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叙事是由影像技术、影像表意等不同层面构成的一种叙事艺术,它以影像和声音为叙事文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叙事的功能,实现思想的传递。影像叙事的深层结构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叙事模式上。《悬崖之上》作为导演张艺谋对谍战类电影作品的首次尝试和探索,通过强烈的视觉反差刻画诗意摄影造型、以群像塑造的方式展开主题故事叙述,完成对“悬崖之上总有光”的诠释,是对历史的接通和精神的唤醒,實现对历史的记忆、对信念的坚守、对英雄的缅怀、对奉献的歌颂以及对当下和平年代的珍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视觉表征:视觉反差刻画诗意造型
黑与白作为《悬崖之上》的主色调与核心视觉符号表征,始终贯穿于影片的每一个环节。一身黑色装束出没于夜色中的谍战英雄,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的白雪以及人物身上的雪和窗外的雪等,一黑一白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营造出诗意化的深远意境,也就是张艺谋所强调的“酷”①。
诗意化的摄影造型是电影摄影造型中尤为重要的摄影理念和表意手段之一,强调将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以及画作的意境感、寓意感等融入电影摄影造型中,“运用象征、隐喻、比拟等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创作者的创作理念,用来抒发情感,表现意蕴,营造情绪,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1]“美”是各个艺术门类共同的追求,“美”的体现关键在于意境的营造。电影作为众多文化艺术门类中的一种,自然也离不开对“美”的追求和对“意境”的营造。中国电影自然而然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正如美学教授金丹元所说,“中国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中国文化密切相连,所以它既是历时性概念,又是一个共时性概念。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无法摆脱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性,审美嗜好,所以它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中国美学的熏陶。”[2]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浸润,诸多中国电影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将电影拍摄与传统美学中的意境追求和营造进行有机结合,试图为观众营造一种意境深远的视觉画面和审美情趣。
张艺谋早期的电影作品中,就充分展示了对中国传统美学意境的追求与营造。比如在《英雄》中,就通过对色调的选择与搭配、人物造型与装饰、环境选择与渲染、画面构图与布景等方式,实现了对整体视觉画面的艺术化营造,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极具传统文化特点的意境之美。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艺术化表达与银幕化呈现,以及对传统美学意境的极力营造成为张艺谋多年来的电影美学追求。《影》作为继《英雄》之后的又一代表性作品,不同于《英雄》中对山水的艺术渲染和色彩的多元运用,《影》全片呈现黑白色调,通过八卦图、水墨画、围棋、文武、刚柔等方式,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美学意境的新思考。
同样以黑白色为主基调的《悬崖之上》,与《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皆反映出张艺谋对于“暗黑/阴郁色调的偏好,以及在雨/雪的特殊气候中营造氛围、驱动叙事的特色”[3]。不同之处在于,《悬崖之上》更加凸显“白色”的主体地位,黑白之间的对比与反差更明显。张艺谋将《悬崖之上》的拍摄外景地选在了零下二三十度的东北,充分依托东北浓厚的雪景氛围,营造出一种凛冽而又富有诗意的电影画面。“雪成为了美学层面的一种支撑,用冷酷与寒冷,衬托热血、衬托信仰”[4]。而黑色是张艺谋对于谍战片的风格与格调追求,他在营造黑白强烈反差的同时,还以寒夜中的暖色灯光为点缀,使紧张的情节变得更加舒缓,谍战英雄回归到普通人,让整部影片的影调更为立体丰富、画面更为柔和温暖。
在张艺谋看来,谍战片应该是一种“酷”的风格和调子。这种“酷”是谍战片这一类型作品自身应有的品质,也是一群出生入死的、高度戏剧化的谍战英雄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光环,是展示给观众看的一种魔力,还是黑色与白色强烈视觉反差对比营造出来的一种诗意化摄影造型。从这个意义上讲,张艺谋事实上将自己多年来的电影美学风格投射到谍战类电影作品的探索中,赋予了谍战类电影作品新的、极具“张艺谋电影”风格的视觉表征和诗意造型,使得《悬崖之上》在视觉表征层面,显现出极易辨识的“张艺谋电影”的风格特征。
二、故事叙述:群像叙事突破传统惯例
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悬崖之上》突破了传统谍战类影片对“超级英雄”的叙事策略,而是采用“群像塑造”的方法进行创作。11位演员中,没有个体英雄和绝对的主角,故事线索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条线索叙事,形成多人物、多线程的复杂叙事结构。
张艺谋坦言,《悬崖之上》是他导演生涯中采用群像塑造方式创作的首部电影作品,具有很高的难度和极大的挑战。但从该部影片的票房和口碑来看,张艺谋对谍战类电影的首次尝试与探索无疑是成功的。成功的背后,除了各位实力派演员精湛的演技之外,还离不开张艺谋对群像叙事这一影像叙事方式恰到好处地把握和运用。
首先,“挣扎求生”向“舍生取义”的主题升华。《悬崖之上》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从苏联回国完成代号为“乌特拉”这一绝密行动的中国共产党特工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然而在该影片的编剧全勇先最开始的剧本中,“乌特拉”行动事实上是一个不存在的、虚无的行动,其重点是讲述从苏联回国的四位特工因叛徒出卖而陷入敌人预先设置好的天罗地网之后挣扎求生、逃脱困境的故事,凸显了挣扎求生的人类本能。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张艺谋团队将原剧本中的任务落地和具体化了,这就将原本的故事主题从“挣扎求生”转向了“舍生取义”,在强调“活下去”这一人类本性的同时,更加凸显为完成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坚定执着、为理想信念而自我牺牲的崇高信仰。而这样的故事主题升华与呈现,为“群像”塑造提供了更具“谍战类”电影风格的叙事逻辑,也更加符合大众的心理预期,能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有更明确的目标指向。
其次,“揪心”但不“烧脑”的情节铺陈。《悬崖之上》以章回体的叙事结构将全片分为暗号、行动、底牌、迷局、险棋、生死、前行等7个章节,构建了一条多人物、多线程交叉并行的复杂的叙事线索,并以不同章节及其相应的主题设置向观众徐徐呈现出故事剧情的变化与发展。总体而言,较谍战类电影作品惯有的悬念设置和情节铺陈上的“烧脑”而言,《悬崖之上》在影片开始不久,就将敌我双方不同人物及其不同身份、不同任务悬念早早揭开,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全知视角,即观众对片中人物角色、人物关系及其各自任务等全然知情,而不必费尽心思去猜测和推理。与观众的全然知情截然相反,片中人物对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知情,这就为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紧张”和“揪心”奠定了基础,为观众营造出急切与紧张,甚至恨不得参与到影片中,给片中人物以提示和提醒的“揪心”之感。
《悬崖之上》调动全然知情的观众和毫不知情的演员,塑造了影片的故事悬念和张力,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紧张感。尤其是借助群像塑造的创作方式,营造出更多紧张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更强化了这种紧张感,达到虽不“烧脑”,却“揪心”的观影效果。
最后,“小我”与“大我”的情感张力。《悬崖之上》中的四名回国特工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他們是在前苏联一同受训的同学和战友,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革命追求,同时又分别组成了一对拥有一双儿女的夫妻和一对拥有炽热恋情的恋人。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也有自己温馨的“小家”。他们又是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身负特殊任务的“神秘人”,时刻准备着舍弃“小家”、成全“大家”,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影片一开篇就将“小家”与“大家”、“小我”与“大我”放在了一起。既没有沉浸于生活细节、儿女情长、絮絮叨叨的“小我”的细腻叙述,也避免了理想信念、革命精神、舍身取义的“大我”的直接说教,而是以艺术化的方式寓教于乐。通过一句简单的“活着的去找孩子”、看向孩子的一个眼神、卫生间的无声痛苦、对爱情的守候、为伙伴而牺牲、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等等,将求生、情感、家庭等“小我”与信念、革命、任务等“大我”有机结合,“巧妙地在革命话语中注入了情感的力量”[5],充分彰显了“小我”与“大我”之间的情感张力,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三、主题呈现:工匠精神彰显主流价值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悬崖之上》所要传达的是对历史的记忆、对信念的坚守、对英雄的缅怀、对奉献的歌颂以及对当下和平年代的珍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动力。从影片的银幕呈现和大众评价来看,《悬崖之上》在情感冲突中融入了主流价值,在情节铺陈之中彰显了革命精神,在表现手法上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实现了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的有机统一,使得影片在“好看”的同时,还实现了对主流价值的传播。
工匠精神是实现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引领。《悬崖之上》之所以成为一部赢得广大年轻观众喜爱的主旋律电影,很大程度上源于张艺谋团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追求体现在剧本修改、拍摄、剪辑、宣传等整个作品生产与宣传的各个环节。原本已经是非常扎实流畅的剧本了,但在拍摄过程中依然不断修改,最终实现了故事任务的落地与主题升华;大胆采取了群像塑造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谍战类电影作品的突破和创新;在故事情节上精心设计,通过人物关系设定、故事细节刻画、生与死的抉择、爱与恨的纠缠等,将自带光环的谍战英雄拉回到平凡普通的大众中间,实现与观众的共情,避免直白的说教。人物是影片成功的根源和关键,通过演员的专业与敬业,实现了对人物角色的准确把握和完美演绎。为了营造“雪一直下”的诗意造型,塑造黑白视觉反差的谍战片“酷”的调子,以冷酷与寒冷,衬托热血与信仰,剧组到零下23度极寒天气条件下的东北实地取景拍摄,为观众在影院呈现了诗意画面和视觉体验。坚持故事优先的剪辑原则,忍痛剪掉了很多很好的环节,让观众看到精彩而完整的故事。影片定档海报上界限分明的人物关系和极具张力的视觉冲击设计中,由于和伟扮演的特工卧底周乙居中并向下看的眼神,暗示了影片中的人物关系,成为整部影片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这种围绕故事,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故事叙述、人物刻画、细节描述、情节设置、视觉呈现、总体格调等方面做到恰到好处地把握和协调,才成就了《悬崖之上》在“好看”中实现主流价值宣传、在“感动”中实现主流价值感染、在“有情”中实现主流价值弘扬的主旋律基调。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仅具有经济属性,更有文化属性。大众的观影行为,不仅是一种经济消费行为,还是一种文化体验和价值观交流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悬崖之上》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无疑实现了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结语
电影是对故事的影像生产和银幕呈现。如何做好中国故事的影像生产、促进中国主流价值的影像表达,是电影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每一个电影人都是讲故事的人,也都是听故事的人。只有把故事讲好了,别人才愿意听。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如何以艺术化、市场化的方式讲述吸引人的故事,以更加柔和、间接而高效的方式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使其伴随观众的观影过程并内化于观众的内心,这不仅需要电影技术和表现手段的迭代更新,更需要电影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喜的是,随着银幕表达手段的多样化,越来越多影视创作者不断创新表现手法,“将思想立意与商业手法相结合,以强视听来传递主流价值观,得到了来自观众的正向反馈”[6]。
参考文献:
[1]吴越.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3.
[2]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6.
[3]陈晓云.《悬崖之上》:类型故事的风格化叙述[ J ].电影艺术,2021(03):67-69.
[4]张艺谋,曹岩,王传琪.《悬崖之上》:“群像叙事”的谍战片新探索——张艺谋访谈[ J ].电影艺术,2021(03):77-82.
[5]丁亚平.《悬崖之上》:以生命赴使命[N].中国艺术报,2021-05-10(005).
[6]邵岭.国产电影中,主流价值观的银幕表达更多样化[N].文汇报,2019-12-25(001).
①“酷”是张艺谋在一次接受有关《悬崖之上》影片的访谈中提到的,他认为“酷”是《悬崖之上》这部电影的风格和调子,“酷”体现为黑色跟飞扬的雪花所构成的鲜明的反差对比。参见:张艺谋、曹岩、王传琪.《悬崖之上》:“群像叙事”的谍战片新探索——张艺谋访谈[J].电影艺术,2021(03):80.
【作者简介】 黄小刚,男,贵州仁怀人,贵州民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