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杰教授运用“治血五法”论治恶性肿瘤经验

2023-09-19 22:12王超然孔凡铭王晓群贾英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3期
关键词:英杰中焦化瘀

王超然,肖 贤,孔凡铭,王晓群,贾英杰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1617;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3.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贾英杰(1960—),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前列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联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肿瘤防治联盟副主席、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历经20余年的临床积淀,贾英杰教授以“虚”“浊”“毒”“瘀”病机要素为抓手,首创恶性肿瘤“癌浊”病机理论及“黜浊培本”治癌法则。

1 “癌浊”病机理论

现代疾病多具时代背景特征,古之天气清净,受气者清,今之污浊弥漫,受气者亦可浊。今人多食肥甘,中焦辎重太过,精微壅滞不化,肥胖而不好动者多,如《灵枢·逆顺肥瘦》:“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为解决当代疾病谱系的变化,现代中医学者常将代谢性疾病称为“浊病”,临证从“浊”论治[1-2]。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首提“血浊”理论,认为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血中其他代谢产物异常等均属“血浊”范畴[3],以“清化血浊法”论治。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提出“浊毒”病因病机理论,认为其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提出“芳香化浊解毒”等治法,并基于此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病变的治疗[4]。 随着代谢组学的发展,恶性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的观点被再次提出[5]。肿瘤细胞内的代谢酶重塑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6],肿瘤细胞脂代谢是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中出现的至关重要的代谢特征[7]。贾英杰教授结合时代病特征,潜心研究浊邪在恶性肿瘤中的致病特点,临证发现肿瘤患者多表现出面垢眵多、面色晦暗少华、色浊而散,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偏腻等“气涩血浊”之象,患者血液多呈高凝状态[8]。在回溯复盘,提炼前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王永炎院士“代谢综合征中医浊病学说”学术思想[9],贾英杰教授守正创新,以“浊”为独特视角,提出恶性肿瘤“癌浊”病机理论,奠定“黜浊培本”治癌新法则。

1.1三焦失司,变生癌浊,发为癌瘤 三焦主司气化,统领诸气,布散津液,通利水道,是“癌浊”病机理论的核心。三焦气化失司,气机升降乖戾,津液输布不利,浊邪内生,是“癌浊”形成的重要环节。在正气先虚的基础上,致癌因素长期刺激,三焦气化失司,中焦运化失常,水谷不用[10],脾不升清,运化失常,精微不布,胃不降浊,清浊相干,沉积于胃,“浊”邪内生;三焦气化失司,津液输布不畅,水湿停聚,困伤脾运,阻遏阳气,水湿不归正化,湿久“浊”凝。《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浊生中焦,为瘀、毒的前驱阶段,浊邪性黏滞,缠绵难复,留伏脉道,与血相裹,浊滞血脉而为“瘀”。浊邪蕴日久,壅滞碍脾,气机不畅,气有余便是火,火热之极即为毒,即浊蕴日久而化毒,“浊”“瘀”“毒”三者相互胶结而成“癌浊”。癌浊丛生,氤氲日久,流注走窜,留滞为患,外滞形体,内凝脏腑,伏藏体内,伺机而发,乘虚投隙,壅塞虚处,发为癌瘤[11]。

1.2癌浊内蕴,中州失运,气涩血浊 癌浊具有伏藏性,隐匿潜藏;恶耗性,碍脾伤胃;胶结性,缠绵难化;流注性,流注走窜。癌浊贯穿于癌瘤发生发展的始末,癌前病变阶段,癌浊氤氲,隐匿伏藏;癌瘤早期,癌浊弥漫,毒瘀渐盛;癌瘤中期,癌浊胶结,毒瘀鸱张;癌瘤晚期,癌浊耗正,毒瘀渐衰。恶性肿瘤患者癌浊丛生,恶伤中州脾胃,中州失运,《伤寒杂病论》云“脾气不转,胃中为浊”,浊邪进一步弥漫。《灵枢·阴阳清浊》云:“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浊者气涩,气涩不行,血凝不流;浊气入血,留伏脉道,浊瘀互结,滞涩不散,久成污秽败血,气涩血浊,阻碍新血化生;浊瘀蕴久化毒,耗气伤血,致气血两虚,形成“气愈涩、血愈滞、毒愈剧、正愈虚”的恶性循环。

2 “黜浊培本”核心治则

2.1罢黜癌浊,截断来路,给浊出路 癌浊毒根深藏,胶结难化,形成过程漫长,根除绝非上策,黜浊不必净,需有针对性地罢黜浊邪,重在“截断来路,给浊出路”。贾英杰教授执古御今,结合当今治癌理念,提出“黜浊五法”[12],应用豆蔻、砂仁、佩兰、薏苡仁等芳香化浊,调燮中州,治疗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癌浊中阻的患者;半枝莲、半边莲、石见穿、铁包金、白花蛇舌草、猫爪草等解毒清浊,直折癌浊,适用于癌浊肆虐、热毒蕴结的患者;川芎、丹皮、赤芍、当归、郁金、姜黄等化瘀散浊,通畅血脉,应用于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点、脉沉弦或结代等瘀浊互结的患者,三法共奏阻断“浊”“毒”“瘀”三者胶结之功。大黄、厚朴、枳壳通腑泄浊,茯苓、萹蓄、车前子淡渗利浊、结合病邪之势,以因势利导为指导思想[13],分消走泄,助癌浊自二便而解。

2.2疏利三焦,黜浊治中,畅达气机 作为癌浊病机理论的核心,癌浊的产生与三焦气化失司密切相关。贾英杰教授提出“疏利三焦,治取中州”论治癌浊。上焦之法,重在宽胸,癌浊日久,占据清阳之位,毒根深藏,仅宣畅上焦绝非上策,常以瓜蒌、薤白、半夏宽胸理气化浊,桑白皮、苏子、葶苈子泻肺行水利浊,配以芳香宣散化浊之品,调畅气机;中焦之法,重在运脾,健脾必先运脾,运脾必先调气,配伍鸡内金、焦三仙健脾助运,佩兰、陈皮、砂仁等芳香醒脾化浊,使脾运浊化,癌浊无所依;下焦之法,重在通腑,癌浊须从二便去,通腑泄浊,有瘀者逐其瘀,有毒者泻其毒,有浊者荡其浊,以降为通,寓通于下,三焦畅通,则癌浊可解。

2.3调燮脾胃,培育本元,从血论治 本元亏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本草纲目·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贾英杰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病机归于“本元亏虚,癌浊丛生”,本元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本元虚者,或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为年老体弱,或为因病致虚,或为手术、放化疗所伤,加之致癌因素的长期刺激,三焦失司,气涩血浊,损耗正气,致气血亏虚,病深不治。贾英杰教授以“治中”为切入段,调燮脾胃,优化气血,力倡“培本永远在路上”的治疗理念,重视从血论治,灵活运用治血五法,应用益气壮血、养阴资血,鼓舞化生优质气血,改善“气血两虚”的状态;通过调气和血、化瘀畅血,畅达血脉,将优质气血送达脏腑;黜浊安血改善“气涩血浊”的状态。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恶性肿瘤“从血论治”的具体应用。

3 治血五法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3.1益气壮血,充化血源 《时病论》:“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医林改错》:“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癌浊氤氲日久,客于虚处,发为癌瘤。《张氏医通·积聚》云:“善治者,当先补虚,使血气壮,积自消也。”贾英杰教授提出“旺气磨积”理论[14],养正积自除,除积正自复,临证时首重补益中气,视黄芪为瑰宝,重剂黄芪增补气升清之力,达生化有源之功,则气血之虚自愈[15]。《灵枢· 小针解》:“浊气在中,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浊生中焦,中焦气旺,不仅化血有源,且使浊有出路。对于接受放化疗、手术等治疗或者中晚期气血两虚,癌浊内蕴的恶性肿瘤患者,常以黄芪-党参,黄芪补气升阳,善走肌表,走而不守,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守而不走,两药相须为用,一阴一阳,鼓舞中气,充化血之源;黄芪-当归,补气为主,补血为次,气血双补,使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气旺则百脉资之以生,血壮则百脉资之以养,运用益气壮血之法,使气血自复,新血化生,改善“气血两虚”的状态,血气壮,积自消。

3.2养阴资血,充盈脉道 《灵枢·痈疽》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癌瘤早期,癌浊弥漫,恶伤中州,耗竭津血。贾英杰教授临证以甘寒生津为主,以酸甘化阴为辅。癌浊渐盛时,应用甘寒生津之品,甘生津,寒制火,药用天冬、天花粉、芦根、石斛、麦冬、玄参、白茅根等养阴和胃。本元亏虚,癌浊不盛时,常用酸甘化阴之法,采用白芍、甘草、五味子等,酸能敛阴生津、甘能养阴治中,临证常用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三药一补、一润、一敛,气阴双补,气虚者,津液以补之,津液虚者,气以充之。病至晚期,毒瘀渐盛,癌浊耗正,多见肝肾阴虚之证,肾藏精化血,生髓资血,常以熟地黄、山萸肉、桑寄生、杜仲益肾以资血;肝为刚脏,非柔润不和,针对肝癌晚期患者,常以一贯煎加减化裁,柔肝化阴以养血。《读医随笔》云:“血犹舟也,津液者水也”,津亏不足以载血,血行涩滞。养阴以充盈脉管、资养脉道,使生血之源泉不绝,优质气血得以化生。

3.3调气和血,运转枢机 古时饥苦劳役,过劳而损,今时厚味蓄毒,过逸成滞,脾浊自盛。《卫生宝鉴》:“今饮食过节,肠胃俱实,胃气不能腐熟,脾气不能运化,三焦之气不能升降,故成伤也。”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脾升胃降,气化复常。贾英杰教授强调浊气在中,中州斡旋不利,脾不散精,食谷不化,清浊相扰,浊滞血脉,气涩血浊。《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血证论》云:“凡治血者必调气,使气不为血之病,而为血之用。”临证治以调气运中,疏利三焦气机,畅达纵横之气,协调气血运行,恢复清净之势。选用川芎、香附为主药,调理气血升降,佐郁金、姜黄等血分之气药,活血、养血、行气三者并举。癌浊日久致本元亏虚,不可妄投理气重剂,当以少量陈皮、砂仁等调动气机,以调代补。对于肝郁气滞,气血不和型肝癌、乳腺癌、胃癌患者,常以玫瑰花-代代花-佛手,玫瑰花偏走血分,代代花、佛手花偏入气分,三药配伍,气血双调,清而不浊,使中焦枢机运转,则气调血和。

3.4化瘀畅血,通达脉络 《圣济总录》云:“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状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求。”《血证论》云:“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癥瘕。”《伤寒杂病论》云:“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浊生中焦,凝滞脏腑,优质气血化生乏源;浊滞血脉,化生瘀浊,日久蕴毒,污秽之血内生,碍脾伤胃,脉络受阻,难以润养周身。化瘀散浊,使运化复常,血脉畅达,则优质气血得以化生并送达全身。临证常以郁金-姜黄,两药一寒一温,配伍则去性存用,化瘀散浊之功倍增,使癌浊勿扰血分;川芎-当归,润燥相济,瘀散浊而不耗伤气血;莪术-山慈菇,既化痰散结,增化瘀黜浊之功,应用于痰瘀互结的肿瘤患者。化瘀以畅血,防瘀浊、毒浊等生成,截断癌浊进程,应用时贵在辨病辨证,注重化瘀药物在处方中的比例及剂量[16]。对于有出血倾向及正气耗损严重者当慎用或禁用活血化瘀之品,可用清利之法,吸收离经之败血,以消代补,清解血瘀所生之热毒[17],如此瘀浊化散,脉络畅达,优质气血得以输布。

3.5黜浊安血,浊化营平 《格致余论·涩脉论》云:“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脉道阻塞,不能自行。”《疡科心得集》云:“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能结肿块,乃五脏血瘀、浊气、痰滞而成。”浊为本,瘀、毒为变,三者缠绵胶结,迁延而致“癌浊”。恶性肿瘤患者常处于高凝高黏的状态,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8],中医“气涩血浊”的病理状态与此相似。清者气滑,浊者气涩,癌浊为患,易阻气机,涩滞不同,血凝不流,久成污秽败血之物。在鼓舞滋生的基础上,祛除污秽之血,以黜浊为要。贾英杰教授认为应遵循“早用”“重用”“众用”的原则[19],癌浊氤氲,见证即用,以防传变;癌浊肆虐,药重于病,以防内陷。癌浊弥漫,众用以增药力,常以药对的形式,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夏枯草等解毒清浊,直折癌浊。郁金-姜黄、川芎-当归、当归-赤芍、三棱-莪术等化瘀散浊,截断来路。“正足邪自散,邪祛正自安”,罢黜癌浊,以求浊化营平,“气涩血浊”得解,血脉自安。

3.6注重法度,以平为期 癌浊难以尽除,法当衰其大半而止,谨守“始终培本,时时黜浊,以平为期”的思想,结合“气血两虚”“气涩血浊”的程度,灵活调整补益、调气、化瘀、黜浊药物的比例。癌瘤早期,癌浊弥漫,浊滞血脉,应注重调气和血,重启中州枢纽之机;癌瘤中期,癌浊胶结,气涩血浊,应注重黜浊,浊祛则营自安;癌瘤晚期,癌浊伤正,气血渐虚,应注重补益,鼓舞化生优质气血。临证注重用药法度,以平为期,无使“黜浊”太过,无使“培本”不及。

4 验案举隅

患者,男,65岁,2021年12月2日初诊。主诉:乙状结肠癌术后5月余。2021年5月19日因间断性便血于当地医院查电子肠镜示:乙状结肠肿物(性质结合病理),结肠多发息肉。2021年5月26日于肿瘤医院查PET/CT示:降乙交界区肠壁高代谢肿物,考虑结肠癌 (T3N1M0),肠系膜内1枚高代谢淋巴结,考虑转移瘤。2021年5月31日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复杂肠粘连松解+淋巴结清扫+腹腔引流术”。术后病理示:乙状结肠吻合环处中分化腺癌,局部筛状粉刺型腺癌。免疫组化:P53 (±), MSH2 (+), MSH6 (+), MLH1 (+), PMS2 (+), CK20 (+), CK7 (局灶+), SATB2 (+), CDX-2 (+)。术后化疗6周期,药用“奥沙利铂150 mg静注d1+卡培他滨2 g口服每日2次d1-14”,末次化疗时间为2021年11月,未行靶向及放射治疗。现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刻下症:乏力,手脚麻木,下腹部偶有刺痛,纳少,寐安,大便干,小便调,舌暗红,苔白微腻,脉沉弦。辨证:气血两虚,瘀浊内阻证,治法:调和气血,化瘀散浊。处方:生黄芪30 g,党参15 g,郁金15 g,姜黄15 g,败酱草15 g,红藤15 g,猫爪草15 g,白花蛇舌草15 g,生薏苡仁15 g,丹皮15 g,黄柏10 g,苦参10 g,枳壳20 g,莱菔子15 g,莪术15 g,三棱10 g,茯苓15 g,鸡内金15 g。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21年12月16日二诊:患者诉偶有乏力,腹部刺痛减轻,仍手足麻木,纳转馨,大便调,舌暗红,苔白微腻,脉沉弦。前方减丹皮、黄柏、苦参,加鸡血藤15 g、川芎15 g。嘱患者继服14剂。2022年1月4日三诊:患者自诉手足麻木好转,偶有乏力,纳可,未诉明显不适,舌淡暗,苔白,脉沉弦。前方减三棱、莪术、猫爪草,加当归15 g、白芍15 g、茯苓15 g,嘱患者继服1个月。

[按] 患者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6周期化疗后。贾英杰教授认为大肠癌术后阶段应培植本元壮气血,黜浊调气清余毒。患者年老,本元亏虚,加之手术耗伤,气血两虚,离经之血阻碍经络,肌肤脉络失养则手足麻木。患者出现腹部刺痛,实乃瘀浊未净,血不归经,化疗药毒所伤,导致中焦运化失司,浊生中焦,浊瘀互结,滞涩不散,久成污秽败血。临证时调和气血以培育本元,化瘀散浊以畅达血脉。方中生黄芪、党参益气以壮血,鼓舞中气,充化血之源,使气血自复。郁金、姜黄、丹皮、三棱、莪术化瘀散浊,畅达血脉,推陈出新,使邪有出路,血有生路。贾英杰教授认为大肠癌湿浊下注,毒瘀蕴藉,故予白花蛇舌草、猫爪草解毒清浊,红藤、败酱草取“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主药,使药力直达于肠腑,黄柏、苦参燥湿化浊。佐以枳壳、莱菔子疏利三焦气机,以调代补,茯苓、鸡内金健运中州,共奏培植本元、罢黜余浊之功。二诊患者舌暗红,苔白微腻,脉沉弦,仍有手足麻木,腹痛好转,考虑瘀浊未清,配伍鸡血藤、川芎以活血通络为辅,继续调气活血清余浊。三诊,患者舌淡暗,苔白,脉沉弦,未诉明显不适,故调整培本与黜浊的比例,减三棱、莪术、猫爪草,加当归、白芍、茯苓,取圣愈汤之义,益气与壮血兼顾,达到“以平为期”的状态,体现“始终培本,时时黜浊”的治疗理念。

5 小 结

贾英杰教授认为“本元亏虚,癌浊丛生”是恶性肿瘤的关键病机,“黜浊培本”兼顾“扶正”与“祛邪”两方面,在培植本元的过程中强调“调燮脾胃、优化气血”,重视从血论治,通过益气壮血、养阴资血、调气和血、化瘀畅血、黜浊安血这五法,充化血源,充盈脉道,运转枢机,通达脉络,改善患者“气血两虚”及“气涩血浊”的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英杰中焦化瘀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Probability density and oscillating period of magnetopolaron in parabolic quantum dot in the presence of Rashba effect and temperature*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Observe modern design works and tas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Special Property of Group Velocity for Temporal Dark Soliton∗
燕赵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