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的外语类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9-22 09:04郗金月严赫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郗金月 严赫

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力量储备的重要部分,其就业水平影响国家的稳定团结、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以信阳师范大学外语类学生为研究样本,从毕业去向落实率、心态转变、考研报考比例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做了简要分析,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工作预期和个人素养直接影响就业情况,政府、企业、家庭和学校也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国家、学校、企业、家庭和个人五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语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点人群,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受岗位需求不足、线下招聘受限、各种招聘考试推迟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下降,青年失业率持续位于高位,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出。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促进高校本科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一、信阳师范大学外语类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2022届外语类大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下降

总体而言,外语类大学生就业情况与全国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相符。信阳师范大学学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信阳师范大学2018届至2022届外语类大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20届至2022届大学生的就业率较之前下降了20%左右。可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心态发生转变

近几年,由于民营企业经营风险和创业风险较高,基于避险心理,大学生对就业的信心和态度发生很大变化,惰性不断显现,就业心态呈现出整体求稳、依赖、矛盾、理性等新常态。在就业时,大学生会选择慢就业或者逃避就业,会产生“考研深造”“寻求安稳国企”“报考公务员”等想法,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扎堆报考研究生或事业单位。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对工作稳定、职业发展空间、自我价值实现、管理规范等期望过高,导致慢就业问题加剧。

(三)2022届外语类大学生考研报考比例上升

“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外贸等行业大幅裁员等因素叠加,导致外语类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没有较好的求职选择,导致报考研究生考试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在信阳师范大学,外语类大学生考研人数逐年上升,该学院2022届毕业大学生考研报考率高达90%。

二、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问卷设计和收回

为了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发放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如表1所示,研究数据来源为信阳师范大学外语类大学生。在问卷设计上,本研究选取了6个潜变量、16个观测变量,共设计了20道题目,涵盖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个纬度。为保证调查问卷有效可靠,调查对象为2021年至2022年信阳师范大学外语类专业的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93份,收集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为97.61%,符合统计学要求。

(二)研究模型构建

本研究选择了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并利用AMOS软件,搭建了信陽师范大学外语类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三)数据处理与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的发放和收集,研究获取了一手的数据,在整理调查问卷数据后,本研究用SPSS21.0对问卷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针对测量模型中的观测变量对应的问卷题目,研究通过 SPSS进行信度分析检验,得出Cronbach's Alpha为0.928,KMO检验系数为0.974,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3139.97,显著性水平为0,证明问卷有效性良好,信度较高,可进行模型检验分析。

对问卷数据,本研究运用Amos21.0软件对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及拟合求解。如表2所示,模型的GFI>0.8,CMIN/DF<3,NFI>0.8,CFI>0.9。综合来看,模型通过检验。

2.路径系数分析

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政府政策、高校措施、企业状况、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情况均有影响。其中,学生因素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因子为0.68,说明学生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个人素养,丰富实习经历,并要有工作预期;政府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影响因子为0.34,说明政府政策对就业率也有一定影响,政府应扩大政策宣传面,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措施对大学生就业情况影响因子为0.57,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高校政策对就业率的影响较大;企业状况对大学生就业情况影响因子为0.52,说明企业状况和招聘环境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影响,企业方面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良好的就业政策;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子为0.19,在五个因素中影响较小,说明家庭资源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机遇。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改进就业政策与就业措施,加大创业帮扶

在信息时代,如何快速获取相关的信息十分重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更新和完善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保障信息的时效性,及时将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推送给就大学生,提高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引流”的实效性。

政府应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园、工业园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政府应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驾护航。

(二)加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好就业指导

在就业过程中,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同等重要,大学生要在入学时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升专业素养,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科技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

在就业指导上,高校应高度重视就业帮扶工作。对就业存在问题的大学生,高校应做好后勤保障,通过开展就业实训、毕业指导实习,实现全员指导服务。高校应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除了多频次举办招聘会之外,还应加强校企合作,让更多企业参与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搭建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完善就业保障

校企合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方式,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发展也是相互促进的。在就业问题上,企业和高校应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以线上招聘会、直播带岗等途径,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一方面,高校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及时获取全方位的招聘信息,提供“高质多优”的就业岗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做好职业规划

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还应主动了解当下的岗位需求和岗位前景,提高个人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大学生应做好自我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评估自身能力,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就业。

(五)加强家校联动机制,多渠道拓展就业途径

家庭的作用也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利用家庭资本、家庭关系网络,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有助于提高就业成功率。通过搭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高校、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以便更好地与大学生沟通,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大学生可以利用好朋辈资源,积极寻找同单位就业的师兄师姐了解单位的真实情况,提高就业指导效率。

参考文献:

[1]崔豪豪,毛晓霞.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22(17).

[2]李勇彬.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

[3]郭明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6).

[4]关磊,肖华,刘红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J].高教论坛,2018(4).

[5]刘世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6]王霆.我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

[7]周巍,孙思栋,谈申申.学生组织参与大学治理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6(6).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探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