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受众与儿童电影精神输出的 双向研究

2023-09-17 13:28于秀芸
电影评介 2023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受众精神

在中国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充裕的物质条件使人们对于精神追求的标准更高,电影成为人们主要的精神消费。同时社会大众也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他们想为儿童提供更好的精神消费品。面对儿童电影的受众越来越多的局面,以及近年来国内儿童电影良莠不齐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目光放到儿童电影文本的研究上,希望儿童电影既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又能输出更有质量的、更符合当代主流的价值观。

儿童电影的定义为何呢?中国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中,“儿童电影”被定义为“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于他们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核心意涵是“为少年儿童拍摄”且满足“培育儿童的需要”。而儿童电影的受众主要为儿童,但兼顾成人。那么,如何创作出一部既符合時代需求,又能满足受众需求的优秀儿童电影呢?本文从如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从儿童电影的受众角度分析

在电影消费市场日趋成熟的今日,票房破亿元的电影屡见不鲜。中国的类型电影更加多元化和完善化。儿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长期未受到重视。在国内电影市场上,一部普通的国产儿童片成本多在二三百万元,票房收入一般仅为二三十万元。这种尴尬的局面使很多电影投资人望而却步,国产儿童片陷入艰难境地。[1]近十年来动画电影回温,《哪吒之魔童降世》甚至取得了50.35亿元票房的成绩①,这说明儿童电影在中国有较大的受众市场,于是,许多创作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儿童电影。

其实,儿童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曾有过高光时刻。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电影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电影类型。当时,每个国营电影制片厂每一年度至少需要生产一部儿童电影。而儿童电影制片厂,则需要每年生产五部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在这样的政策和力度下,儿童电影可谓是百花齐放,诞生了如《泉水叮咚》《霹雳贝贝》《红衣少女》等优秀影片。

然而这样的盛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下,逐渐萧条。儿童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没有票房,而一度减产。但是,当时国外的优秀儿童电影如《哈利波特》系列等,在国内狂赚票房的时候,人们不禁会想,难道中国就拍不出这样符合大众审美的儿童电影吗?为何《熊出没》系列、《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电影,都饱受诟病呢?像《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优秀的儿童电影为何只是凤毛麟角呢?

首先,是儿童地位带来的创作理念偏差。虽然相比较以往的儿童电影,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电影在题材选取、形象塑造以及视听呈现上的特点比较突出。[2]但长期以来,儿童的精神需求被成人忽视,需求长期得不到表达。导致儿童电影只是成人觉得儿童想看的,展示了成人想要被儿童看到的世界。

其次,是儿童电影创作者的受众认知不够准确。从创作者对于受众认知太过肤浅的角度来分析,许多创作者认为儿童电影的受众,年龄层次小,接受度弱。所以,只着重考虑电影的趣味性,并未对电影文本本身做深加工。因此导致电影输出的价值观低幼、浅显,令人无法认同,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暴力化等。

事实上,儿童的接受程度并没有这么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质量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精英化教育下,中国儿童的学习接受能力非常快。而经济发展导致信息渠道多元化,使儿童的智慧开化变得更早。那么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逗儿童笑,打发时间上了。

我们需要正视儿童电影受众的当代需求。创作者需要正视当代儿童受众拥有他自己独特的社会认知能力,并有自己的思维接受能力;需要分析儿童电影受众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精神压力。在儿童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我们的电影作品,输出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为儿童的成长,给予精神养分。

比如日本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内涵层次丰厚。每一部都有丰富的精神意向,用唯美、充满童趣的表现手法传递了宏大的世界观和正能量的价值观。让儿童在观影过程中架构世界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从儿童电影受众的角度分析,儿童电影更需关注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在获取、理解信息方面的不同,进而反推出儿童电影在创作维度上需要向深度层级及类型元素多元化转变。

二、从儿童电影精神输出角度分析

从对受众社会心理发展层面的研究中可知,儿童的精神需求也是多样的。而此阶段儿童的精神需求,往往聚焦于精神成长,世界观的架构,价值观的形成上。但面对此阶段,在儿童思维局限性的情况下,创作者需要考虑如何通过作品,向儿童输出他们容易接受的价值观,进而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首先,儿童本体研究。我们客观分析儿童受众的特征,要尊重儿童本体。充分了解儿童的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需求,才能更好地创作出满足受众需求的电影文本,这样才是对儿童真正的尊重。从儿童本体出发,才能找到他们的审美需求,进而在电影文本中输出世界观、价值观。

一旦电影文本,承担起了对受众进行人文关怀的作用时,就必须格外关注。电影文本是否可以促进受众的智力开发和情商开悟,可通过电影文本的故事架构;是否可以输出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例如,宫崎骏的多部电影中,都有较为完整的哲学观。艺术是作者“根据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做出的对现实的认识、理解和阐释。”[3]以《千与千寻》范例,开篇就创造了千寻拯救父母的命题,这里就是在开始告诉受众,你们总有一天需要长大,独自面对世界,并且父母会老去,会犯错,你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父母。[4]这样的主题开场,表现了文本丰厚的底蕴,给予人物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拓展面。在这样的世界观下,受众可以根据电影文本中主人公的故事和经历,体悟出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完成这项任务。这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受众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电影文本,能够给予儿童受众成长阶段恰好需求的养分。

影片中,在千寻到汤婆婆处打工时,汤婆婆给了千寻新的名字,叫做千。这也就意味着千寻到了社会上,参加工作后,会有新的身份。但是小白龙却一直告诉千寻,不能忘记自己叫做“千寻”。这就告诉千寻,不管步入社会后,你有了什么样的身份,多么高的职位,都别忘了你最重要的身份,是父母的子女。所以,最后千寻毅然决然地跑了出去,拯救了变为猪的父母。用这样充满童趣的手法讲述孝道,既契合了受众当前的理解能力与思想接受程度,又不失文化深度。虽输出了正能量的价值观,却没有说教之嫌。受众易于接受,并能启发受众深思,在锻炼其思维能力的同时,升华其精神境界。这恰好为受众提供了如何面对成长阵痛的答案,就是阵痛伴随着责任,当你扛起责任之时,就长大了。这有利于受众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塑造其坚强的意志力,不至于在面对压力时不堪一击。

那么如何才能拯救父母呢?就是必须有金子般的品质。《千与千寻》中,无脸男作为欲望的载体,当他给千寻金子的时候,千寻没有要,而其他人却因为纷纷争夺金子,而被无脸男吞噬了。这就告诉大家要学会克制欲望,做到自我约束,行为有度,才不会被欲望吞噬。

每一个儿童都拥有金子般的品质。那么,如何保持这颗赤子之心呢?就需要千寻这般坚定的毅力,让欲望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而不是让欲望吞噬自己,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在如此隽永的叙事情境下,输出充满正能量的人生观、价值观,既提升了受众的审美层次,又塑造了受众的精神品质。如此多层次、多角度地照顾到儿童受众多方面的成长需求,不同接受层次的人生思考,才能满足受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其次,儿童电影的创作观点研究。中国的儿童电影在创作观念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没能真正顿悟什么是儿童受众真正想看的,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引导?其次是仅仅把儿童电影作为了一种宣教的工具,把儿童电影当做传声筒,直接给受众传递自己想要让受众掌握的内容。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受众的自我选择及兴趣发展。下面将把两个问题逐一进行讨论。

(一)儿童电影受众的心理需求究竟是什么?

据调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便是安全感需求了。儿童的安全感需求最初来源于稳定和谐的父母关系,这样儿童就能在最初阶段获得心理安全感,进而形成儿童的初步人格。而后,便是群体需求。儿童这一阶段渴望社交,想要进入社会生活。在家庭之外,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并感受自身的价值。这个阶段,他会在初步的社交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当儿童的群体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便形成了自我意识。从而,开始想要在父母那里得到“尊重”,享有自我选择和自我表达的权利,并能展现自我意志。

由此可以清楚地发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与成人无异,所以创作者不能把儿童概念化,一味给其低幼化的思想输出。这无疑会让儿童电影变得十分鸡肋,儿童看了只能打发时间,而家长则担心儿童长久看这样的作品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可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结了文学、绘画、摄影、音乐等多项艺术的优点,是容易被儿童接受的艺术门类。若儿童电影在儿童的成长中缺席,将是非常大的遗憾。

那么,这就需要创作者紧紧把握儿童电影受众的心理需求,不将儿童固有观念化,真正把握其不同阶段的心理诉求,从而在文本中输出内涵深远的价值观,进而帮助受众达成自我实现,最终实现自我超越。无论哪个层面的心理需求,都是儿童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这种不断地自我超越,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更高追求。

国外许多优秀的儿童电影,无一不是如此。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主人公哈利·波特一次一次的历险,无不是在战胜自我,实现自我的一次次超越。所以,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受众绝不仅仅只是儿童,它的内涵同其他类型的电影一样丰富,受众更为广泛。这也就是许多国外的儿童电影,成人也愿意看的原因。如《哈利波特》系列、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及迪士尼系列。

(二)不把儿童电影当做传声筒

目前而言,我国儿童电影的总体态势显现出作品形态单一,过于趋利的现状。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是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浮于表面,创作者在固有观念下,把儿童当作成人社会的附属品。儿童没有决定权,只是成人在代替儿童行使他的选择权。这就导致儿童电影变成成人的传声筒。儿童电影中看不到真正辅助儿童成长的内容,只传递了成人想要让儿童认识的世界。这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利,更不要说对于儿童想象力的探索、自我认识的引导了。

作者经调研发现,许多儿童电影的受众都表现出了对于现今国内儿童电影的不满,他们大多都认为现今的儿童电影太过低幼、简单了,并表示现在国内的儿童电影都是大人们自以为了解儿童而想当然创作的。他们粗暴地根据儿童的年龄,模仿儿童的语调,加上自己想要让儿童接受的内容生产出了儿童电影,自以为是符合时代要求,也能满足儿童审美的精良之作。

但在儿童电影受众看来,这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上文已经提到,现今的儿童早熟,加上处于资讯发达的科技时代,他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较大。而创作者又过于低估儿童的智商,会生产出对受众而言没有挑战性和智力启发性的电影,自然得不到受众的认可。那么,受众只能把目光投向国外优秀的儿童电影作品上。

有的外国儿童电影之所以有魅力,很大的成功性来源于它不做成人的传声筒,而是做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的共同体。它们不断地嫁接类型,创新探索,使儿童电影在风格上和表现内容上更加多样广阔。如此灵活变通的方式,如儿童的精神世界一般炫彩夺目,从而更能让儿童接受,并且从传声筒变为联通带了。

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可以连通成人和儿童的内心,达到思想融汇,精神交流的状态,进而打消成人与儿童的沟通壁垒,可以让成人更好地了解儿童所需,进而帮助儿童实现自我突破。比如儿童电影与科幻片碰撞产生的《ET外星人》。从科幻的视角,讲述了人该如何与世界共存这个永恒的话题。一个外星人的视角,让这个看似枯燥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儿童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会跟随剧情不断反思:我们是否该这样对待外星人,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对待外星人呢?由此,儿童便会想外星人虽然遥不可及,但我们又该如何与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伙伴相处,与地球相处呢?由此可见,这样的教育意义,就不是灌输式的传声筒了,而是探索式,交谈式的接受。

诸如此类的类型碰撞成功案例,还有许多。比如奇幻片和儿童电影的嫁接——《哈利波特》系列;动作喜剧和儿童电影的嫁接——《小鬼当家》系列;比如教育片和儿童电影的成功结合——《摇滚学校》。[5]而且国外许多高票房的儿童电影,都源于中国故事,比如说《花木兰》《功夫熊猫》系列。这就充分体现了东方故事的魅力,但他們的着力点并不在于灌输式说教,而是在于故事体悟。

如此多的成功案例,无不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不要让儿童电影变成传声筒,而是真正发现儿童电影的魅力所在。让儿童电影扔掉传声筒的尴尬境地,转为联通带。

结语

儿童电影输出的精神文明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儿童及其相关事业的重视程度,体现了这个国家文明的发展程度。所以,必须重视儿童电影输出的精神文化。

电影是综合艺术,儿童电影的精神文化输出,也需要各方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当儿童电影具备了社会性,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后,才能更好地对儿童的精神发展进行引导,从而陪伴儿童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①数据来源:猫眼票房https://piaofang.maoyan.com/mdb/search?key=%E5%93%AA%E5%92%A4%E4%B9%8B%E9%AD%94%E7%AB%A5%E9%99%8D%E4%B8%96.

参考文献:

[1][5]冉红.中外儿童电影比较研究[ J ].当代电影,2006(06):130-133.

[2]曲树伟.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3][4]郑丽敏.宫崎骏动画电影里的儿童形象的分析[ J ].中国文艺家,2019(08):21.

【作者简介】  于秀芸,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艺术教学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影视剧创作论”(编号:17FYS00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价值观受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拿出精神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