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丽
(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0)
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稳定发展和长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过程,直接影响高校各项工作开展。而财会监督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补充,其作用在于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监督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保障高校财务安全和透明。然而,当前高校财会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加强财会监督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财会监督工作有利于保障高校财务安全,这是由于高校资金管理和使用都需要财务监督支持和保障。财务安全不仅涉及高校的经济利益,还关系到高校的声誉和形象。如果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还容易对高校的声誉和形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财会监督工作可以帮助高校提升财务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这不仅有助于维护高校的信誉,同时也能增强高校的公信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此外,透明化和公开化也有利于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可以让高校内部各部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财务情况,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化也有助于预防内部不正当经济活动的发生,保障高校财务安全,以帮助高校构建良好的公共信任关系[1]。
财会监督工作能够通过加强监督和审计,推进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开展,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为促进高校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财会监督工作还能促进高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从而促进经费节约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财会监督工作也可以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提高高校的核算能力和财务分析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
财会监督工作是高校管理制度和加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和管理规章制度,高校能够进一步促进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规范。同时,财会监督工作可以发现和解决高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促进高校管理优化和升级。通过建立健全的财会监督机制和流程,高校能够更好地完善其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并加强其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规范其各项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提高其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最终达到进一步推动高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效果,并为高校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当前高校财会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部门监督权责不明。高校财务监督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包括财务、审计、纪委等。但是,高校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够清晰,导致存在职责交叉、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其次,监督机构分散。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机构较为分散,普遍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例如,一些高校的财务监督由学校财务处负责,而审计工作却由学校审计处独立开展。这样的分散式监督机制容易造成重复投入,也增加了监督成本。
最后,由于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财务数据的共享和交流相对困难,导致在实行财务监督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全面把握高校财务状况,财务风险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同时,由于高校的财务监督工作也存在人力、物力和经费等方面的不足,缺乏全面而有效的监督机制予以管控。
高校财会监督存在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监督经验和专业技能,导致监督工作不规范和不准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部分监督人员对财务监督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了解不够,对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到位,缺乏对各种财务活动的判断和分析能力[2]。
其次,一些监督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对财务监督工作的流程和实践操作不够熟悉,容易出现监督漏洞和盲区。部分监督人员存在受培训不足或缺乏培训机会的问题,同时也缺乏跟进、更新财务监督知识和技能的机会,这种现象导致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难以提高。
最后,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性,监督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财务分析和判断能力,高校财务管理涉及的领域和内容相对广泛、复杂,这就对监督工作不断更新和完善监督手段方法提出了更高的眼球。然而,实际上,高校中许多职工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能,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导致监督效果不佳。
当前高校财会监督工作还存在着监督手段、方法单一和滞后的问题,缺乏先进的监督技术和手段,无法完美实现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全面监督和审计。
传统监督手段和方法的查账等模式虽然能够对财务管理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但往往只能发现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无法进一步对问题做出有效探讨。同时,高校财务管理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监督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监督手段与方法。但实际上,目前一些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监督方式上,缺乏更新换代的意识和动力。
高校财务管理监督责任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监督工作的清晰认识,对于财务违规行为和风险隐患的发现和处理不够及时和有效;高校财管工作对于监督人员的工作成果也缺乏充分认可和反馈。
此外,监督责任不到位也会导致监督工作整体效率不高、监督成果不明显,导致监督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导致监督职责不到位,工作不尽如人意[3]。
目前,首先,高校财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普遍落后,一些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数据收集不及时、准确性不高、信息处理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财务监督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一些高校缺乏信息化人才,无法有效地管理信息系统,也限制了信息化水平提高。
其次,财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环节存在问题。高校财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环节依赖于信息化技术,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支撑,难以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和处理,影响了财务监督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最后,即便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采购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工具,但财务监督部门对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的运用还大多不够熟练。这是高校财会监督相关部门的年龄相对偏大,缺乏新兴信息化人才和技术支撑,尤其缺乏年轻技术骨干导致的[4]。同时,对信息化手段和技术的运用不够熟练也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从而影响了财务监督效率和精度。
高校应该建立监督制度和规章制度,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透明和公正。这些规章制度应该覆盖财务管理全流程,包括财务预算、审计、会计准则、报表要求,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以确保整个财务管理和运营过程的规范性达到预期。同时,高校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督职责和监督流程,更加鲜明的职责分工与工作流程将使得监督工作的效率、质量更能得到保障,为此,高校应该建立监督机构,避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等现象。
此外,高校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财会监督体系,实现对整个财务管理和运营过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财会监督体系应该包括财务预算、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等各方面。在财务预算方面,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确保预算合理透明。
在会计核算方面,高校应该建立符合国家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强化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风险管理方面,高校应该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防范和应对各种财务风险和灾难事件,不仅如此,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应该是动态的,以确保其与实际情况一致。
加强财会监督组织和人员配备和培训,有助于建立专业、高效的财会监督队伍,从而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确保财会监督人员能够胜任监督工作。
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财会监督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监督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保证监督工作有序进行。此外,要完善财会监督工作的信息化系统,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确保财务数据完整和准确。同时,要建立健全财会监督的内部审核与评估机制,定期对监督工作进行自我评估与反思,不断优化和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财会监督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注重对学习能力较强的职工进行交叉方向培养,从内部挖掘可靠人才。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和学习活动,高校能够更进一步加强监督人员的财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监督人员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要注重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监督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保证监督工作满足公正、公开的要求。
此外,高校也可以开展专业竞赛和评选等多种活动形式,鼓励优秀人才参与财会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激励优秀监督人员,同时加强对不当行为的惩罚和纠正,维护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高校财务稳健、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职责和制度体系。将防范内部操作失误、不当行为和非法行为,保护学校的资产安全,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作为管理主旨。据此,高校应该制定出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实施。
另一方面,应加强审计监督和评估体系的建设。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和评估体系,定期对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财务管理的合法、合规。在审计监督方面,应注重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建立严格的审计标准和流程,确保审计质量达标。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监督责任体系,从校长到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再到基层财务人员、审计人员等,每个人都要对财务监督工作负起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明确自己的监督职责和权力,对重要的财务事项进行核查和审批,并对不规范的财务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
同时,高校还应该对各级人员的监督责任进行明确,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和流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责任,以及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对监督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对工作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人员进行督促和纠正。
此外,高校也可考虑引入第三方审计机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和运营过程达到合规与科学标准。同时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选择具有资质和信誉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工作,有效吸纳社会力量,提升监督的独立程度,并对审计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5]。
建立信息化系统和数据库是加强高校财会监督的重要举措,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财务数据自动化管理,降低人工操作失误率,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全面存储和管理,方便日后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查询,同时也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建立信息化系统和数据库的基础上,还完善建立财务数据分析系统,对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财务问题,比如发现财务预算超支、发现资金流失等情况,进而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此外,财务数据分析系统还可以帮助高校掌握财务状况和趋势,为财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实现财务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处理。同时,还需要对监测和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高校财会监督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因此,建立信息化系统和数据库只是高校财会监督工作的前提,建立财务数据分析系统才是实现财务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的核心。
综上,高校财会监督工作的加强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一环,虽然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但仍可通过多方手段进行治理。在加强高校财会监督的过程中,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和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只有全面深入地推进高校财会监督工作,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