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王庆国治疗心系疾病临证析要

2023-09-22 16:31陈聪爱王雪茜程发峰李长香鲁艺指导王庆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心阳阳虚反流

陈聪爱 ,王雪茜 ,程发峰 ,李长香 ,鲁艺 ,指导:王庆国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深耕中医药经典研究和临床50余载,在仲景学说教学、科研及临证运用上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王教授为第五~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全国名老中医,在肝病、脾胃病、心系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心系疾病大多本虚标实,治疗尤重温阳;辨治时善用经方,古法今用;广用时方,博采众长[1]。现以心系疾病为例,以管窥豹,分析王教授临证思路和用药规律,以阐释活用经方、古今接轨的思想。

1 扩张型心肌病案

患儿,女,13岁,2021年12月2日初诊。患儿4年前于外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个月前喘憋气短加重,喘憋不能平卧,活动力下降,不能行走。2021年12月2日查心脏多普勒超声示:射血分数24.8%,二尖瓣中重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4 mm,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查脑钠肽(BNP)5 000+ pg/mL,欲于外院住院,为结合中医药治疗前来就诊。刻下:喘憋气短,乏力,出虚汗,怕冷,精神差,纳差,面色白,面部浮肿,平素易腹泻,舌淡边红,脉沉弱。西医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中医诊断:喘证,辨证为心肾阳虚、气阴两伤证。治法:振奋阳气,行气养阴。予苓桂术甘汤、生脉饮合三仙汤加减。处方:茯苓30 g,桂枝12 g,麸炒白术15 g,甘草片30 g,麦冬15 g,五味子6 g,人参6 g,仙鹤草30 g,仙茅5 g,淫羊藿10 g,黑顺片(先煎)5 g,刺五加15 g,当归10 g,肉苁蓉10 g,连翘15 g,柴胡5 g,黄芪60 g。5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1年12月7日二诊:药后可平卧,但自觉内热,舌淡,苔薄黄,脉沉。前方去黑顺片、仙茅,加柴胡10 g、黄芩片10 g,黄芪减至30 g。7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1年12月14日三诊:患儿于12月10日住院,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5 mm,左心房内径50 mm,射血分数20%,医院予强心、利尿、降低心脏负荷等治疗同时服用王教授门诊中药。12月14日复查心脏超声示:右心指标正常,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 mm,左心房内径44 mm,射血分数25%,二尖瓣轻度反流,有少量心包积液,患儿诉用药后效果颇佳,食欲好转,精神好转,舌淡尖红,苔薄黄。前方柴胡减至5 g。14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1年12月29日四诊:药后多次复查心脏超声,射血分数分别为20%、25%、30%、40%、45%,左心房内径分别为50、44、41、42 mm,心包积液深度分别为12、10、8、4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 mm,二尖瓣反流已消,BNP 3 000+ pg/mL(12 月20 日)、1 200+ pg/mL(12月27日),余指标正常。食欲好,午觉质量差,舌淡,苔薄黄。前方仙鹤草加至50 g,连翘加至25 g,柴胡加至10 g,黄芪加至75 g,加红景天15 g、丹参9 g。7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2年1月5日五诊:BNP 530 pg/mL,患儿诸证明显好转。前方加淫羊藿15 g、蒲公英20 g。14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2年1月19日六诊:1月17日查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55%,BNP 350 pg/mL,余指标正常。守方继进。

按:王庆国教授强调,治疗疾病应中西医合参,辨病与辨证结合。辨病旨在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并评估疾病缓急,辨证旨在抓住疾病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和核心关键[2]。本案患儿确诊扩张型心肌病多年,病情逐渐加重,BNP 5 000+ pg/mL,病程已经达到扩张型心肌病后期合并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儿出现喘憋气短,甚则不能行动、平卧,面部浮肿。因此该阶段首要治疗目的为缓解心力衰竭,建议患儿住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王教授认为,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同时,更要辨明中医病机,而主证是辨明病机的关键,“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3]。患儿就诊时喘憋胸闷,气短乏力,面部浮肿,怕冷易腹泻,系心脾阳气不足。阳气不煦,则畏寒怕冷;胸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液,水不化气而内停成饮,痰饮停聚阻滞气机升降,故出现喘憋胸闷、气短乏力;饮邪变动不居,平卧时随体位变动,加重憋闷症状。水饮上泛一则加重喘憋,二则使肢体浮肿。饮为阴邪,可进一步损伤心阳,由心及肾,形成恶性循环。结合患儿舌淡边红、易出虚汗,恐有伤阴征兆。故总病机为心肾阳虚、气阴两伤证。王教授遵循《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思想,以温阳利水为治疗大法,予苓桂术甘汤温化水气。方中桂枝温通心阳、平冲降逆,茯苓利水渗湿、驱散阴邪,麸炒白术健脾祛湿、杜绝生痰之源,甘草片助桂枝温心阳、助白术健脾胃。合用生脉饮平补气阴,配伍三仙汤之仙茅、仙鹤草、淫羊藿及黄芪扶助正气以祛邪,酌加当归、肉苁蓉补阳护阴。王教授治疗阳虚患者尤其重视附子的应用,认为独附子可温五脏之阳[4]。考虑患儿不耐热之偏颇药性,酌加柴胡宣发郁热,连翘平衡全方药性,共奏补阳不助热之功,终获良效。

2 窦性心动过缓案

患者,女,71岁,2021年11月4日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胸闷查动态心电图示:心率最慢28次/min,最快67次/min,最长RR间歇2.18 s。因难以接受起搏器植入手术,故来就诊。刻下:胸闷憋气,双下肢水肿,左侧背痛、酸困,后背沉冷,足冷,尿失禁,眠差,胃不适,舌质淡嫩,苔薄滑,脉缓而滑。西医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胸闷,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证。予苓桂术甘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处方:茯苓30 g,桂枝20 g,麸炒白术20 g,甘草片15 g,柴胡18 g,黄芩片15 g,法半夏15 g,连翘30 g,丹参30 g,薤白30 g,瓜蒌30 g,蜜麻黄10 g,细辛10 g,黑顺片(先煎)15 g,仙鹤草30 g,仙茅5 g,淫羊藿10 g,黄芪40 g,水蛭6 g。14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1年11月18日二诊:患者自诉药后胸憋、下肢水肿、背痛、后背酸困症状消失,仍尿频,血压不稳,偶发心率慢,舌红,苔黄腻,脉滑。前方去仙茅,加土鳖虫6 g、苏木10 g。28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1年12月16日三诊:心率波动于54~80次/min,偶见30~40 次/min,血压120~143/75~90 mm Hg(1 mm Hg=0.133 kPa),舌红,苔黄略腻,根部厚,口黏,口臭,脉滑缓。前方加柏子仁20 g、干姜12 g,去淫羊藿。28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2年1月13日四诊:服用上方后,胃不适症状消失,心率又复下降,现血压升高,心率1日之内出现39、38、38次/min,舌质略红,苔薄黄略腻,舌下络脉略瘀,脉滑。前方去柏子仁、法半夏、干姜,加淫羊藿15 g、川芎20 g,细辛减至6 g。28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2年3月3日五诊:服药3 d后心率上升,血压平稳,药后反酸,胃中凉,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前方加煅牡蛎20 g、法半夏10 g,黄芩片减至10 g。28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22年3月24日六诊:药后心率未再低于70次/min,血压平稳,波动在120/70 mmHg,时有胃脘不适,大便可,舌质略红,脉来和缓、有力、滑利。前方去连翘、细辛、水蛭、法半夏,加玉米须20 g,蜜麻黄加至14 g,仙鹤草加至50 g。药后随访,患者心率、血压平稳,自诉诸证好转,嘱守方继服调理。

按:心动过缓指心率低于60次/min,涵盖窦性心动过缓、连续性传导阻滞、逸搏心律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病理性心动过缓常合并复杂心律失常,伴有因心排血量减少导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窦性心动过缓属中医学“迟脉”“心悸”等范畴。《素问·举痛论篇》有“寒气入经而稽迟”,《濒湖脉学》有“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景岳全书》明确指出其病机为“迟脉乃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虚”。本案患者年老体衰,素体阳虚。盖心属火,处胸中而居上焦,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心阳为一身阳气之主,若心阳虚,不能推动脾胃化生气血以濡养心脉,则见心悸、气短、乏力。心阳无力推动血行,则血脉瘀阻,出现胸闷憋气。患者后背沉冷、足冷,可见心阳虚衰之象,尿失禁、眠差乃肾阳虚衰之兆。肾阳为诸阳之本、生命之根,心阳根于肾,肾阳衰则心阳失于温煦,心阳不能推动血行,加重心动过缓,则脉来迟缓。此外,君火失位,坐镇无权,心阳虚不能降伏下阴,肾阳虚气化无权而使寒水上泛,出现水证,本案患者舌质淡嫩、苔薄滑、脉缓而滑皆可印证。

王教授认为,心阳虚衰为大多数心血管病的关键,心脉因实邪闭阻,亦是在心阳虚衰基础上继发的病理变化。刘渡舟教授曾言:“心主阳气而为先,心主血脉则为后。”[5]因此,对于阳虚引起的心动过缓,治疗当以温通心阳为法。本案王教授予苓桂术甘汤温通心阳,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温少阴之肾阳,如《格致余论》云:“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心阳降伏下阴,肾阳鼓动而蒸腾气化,心肾各司其职使阳有所依,阴有所固。王教授认为,阳气不充致胸阳不振,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血脉痹阻,故合用栝楼薤白半夏汤,取其振奋胸阳、行气豁痰、涤荡胸中阴霾之义。胸阳不振致痰浊瘀血闭阻于内,故酌加丹参、水蛭等活血通络。患者因心动过缓致心排血量不足出现胸闷憋气,当补气以助阳气运行,王教授常合三仙汤以助气推动血行。综观本案,以温阳为要,以通为法,使阳气充,浊阴瘀滞通达,共奏平和之效。

3 冠心病案

患者,女,62岁,2019年3月6日就诊。患者冠心病史多年,2016年突发心肌梗死,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33%,二尖瓣反流。2019年2月12日复查射血分数34%,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肺动脉高压。2周前出现胸痛,为求中医治疗前来就诊。刻下:胸痛,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活动力下降,可走20步,无气短,后背冷,舌红,苔黄白腻,脉沉弱欲绝。西医诊断:冠心病。中医诊断:胸痛,辨证为气阴两虚、阳虚血瘀证。予苓桂术甘汤、生脉饮合当归补血汤加减。处方:黄芪40 g,当归20 g,茯苓30 g,桂枝20 g,麸炒白术20 g,甘草片30 g,麦冬20 g,五味子10 g,熟地黄20 g,刺五加20 g,仙鹤草20 g,连翘30 g,忍冬藤30 g,丹参15 g,薤白20 g,瓜蒌20 g,黑顺片(先煎)10 g。14 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19年3月20日二诊:药后患者每日可行走8 000步,后背冷减,口苦,脉微欲绝。前方加柴胡10 g、黄芩片15 g。14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19年5月8日三诊:胸痛次数减少,仍后背冷。前方黄芪加至60 g,黑顺片加至25 g,加红景天10 g、仙鹤草30 g、淫羊藿10 g。28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019年6月5日四诊:复查射血分数39%,后背冷消失,足冷,偶有胸痛。前方黑顺片加至40 g,加川芎20 g。28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之后主方不变,随证加减,至2019年10月30日十诊时,射血分数增至50%,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正常,胸痛基本消失,心前区偶有不适,后背冷减,足冷减,仍畏寒怕冷,舌淡红,脉沉,面色佳。前方黑顺片加至70 g。1个月后随访,患者自觉诸证缓解,已停中药。

按: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等范畴。“胸痹”首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载:“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指出胸痹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即阳气亏虚,阴邪内盛。本案患者因劳逸不当、七情内伤等诸多因素导致阳气内虚,继而耗伤心阳,无力推动气血运行,继而生痰成瘀闭阻心脉,导致胸痹。瘀阻日久,必生内热耗损气阴,因此本患者阴阳俱伤,瘀血阻滞,属本虚标实。治疗须兼顾气血阴阳。气虚可使津液停聚为痰,痰湿内阻;气虚则行血无力,瘀血内闭。故王教授首先以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促进气血运行,使气血周流。气虚甚则累及阳气,心阳虚损,寒自内生,鼓动无力,脉络瘀阻,不通则痛;阳气失于温煦则见肢体不温等症。《灵枢·九针十二原》有“阳中之太阳,心也”,心脏搏动赖其阳气推动,故温通心阳尤为重要。王教授运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气,扶助心阳。患者病程日久,气血运行不畅,加之痰瘀胶结,郁久不消,化热耗伤阴液,故加瓜蒌、薤白、丹参等化痰祛瘀,配合生脉饮、熟地黄等兼顾阴液,如此则气血通畅条达,阴阳平和。

4 结语

王庆国教授在治疗心系疾病时,首先重视心阳的振奋和温通。心阳为一身阳气之大主,是心脏维持正常搏动和泵血即“心主血脉”的基本前提,也是全身水液代谢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王教授常用附子、麻黄、细辛、桂枝等振奋心阳,以恢复心阳温煦推动的生理功能。其次,重视驱逐阴邪,包括水饮、痰浊、瘀血,随证灵活使用逐水饮、化痰湿、散瘀血之法,如常用苓桂术甘汤、栝楼薤白半夏汤、丹参饮等配合振奋心阳之品以加强驱逐阴邪之功,使血脉通畅。第三,兼顾阴阳、气血,即在功能和物质2个层面进行调节。如善用人参、黄芪或三仙汤补心气,以推动血液运行,亦善用当归、白芍或生脉饮滋养心血及心阴,体现气血互生互用、物质和功能相辅相成的内涵。此外,王教授组方最善平衡阴阳,常在有阴伤或热象时酌加连翘等凉性药以平衡全方药性,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第四,重视中西医结合,既考虑患者症状的改善,也注重现代医学指标的变化,二者互参,方可更加客观严谨地把握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猜你喜欢
心阳阳虚反流
毛巾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