺范十足的文章并不多,而九年级下册所选入的《山水画的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空白。对于著名畫家李可染的这篇作品,从哪个角度切入来进行解读,直接影响着对文本的教学定位。众所周知,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需要发展学生得言得意的能力。郝晓东教授说过,人文文化传承的本质是故事,语文学习需要从故事开始。不同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追求语文学科的人文化,采取故事植入的方式,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天然的联系。[1]所谓“得言得意”,说到底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获得,而所谓“故事植入”,则意味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追求学生对文本的故事性理解,这种教学取向的价值在于学生在面对相对抽象的文本时,能够借助故事理解来化解文本的抽象性,而一旦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就会更加顺利。像《山水画的意境》这篇课文,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的理解会存在不少的挑战,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将文本解读的视角切换到文化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故事化的方法来进行解读,那学生就更容易探究到文本的意境。本着这样的理解,笔者尝试从文化视角来解读这篇课文。

一、文化视角下文艺评论的意涵探究

从体裁的角度看,《山水画的意境》无疑是一篇文艺性评论。通常认为,其教学价值有两方面:一是内容的审美价值,即学生通过学习“意境”知识,可以提升鉴赏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能力;二是文本体式的“例文”阅读价值,即学生通过学习用合适的方法阅读文艺性评论,可以把握其体式特质。在笔者看来,对于该文的解读要更加重视前者,要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当中真正走入文本的意境,走入作者的心境,那才能领略作者所说的“山水画的意境”。这就是审美的教学,这自然也就是文化视角。在文化视角下去进行审美,进而实现其审美价值,需要学生在深入领会文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的迁移运用来达成;要实现其“例文”的阅读价值,需要教师有适宜的阅读方法引导和展开学生的阅读过程。[2]在笔者看来,其基础也就是要解析出该文的文艺意涵。对此,笔者有这样的两点认识:

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所谓意境,实际上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结合,是情与景的结合。画家在绘画山水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景,但内心涌动的却是情。有着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山水画,通常都不是对现实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复印,而是画家在尊重自然地理规律的基础上借助美术手法进行的表达。那么他人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由水墨组成的相对抽象的画,但心里涌动的却是一种情感。借由这种情感,观者既有可能与山水画的作者发生共振,也有可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无论怎样的情形,本质上都是意境的体现。因此,探究《山水画的意境》,实际上就是借助“意境”这一关键词去理解山水画的灵魂。

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探究《山水画的意境》的文化内涵,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必须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顺利析出。也即是说,在读《山水画的意境》这类文艺评论的时候,情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元素,且情感的参与有助于读者顺利地从作者的文字描述当中,寻找到构想自己的情感之弦的力量。

如文中说,“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这样的话语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着醍醐灌顶的作用,其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思想感情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人对客观事物有了深刻认识和感悟之后,在内心所形成的能够让自己看透更多事物、认清更多本质,进而积淀的深厚情感。

二、《山水画的意境》整体意境探究

《山水画的意境》既是一篇文艺评论,又是作者在艺术生活当中的感悟。所以,在解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想方设法走到作者的身边,甚至是走到作者的心中去,这样才能触碰到作者所说的意境。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所以对于这一篇课文的意境建构,应当追求整体性,而不应当紧抓某一个细枝末节不放,即广度比深度更重要。

所以我们通读这篇课文,然后去寻找课文的主要线索,就可以发现该文着重强调的其实就是意境需要感情来奠基。正如课文中所说,“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非常开阔的视野,其不仅将感知的视角锁定在自己的艺术范畴之内,还将其拓展到诗歌等领域。仔细琢磨这句话,就可以发现作者在课文当中的引经据典,本质上就是在拓宽视野的前提之下,将不同领域中的艺术内容聚集到自己的论证上来,然后认定写景必须以写情为驱动,强调写景本质上就是写情。对于画家而言,当他在画山水画的时候,就是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在笔下的水墨当中。

在强调整体意境建构的同时,教师可以将研究的目光投入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如作者说,“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这里不仅在阐述绘画要求,其实也在阐述人生道理:“朝朝暮暮长期观察”是努力之径,只有经由此径,才能达到“凡数万本,始得其真”的境界。

三、理性解读文艺评论

这里所说的理性并非冷峻,而是指在解读文艺味道十足的课文时,不能将解读的重点放在艺术本身。因为这样不仅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而且有可能因为过度深入而使得语文课艺术化。尽管当前强调跨学科教学,但这种教学中心的偏移却不是跨学科教学所追求的。因此,在带领学生解读《山水画的意境》这篇课文时,教师还要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认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同时,去重点解读课文是如何阐述“写景就是写情”的,去深入理解如何做到通过写景来写情,并将这种认知迁移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每一个角落。这样,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吴 华.故事植入:语文人文化课堂的应然追求——以《山水画的意境》为例[J],语文天地,2021(03):24-25.

[2]曾令华.《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20(08):56-58.

猜你喜欢
文化视角教材分析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
历史文化视角下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