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辉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出生于德国的哈雷,是一位音乐产量很高的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不仅能够代表他的音乐风格,同时还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绿树成荫》这首咏叹调选自亨德尔创作的歌剧《塞尔斯》,这首咏叹调在当时对欧洲歌剧演唱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美声唱法”的歌唱技巧。本文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与亨德尔创作的《绿树成荫》作为切入点,对这部作品的演唱与艺术特征进行研究。
《绿树成荫》是巴洛克时期典型的代表作品,它取自由亨德尔所创作的歌剧《赛尔斯》中的第一幕第一场。《赛尔斯》创作于1738 年,这部歌剧在创作上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而是具有意大利喜歌剧轻松幽默的特点。场景中塞尔斯在他逍遥逸乐的王宫后花园中,面对暴风雨后一棵葱葱大树,上面绿叶青葱,地上一片绿荫,由此触景生情唱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非常注重戏剧效果,在歌曲力度、节奏和旋律上都产生强烈的对比,这首《绿树成荫》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1~11 小节的宣叙调和11 小节之后的咏叹调。宣叙调部分像是有感情并且有节奏地说话,风格自由且多变,尤其是第二句,塞尔斯突然想起了以前这片森林所经历的狂风暴雨,对以往的怀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咏叹调非常舒缓,有一个较长的间奏作为桥梁,将宣叙调的调性和节拍过渡到咏叹调,节奏也因此变得缓慢下来,间奏拍号的改变也预示着咏叹调相较于宣叙调更加舒缓和平静。这首歌曲将塞尔斯国王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这部作品在技巧上使用了大量的表情和力度标记,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十分细致。
《绿树成荫》这部作品是一首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见表1。
表1
这首作品非常符合亨德尔的创作手法,先由自由的宣叙调诉说,之后在一段较长的间奏过后,引入咏叹调。这部作品由A、B、C 三个乐段组成,A乐段是由两个乐句的11(5+6)小节组成的非方整性结构乐段,第二乐句是一个个乐句的对比乐句,第一句由bB 大调弱起进入,具有较强的语言性,在第5 小节形成半终止,第二句则从a 小调进入,与第一乐句形成了调性上的对比,在第11 小节结束,构成一个转调乐段。从旋律线上看,第一句以平稳进行为主,具有叙述性和诉说性,第二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跳进进行,也增加了激动与不平和的因素。同时,歌词中“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与第一句轻松悠闲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图1。
图1
从调式上看,第一句在大调,第二句则转向小调,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情绪由开朗转向了忧郁。从伴奏织体上看,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柱式和弦,所以第一乐段的音响较为集中,情绪非常饱满。从和声功能上看,第一句以功能性和弦进行为主,前四个小节具有较大的起伏,节奏也较为紧密,第二句是从第6 小节转入a 和声小调并以I6 和弦进行反复,在第10 小节形成了下属到属到主的终止式完全进行,最后在不稳定音上结束,增加了不稳定感以及期待感。间奏在结构上起到了调性过渡的作用,有三个部分,并且由第一乐段的4/4 拍变为3/4 拍,能明显地感觉到速度的减慢,力度由p 到mf 到f 最后回到p,形成枣核状。在第26 小节由p 进入咏叹调部分。咏叹调部分为一部曲式结构,由三个乐句组成32(12+10+10)的非方整性结构乐段,第一个乐句是由间奏部分主题的5 度模进变化发展而来,同时调性也继承了间奏F 大调的调性,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都是由第一乐句模进发展而来。第一句情绪较为稳定,以简单和弦为主,从第二句开始第一拍便引入了下属音的Ⅴ7 和弦,副属和弦的使用也表明了第二句的情绪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比第一句的情绪更加激动。第三部分使用了更多的副属和弦,使乐曲的情绪达到高潮,加强了歌曲的色彩性,与第一句和第二句都产生了情绪上的对比。第三句的5、6 小节是对前一个乐节的扩充终止形成了下属到属七到主和弦的完全终止进行,加强了整部作品的收束效果。最后的尾声是以第三句和间奏的材料进行发展,同时也与间奏形成呼应效果,全曲结束。
这首咏叹调的和声进行较为简单,主要是以F大调为主,使用的和弦也大多是我们常用的和弦,如Ⅰ级、Ⅳ级、Ⅴ级、Ⅵ级等。例如,咏叹调部分的第一句的和声进行为I-VI-IV-I-IV-I-V-Ⅵ-V7-I-IIIV-V-I,在演唱“风光绮丽幽静”这句时使用了F大调的V7 和弦来增加婉美的感觉,在演唱“人间难寻”时使用了II 和弦来增加神秘感,如图2。
图2
第二句的和声为IV-I-IV-V-I-II-IV-I-V-VI-VII/VI-IV7-II-IV-I46-V,同样是以F 大调为基础,在“遍地芳草如茵”时使用了IV-V-I-II-V-I 的和声进行来支撑旋律的平稳流畅,在“风光绮丽幽静”时使用了V-VI-VII/VI-IV7 的和声进行,在43 小节旋律中多了一个#do 音,此时将乐曲的F 大调临时离调到D 大调,并且使用D 大调的VII 级和弦来支撑旋律的上升跳动以及旋律上的动荡和不稳定感,如图3。
图3
最后一句的和声进行为I-VII-I-IV-V-IV-V-I-VVI-II-I46-V-I,结尾“人间难寻,人间难寻找!”在第一个“人间难寻”时使用了V-VI 的和声进行来阻碍终止的同时表达疑问与惊讶,在第二个“人间难寻”时使用了II-I46-V-1 的和声进行来完整结束乐曲并表达悲哀与感慨,至此,全曲结束,如图4。
图4
起音是歌唱的第一个音,它决定了整首歌曲的基调和气氛,在演唱时,演唱者只有正确地控制呼吸、喉头和口腔,才能发出清晰而稳定的起始音。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来看,这首声乐作品不需要浑厚的胸腔声,而是需要轻柔且富有感情的声音。因此,在发音时,演唱者要把声音搭在气息上,避免漏气或杂音。例如,咏叹调开始的第一个乐句,一个六小节的持续音由弱逐渐加强再逐渐减弱,这就需要打开喉头找到高位置,并且灵活地调节气息的强弱关系。渐强时要让气息下沉到腹部,渐弱时要收紧肋骨和腹肌。这样演唱者才能更加自如地演唱出这样枣核型的渐变,并且得到一个柔软、平稳、富有表现力的声音。
连续音是歌唱中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它能体现歌曲的流畅性和表达力。在演唱时,演唱者只有正确地控制呼吸、喉头和口腔,才能发出自然而顺畅的连续音。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来看,这首声乐作品有很多用连音符表示的连续音,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充分打开喉头,保持高位置,并且把气息连贯起来。呼气和吐气都要非常流畅和平稳,气息要往下走,要有一种自然说话的感觉。
在演唱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部作品强弱变化大,收束明显;包括了大量渐强、渐弱以及枣核型(由弱到强再到弱)等力度对比。亨德尔其他作品也常见此手法,抒发内心惆怅之情感。此种力度对比增加了戏剧性,同时也提高了演唱难度。在渐强时需使用小腹发力,搭载气息出声;渐弱时需注意气的回收,越弱越需控制。
首先,在节拍方面,全曲由宣叙调、间奏和咏叹调组成。宣叙调使用4/4 拍,节奏缓慢而自由;间奏则转为3/4 拍,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咏叹调继续使用3/4 拍,但速度减缓而舒缓。这样的节拍变化反映了作品中赛尔斯王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变化。其次,在力度方面,宣叙调中力度变化明显。第一句描述了赛尔斯王所看到绿树成荫的自然景象,力度中等;从第二句开始,随着狂风暴雨的来临,力度逐渐增强,直到最后一句达到了高潮,表现了赛尔斯王对北风的愤怒和不屈。咏叹调中力度则相对平稳,反映了赛尔斯王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最后,在音高方面,宣叙调中音高变化也很大。第一句以中音区开始,随着情绪的升华,音高也逐渐上升,直到最后一句达到了高音区。咏叹调中音高则较为稳定,以中音区为主。这样的音高变化也是作品情感变化的体现。
在演唱中,宣叙调和咏叹调一样,都是构成整首曲子的重要部分,所以演唱者要认真研读歌词,把歌词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在这部作品的宣叙调中,演唱者要像平时说话一样,不拘泥于谱面上的节奏标记,在连贯和准确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气息、力度、语气等手段,体现亨德尔创作时的感情。例如,宣叙调部分的第六个小节,“Tuoni Lampi”(狂风、暴雨)需要渐强并加快语速,表现出激动和紧张的情绪;而在宣叙调的末尾“Austro rapace”(北风欺凌)则是高潮部分,需要用强而通透的声音唱出凄凉悲惨的感觉。在演唱过程中,第一个音要发音准确而自然,并注意口腔共鸣和吐字清晰;每句歌词的结尾处也要收得干净利落,并与下一句歌词过渡顺畅。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绿树成荫》这部作品是一部充满戏剧性和感染力的声乐作品。对于演唱者来说,在技巧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掌握好呼吸技巧,保证气息的稳定和连贯;二是要灵活运用力度和音高变化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变化;三是要根据不同的节拍和风格来调整自己的发声方式和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