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及睡眠质量影响

2023-09-18 19:18:44王亚君
健康之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治疗依从性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

王亚君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及睡眠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睡眠质量、质量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护理前,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及睡眠质量改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心功能;睡眠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满意度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合并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尽早进行呼吸支持对于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鼻导管吸氧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氧状况,但是总体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通气治疗方案[3]。无创正压通气是目前机械通气治疗的常用方法,在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救治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4]。慢性心力衰竭病程漫长,必须保证护理的持续性及连贯性,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效果一般。本研究以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及睡眠质量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3~80岁,平均(66.74±4.39)岁;病程1~7年,平均(4.35±1.27)年;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23例,Ⅲ级7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80岁,平均(66.41±4.35)岁;病程1~6年,平均(4.08±1.23)年;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24例,Ⅲ级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满足《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中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患者视听功能、语言表达功能显示正常,可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患者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显示正常,可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血管性水肿病史、症状性低血压病史;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 ml/min·1.73 m2;患者有心包疾病、心脏瓣膜疾病、急性心肌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基于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向患者普及长期遵医嘱且康复理想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主动和患者宣讲成功病例转变患者心态,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2)认知护理:指导患者关注医院公众号,发放知识手册,让患者通过手册及公众号持续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知,鼓励患者提出问题,通过口头解答与微信解答帮助患者消除疑惑。

(3)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及生活习惯,帮助患者调整饮食,在兼顾口味与喜好的基础上,控制食用盐用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及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指导患者尽量戒烟戒酒、清淡饮食,每日进食后适当运动,保证营养吸收到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4)用药指导:结合患者医嘱,向患者普及药理知识、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若患者长期口服利尿药物,则需列举电解质紊乱等常见不良反应,做好患者尿量及体重监测工作,保证用药有效及安全。

1.4 观察指标

(1)满意率以及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评估项目包含用药、饮食、运动、作息、复查,单项总分0~2分,0~6分为不依从,7~8分为较依从,9~10分为很依从。

(2)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3)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5]评估,包括日间功能、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等内容,单项总分0~3分,总分>7分代表有睡眠障碍存在,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越不理想。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护理前,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合并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7]。心脏病患者随着心功能下降,容易出現急性心力衰竭,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8~9]。国内外心力衰竭相关治疗及管理指南均指出规范化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属于心力衰竭有效管理的基础。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漫长,治疗难度较大,不适症状较多,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有很高要求。想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患者的症状管理能力及意识,让患者从症状着手进行自我管理,继而增强自我容量管理效果,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基于疾病相关症状,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对疾病、症状的现有认知进行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症状的准确认识,继而增强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与症状管理能力,约束患者不良行为,消除患者错误思想。

舒适护理主张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需求从多方面着手,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10]。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通过认知护理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通过饮食护理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机体营养摄入均衡;通过用药指导使患者遵医嘱规律服药,保证药物疗效。

本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护理前,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及睡眠质量改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赵萍,张博,许杰.左西孟旦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4):2921-2923.

[2] 谭丽华,蔡虎志,周柳荣.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疗效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6):711-715.

[3] 李鑫鑫,陈婷.基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策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7):1060-1062.

[4] 刘碧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176-177.

[5] 查慰,王戈,谢婷,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重症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4):645-649.

[6] 程林.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8):126-127,133.

[7] 王智刚,王小妮,惠玲玲.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58-60.

[8] 付文丽.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治疗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6):266.

[9] 赵玲玲,栗印军.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减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塑一年隨访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4):1852-1854.

[10] 邬慧.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2):234,238.

猜你喜欢
治疗依从性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4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及推广价值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医中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观察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0:44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