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荣 李劲松 田秀丽 何鑫 姜珏
临床常通过手术方式对肝癌部位进行切除,大血管旁小肝癌由于位置较深,进针径路往往需避开肝内血管,对临床操作技术要求较高[1]。超声造影能够对微波消融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进行补充消融,超声新技术(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对于特殊部位病灶的定位有一定的优势[2]。本研究探讨超声新技术辅助大血管旁小肝癌精准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
选取西安宝石花长庆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大血管旁小肝癌患者76例,依据所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手术切除治疗,36例)和研究组(超声新技术辅助下的微波消融治疗,40例)。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均为肝癌,且肿瘤直径≤3 cm;均为单发病灶;符合手术指征,并均拟行手术切除治疗或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辅助微波消融治疗;肝功能分级为A/B级;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术前有明确静脉、胆管癌栓或肝外转移;术前接受抗癌治疗者。
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切除病灶边缘>肿瘤边缘2 cm,手术结束后给予抗生素和保肝治疗。研究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ivid E90型,北京迈润医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造影辅助下的微波消融治疗,术前超声检查对患者腹部情况进行评估。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皮下局麻,依据超声造影、融合影像联合导针,准确刺至病灶内部后进行微波消融;为避免损伤大血管遵循以下穿刺路径选择原则:①穿刺针平行血管、胆管进针;②尽可能避开血管、胆管,若无法避开时应选择穿过二级以下血管、胆管,禁止产国门脉、腔静脉、胆管主干、一级门脉及胆管;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和保肝治疗。
对比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除率(术后1个月行CT检查,判断病灶是否完全切除)、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进展发生率(经超声造影检查若出现病灶变大、与手术切除边缘分界不清的新发病灶,判定为肿瘤局部进展)[3]、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近(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
研究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7),见表3。
表3 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术后1个月,对照组36例(100%)患者中病灶全部切除;研究组40例患者中有38例(95%)病灶全部切除;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9,P=0.174)。
对照组中共有6例(16.67%)发生肿瘤进展,研究组中共有7例(17.50%)发生肿瘤进展,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进展发生率相近(χ2=0.009,P=0.923)。
随访截止两组均无失访,对照组生存率为83.33%(30/36),研究组生存率为80.00%(32/40);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5,P=0.684)。
微波消融具有创伤较小等优点,已逐渐用于对肿瘤的治疗[4-7],但其对于治疗大血管旁特殊部位小肝癌的临床效果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中超声新技术辅助大血管旁小肝癌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与王倩等[8]研究结果相近。本研究发现,研究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与手术切除相比,超声新技术辅助大血管旁小肝癌精准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少,与Perrodin等[9]研究结果相符。研究组完全消融率与对照组手术切除率相近。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进展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超声新技术辅助大血管旁小肝癌精准微波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肿瘤进展发展率相近。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者治疗效果相近。微波消融是临床常用的微创疗法之一,对直径<5 cm的肿瘤治疗效果较好[10]。既往微波消融多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但难以直观的显示病灶,增加了临床操作的困难[11-13]。超声造影应用于消融治疗中,可增加肿瘤与肝脏周围的对比度,准确反映肿瘤病灶的大小,在术前更准确的病灶进行定位[14,15]。在首次消融结束后,若发现有局部残留应立即指导进行补充消融[16,17]。
超声新技术辅助大血管旁小肝癌精准微波消融治疗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控制适应证;②选择与血管平行的方向进针,以便于避开胆管及大血管;③进针过程中若发现针道与预期不符,应立即退针,重新调整针道方向。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