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阳 李丹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不断袭来,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更是关系着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分析民办高校面临的就业工作问题和解决办法已成为解决民办高校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来促进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就业问题;对策分析
0 引言
随着目前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民办高校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当然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成熟的民办高校,他们的教育和成熟程度已不亚于国立的公办院校。但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学生毕业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时,学生就业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一个高校的声誉,甚至于影响该学校下一学年度的招生规模。特别是民办高校,对学生毕业的就业情况尤为重视,但目前来看,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较大,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所以在国内民办高校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民办高校的就业问题却在不断放大,就业率不容乐观,所以只有找到影响民办高校就业问题的根本和内在因素,并大力加以解决,才能真正解决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就业问题。
1 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1 学校因素
1.1.1 对就业工作的不重视
由于民办高校发展历史较短,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规模化,程度化及硬件建设,忽视了师资力量及专业力量建设,由此导致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就业工作基本由学生的辅导员来完成,导致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分心就业工作,由此形成就业问题。
1.1.2 单一的就业指导模式[1]
就业指导模式的单一,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依然停留在政策解读阶段,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形成一个很强烈的求职意愿,很多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对于个体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很多还存留在纸面上,没有真正的实行。这种单一的就业指导模式想要达到一个很好的就业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1.1.3 部分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无法符合市场需求
虽然很多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初期都以市场为导向,但随着办学时间不断增长,对社会以及市场发展方向的估计不足,导致旧的专业设置无法跟上市场的需求,很多学生所学的专业在目前的社会和市场中需求量过低,再加上学生自身对专业技能掌握的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就业问题矛盾突出。
1.2 社会因素
1.2.1 高校扩招的因素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2],不断形成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和需求人数较少形成了比较尖锐的矛盾,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和需求人数的相对较少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这让本就处在相对弱势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大。民办高校在就业领域的弱势地位由此确立。
1.2.2 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偏见
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大多设置门槛,要求名牌大学或是“211院校”等条件。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并不认可。随着社会认可度的降低,带来了信任度的不高,很多用人单位不了解民办高校的相关状况,而是更倾向于录用公办高校的毕业生,这也给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1.3 学生个人因素
1.3.1 自信心的缺乏
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不去正视自身的能力水平,而是主观的认为自己的学历水平无法与公办院校相比,自己的学历“含金量”不够,导致不敢与公办院校学生进行公平竞争,白白放弃了很多就业机会。
1.3.2 无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倾向于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是回到自己家乡工作,或是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地点。对一些单位提供的工作位置偏远的工作岗位通常不予考虑,缺乏足够的吃苦能力,不能提前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导致就业问题突出。
1.3.3 公务员热
随着目前的公务员热,准备考取国家公务员、事业编制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很多,而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复习准备则占据了毕业生绝大部分的择业时间。相反,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录用比例很低,则导致了大部分考生的落榜,而他们落榜后恰好错过了择业的黄金时期,由此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1.3.4 找不准自身定位,择业标准高
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家庭条件优越,但也形成了他们找不准自身定位的问题,表现形式为眼高手低,对一些工作条件一般,工资待遇一般的岗位没有兴趣,不能放下自身身段,从最基层的工作扎扎实实的一点点做起。很多民办高校毕业生把自己的工资待遇水平定格在四、五千以上,孰不知这样的想法无异于天方夜谭。
1.3.5 过于依赖父母
随着目前“90”后独生子女成为毕业生大军中的主力,他们从小在长大过程中不断受到父母娇生惯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学生的工作就等着各自的父母来进行安排,因此错过了自己去拼搏奋斗的机会,错过了黄金择业期,成为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2 民办高校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就业指导
在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下,民办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要形成全员参与,职责明确的分工。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政策扶持力度,领导重视程度和全员参与程度,要把就业工作当作民办高校一项非常中要的工作来抓。做到从学校教职员工到普通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对学生发展以及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对就业指导方面,要彻底抛弃以前的形式化内容,设置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让学生从一入学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给自身的未来发展定下目标,奠定基础,避免形成盲目择业的局面。同时设置专职的就业指导课教师,加强就业政策的解读,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了解到当年的就业政策,并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组织毕业生就业问题座谈,让学生能够将他们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更多的举办模拟招聘,就业技巧指导讲座等指导类的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就业工作的主动性。以此强化就业指导的作用。
2.2 社会加大对民办高校就业的扶植力度,出台相关法律保护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相关利益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社会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就业扶植力度,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给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同时,各类企事业单位应该放下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偏见,孰不知,很多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能力上要高于很多公办院校的毕业生。各类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学历,要给民办高校毕业生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
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3],保障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的相关合法权益,避免一些“霸王条款”的出现,切实保护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2.3 分类培养,创新发展
民办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时就渗透就业工作,使整个就业工作贯穿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并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加大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力度。强化分类培养,根据学生自身的相关意愿比如准备继续深造,准备考公务员,准备就业,准备自主创业等相关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培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培养目标,避免“一头齐”的情况出现。在学生分类培养的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兴趣课程的设置,这样既保证了上课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对学生培养的个性化,创新化发展。当学生临到毕业,准备进入就业市场时,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将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起到很大的提高,当学生达到我们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在就业市场上的弱势地位将会相应的消除。
2.4 加强联系,定点培养,开拓就业思路,打通就业渠道
民办高校在就业工作中应该加强同各类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并指派专人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走访,同时也开放校园,邀请相关单位走进学校,走进学生课堂,打消他们的顾虑和偏见,使他们放弃招聘时的相关门槛,更多的根据学生能力来进行选择。由此来扩大和宣传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应与有兴趣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制度,进行订单式培养,把学生的能力培养真正的开设在社会以及市场需求上,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使学生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不断加强。在就业思路上,应该积极开拓进取,抛弃以往那些等待企事业单位来招聘的思路,应该主动出击,对外宣传,将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对外宣传,吸引企事业单位来进行招聘,并通过各种渠道挖掘第一手就业信息,打通学校自身的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5 加强就业信息化服务建设
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服务建设是提升民办高校就业工作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高速的信息化就业平台可以缩短就业信息的传播时间,降低就业信息发布的相关成本,提高就业信息的发布效率。民办高校应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如电子邮件、QQ群,微信、飞信等学生广泛使用并接受的信息平台向学生发布就业需求信息,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就业需求,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2.6 调整专业设置,完善市场需求
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灵活性高,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应紧密联系目前的市场实际需求,对目前的就业环境进行充分和广泛的调研,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导向调节专业设置,同时对市场的变化应有预见性,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始终领先于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格局,充分利用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调节自身的定位,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学有所用,很快被就业市场消化和吸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做到灵活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2.7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
民办高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家庭环境,家庭背景等优势,在自主创业等选择上对比公办高校的大学生有着很大的优势。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情商高,思维活动快,灵活性强,也比较适合进行自主创业。作为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学校应设置专门的自主创业指导机构,积极提供创业指导,同时提供相关的政策扶植,真正的帮助那些想创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成功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励更多想创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积极拓宽自身的就业渠道,形成由打工者变身老板,由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的身份转变。
3 总结
就业工作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上分析了民办高校目前就业工作遇到的相关问题和一些调整对策。民办高校要真正的发展下去,形成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把服务于学生当作学校发展的重点。不断转变和改正以往的一些过时的就业观念和想法,对学生也要做到积极引导、合理教育、突出兴趣、分类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转变观念,将以往的等待就业转变为未来的主动就业,将被就业转变为主动择业,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这将是未来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培养社会和市场都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强化自身组织结构建设,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才能实现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0(2).
[2]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
[3]辽宁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0(2).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