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泽军
【摘 要】刘天华被誉为民族音乐奠基人,他创作的十首二胡音乐作品奠定了现代二胡学派的基础,直到今天依然作为经典作品被人们广泛研习,不啻为二胡作品中的璀璨明珠,他的国乐改进事业及创作思想也被后世奉为圭臬。刘天华因病早逝后,胞弟刘北茂继承发扬了他的音乐事业,且笔耕不辍近40年,创作二胡音乐作品百余部,推动了现代二胡艺术发展。然而,两人在音乐创作的形式、内容、思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与两人的学习经历、生活阅历,以及受不同时代社会思潮的影响有密不可分。
【关键词】刘天华 刘北茂 二胡 音乐创作 民族音乐
20世纪伊始,当时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看到了中西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偌大差距,广泛掀起学习西方思潮,寄希望于学习西方解决国弱民衰之孔亟,学堂乐歌便在此思潮中孕育而生。于是,中西音乐关系问题成为当时音乐发展的重大课题,匪石、曾志忞、梁启超、沈心工、赵元任等一大批音乐家及学者在“去西存中”“全盘西化”“借西扬中”等观点上不断争鸣探索,其中,学习西乐改良中乐的音乐思潮初步彰显,刘天华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开启了改进国乐事业。
刘天华曾说:“改进国乐这件事,在我脑中蕴蓄了恐怕不止十年,我既然是中国人,又是以研究中国音乐为职志的人,若然对于垂绝的国乐不能有所补救,当然是件很惭愧的事。” 于是积极投身民族音乐事业,将二胡这件“靡靡之音”的伴奏乐器带上大雅之堂。如今二胡已然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拉弦乐器,其受众之广泛、演奏技术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二胡音乐作品及演奏研究人才层出不穷,浩如烟海,在我国民族音乐事业发展进程中可谓出类拔萃,作为现代二胡学派的开创者,刘天华功不可没。
然而,正值壮年的刘天华因感染猩红热不幸离世,未能完全实现事业的成功,其胞弟刘北茂在长兄刘半农的建议下,弃文从艺,继承刘天华的遗志,自1935年在北平协和剧场初次登台演奏亡兄遗作《病中吟》,到1981年离世,专攻二胡演奏及音乐创作40余年,创作了《汉江潮》《前进操》《小花鼓》《缅怀》《留芳曲》等优秀二胡作品,推动了现代二胡的发展进程,充分发展了刘天华的国乐改进事业和二胡艺术。
一、刘天华、刘北茂的艺术经历概述
刘天华、刘北茂与新文化运动先驱刘半农互为同胞兄弟,出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江苏江阴,父亲刘宝珊为晚清秀才,是一位积极学习新学的开明知识分子,创办了新式学堂。因受父亲的严格教育,三人接受过良好的新学培养,后因其三人在文化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被称为“刘氏三杰”。其中,刘天华被誉为现代二胡学派的开创者、民族音乐奠基人。刘北茂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二人在民族音乐尤其是二胡艺术领域取得了极高成就。刘北茂作为刘天华的胞弟,其艺术创作观念和音乐思想深受刘天华影响。
(一)刘天华艺术经历
刘天华进入中学后,正值我国美育教育启蒙时期。学堂乐歌开始兴盛,给刘天华提供了接触音乐的平台。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他积极参加学校各类音乐活动并学习乐器,打下了良好的乐器演奏基础,同时也产生了从事民族音乐事业的思想萌芽。毕业后赴上海任开明剧社乐队演奏员,后又在华墅小学和常州中学担任音乐教师。丰富的艺术实践经历提升了他的音乐素养。在此期间,刘天华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遍访名师,随周少梅、沈肇州等学习二胡和琵琶,并获得真传,同时学会了民间乐种及戏曲中常用的三弦、竹笛等乐器演奏。这些求学经历无疑加深了他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忱,面对当下争鸣的中西音乐关系和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促使他对中国民族音乐未来发展道路进行全面思考,希望通过音乐创作传递他的音乐思想和主张。1918年他的处女作《病中吟》初稿完成,这首划时代的二胡作品展现出他极高的音乐创作天赋,一经问世便掀起轰动,成为名扬江南的二胡名家,他的音乐事业开始逐渐迈向正轨。
刘天华取得的艺术成就主要集中于1922—1932年的十年间,虽短暂却辉煌。1922年他开始在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大学、北平艺术专门学校任教,担任教授。因平台提升,他接触到国内顶尖艺术人才和文化大儒,不断与他们进行交流探讨,吸取了很多良好建议,坚定了发展民族音乐事业的决心,也明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走一条“取西补中,中西结合”的改进国乐路线。于是,他更加系统地学习西方音乐,除了学习小提琴、钢琴等乐器外,还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平且学习作曲。1927年在他的呼吁下,联合一批音乐专家创办了“国乐改进社”,矢志发扬中国民族器乐事业,并积极创作新作品,迎来了事业高峰。可惜的是,在1932年,刘天华在民间音乐采风时感染猩红热不幸离世,年仅37岁,其民族音乐事业在取得初步成效时便戛然而止,只给人们留下了十首二胡作品和三首琵琶作品。
(二)刘北茂艺术经历
刘北茂作为刘天华的胞弟,深受其影响。刘北茂之子、中央音乐学院刘育熙教授曾提到:“我父亲还小的时候,我大伯刘半农工作很忙,经常伏案做着撰稿翻译等工作,为了不打扰他,二伯刘天华每天带着我父亲去竹林子里拉二胡,父亲就在二伯的熏陶下,喜欢上了音乐并开始学习音乐。我父亲12岁的时候祖父去世了,他的学习及生活完全由两位兄长操持。父亲小半农12岁,小天华8岁,他的两位兄长一直扮演严父慈母的角色。父亲也很听话懂事,对两位兄长极其敬重,他们对父亲未来的发展规划也很清晰,可以说,父亲成长时期深受他们的影响。”
刘北茂从艺之前,专攻英语,燕京大学毕业后在暨南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在其教育事业中成绩斐然。刘天华去世后,他弃文从艺,继承国乐改进遗志,开始专攻二胡演奏与创作。1935年在北平协和礼堂举办的纪念刘天华逝世三周年音乐会上初次登台演奏亡兄名作《病中吟》,技惊四座,正式开启他为期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1937年,他历尽艰辛,奔赴大后方,赴西北联大任教英语,同时担任国乐指导,当时他创作了第一首二胡作品《汉江潮》,成为我国近现代第一部历史题材的民族器乐作品。1942年举家迁至重庆,任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二胡教授,正式成为音乐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安徽藝术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学院教授二胡,直到1971年双腿瘫痪才退休回北京休养。他笔耕不辍,直到1981年去世还在创作二胡音乐作品。可以看出,刘北茂的经历更为丰富,他的所见所闻和人生感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乐思和动力,同时,漫长的艺术生涯保障了其高产创作,一生谱写了100余部二胡音乐作品。
综上所述,刘天华的艺术道路相对平顺,始终在他热爱的民族音乐事业中不懈奋斗,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积累了深厚的音乐功底,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终成一代宗师,可惜英年早逝,音乐事业留下巨大遗憾。反观刘北茂,经历坎坷且丰富,饱受人间疾苦,始终与底层人民生活在一起,这些经历使他具备悲天悯人的大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他能以真实的视角,看待社会发展的各个进程,用音乐和创作为广大民众带来鼓励、慰藉和希望。纵观两人的艺术生涯,因所处时代、生活阅历、学习经历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也进一步导致两人之间具有差异性的艺术理念和各自充满个性的音乐创作风格。
二、刘天华二胡音乐创作特点
刘天华身处民国时代,面对中西音乐关系的各家之言,形成了自己民族音乐发展观:“一国文化断然不是抄袭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反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可以算数的,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潮流,从中西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进步两个字。”这种吸取借鉴西方音乐优势、发扬民族音乐的思想在其十余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一以贯之,也为今后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做到了守正创新。
刘天华一生投入民族音乐事业当中,心无旁骛。早年学习二胡、琵琶竹笛等民族乐器,后又学习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充分了解中西方音乐形式、优缺点及差异,可谓学贯中西。同时,系统学习作曲,为其在音乐创作上打下了良好基础,他善于借鉴各类乐器,尤其是小提琴的训练方法及演奏技法,在二胡乐器改革、训练模式、定弦记谱、演奏技法开发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使得二胡演奏逐步科学化和规范化,增强了乐器的表现力。
在刘天华创作的十首二胡音乐作品中,他广泛运用西方大小调体系及西方曲式结构,无论是三段式的《病中吟》,还是变奏形式的《苦闷之讴》,无不体现出其在创作中对西方曲式结构的娴熟运用。同时在音乐风格上也采用了很多西方常見的音乐形态,如:进行曲风格的《光明行》,圆舞曲风格的《烛影摇红》,前奏曲风格的《悲歌》等,甚至运用了半音下行及不稳定调性元素,新颖耐听,一改原来二胡伴奏音乐的“靡靡之音”。在他的作品中,首创运用或移植发扬了快速换把、琶音、轮指、泛音、颤弓、跳弓等二胡演奏技法。十首二胡作品借鉴西方音乐元素,运用中国音乐核心旋法,丰富了音乐形式,且依然保留民族音乐精华,引领了整个时代二胡音乐作品发展几十年,直到今天,对当代二胡音乐创作依然产生深远影响。
在音乐内容上,注重描景写意,抒情性强,寄托了自己的无尽忧思和感悟,具有文人音乐特点,同时更展现了一位爱国主义知识分子对于广大民众的深切情感。刘天华在创作《月夜》及《良宵》时有这么一段说明:“我以为在这样音乐奇荒的中国,不论哪种乐器,哪种音乐,只要能给人精神上的些许安慰,能表现人们的一些艺术思想,都是可贵的。比如吃饭,能吃大菜固好,不然,窝窝头也可果腹;比如行路,穿得起皮鞋固好,要没有,草鞋也一样可以走得,并且在今日的中国或者窝窝头与草鞋的用处比大菜、皮鞋还要大些。所以我希望提倡音乐的先生们,不要尽唱高调,要顾及一般的民众,否则以音乐为贵族们的玩具,岂是艺术家的初愿。”从这段说明可以看出刘天华的创作思想,西方音乐进入中国可以说是“高调”的,但是在当前却难以被广大民众听到或消受,早在19世纪中西方音乐交流初期,因为文化差异,导致审美不认同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广大民众的音乐审美基础必须是中国的民族音乐,所以,要让广大民众接受就必须用他们熟悉喜爱的乐器和旋律,从而达到唤醒鼓舞他们目的,这也是刘天华创作的目标和动力,从而逐步形成为普通民众创作的“平民思想”。
三、刘北茂二胡音乐创作特点
1932年6月8日凌晨5时,年仅37岁的刘天华因外出采风感染猩红热不幸离世,其创办的《音乐杂志》停刊,国乐改进社也随即解散。其胞弟刘北茂悲痛万分,长兄刘半农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人死不能复生,你终日以泪洗面是无济于事的,眼下,你二哥的子女尚年幼,你要考虑如何继承你二哥的事业。”刘北茂毅然放弃大学英语教育事业,接过亡兄遗志,发奋练习二胡,开启了其四十余年的二胡艺术生涯。早年因刘天华指导,刘北茂打下了良好的二胡基础,三年后,在北平协和礼堂举办纪念刘天华逝世三周年音乐会上,初次登台演奏其亡兄遗作《病中吟》获得巨大反响,更加坚定了刘北茂的音乐道路。
刘北茂一生坎坷,经历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一生颠沛流离,这些宝贵经历成为他在创作上的养分,同时他牢记两位兄长的教诲,赓续了刘天华音乐创作的“平民思想”,为祖国和广大人民创作。他是一位高产的作曲家,自1940年处女作《汉江潮》问世以来,40年笔耕不断,创作了一百余首二胡音乐作品,尤其是创作了大量儿童二胡音乐作品,在二胡基础教育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刘北茂的二胡音乐作品感情真挚,叙事性强,具有极强的人文精神,能产生较大的共情性和社会影响,这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因受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思潮影响,作品题材多样而极富画面感。抗战时期,谱写了《汉江潮》《前进操》《漂泊者之歌》等作品,鼓舞了广大民众的抗战热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又用《欢乐舞曲》《和平民主进行曲》《丰产之歌》等作品讴歌祖国日益强大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来到安徽支教后,又写出了《美丽的包河》《黄山观瀑》《千里淮北赛江南》等带有安徽地域风格的作品,周总理逝世后,万般悲痛的他又谱写出《缅怀》《留芳曲》等作品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功绩。他的创作经历从抗战时期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放眼历史,没有几位作曲家有如此坎坷且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创作经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更能够体会到不同时期的民间疾苦和社会百态,以敏锐的视角和悲天悯人的大爱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祖国和人民成为他创作中最大的动力和源泉,他也将这个唯一的创作目的视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这也进一步展现出刘天华的音乐创作理想。
四、刘天华与刘北茂二胡音乐创作对比
刘天华一生从事民族音乐事业,尤其在国乐改进事业中,倾注心血。同时,他深入学习中西方音乐,接受了良好的专业音乐教育,在作曲技术上相对成熟,且作品结构较为严谨,曲调中西结合,可见现代二胡音乐作品风格雏形,他开创使用了各类演奏技法,提升了作品演奏难度,极大地丰富了二胡演奏技术,久听不厌,成为经典。他的十首二胡独奏曲可谓划时代巨作,可惜其艺术生涯短暂,留下的作品數量不多,成为遗憾。
刘北茂继承了刘天华遗志,进一步发展了刘氏现代二胡学派,创作了一百余首二胡作品,丰富了二胡作品的各类题材,同时,将民间音乐素材作为主要音乐元素,极富时代感和民族韵味。他的作品叙事性强,记录了多个历史时期翻天覆地的变化,讴歌了伟大祖国和人民,虽因未接受专业作曲训练,一些作品出现结构松散等问题,但也创作出《汉江潮》《小花鼓》《千里淮北赛江南》等佳作名篇。同时一改刘天华作品中调式定弦的单一(表1),并开创性地在二胡作品中使用了F调、降B调、A调等定弦(表2),拓展了二胡音乐的调式、调性,丰富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也进一步发展了刘氏二胡学派。
刘北茂在早期的创作中无疑深受刘天华影响,对刘天华创作形式进行了良好继承,在一些作品中也能看出对刘天华的创作模仿,如他创作的《前进操》与刘天华创作的《光明行》均为进行曲风格,展现出强烈的军乐气质。
同时,两人创作极其重视情感表达,以二人的处女作《病中吟》《汉江潮》为例,刘天华创作《病中吟》时正遇上人生低谷,父亲的离世,事业的不得志,贫穷和疾病等纷至沓来。给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青年带来了多次无情打击,在彷徨与迷茫中,一次次碰壁,艰难探索着未来该何去何从,化为旋律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病中吟》哀而不伤,极富内在力量,虽彷徨苦闷,却见打破沉寂的决心,终见曙光的坚定。而刘北茂的《汉江潮》也在他人生最低谷时创作,不过这种低谷近乎惨烈。两位兄长的离世带来的巨大沉痛还未消散,抗日战争爆发,妻离子散和两位嫂娘生死未卜的忧心忡忡,种种国仇家恨,终于在夕阳如血的汉江边爆发,他把这一切苦难归咎侵略者,宣泄自己的愤怒。《汉江潮》一气呵成,大气磅礴,旋律模仿江水的波涛汹涌,节奏铿锵有力,大有壮士断腕的抗战豪情。所以,两人均善于用音乐作品表达个人真实情感。
虽然两人的创作有共同点,但创作理念和内容还是有些许差异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所处时代及受到的文化思潮影响不同。作曲家作为社会中独立的个人参与其中,一定会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事件等各种影响,尤其是通过自身奋斗希望改变社会现状,实现理想抱负的进步知识分子更会聚焦于各种历史事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引导社会走向理想方向。音乐创作无疑是一种表达时代精神和思想的社会实践。刘天华先生所处的时代相对顺遂,社会并未发生巨大历史变革,再加上英年早逝,创作生涯并不长,所以他的作品注重抒情诗意,描写内心细腻情感,题材相对统一,内容多为表达对事业及社会发展的忧思,或者自己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而刘北茂经历了抗战、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到改革开放,一生历经坎坷,颠沛流离,阅历丰富的他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带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内容上展现出极强的叙事性,直接描写某个场景或历史事件,表达对社会事件的直接看法,具有很强的共情感和画面感,更多的创作关注点在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就如《病中吟》和《汉江潮》,前者是知识分子对待社会发展道路的忧思和探索,较为含蓄,后者则是壮士拔剑奔赴战场的无畏和坚定,较为直率。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创作目的略有不同,刘天华的创作更多是为了民族音乐崛起。一直在尝试解决“中与西”的关系和受众问题。因为当时的西方音乐在国内受众很小,尤其是西洋器乐,大多民众无法接受或无缘接受。为了服务广大民众,他以二胡这件家喻户晓的乐器作为媒介,用新的旋律和熟悉的音色将中西融合起来。同时,其音乐作品中深含文人音乐特点,注重抒情性,充分发挥了二胡的乐器特点和优点,而刘北茂早期深受刘天华影响,在创作中也吸取了刘天华的创作特点,但后期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及变革,他尝遍人间疾苦,体验到各种悲欢离合,体验了最底层的生活,感悟了人生百态,更加了解劳苦大众的生活。作为一名进步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心中割舍不下的永远是祖国和人民,所以为祖国和人民而创作,描绘最真实的场景是他创作中的永恒主题。虽有些作品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写照,但大多作品是为祖国和人民创作的,他的感情已和祖国人民连在一起,希望用自己的创作为祖国、社会、广大人民送上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祝愿。
五、结语
刘天华、刘北茂作为刘氏现代二胡学派的开创者和发扬者,他们的音乐创作无疑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留下了宝贵财富。虽是胞兄弟,但因学习经历、人生阅历、所处时代和受文化思潮影响的不同,他们的创作有诸多相异风格特点和时代风貌,受制于篇幅而不能尽数。但他们的创作理念还是来源于“平民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两个人的创作目的又是近乎相同的,只不过经过时代变迁,历史赋予“平民思想”更多含义,让其有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算是和而不同。他们二人的作品创作理念也影响了几代民族器乐作曲家,为他们提供了创作范式,更推动了民族器乐创作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
[2]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冯国瑞,刘育熙编.留芳曲-刘北茂百年诞辰纪念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4]胡美凤.流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
[5]王次炤.音乐美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