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
一、简史写作的缘起与基础
2022年初,笔者接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委托,翻译外祖父邓嗣禹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英文版曾于1944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以《张喜与1842年南京条约》为书名出版,本次中译本书名为《张喜与〈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谈判内幕与细节》。这是在费正清指导下,以张喜《抚夷日记》为研究视角,在美国出版较早的一部研究鸦片战争的专著。其中,在《参考书目导读》一章中,邓嗣禹从美国研究学者的角度,详细梳理与总结1944年之前出版的各类鸦片战争研究著作与论文的优缺点。
1985年8月30日,正值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的纪念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隆重的纪念大会,首次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五位鸦片战争知名研究学者参加。其中,有来自美国的研究学者邓嗣禹、唐德刚,来自加拿大的陈志让,来自澳大利亚的王赓武。当年,《人民日报》曾经刊发过一篇专题报道。在邀请的海外学者名单中,邓嗣禹排列首位。
作为国际知名的鸦片战争研究学者,费正清在哈佛大学指导的第一位中国博士生、后来的长期合作者,邓嗣禹在这本著作中提到许多参考著作,这些是中国学者不了解或者是很少关注的书籍。笔者在此基础上,除了翻译原文之外,还按照其写作风格,增补了近年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的介绍,以期为国内外从事鸦片战争历史研究的学者提供详尽的参考史料。
二、英国亲历者的原创著作
国外写作研究著作的鸦片战争亲历者,大多为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和参战的军官,主要有贝尔彻、柏纳德和宾厄姆等人;中国的亲历者,人们较为熟知的如魏源,了解不多的人物还有梁廷枏和夏燮。梁廷枏(1796—1861)曾经是林则徐的智囊人物,后任总督徐广缙幕僚。他曾积极参加广州人民声势浩大的反入城斗争,出版有五卷本《夷氛纪闻》。夏燮(1800—1875)先后出任曾国藩、沈葆桢幕府,出版有二十四卷本《中西纪事》。
爱德华·贝尔彻:《“硫磺”号环游世界的故事》。这部作品的第二卷详细介绍了从1840年12月至1841年11月,英国海军在中国进行的军事行动。
爱德华·贝尔彻是英军“硫磺”号舰长及探险家,香港出版书籍时将其译作卑路乍。1839年,贝尔彻指挥“硫磺”号从南美返回英国,1840年远赴中国参战。1841年他曾经在香港岛的“占领角”登陆,香港的第一面米字旗就是他升起的。1842年,贝尔彻回到英国家中。1867年,贝尔彻被授予巴斯骑士团指挥官勋章,1872年,受聘为少将。另外,他还著有《最后一次北极航行》。
柏纳德:《“复仇女神”号的航行和服务叙事》(两卷本,伦敦,1844年)。这本书是摘自英军指挥官霍尔的笔记以及柏纳德本人对于中英谈判的个人观察。在这本书中,作者极好地描述了当年英国海军在中国的“联合军事行动”,同时也提供了南京外交谈判的详细记录。邓嗣禹提请读者注意,1846年在伦敦出版的这部作品的第三版对第一卷中的内容进行了大量删节。
伯纳德曾经是一名英国海军军舰舰长,亲历过1842年中英谈判的全过程。这本书曾于1844年在伦敦首次出版,1845年出版修订本。195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曾以《“复仇女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为名出版过中译本。202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同类书籍《复仇女神号:铁甲战舰与亚洲近代史的开端》(安德里安·G.马歇尔著,彭金玲译)。
賓厄姆:《远征中国的叙述:从战争开始到现在》(两卷本,伦敦,1842年)。从1839年1月1日至1842年3月17日,宾厄姆以日记形式进行书写,在序言部分介绍了鸦片问题,附录内容主要摘录《中国丛报》的记载。作者在序言中说:“我相信,对于所有发生的细节,我所描述的都是准确的。因为在所涉及许多事件中,我自己就是一名亲历者。”邓嗣禹在书中说明,虽然宾厄姆在书中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但是他所引用的日期应该谨慎使用。
康宁加木:《在中国服役的回忆录》(两卷本,伦敦,1844年)。这是一部罕见的关于1842年鸦片战争记录的作品,书中充满了对风景的描写和轶事的记载。一年后在美国费城出版的书籍仅仅是删除了第一卷的前三章,以及第二卷的后三章,因为这些章节内容与中国关系不大。
康宁加木,陆军上尉,曾任英国陆军少将萨勒顿的副官。1958年,中译本《鸦片战争:在华作战回忆录》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英文原版书籍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再版。
德庇时:《交战时期及媾和以来的中国》(两卷,伦敦,1852年)。据说,这是一部建立在中国文件基础上的中国历史研究著作。作者十分了解中国高官的特点和战争形势。
德庇时:《中国杂记》(两卷本,伦敦,1841年)。本书是有关于战争动态的观察。在第二卷的最后一章,作者生动地描述了这场战争。
德庇时被视为外交官汉学家的先驱。他虽从事外交工作多年,却主要是一位学者,一位执着于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辛勤耕耘者。他以最早翻译《好逑传》和《汉宫愁》而驰名于世。1844年,德庇时被任命为香港第二任总督兼驻军总司令。他在香港总督任上任职四年,1848年离任。德庇时于学术方面颇有建树,他是英国驻华外交官中的第一个汉学权威,1823年就出版了大作《贤文书》。1836年,他出版了两卷本的《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论》,晚年潜心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于1876年获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出版有《中国杂记》《中国诗歌论》《中国见闻录》等著作,对中国文学的西传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今天,绝大多数英国人对于中国人的看法仍受到他著作的影响。
埃德蒙兹:《英中战争的起源与进展:在纽堡大学的演讲》(纽约,1841年)。1924年,由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国际禁毒协会重印。这是一篇关于鸦片战争主题的简短陈述,作者对中国持同情态度,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错误。
古利·罗伯特:《罗伯特先生和德纳姆·杜林戈上尉于中国囚禁期间的日记》(伦敦,1844年)。这本书包含两位作者在台湾海滩因船只搁浅被捕时撰写的日记。
罗伯特·乔斯林:《远征中国的六个月:一个士兵的笔记》(伦敦,1841年)。邓嗣禹认为此书对于安突德上尉被捕时的描述特别好。2015年,中译本同名书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郭实腊:《道光皇帝传》,附《北京宫廷回忆录》(伦敦,1852年)。这是一部关于道光皇帝及其大臣们的资料性著作。书中的一些信息似乎无法从中国渠道获得,也许作者收集了一些流言蜚语。
兰波尔:《巴夏礼传记》(两卷本,伦敦,1894年)。本书总结了巴夏礼爵士在中国的整个外交生涯,其中包含许多从他早期日记中提取的宝贵引文。当时,他见证了《南京条约》谈判的全过程。2008年,中译本《巴夏礼在中国》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892年,英国历史学家兰波尔接受巴夏礼家族代表的委托,撰写了巴夏礼的两种传记。书中大量引用了巴夏礼家人提供的私人书信和西方档案,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巴夏礼父母早亡,由伯父收养,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841年,十三岁的巴夏礼不远千里,投奔在中国的表姐,随后又去了澳门,在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手下打杂。学会中文后,1942年5月,他前往香港给璞鼎查的中文秘书马儒翰当助手。
1842年8月29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双方在英军战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了《南京条约》。十四岁的巴夏礼跟随马儒翰也来到签署现场,见证了谈判过程。1861年,巴夏礼身体恢复后,在镇江、九江与汉口设立领事馆。1862年5月19日,巴夏礼因在中国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巴斯爵级司令勋章。1865年,巴夏礼被任命为驻日全权公使与领事。他在日本十八年,对日本明治维新有相当大的影响。他的妻子是第一个登上日本富士山的外国女人。1883年,巴夏礼被任命为驻朝鲜公使。3月21日,他在北京因疟疾而病逝。
《在中国的最后一年》(伦敦,1843年)。这本小册子,是在1841年到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由一位南京谈判亲历者所撰写的。正如他的朋友,一位在中国参战的英军官员在信中所描述的那样,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要比前半部分对鸦片战争研究更有用。总的来说,本书有叙述是简短的,没有任何注释的内容。目前,这本书有两个版本:第一种是大开本,仅有六十四页;另外一种小开本,有一百九十七页,外加一些地图。
利洛:《中国鸦片战争的闭幕活动:扬子江歌剧和南京条约》(伦敦,1843年)。是在1842年4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由一位英国上尉以日记形式创作的作品。在本书中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内幕故事,以及璞鼎查与中国当局关于《南京条约》的讨论,但是,有些日期记载是错误的。这本书的摘要曾经刊载于《泰特爱丁堡杂志》。这本书的中译本名为《缔约日记》,收录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麦肯齐:《中国第二次战役的叙事》(伦敦,1842年)。书中描述了英国军队对于虎门的攻击。当时,英国军队正准备向中国北方发起第二次进攻。而对广州市袭击的描述是这本书中最详细的部分。
邓肯·麦弗逊:《在中国的两年:中国探险的叙事,从1840年4月成立到1842年4月》(伦敦,1842年)。这本书的附录中列出了这个时期发布的最重要的总督命令和快件。这本书的正文很简短,但是其附录很有价值。其中包括定海治安官乔治·伯勒尔向印度总督奥克兰伯爵提交的详细報告。
弗朗西斯:《殖民地社会东印度委员会:关于中国军事行动的原因和后果的报告》(伦敦,1843年)。这是一份概述整个中英冲突的简要报告。
穆端:《在中国的所作所为:英国军官参与晚清活动的叙述》(伦敦,1843年)。本书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详细描述了,从1841年英军占领舟山到1842年的南京和平谈判的过程,以及在1842年8月24日,作者和中国官员的会谈。
穆端·亚历山大,时任爱尔兰第十八团掷弹兵连中尉军官。1842年,他参加了进攻上海吴淞口战役。在这本书中,这位军官回忆了当时的吴淞口作战情景。其著作的中译本《在华战役记》(节译)于195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奈:《鸦片问题与北方战争:一直到〈南京条约〉》(瑞士坎顿,1875年)。书中包括两次简短的演讲,演讲内容涵盖了1839年至1842年的整个鸦片战争过程。书中的材料经过精心挑选和呈现。
奈:《北京的目标——和平是唯一希望》(瑞士坎顿,1873年)。书中对1841年第一次广州战役的起因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追溯和描述。但是,这项研究中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
奈:《中国问题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对清政府镇压政策的调查,并考虑到英国、法国和美国三个条约国在这方面的义务,以及第一次和第二次对华战争的起源。作者对于第一次英中战争的起因以及条约签署后十年内摩擦的发展进行了阐释。奈认为上述问题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可。
奥克特洛尼:《对华战争记》(伦敦,1844年)。本书记载了从《南京条约》开始洽谈到最后签订期间英国军队的所有作战记录,包括五十三幅插图。在最后几章中,作者介绍了外交谈判的细节。邓嗣禹评价这本书写得很好,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小错误。奥克特洛尼是参与进攻上海的英国军人,并参加了吴淞口战役。
普里查德:《十七和十八世纪的英中关系》(伊利诺伊州,厄巴纳,1929年)。邓嗣禹认为这是一篇关于第一次英中战争的具有独特观点的好论文。
路易斯:《中国公文集》(澳门,1840年)。作者在书中叙述了中国当前事务发展的历史。书中共有七份中文文告或者称为奏折的英译文。这些文告大多数由林则徐撰写,并附有引言和注释。作者将中文文告排列在每页的顶部。
佩恩:《英国女王诉中国皇帝》(伦敦,1853年)。英政府驳斥了七份中国官方文件中的论点。他们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些文件中含有侮辱性语言。比如针对将英国人称为“夷”等。对其中观点的解释,构成了第一次英中战争的原因之一。
三、间接引用的英文版著作
邓嗣禹博士论文中有关中英战争,或者是条约谈判的重要间接引用的著作并不多,并附有一些注释。间接引用的作品列出了主要的几种,其他如阿尔弗雷德·卢伯克的插图精美的杂类数据集《鸦片快船》(波士顿,1933年)和谢拉德·奥斯本的《英国与中国关系的过去与未来》(伦敦,1860年)等只列出了标题。
布尔格:《中国历史》(伦敦,1884年)。本书从英国的角度对英中战争的原因进行了清晰的阐述。
陈基甸:《林则徐:中国采用西方海上防御手段的先驱倡导者》(北平,1934年)。这是一本关于林则徐及其职业生涯的手册书籍,作者主要基于中国的资料撰写,重点介绍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吸收。
考狄:《极端东方使命》,载《殖民地历史评论》1916年第四期。这篇长文章可能是在贫乏的法国资料中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篇。
科斯汀:《大英帝国与中国:1833—1860年》(牛津,1937年)。本书是对英国公共档案馆和大英博物馆所收藏史料的忠实汇编。
布罗姆利:《英国人在中国》(伦敦,1909年)。本书大量引用手稿来源,记述了从1600年至1843年,英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同时还追溯外交发展的历史。所不足的是,作者很少用解释性语言来阐明他个人的观点。
艾特尔:《东方的欧洲:香港的历史》(伦敦,1895年)。这是一本阐述整个鸦片问题的好书。其内容写得很清楚、精练,并且信息量很大。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没有注释,数字也不完全是准确的,尤其是年表中的数字。
费正清:《中国外交与1842年〈南京条约〉》,载1940年美国《近代历史杂志》第十二卷第一期。这是一位东方历史专家对中国文献进行的有价值的调查,以及对以前出版著作的更正,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新观点。
费正清:《1843年的满族绥靖政策》,载1939年《美国东方社会杂志》第五十九卷第四期。作者延续前面的话题,回溯耆英及其助手的外交,其中的大多数内容都曾出现在张喜的日记中。
格雷斯:《英国海军将领与中国海盗:1832—1869年》(伦敦,1940年)。这本书从英国海军部的角度对英国在中国的商业前沿进行了开拓性的叙事。海军部的职责是保护英国的利益。这项工作基于未出版的海军部文件。其所有史料来源似乎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霍夫:《英属印度的政治和军事事件》(两卷本,伦敦,1853年)。本书第二卷第六章内容涉及鸦片战争,简要叙述了从1840年至1842年的战争。
郭斌佳:《第一次英中战争评论》(上海,1935年)。这本书是以《筹办夷务始末》为基础(选择性翻译主要内容),对第一次英中战争的原因和发展的精辟摘要。但是,本书几乎没有介绍1842年的发展情况。
贾斯汀:《鸦片战争,1839—1842》(芝加哥,1881年)。其中,在第一卷第八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从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入,到柏林国会》中提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对鸦片问题的描述,女王是提倡停止这种贸易的。
蒙哥马利:《中国:政治、商业和社会》(两卷本,伦敦,1847年)。在本书中,有一些关于起草《南京条约》内幕的好材料。
米尔恩:《中国的生活》(伦敦,1858年)。本书中有一些关于舒恭寿和其他官员的评论。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三卷本,伦敦,1910年)。这是一本标准的参考书,但是对于1842年事态仅仅是作简要介绍。
爱德华:《英国在中国和印度的鸦片政策》(纽黑文,1934年)。本书广泛收集有争论性的文献,如政府内部关于鸦片的专门委员会,包括印度办事处的记录。作者对整个鸦片问题进行过细致的调查。
雷特:《郭福子爵的生平和战役》(两卷本,伦敦,1903年)。在这本书的第一卷第三部分很好地描述了1841年3月2日埃利奥特上尉和高福都司之间关于不同政策的争论。
萨金特:《中英商业与外交》(牛津,1907年)。这本书的第58至86頁简要概述了这场战争。
沈:《中国的外交政策:1839年—1860年》(纽约,1932年)。本书对于这一时期的概况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内容。
查尔斯:《中国和中国人:他们的宗教、性格、习俗和制造业》(两卷本,伦敦,1849年)。在本书的第二卷按年代顺序对第一次英中战争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