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默记》之王安石形象

2023-09-21 04:43巴娟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宋史王安石

巴娟

有关《默记》的研究,目前学术界约有八篇论文,直接涉及王安石形象的研究几乎没有。据笔者统计,《默记》中记载王安石的逸事共十五条,是王铚使用笔墨最多的一位历史人物。通过细读文本,笔者用对比分析、概括总结等方法对《默记》中的王安石逸事进行梳理,总结出王安石的特点,并与《宋史》中的王安石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异同,进而探讨存在差异的原因,总结出《默记》对王安石的书写,弥补了《宋史》中王安石形象的缺失,为今后读者了解一个性格多样、优点与缺点集一身、活灵活现的王安石形象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默记》对王安石形象的书写

《默记》所记的王安石十五件逸事中,有十条以上是对王安石的正面书写,其既有与正史所记内容相似的成分,亦有王安石鲜为人知的品质,从中既可见王安石形象的多样化,又可知王铚著书的客观公正态度。

(一)勤奋好学,持之以恒

与杜祁公(杜衍)一样,王安石在做宰相之前有“展书烛下,黑光射纸”的经历,凭借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精神,他在十年之内升职为宰相,这些记录与《宋史》中王安石少时聪明,喜欢读书的内容如出一辙。在王安石与大家议论阿云案时,他认为阿云有“按问欲举”(自首)的事实,应该从轻发落,只有韩持国(韩维)和他观点一致。他善于总结原因和经验教训,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事情的异样和对方的优点,无论是说自己理会了三十年的事,还是夸奖韩持国的话语,都可见王安石是一个勤奋好学、持之以恒之人。如果他做事半途而废,就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王安石年轻时就立下了重修史书的远大目标,如他论《三国志》曰:“裴松之之该洽,实出陈寿上,不能别成书而但注《三国志》。”如果不是因为年纪、体力,以及时间不允许,相信他真能修订一部新《三国志》。他勤奋好学和执着进取的精神贯穿他的一生,这是他事业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二)不卑不亢,气量之大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指得恰如王安石。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当时的苏轼属于保守派,极力反对他的锐意革新,指责王安石“求治太速”,有时甚至对王安石直言诘难,让王安石很没面子。后来,苏轼被御史李定等人以“乌台诗案”弹劾,最终被诬陷而入狱。妒贤嫉能的李定等人欲置苏轼于死地。但杀掉苏轼这样的“当世奇才”,即使是神宗皇帝也心有不忍。无奈之下,宋神宗征求王安石的意见。当时,辞去丞相职务、被封为荆国公的王安石说:“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因为他这句一言九鼎的话,苏轼被免一死。如果王安石心胸狭隘,在宋神宗面前煽风点火,很可能致苏轼于死地。但他并不自私,而是从国家大局和珍视人才的角度出发,挽救了苏轼的性命。

(三)勤俭朴素,不拘小节

《默记》记载的逸闻逸事,描写最多的是王安石的生活简朴和不拘小节的特点。王安石居住在蒋山,经常骑驴出入,几乎无随从人员,过着和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他曾坐着小矮凳与茂直在路边谈话,茂直的仆人想为他撑伞遮阳遭到拒绝。一系列简单的动作,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王安石的朴实憨厚、平易近人。王安石在知天命之年,辞去翰林学士一职,回家为母守丧。在此期间,他极度伤心,不睡在里屋,而是在供奉母亲灵位的客厅里打草铺坐卧。又因哀思过度,他形容憔悴、瘦骨嶙峋,再加上不修边幅的穿着,所以很难被辨认。有一差官去王安石家送公文,看到有个人坐在草席上,“愕然以为老兵也”。当差官被告知王安石就是那个坐在草席上的瘦老头儿时,差官连声赞叹“好舍人(中书舍人),好舍人”,深为王安石的孝行所感动。王安石的席地坐卧与差官的连连夸赞,既表现出王安石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特点,又透露出王安石对母亲的孝顺。

二、笔记与正史之王安石记述的关系

王安石形象在《默记》与《宋史》中有所不同:一个是不卑不亢、气量之大、勤俭朴素、不拘小节的普通百姓形象;一个是身居宰相要职,为改善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锐意革新的政治家形象。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同外,两书亦有相近或相似的内容书写,从中可见《默记》与《宋史》在内容书写方面的关系。

(一)《默记》对《宋史》内容的引用

《宋史》记录的很多事件中对王安石性格的描述往往只用简短的几句话,甚至几个字,使读者仅从表面字眼肤浅地得知王安石的特征,而其中的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例如,《宋史》提及“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这句话,既未提及王安石离任后为母亲办丧事的情节,也未记载王安石离任后的生活状况。而《默记》衔接此话,详细讲述了王安石为母守丧时的生活状况:“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罢官回家为母守丧的王安石非常朴素,以至于差官去他家送公文根本没认出王安石本人。差官的惊讶和夸赞反映了王安石朴实真挚、平易近人的一面。

此外,《宋史》中写有“安石少好读书”一句,然后再无下文,使读者很难从此简单话语中得知王安石好读书的情况。而《默记》则详细记载了王安石秉烛夜读的情景:“忽见介甫展书烛下,黑光亦径射纸上。”王安石挑灯夜读时还与滕元发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滕元发说王安石以后可以当宰相,王安石感叹道:“子勿相戏,安石岂愿作宰相哉?”十年之内,王安石果真担任了宰相职务,印证了滕元发的那句话。《默记》写王安石的勤奋好学,不是只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而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详细的事件记述,活灵活现地展现王安石奋发图强的形象。虽然字数不多,但事件记述有始有终,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把客观叙述和人物对话结合起来描写,感觉不到文本的枯燥乏味。

(二)两书中王安石性格同中有异

《宋史》和《默记》都讲到王安石善于辩论、倔强执拗的特点。但两书涉及的辩论内容、对象和语言并不相同,王安石倔强执拗性格的体现也不一样。从中可见两书作者对王安石的态度。

1.关于辩论

《默记》中的辩论主要讲述王安石和亲近之人或普通百姓间的生活私事。跟他有关的“豪杰”事件,把王安石善于辩论的特点进行了完美展现。与《宋史》相比,《默记》中王安石的辩论之词更加精彩有趣。其中,他和李師中之间的“豪杰”事件,最后以“唐太宗十八岁起义兵,方是豪杰,渠是何豪杰”结束全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在赞叹王安石口齿伶俐、不卑不亢的同时,又佩服他的见多识广、志向高远。王安石有自己的思想,不人云亦云,敢于对夸夸其谈、鼠目寸光之人反唇相讥,这亦是他自信的表现。《宋史》描述王安石性格时使用的文字并非如此,庄重、冷峻、严肃、缜密的语言,使得文章内容死板、平白无奇、气氛压抑,缺乏诙谐幽默的意味。

2.关于志向

王安石少有大志,酷爱学习,很小就表现出对前途事业的美好憧憬。《宋史》写他立志要成为一位像伊尹似的经纶之才和后稷、契一样的贡献者。从他担任宰相职务期间,《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呈递以及“熙宁新法”的成功实施,可见他报效国家、为民服务的愿望实现了。这些理念大都与国家兴亡、百姓幸福息息相关。

《默记》亦提到王安石的理想抱负,他年轻时勤奋努力、孜孜不倦地学习,曾有重修《三国志》的愿望,但因忙于国家改革大事,没有实现愿望,等辞官归隐后,又因年纪、体力不支而耽误。最后,他就把重修《三国志》的重任托付给苏轼等人去完成。虽然他没实现重修《三国志》的愿望,但从中可见他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王安石在文学方面的才华,《默记》通过他晚年所写的《临水桃花》中的“还如景阳妃,含叹堕宫井”两句诗展现了出来。纵观全诗,可见王安石体物言情的高超之处:他不从桃花本身出发,而从花的倒影着笔,且诗中不见一“花”字、一“水”字,而桃花的风姿神韵已从空灵而形象的比喻中显现出来,给人以轻盈、缥缈的美感。

(三)《默记》涉及《宋史》未提及事件

《默记》保存了很多《宋史》中未提及的王安石事件,这些事件的描述弥补了史书记载王安石不足的缺陷,对于今后读者了解一个更加全面、多样的王安石提供了参考价值。《默记》中两次写到王安石出行工具简单这个细节,他曾骑着毛驴去见朋友,坐在小矮凳上与茂直在路边谈话。作为担任过宰相职务的他,有能力坐轿或者乘车去看朋友,可以与朋友在环境更雅的地方交谈,他却坐在路边的小板凳上与茂直聊天儿,其朴素特点昭然可见。王安石乘坐两人抬的轿子去江边迎接声势浩大、随从众多而来的陈秀公,表现了王安石处事低调,不劳民伤财的美好品质。此外,王安石因母亲去世离任,不住里屋,坐在有母亲灵位的草席上,可见王安石的孝顺。

《宋史》只字未提王安石在历史上被杨寊霸占进士第一名的事情,但《默记》中详细记载了此事的详细经过。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参加进士考试。试毕,他取了第一名,王珪为第二名,韩绛是第三名,杨寊只排第四。但是,杨寊的哥哥杨察以王安石所作赋中有“孺子其朋”一语为由,说此话不吉利,“不可夺天下”,把王安石的第一名和第四名杨寊的位置互换,使王安石与第一名失之交臂。但是,王安石平生未曾向人说起他考中过状元,可见王安石气量之大,他早已把功名利禄视为粪土。他的胸怀并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低调谦逊、不卑不亢的性格也是当时一般士大夫所欠缺的。

三、两书中王安石形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宋史》中的王安石意志坚定、精通政治。《默记》中的王安石勤奋好学、淡泊名利、不拘小节。同样是王安石,为何在两部书中的形象存在巨大差异?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评判标准不同

《宋史》以代表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程朱理学为评判标准,当时只要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对统治者有利,为百姓造福的人物都会被修史者大加赞赏;如果不遵循客观规律和普通大众的意愿,固执地按自己的意思办事,就会被史学家作为大逆不道之人大批特批。史学家修订史书经常会受到自身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的限制,他们不可违背时代发展的趋势,另辟蹊径地记录史实,要与社会主流思想保持高度一致。

《默记》主要是记载人物奇闻逸事,以反映人物独特个性为评判标准。在记述的过程中,它既不牵扯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又不掺杂个人的喜恶观点,一切如实地记载,客观地评价。《默记》中写到的王安石小时候酷爱读书、淡泊名利的特点与正史所记有相似,这些特点的描写,更加肯定了王安石独特的性格;而他的孝顺、气量之大、爱好文学等特点,在正史中并未提及。《默记》的记载丰富了王安石的形象,补充了王安石多样的性格特征。

(二)资料来源不同

《宋史》是元朝丞相脱脱和阿鲁图以宋人洪迈等人编撰的《四朝国史》为底本撰写而成的。《宋史》的修撰与《辽史》《金史》同时进行。三部史书于元至正三年(1343)四月开始修撰。至正四年(1344)三月,《辽史》写成。同年五月,脱脱辞去都总裁一职,元帝指派阿鲁图接任都总裁职务。但阿鲁图并不认识汉字,他于同年十一月完成《金史》的编撰,至正五年(1345)十月又完成了《宋史》的编辑工作。从成书时间来看,三部史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之所以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元人在修史过程中大量引用、套用前人已有的文献资料,再加上中途换用不谙汉字的主修官负责编辑,可见《宋史》的成书并不严谨,并没有在廣泛涉猎宋朝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得出准确的结论。

《默记》所记的王安石事件多来源于父亲的口传。王铚的父亲王萃在小时候跟从欧阳修学习,年少时就考上了进士,刚开始时担任安州应城尉,后来跟从滕元发做幕府十多年。滕元发特别欣赏王萃的才学,说“公不但仆之交游,实师友焉”(《挥麈后录》)。官至兵部侍郎,元符末年(1100),王萃因“党人籍”事件被贬到湖外,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去世。王萃和曾布、郑獬、王安石、王陶、常秩、秦观等人交游非常深。王萃的经历非常丰富,而且和当时的一些政界名人有比较密切的联系。王铚从父亲口中了解到的王安石事件比道听途说可靠得多,史料价值也比较高。

王铚对王安石的记载秉持了客观公允的态度。《默记》中多数记事条目是对王安石的褒扬:卷上“滕元发言”条,卷中“李师中与王介甫同年进士”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安石的欣赏;卷中“陈秀公罢相”条、“先子言”条,表现了王安石罢相后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卷下“庆历二年”条则赞扬王安石气量之大,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美好品质;“王荆公知制诰丁母忧”条,夸赞王安石孝顺、平易近人。曾布是王安石变法的积极参与者,后来又反对新法,与王安石关系变僵。王铚的父亲受知于曾布,他本人又是曾布的孙婿。王铚能在评价曾布的政敌王安石时持比较客观的观点,说明他的写作态度是比较严肃的,这就增加了《默记》的价值。

猜你喜欢
宋史王安石
初夏即事
孝母
北陂杏花
梅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宋史·文天祥传》述评
王安石的坏习惯
朝鲜王朝正祖君臣的“宋史”认识与《宋史筌》之修撰
Contents and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