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探索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方法,本文总结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言运用 小学语文 读写教育 能力发展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所谓“语言运用”,是指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语言学习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形成自己的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读与写是最重要的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化繁为简,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立足课文内容,积累语言材料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是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对不同体裁、不同内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语言材料。而且,这些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充满了不同的语言要素,是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材料。
1.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写作能力培养来看,学生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才有可能写出越好的文章。课文中有着大量优美的句子,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对课文中所采用的修辞方式、表现手法、意境等进行分析,还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中积累优美的句子,这样无论是在口头表达,还是在书写时,都能有更多的语言材料可运用。
2.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的技巧在于化腐朽为神奇,即通过饱满的语言将句子表达得生动、形象。一些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往往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就在于缺乏合理的语言表达技巧,而这些技巧往往在课文中有着很多例子可供学习。例如,《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摔跤》一文,通过一句“围着他猴子儿似的蹦来蹦去”,就让人们生动地感受到小嘎子在摔跤时的动作行为。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又如,《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外,还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风,是……”“水,也是……”“动物是……”等句子的表达形式,鼓励学生仿写句子,最终达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的目的。
二、优化单元教学,统筹语文要素
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角度来看,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类似语言材料的熟悉程度,从而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坚持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并重的策略,全面优化单元教学模式。下面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1. 结合课文语境,实施语言表达教学。
在语言运用中,语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语言运用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别。体会不同语境的差别,并学会在不同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运用策略,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同一单元的课文往往在语境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单元课文的内容为出发点,统筹文本语境,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语境的具体感知。例如,在教学《四季之美》一文时,可结合本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于近景、远景的感悟,体会不同季节表达的不同意境,并由此延伸到对语境的感悟上。
2. 统筹语文要素,提升语言运用素养。
虽然同一单元的语言教学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实施单元教学时,应合理设计,降低学生对于语文要素的掌握难度。比如,在教学该单元时,当教师完成了近景、远景的教学之后,可以不受教材编排的课文顺序束缚,先开展习作教学,以“ 即景”为题,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作文,而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所看到的景色描写出来,从而让学生迅速学会动态景色描写的方法。在完成习作教学之后,教师则应进一步带领学生开展语文要素的总结与归纳。
三、加强策略教学,提升读写能力
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甚至每篇课文,都强调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暗含了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具体策略。小学生囿于自身认知能力的不足,难以挖掘其内涵,为此,教师应显化策略教育,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1. 加强目的性阅读训练。
阅读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材料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大多数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难以把握阅读的内容,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阅读的目的性,即无目的的阅读导致其无法有效获得阅读信息。因此,只有通过有目的性的阅读训练,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具体来说,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列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在完成阅读之后告知教师。这种闭合式的阅读训练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普遍对于开放型问题缺乏领悟力,通过闭合式阅读训练的方式,能够有效引导他们学习相关内容。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采用半开放式的问题设置,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课文阅读之后复述相关内容。
2. 加强写作策略教学。
写作是对语言材料的深度加工,也是更高级的语言运用,对于策略性的要求也更强。许多学生尽管已经储备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但是由于缺乏写作策略,因而还是很难完成有效的语言表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就增设了习作单元,且每个习作单元实际上都内含了一个具体的习作策略,因而,基于习作單元开展写作训练具有可行性。比如,在开展“漫画的启示”这一习作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观察漫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引导学生体会漫画的表达主题,并从故事的背景、经过、后续的影响等方面,对漫画的内容进行表达与分析,从而有效写出漫画所带来的启示。
四、注重语言实践,提升运用能力
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其中语言的构建是语言运用的前提,而语言实践则为语言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空间,强化语言的社会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延伸。
社会生活中有着大量的阅读材料,因此,阅读绝不能仅限于课文阅读。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思维,树立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打造课内课外联动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2. 从校内实践到校外实践的拓展。
积极引领学生参与校内、校外语言实践活动,打造知行合一的语言运用新模式。随着校园活动的不断丰富,演讲比赛、板报比赛、校园开放活动日等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契机。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比如,为学生演讲稿、板报文章的写作提供建议、进行批改,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研学活动等,以此提升学生习作实践的机会。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永福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
参考文献
[4]李宜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84):34-36.
[5]吴春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方法分析[J].课外语文,2021(27):17-19.
[6]朱垚瑛.“扎根”语文阅读,“花开”语言应用——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新视野[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