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梗”的传播问题浅析

2023-09-19 04:17尹文娟
声屏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哔哩亚文化网民

□ 尹文娟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网络“梗”的产生既来源于文本等语言符号,又来源于身体等非语言符号。网络用户通过使用、模仿等方式促进网络“梗”的传播。此外,网络“梗”传播的亚文化特征和跨平台特征愈加明显。因此,分析网络“梗”目前的传播新逻辑能够把握这类亚文化的传播规律,洞察当下网络“梗”的传播伦理问题。

网络“梗”的传播现状

作为流行语的“梗”是十几年前就出现的对“哏”字的误用,具有“好笑、可笑”的基本含义。[1]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玩梗”成为网络用户的日常行为,以文字、图片、表情包及短视频的形式存在于社交媒体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以往,网络用户通过QQ、微博、微信等媒介进行网络“梗”的人际传播,将网络“梗”以文字、图片和表情包等形式进行传播,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趣味性和便利性。文字形式的网络“梗”有“YYDS”“U1S1”“淦”“芭比 Q”“我真的会谢”及“谐音梗”,用户对网络“文字梗”的使用能够增强文字表达的情绪性和人际交流的趣味性。图片和表情包形式的网络“梗”主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主要是指在图片和表情包中插入“文字梗”,便于信息接收者快速解码;隐性主要是指在图片和表情包中不加文字说明,信息接收者只能以自己所掌握的“梗”来进行解码。无论是文字形式还是图片、表情包形式的网络“梗”,只有传受双方都身为网络“梗”趣缘群体一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短视频的发展使其成为网络“梗”传播的重要媒介,用户以表演的形式对网络“梗”进行模仿,进一步促进网络“梗”的传播。网络“梗”不仅存在于网络传播中,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口头传播中。

网络“梗”的传播特点

其一是突发性。即便是网络冲浪达人,也会对突然出现的各种网络“梗”感到意外,比如近期流行的“梗”有“羊胎素”“怎么不算呢”“这是能说的吗”“你是我的神”“广西科目三”等,包含这些词汇的文本、视频突然散播,让众多网络用户一头雾水,这些“梗”的来源和意义都需要用户自行搜索才能略知一二。但若对这些“梗”进行溯源也不难发现其出处,一条微博热搜、一则明星访谈、一部电视剧、一部综艺都可能成为网络“梗”的出处。个体或群体将自认为好笑的“梗”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媒介进行传播,当得到更多人认同和效仿的时候,网络“梗”就会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网络“梗”的突发性与快速性使大众无法预知下一个网络“梗”是什么以及以何种方式出现,但是可以通过分析当下网络“梗”的传播逻辑,把握其传播规律。

其二是娱乐性。网络“梗”的传播逻辑呈现出较强的娱乐性。网络“梗”自身的娱乐出处和用户以娱乐形式进行模仿,会将网络“梗”的娱乐性推向高潮。目前,网络“梗”的传播多来源于网络用户对影视、综艺及采访等各类节目的“网络考古”。所谓网络考古,是指网民对以前的网络信息进行搜索、观看,当前出现的网络“梗”多出自明星和演员以往的媒体采访和综艺节目。“羊胎素”的“梗”就出自演员斯琴高娃和袁立的媒体采访,当记者问道“斯琴高娃老师会给袁立一些育儿经验吗?”时,斯琴高娃回答道“如果她需要的话”,而坐在旁边的袁立则主动爆料斯琴高娃打了羊胎素,并问“这是可以说的吗?”“皮是不是都展开了?”斯琴高娃和袁立在采访中的语言、表情成为网民的笑梗和模仿的素材。抖音和哔哩哔哩平台的创作者以这则采访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高度还原了两位演员的妆容、语言和微表情。短视频形式的二次创作进一步扩大了这个“梗”的网络传播,形成迷因视域下网民的参与式狂欢。迷因,指模仿的东西,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基因通过遗传而延续,迷因借由模仿而扩散,在这个过程中网民纷纷加入,不断参与复制、修改、再造,每个人都是互联网迷因的继承者和编辑员,“梗”也成为一众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者式文本”。[2]

其三是跨平台性。在社交媒体时代,同一个人可能拥有多个社交平台的账号且各平台的内容创作者不断增多,因此网络“梗”跨平台传播的特点更加明显。当一个“梗”出现在微博热搜,不仅微博用户会发微博参与话题讨论,抖音、哔哩哔哩的用户也会参与“玩梗”。同样,出现在抖音和哔哩哔哩平台的“梗”也会被网民在其他社交平台进行传播,但是不同平台的用户对于新兴的网络“梗”的反应和态度存在差异。当抖音和哔哩哔哩平台的用户陷入“玩梗”的狂欢中,微博用户可能会通过发微博来表达不同的见解。对于抖音平台“广西科目三”的“梗”,微博用户带“广西科目三”话题发博,表示对此“梗”的不解。总而言之,因为各个社交平台的用户特征及所形成的趣缘群体的差异性,所以网络“梗”的跨平台传播也具有复杂性。

网络“梗”传播的突发性、娱乐性和跨平台性为用户的网络社交提供了即时的乐趣,激发了用户对于网络“梗”的共同爱好,丰富了用户的网络社交生活。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梗”对社交生活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传播问题。

网络“梗”的传播问题

通过对网络“梗”在新浪微博、抖音和哔哩哔哩平台的扩散、传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发现文本特征和用户使用影响着网络“梗”的传播。网络“梗”与其出处的联系较为紧密,多表现为当事人的直接话语,比如演员海清的“你是我的神”“我的短发为你而留”及杨幂的广告词“你没事吧,没事吧?”等。“芭比Q了”作为当下常用的“梗”,意为“完蛋了,完了”,芭比Q是英文barbecue的谐音,在网络中barbecue意为“被烧烤、被火化”,即“完蛋了”。这个“梗”出自某博主发布的吃鸡视频,都用自己的电音配BGM,其中一段电音“完了,完了,芭比Q啦,完了完了”纷纷被网民当作“人间惨案”类视频的BGM。因此,这段BGM和文字常出现在网民的网络文本和视频中,表示一种无奈却有点搞笑的情感。然而,原本内含搞笑意味的“梗”却成为一部分人的口头禅,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发布在社交媒体,就要在末尾加上“芭比Q了”,进而导致很多人无法正确理解“芭比Q了”这个“梗”的意思。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梗”多来自娱乐性内容,其文本多出自娱乐人物的直接话语,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若网民不了解该“梗”的具体意思,就会造成传受双方的传播障碍,这种传播现象受到网络“梗”文本特征的影响。

人们的误用是网络“梗”传播中存在的又一问题。在娱乐驱动下,每当出现一个网络“梗”网民就会跟风使用,或直接拿来当文案,或在原“梗”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吸引网民围观。但“玩梗”的网民并非全都了解该“梗”所表达的具体含义,这就导致部分网民对“梗”的误用。“广西科目三”是抖音上较为火热的“梗”,是由固定的BGM和舞蹈组成,但是“广西科目三是什么梗”也成为抖音的热门话题,可见对网络“梗”的误用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就“梗”文化而言,互联网迷因的传递与交互,使得懂“梗”、会“梗”的赛博人群开始在相应“梗”的向心力作用下聚合成新的社群——一种围绕“梗”文化的主要藉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和身份认同而构建的“趣缘共同体”。[3]社交媒体的发展模糊了信息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在网络“梗”的传播过程中,每个人既是“梗”的传者又是“梗”的受者,然而“梗”一旦被抛出只有那些懂相应“梗”的人才能做出回应,此时传者和受者作为“玩梗者”的共同身份得到强化,那些处于“梗”之外的人则很难加入这种互动中。这种传播现象也是由网络“梗”的突发性引起的,只要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在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或者引起人们的效仿,那说明又一个“梗”诞生了。当对某个网络“梗”溯源时,人们能够大致了解其出处,但是却不能明确地知道“梗”的创作者。用“梗”的人不一定知道该“梗”的具体含义,或许只是为了融入“玩梗”的群体氛围之中。“玩梗”的人陷入了网络“梗”的社交狂欢中,用一个又一个“梗”证明自己在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网民通过文本、短视频等形式留下自己“玩梗”的痕迹,彰显紧跟潮流的网民本色,就这样追逐一个又一个“梗”,将自己囿于网络生活中。至此,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梗”的狂欢空前盛大。当这种亚文化充斥整个网络空间时,则会加重“娱乐至上”的风气,若不及时控制和引导,网络治理工作将变得更加复杂。突发性和娱乐性既是网络“梗”的传播特征,也是其存在的传播问题,理应得到重视。

“这又是什么梗?”是一些网民经常发出的疑问,为了更好地融进“玩梗”社群中,人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信息检索的状态,这是因为网络“梗”的传播呈现出较快的特点。当信息滞后的网民刚弄清楚“广西科目三”这个“梗”的意思,抖音上的“科目四舞蹈”就已成为新的“梗”。网络用户擅于把握“梗”的潮流和趋势,并乐于抢先追随热点,为自己的社交账号增加热度。在短视频快速发展的当下,视频“梗”成为人们娱乐的重要工具,但这些网络“梗”的真正含义在传播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传播速度之快让考究“梗”的来源和事实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梗”的来源和含义网民众说纷纭,从而使网络信息变得更加冗杂。因此,网络“梗”更新与传播速度之快也衍生出了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网民过度沉溺于网络“梗”的亚文化传播问题。

网络“梗”的亚文化属性和娱乐属性是相辅相成的,正是网络“梗”自带的娱乐属性使其成为了亚文化的一部分,而它的亚文化属性则助长了网民对它的消遣和追逐。文化本就具有多样性,为了摆脱主流文化的束缚,以生产和传播各种亚文化为乐趣的行为司空见惯,但是若对亚文化肆意传播的现象不管不顾,就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粉圈文化”应该“圈地自萌”的原因。“粉圈文化”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政府重视网络“晴朗”行动的重要原因。网络“梗”传播的不仅是“梗”本身,还有“娱乐至上”的不良风气。随着“广西科目三”的“梗”在抖音的疯狂传播,部分广西人表示本地人都不知道这个“梗”,这个“梗”代表不了广西。因此,为了娱乐而创造的“梗”既不具备文化内涵,也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传播。

“梗”能够为人们的网络互动和现实交流带来乐趣,但是当下网络“梗”的出处具有复杂性,有的源自对娱乐明星、演员话语的戏谑,有的源自对知名影视剧角色的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是网络“梗”的重要传播方式,因此,网络“梗”的传播是否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社交媒体的发展给予了二次创作极大的包容性,二次创作有利于激发自媒体内容生产者的创作活力,但是“梗”以二次创作的形式进行传播可能会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以新晋“谋女郎”刘浩存为例,她在采访中的语言、表情等元素被网民当成“梗”来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当事人的名誉权。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梗”传播的突发性和娱乐性所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积极的影响是网络“梗”的传播会为个体或地区带来热度、增加知名度。比如,演员海清的“你是我的神”成为当下的热“梗”,毫无疑问,这个“梗”的传播为海清本人带来了一些热度,许多网民也借此重新认识了海清这个演员,把她当做夸张且有趣的人。“广西科目三”这个“梗”的传播既为大众提供了可娱乐的素材,也增加了广西这个地区的知名度,激发大众对广西文化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因此,网络“梗”的传播能够为涉及到的个人或地区带来一定的“流量红利”。

网络“梗”传播的负面影响则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当事人对“梗”传播的回应和态度。当明星、演员等公众人物的语言和表情成为大众娱乐的素材时,当事人的回应和态度就变得十分重要。若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行为、语言被当成“梗”传播的状况,或许能够“圈一波粉”。但若是不能积极应对,而采取“反向压制”的做法,可能会招致非议。比如,网民发现演员海清曾经就对自己的夸张行为做出了解释,因此大众并不会过多针对她本人。相反的,有些社交平台的自媒体创作者反映,自己根据某个人的“梗”所进行的二次创作内容被删除或者被限流,这就使得网民对“梗”所涉及到的公众人物及团队产生“删帖”的猜测,而这也恰恰是网络“梗”传播的又一负面影响,即网民对“梗”的过度娱乐和传播。

在社交媒体时代,个体内容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看、点赞、评论等量化数据来实现传播目的和经济收益的。因此,创作者以“梗”为素材进行的二次创作实质上是对当事人知名度的消费,内含着创作者个人情绪的二创作品能够极大地挑起了大众的娱乐神经,造成网络“梗”集体狂欢的局面。另外,网络“梗”的传播容易对大众认知产生错误导向。部分网民沉浸于“玩梗”之中,忽视了对事实的考究,因此,网络“梗”的传播容易造成这部分网民的错误认知,比如“广西科目三”的“梗”一经传播就得到社交平台用户的效仿,至于广西真正的文化内容却鲜有人问津。可见,网络“梗”的传播只停留在娱乐的表层,无法与深层的精神世界共振。

结语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梗”以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媒介形式进行传播,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与亚文化的兴盛,短视频成为网络“梗”传播的重要方式。当下,网络“梗”的传播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即突发性、娱乐性和跨平台性。网络“梗”传播的特点与网民的“玩梗”行为使网络“梗”的传播呈现出双面影响。以当下较为流行的网络“梗”为例,分析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梗”的传播问题,能够更好地把握这类亚文化的传播规律,能够对传播中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哔哩亚文化网民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分析——基于商业模式六要素理论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