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高校应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升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概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提升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通过实施这些路径,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为培养具有艺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校;教学质量
马克思指出,艺术具有熏陶精神、增进对世界的认知的作用[1]。通过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人们的认知水平可以得到提升。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至关重要。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个人人格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并积极推动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发展。
一、艺术教育概述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各种能力,而艺术教育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增强艺术修养[2]。艺术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美的发现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其次,艺术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艺术、感悟艺术,并加强对艺术的认知,艺术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再者,艺术教育涉及二次创作过程,教师需要在个人的思考和认知基础上,以独特的方式呈现艺术作品。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思想道德修养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艺术教育能够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社会价值的深思,培养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3]。首先,艺术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其次,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道德取向,能够唤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通过分析艺术作品中的道德冲突和选择,学生能够加深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理解,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此外,艺术作品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促使他们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培养创新创造能力
艺术教育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首先,艺术作品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和独特的想法。通过自主创作和表达,学生能够发掘自己的创意潜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创作环境,鼓励学生尝试和突破传统束缚。学生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尝试新的材料、技术和形式,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激发创新的灵感和想法。此外,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他们的组织和执行能力。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艺术作品具有情感共鸣的力量。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与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产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缓解压力和焦虑感。艺术作品中的美、希望和情感表达能够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幸福感。
艺术创作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心流体验。当学生投入艺术创作中时,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创作过程中,完全沉浸在创造的乐趣中。这种心流体验能够让学生忘记外界的压力和烦恼,集中注意力,提高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毅力,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及实现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丰富艺术教育活动形式
1.加大对艺术教育的重视
高校教育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更应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感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艺术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通过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学生智慧、感化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使学生逐渐成为自由、完整的个体。为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完善政策制定。通过有效传导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高校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作用。高校应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教育课程和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艺术学习空间。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和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演出和展览,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表达能力。
2.发挥艺术教育场地优势
高校艺术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注重实践教学。为提升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构建三个课堂:第一课堂,室内课堂;第二课堂,校园内课堂;第三课堂,校园外课堂。其中,室内课堂是艺术教育开展的关键场所,教师可通过教学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基础素养。在室内课堂中,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如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教学方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校园内课堂,指的是在校园内利用各类场地和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包括艺术展览、演出、比赛、工作坊等。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机会,通过观摩、实践、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经验、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校园外课堂,指的是学生在校外参与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艺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与社会互动,使学生走进社会之中,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社会人文素养,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构建三個课堂,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拓展艺术教育教学边界
目前,高校开展的艺术活动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高校党委和团委指导下举办的大型艺术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具有红色政治属性,如红色歌曲合唱比赛、红色舞蹈表演大赛、红色政治演讲大赛、红色诗歌朗诵大会等;第二类是由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的艺术活动,如迎新艺术节、毕业艺术节、声乐演唱大赛、街舞表演大赛、器乐演奏大赛等;第三类是由高校学生社团主办的艺术活动,如声乐教学和分享、舞蹈教学和分享、器乐教学和分享等。
为了提升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高校应当丰富艺术教育的形式,开拓教学边界,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可以创新开展大型艺术活动,拓展话剧创作、影视创作等艺术形式。例如,可以组织围绕校史和校情的话剧创作比赛,以促进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和参与;或者举办心理情景剧创作比赛,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还可以组织全球化视域下的英语话剧创作比赛等。同时,也可以融入专业元素和城市元素,拓展融合科学和艺术、融合文化和艺术等艺术活动形式。例如,可以组织绘画、旅游等不同主题的影视创作大赛。
另一方面,可以创新开展小型艺术活动。例如,可以组织手工艺品制作比赛、电影赏析、魔术表演以及插花艺术学习与传承、书法艺术学习与传承等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完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应当开设艺术教育通识课程,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艺术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艺术素养。首先,将人才培养方案纳入艺术教育课程中,要求学生按照学分要求选修艺术教育通识课程,其中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课程。其次,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入线上教学模式。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引进名校专家和教授进行知识讲授和答疑,为学生提供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在线上签到并参加线上考试。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碎片化时间内进行艺术学习,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随时互动,有效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教育质量。
(二)完善师资建设,提高整体艺术修养水平
1.发挥艺术教师主观能动性
艺术专业教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需要讲授艺术专业的通识课程,还需要创新和拓展课程形式,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他们还负责培养和管理艺术专业的所有学生。因此,高校应该致力于推动艺术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教师团队的艺术修养,以实现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目标。
为建设艺术专业教师团队,高校应向艺术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使其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艺术知识和教学方法;还应该鼓励他们参与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以提升他们在艺术领域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同时,艺术教师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不断追求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他们可以通过参观展览、参与艺术创作、与艺术家交流等方式,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授他们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技能。
2.发扬艺术学生传帮带精神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艺术特长生的优势,鼓励他们成为教师团队的一员,与普通学生分享自己的艺术学习经验。通过朋辈引领的作用,艺术特长生可以为普通学生提供帮扶和指引,基于传帮带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以建立朋辈艺术教育平台为目标,进而在横向和纵向上拓展和延伸艺术教育,推动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建立朋辈艺术教育平台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注重示范效应的发挥。艺术特长生作为榜样和引领者,他们的成功经验将激励和激发普通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艺术特长生的引领和指导,普通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艺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3.发掘学生组织的艺术潜力
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组织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培养机会。这些学生组织在艺术方面具有潜力和热情,他们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艺术活动,提升自己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并成为艺术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高校应该为学生组织提供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艺术技能和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艺术活动。
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学生组织的艺术应用能力。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和传达的方式,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该鼓励学生组织运用艺术手段,如音乐、舞蹈、戏剧等,来展示和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通过艺术的表达,学生组织可以更好地与学生群体沟通,传递正能量,提升影响力。
(三)有效融合五育,增强艺术教育育人实效
1.以德育教育为契机,融合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立德树人,而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道德品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为了提升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可以在建团纪念日、建军纪念日以及党团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文化艺术活动,例如红色歌舞比赛、红色话剧创作比赛、红色文化視频创作比赛等。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可以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先进事迹,通过艺术手段的应用,组织艺术访谈类活动。同时,通过艺术访谈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德育模范的艺术实践者,从而在艺术的启发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
2.以智育美育为契机,融合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
智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才智和智慧,美育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并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智育教育和美育教育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提升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可以在科学文化教育的第一课堂中,通过探索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色彩规律以及篇章韵律,寻找科学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点。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在协同多样化的生物色彩和美术教育中,协同多元化的文字节律和音乐教育中。同时,还可以将艺术美和精神美贯穿于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艺术活动中。通过在科学文化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高校能够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
3、以体育劳育为契机,融合艺术教育和健康教育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劳育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并通过劳动实践来锻炼身心素质。因此,为提升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应通过仪式教育在体育赛事活动中融入艺术元素。例如,可以运用色彩元素对运动赛场进行设计,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在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和闭幕仪式中,设计歌舞表演、舞龙舞狮等艺术表演;在体育运动会的中场环节展示啦啦操艺术表演。同时,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在劳动活动中展示已有的艺术教育成果,例如,在社区实践中融入园艺和插花艺术,传播艺术之美。以上措施旨在通过健康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在加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精神、树立劳动观念的同时,落实艺术教育的育人目标。
结束语
高校开展艺术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艺术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保障艺术教育目标落实,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高校应不断提升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达到这一目的,高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丰富艺术教育活动形式;完善师资建设,提高整体艺术修养水平;有效融合德、智、美、体、劳五育,增强艺术教育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永熙,周继荣.“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深度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艺术教育,2023(05):271-274.
[2]张春娆,王丹.微信公众号视域下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23(04):184-187.
[3]李芳.民族工艺传承与高校艺术教育深度融合模式:以清水河瓷艺传承为例[J].新美域,2023(02):71-73.
作者简介:赵明(1985— ),女,满族,辽宁阜新人,沈阳音乐学院,助理研究员,本科。
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