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梅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和整体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义,其次指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路径,希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路径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逐渐形成与自身特性相符的数学思维,为学生解决其他数学问题提供相应的策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由于成长环境和先天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特点都略有不同,喜欢和擅长的领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正是因为这种差别的存在,造就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无限可能。思维能力是学生创新的基础,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效率更高,思维更灵活。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形成了相应的数学思维,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角度与方式,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这种发散式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更多未知的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发现、探索新的世界,甚至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不断提出新的想法,这是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发展的关键表征。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学习能力的开拓。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或做数学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知识的灵活变换与题目隐藏的信息,并从中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调动已经学过的知识,还需要将新旧知识进行综合考虑,并快速地进行分析和筛选,才能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整个解题的过程既是思考的过程,也是能力拓展的过程。通过长期的数学思考练习,学生的大脑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范式,隐藏在学生的潜意识中,供学生在合适的时机使用。这种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与反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部分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流程就是先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用大量的练习题加以辅助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还是受到教学习惯和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难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教学效率低下。
(二)应试教育理念依旧存在
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查漏补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在复习中“对症下药”,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理念仍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学生对数学原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公式,很多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能在考试中正確运用就可以,而对数学公式的基本原理却很少涉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数学学习就会变得乏味无趣,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数学课堂缺乏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以形象认知思维为主,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以大量的数学习题为基本教学手段。这种教学内容和方式抽象、枯燥、无趣,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很难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更是难上加难。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路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也有不同的兴趣点,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学生才会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认知发展规律、学习偏好,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如此,学生才会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图片、文字、视频和数学计算结合在一起,通过动态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适量练习,形成潜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小学生的记忆力、思考能力也在增强,但是想要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还需要适量的练习。这种练习过程可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迁移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科学、合理、适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
(三)将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衡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数学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笔者鼓励学生从家中携带糖果,让学生通过糖果的增加或减少练习加减法,让生活服务于数学教学,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整个人生阶段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义和价值,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长远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珍.指向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J].新教育,2023(11):89-91.
[2]苏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吉林教育,2023(9):73-75.
[3]龙丽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智力,2023(8):67-70.
[4]焦云伟.小学数学习题课中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6):80-82.
[5]沈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5):107-109.◆(作者单位: 江西省万年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