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闻瀚
摘 要:新古典主义浪潮是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一次艺术运动。随着西方电影工业体系的成熟和电影美学概念的引入,越来越多的科幻电影在主题表达上实现了从商业性向艺术性的过渡,而“《星球大战》宇宙”作为新古典主义科幻电影的典范,已经成为西方流行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星球大战》电影中的配乐更是广为人知,出自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之手。本文将从“星战”的主题曲与人物主题音乐中的音乐表达出发,试图探讨其作品中蕴含的古典情愫。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电影音乐分析;《星球大战》;电影美学
中图分类号:J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4-00-03
一、电影音乐主题曲——浪漫古典主义的复兴
“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里。”这是每一部《星球大战》(下文简称“星战”)电影的开场白,伴随着耳熟能详的主题曲。从作曲的角度来看,在制作科幻片的配乐时,作曲家可以自由地对声音效果进行选择与混搭,因此往往会采用一些最新的实验性音色与音频技术。而导演卢卡斯却反其道而行之,别出心裁地为这部影片挑选了具有浪漫派古典气质的交响乐。这样复古的音乐选择,与星球大战系列作品最为先进的电影视觉技术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为影片增添了无限的魅力[1]。
序曲“Maintitle”作为贯穿星球大战系列的主题曲,曾多次在世界级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上被演奏。该曲在影片功能上既交代了背景,描绘了浩瀚无际的深空,又确立了电影整体史诗、宏大战争的基调。而根据序曲在音乐表达上的差异性,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两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由铜管组演奏的气势磅礴的旋律构成,象征着征服与野心。从曲式创作的角度来说,该片段采用“主旋律+伴奏”的织体,构成了“4+4”的对称方整型结构,符合典型的呈示型段落的特征的同时,也在听感上强调了主题的“征服与行进”。同时,节奏作为音乐的血液,其最重要的魅力便是赋予了音乐丰富的色彩表现。在该乐段中,大量三连音的应用与4/4拍的典型进行曲节奏相辅相成,似乎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两大势力在不断地相互试探后剧烈碰撞,产生了耀眼的火花(见谱例1)。
谱例1 铜管组主题
第二个主题则是由弦乐组演奏的温和、柔软的旋律构成。不断起伏的旋律线象征着文明与生命的延续,而低音部中不断变强的节奏型鼓点也为后面主题的再现——即暗黑西斯势力的回归做了铺垫。在进行一组主题交替后,由长笛、竖琴演奏的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旋律由远及近,加剧了乐句进行的不稳定性。同时,画面中渐渐出现了暗黑无垠的太空,之后一艘飞船突然闯进画面,故事正式开始(见谱例2)。
谱例2 弦乐组主题
通过频谱分析法,不难看出电影的两组主题音乐同样利用了频率域上的区分,实现了不同的叙事效果。如当电影情节中涉及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时,背景音乐多充斥着铜管组演奏的低频金属声;而涉及绝地武士、原力等更多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主题时,则多由弦乐组演奏出高頻的泛音列,创造出朦胧的幻听感,实现了音响的频率域叙事。
总而言之,正是这两段收放自如、错落有致的旋律线条勾勒出了浩大的星战宇宙,并体现了导演博大的人文关怀。希望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没有在充斥着虚幻与缥缈的科技时代中人们对自由与共和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就没有《星球大战》中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与一代代的传承。而由威廉姆斯谱写的主题曲正是不断地通过这两个主题的交替再现,向我们展示了星战宇宙政治动荡,光明与黑暗无休止博弈的残酷现状[2]。
二、人物主题音乐——古典音乐模式的全新呈现
在音画配置方式上,《星球大战》多使用无源音乐的配乐方式。这既能直接表现主要人物当下的心理感受或者情绪状态,也符合音画配置方式上的深层同步。结合背景设定,《星球大战》系列虽然拥有着虚构的世界观,不直接涉及地球和人类文明,但作为软科幻电影,其价值导向和情节仍对现实世界有着充分的映射。显然,这种萦绕在电影科幻梦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作品属性不仅体现在情节上,更体现在对角色形象的塑造中。例如,人物主题音乐往往就有着心理刻画和暗示人物命运的功能,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莱娅公主的爱情主题音乐。
莱娅公主第一次出现时的场景片段中,存在着一段专门为其撰写的“希望”主题配乐,并且是首次出现,在戏剧表达上主要具有勾勒人物形象、描写心理状态的作用。在此场景中,“希望”主题音乐正是运用了多种变形、变奏、延展、紧缩等旋律发展手法来配合电影中莱娅公主的成长,并区分场景与环境的变化。
一开始,长笛与单簧管声部交替演奏出一段半音下行的具有哀伤色彩的引子,作为莱娅公主爱情主题的序章。主奏乐器圆号温和高雅的旋律线与上方小提琴声部柔和的纯四度重复音程,使两件乐器无论在时间域、色彩域还是频率域上都呈现了完美的结合。另外,由竖琴拨奏的一连串分解和弦实现的音响层次感,更是为全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曲式上,该片段中间采用了大量的“主旋律+副旋律+伴奏”三种因素结构的织体,构成了“4+2+1”的递减型结构,由大提琴演奏的副旋律也在不断重复中得到发展,扩展了音色的丰富性。
随后,乐曲进入了一段略显阴沉的过渡部分,由大管演奏的下行三连音与双簧管演奏的上行三连音呈六度关系排布,实现了音色上的叠加与对比。此时在画面上,莱娅公主穿着一袭白裙第一次进入观众们的视野。柔美的旋律形成鲜明的记忆点的同时,也暗示了她作为女主角拥有着非同一般的身世,强调了其在后续影片发展中的重要性(见谱例3)。
随着主题的第二次重复,长笛的旋律线进行了引申与展开。在加入了一连串的装饰音的同时,低声部也增添了钢琴演奏的快速6连音分解和弦。随后,在主题的第三次重复中,三角铁演奏的轻快音符点缀在各个小节的强拍上,加强了节奏感。最终,在所有乐器的加入下,全曲走上了最高潮,连同弦乐组快速的三连音上行与长音揉弦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从整体结构上来讲,威廉姆斯严格地遵守了古典交响乐完整、均衡的特点,使一位成熟又活泼的公主形象呼之欲出,走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中[3]。
三、音乐微观分析中的电影美学——古典理性美的二次诠释
不管是被两个太阳共同升起的塔图因星美景所折服,还是被黑武士“达斯·维达”逼近的脚步声所震慑,观众的一切反应都基于《星球大战》作品中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而音乐也正是通过各个声音元素的累加,实现观众“联觉”的搭建从而更好地沉浸于导演构造的幻想世界中。
要进行人物主题音乐的微观分析,就离不开对影片中大量的人物细节的解读。人物细节是体现影视作品真实性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一连串主角安纳金·天行者这个角色的表演细节,我们可以通过对他“动手能力强”“在战斗上的敏捷反应”等行为特征的解读,感叹其作为“原力平衡者”的天赋异禀。
谱例3 莱亚公主主题
而音乐中的细节则体现在演奏法、强弱和节奏型等要素。当安纳金战斗时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试探时,音乐的强弱拍也跟随着改变;当安纳金沉溺于突如其来的爱情无法自拔时,低音声部的弦乐则从紧张的拨奏改为较为缓和的长音线条。由此可见,音乐的频率域和色彩域上的设计正是跟影片细节紧密贴合的[4]。
如何用音符描写死亡,一直是困扰着古今中外音乐家的问题。如此充满神性的主角安纳金,却在正传三部曲的结尾为了拯救天行者,在重拾了内心的善良后走向了死亡,这不禁令人唏嘘。“感知等于死亡,死亡才是永恒的高潮。”正因如此,作曲家在星战结尾谱写整段不断上升发展中的旋律后,却特意为安纳金接近死亡的片段留下了看似单调、朴素的旋律,其鲜明的对比感更是将影片主题蒙上了一层别具风味的哲学色彩。
乔治·卢卡斯曾经声明过,星战是一出“星际伦理剧”,事实也确实如此。无论是安纳金古希腊式的古典悲剧气息,还是星球部落之间土地权利的争夺,都不乏古典美学的身影。而星戰中的音乐在发挥渲染气氛、表明人物特征的传统电影音乐功能的同时,更彰显了其本身作为音乐作品的独立性,而这与当时浪漫主义时期追求理性、人性的音乐审美需求是一致的。
四、结束语——密不可分的新古典主义音乐
19世纪80年代,新古典主义在好莱坞盛行,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导演力求重塑“大制片厂”时代的辉煌——即降低电影流水生产线的现代工业化,保证更好的影片质量。而在视觉表现上,电影往往采用一些怀旧的色彩滤镜,并多选择较为复古的演员装扮。
此时在音乐领域中,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影视配乐也正处于热潮期。它作为一种新音乐形式,在音乐美学风格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作为许多现代音乐的雏形,新古典主义音乐不但否定了初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也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浪漫主义后期及其引申出来的表现主义那种夸大的幻想和表现,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方式实现了古典音乐均整、平衡等特点的现代化再现。
总而言之,作曲家威廉姆斯通过传统交响乐的形式表达,在电影中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与美学色彩的太空世界,打破了科幻电影重商业性的固有局限性。其颇为新颖的配乐形式与本身充满平衡感的电影画面美学更是相得益彰,在新古典主义美学元素的巧妙运用下,为影片增添了数不尽的古典情愫。
参考文献:
[1]梅冰.《星球大战》中电影音乐分析与诠释[J].北方音乐,2017,37(10):237.
[2][法]皮埃尔·贝托米厄,著.电影音乐赏析[M].杨围春,马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刘立滨,王红霞.影视声音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4][美]波布克(Bobker,LeeR.),著.电影的元素[M].伍菡卿,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