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模式对“导生”关系的影响研究

2023-09-16 04:33薛云郑梓仪
互联网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关系互联网

薛云 郑梓仪

摘要:随着互联网通信在各个社会群体的普及,线上交流成为高校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然而互联网交流的弊端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改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质量,满足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需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提高师生之间交流的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交流模式;“导生”关系

对具有紧密关系的导师与研究生来说(下文以“导生”代称导师与研究生),他们之间的信任感与亲密感是积极的师生关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通信已成为“导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对师生关系产生了一些影响。关于此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1]。互联网通信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便利,但其本身未克服时空障碍,网络消息的延时与视听感的缺失为师生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进而对师生关系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因此,发掘带来此影响的深层原因并着力解决,是当下高校工作者与研究生群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1. 互联网时代“导生”关系变化的语境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产生给师生交流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变化。那么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模式相对以往变化的具体语境是什么?由于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交流又必然涉及语言符号,因此下文将从这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1 “导生”合作目的的变化

“师”与“生”的关系,是基于学业的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而确立的。“传道授业解惑”自古就是教师的职责,而“尊师重教”则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恩、对教育的重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合作目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2 研究生基于就业目的的学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相比以往呈现大幅增长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毕业生对自身文化水平提升的要求外,也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对职员学历与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就读目的日渐功利化。而就业压力增大,是驱使众多学生选择读研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读研”往往成为一种权宜之计,因此,真正对自己研究课题感兴趣的研究生相应也就更少。

1.3 导师以个人发展为目的的教学

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长,给导师的研究生培养带来了一系列其他问题。首先,在大众化教育越来越普及的时代,导师的数量无法满足大量研究生培养的需要。面对学生的需求力不从心,这是当下导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缺乏活力也缺乏深度的原因之一。其次,高校教师业绩考核重视科研成果的政策导向,使得导师忽略了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关心。最后,有部分研究生导师将教学作为谋生手段,对研究生未尽到应尽的教育与引导责任,导致交流出现问题。

2. 对互联网非语言符号理解的偏差

2.1 常用互联网非语言符号的表达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表情符号已成为青年群体互动和交流的重要形式。网络表情符号是与文字符号截然不同的视觉符号,屬非语言符号系统[2]。字符、图片、动图、视频等都是常用的非语言符号。随着时代的推进,非语言符号也更加生动,能更大程度满足交流双方的需求。当代非语言符号的内容与时代内容紧密相关,而其中网络潮流等是时代内容影响非语言符号表达内容的重要元素之一。

2.2 师生使用互联网非语言符号的类型与频率

作为紧跟时代步伐的研究者,研究生导师也是互联网的高频使用者。但与更为年轻的研究生相比,他们在使用互联网非语言符号时的频率与类型存在不同。

研究生导师更倾向于使用图片、字符以传达信息,而其中图片常常是静止的、中规中矩的。这种符号类型的使用,与研究生导师的阅历、身份以及年龄有关。导师试图通过这类带有陈述式的不含强烈情感色彩的符号进行客观表达,体现了导师稳重的性格或身份特点。相较更年长的互联网使用者,研究生作为青年群体,更偏好幽默有趣的卡通萌系表情包,此类形式贴合青年群体活泼、天真、童心未泯的心理状态,借助戏剧化、艺术化的手段,在常规的形象上增加刺激元素。这类非语言符号更偏向娱乐心理,能给人留下较深的视觉印象或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导师使用互联网非语言符号的频率要低。因为导师与学生交流的信息,常常是与学业有关问题的任务或要求,具有指令性特点。指令性语言特点,不但要求具有客观性,还要求有简短性,而学生是对导师信息要求或指令的答复或解释。因此,相对来说,学生的语言会更丰富,用以解释缘由、阐述观点,而通过互联网非语言符号,常常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自己丰富或模糊的想法。从而,学生使用互联网非语言符号会更为高频。

2.3 师生对非语言符合理解的偏差

一般情况下,“导生”在使用非语言符号时还存在理解的差异,这是因为“导生”之间存在代际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对交流内容理解的差异。比如,在笔者的一次调研中,对微信“龇牙笑”这个符号,师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导师用这个符号表达开心,借此又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在学生看来,“龇牙笑”可能还有讽刺嘲弄的意味。

3. 互联网时代“导生”交流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如果说“导生”合作目的的变化以及对非语言符号理解的差异还只是“导生”关系变化产生的潜在或间接因素,而“导生”交流模式则会给“导生”关系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导生”交流模式以及交流内容特点。

3.1 “导生”交流模式分析

互联网时代,“导生”同样会采用传统的线下交流模式。传统线下交流方式以有声语言以及体态语言为主,这种方式直接并高效,具有营造氛围与表达情感的良好效果。反映于师生交流过程中,导师不仅可以向学生发出清晰的“指令”,让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导师的意图或要求,还可以通过微妙的表情接收到来自导师的关心、期待等情感。然而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统的交流方式在交流双方所处空间不同的时候无法起到交流作用。

3.1.1 线上交流模式

互联网交流方式以其打破空间阻隔并且便利的优势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互联网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模式还可以丰富交流方式,有助于减轻面对面交流时的紧张情绪。但纯文字形式下互联网交流缺乏视听体验,交流时无法准确把握对方的情绪,导致师生交流时缺乏真实感。反映于“导生”交流过程,导师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及时发布消息或“指令”,学生可以学习交流的空间得以扩大、时间得以延展。但由于线上交流的不确定性,又会相应导致学生对导师的要求领会不到位。

3.1.2 线上与线下混合式交流模式

当然,互联网时代给“导生”交流带来最大的变化,便是线上线下混合式交流的新形式。交流载体的多样化,使得线上交流突破了以往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模式。同时,师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又使得线下交流成为常态。这一新的交流形式,为互联网时代“导生”关系带来了困境,又带来了改变的机遇。

3.2 “导生”交流“自我保护”心理特点

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中,尊师重道是重要道德标准。而当代研究生普遍年龄偏小,所受的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一定差别,自我个性独立、思辨能力较强。同时,随着新的“亚文化”影响,所接受或者执行的处事规则有悖于一代导师,在交流中难免引发冲突。由于毕业要求、研究资源和发展方向受导师影响更大,因此,在双方产生矛盾冲突时,学生往往成为弱势群体。但同时,也不可否认作为“尊长”的导师也有处于“弱势”的可能。这里既有中国传统文人“清高”的因素,同时也顾忌自己身为尊长和教师的身份特点。尤其是,在网络媒体大力发展的时代,网络舆情的广泛影响力,师生矛盾的公开化,也影响导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一旦导师与学生发生矛盾冲突,导师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因此,这系列因素自然可能导致师生交流的功利化。

3.3 “导生”交流内容新趋势

与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不同,互联网时代交流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导生”交流内容更为丰富。就资料的传输和选择而言,由于线上交流的便利,导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所需要的资料。而就知识的讲授而言,导师又可以视频、图片、音乐等更为生动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知识点。当然,借助互联网的大众普适性,“导生”之间的交流话题,又将不再局限于严肃的学业问题,甚至可以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或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学生可能对新生事物更为敏感,对科技产品的特性乃至使用方法更加了解,对资料的收集途径以及处理等更有优势。这也可以成为交流时不同于前“互联网”时代的话题之一,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导生”交流的内容。

4. 交流模式的变化对“导生”关系所产生的效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交流。互联网时代,“导生”交流模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

4.1 交流模式的积极性与“导生”关系的正向关系

4.1.1 交流便捷与导师信息传输的畅通感

由于互联网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阻隔,给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师生建立较为积极正向的关系。比如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授课,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开展专题讨论、采取QQ留言等多样化方式。导师在传达指令时,并没有因为空间的阻隔而影响对学生的指导,进而使导师在传递信息时感觉比较畅通,并获得满足感。

4.1.2 信息量大与学生知识获取的满足感

由于交流方式的便利,导师在教学资源信息等方面,又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大量教学资源文件。而在科研指导方面,又可通过网络通信方式,给予学生论文较为详尽的批改和指导。通过诸如此类的方式,学生感受到导师在科研指导方面的权威性、详尽性等特点,有助于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从而产生满足感。

4.2 交流模式的消极性与“导生”关系的负向效应

4.2.1 源于交流設备等外在因素导致交流质量下降

互联网沟通模式减少了因时空因素给“导生”交流所带来的障碍,但视听体验的缺失对于交流又存在不利条件。纵然音、视频通话为视听感受提供了条件,但网络与设备的限制也会影响沟通质量。网络延迟和词不达意往往使交流双方交流存在阻碍。因此,沟通不畅或不充分是“导生”关系受阻的因素之一。

4.2.2 线上交流理解偏差导致交流质量下降

由于代际与阅历差异,“导生”对对方所要表达的理解各有不同。就表情包而言,研究生所代表的青年群体更倾向于制造反差以更强烈地表达情感,从审美来看,其所追求的夸张、活泼的风格与传统的表情符号并不完全相符。而传统表情符号的含义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也略有改变,如微笑的含义由表示友好转变为表示讽刺。由此可见,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对同一表达内容的含义会有不同理解,从而对师生交流造成阻碍。

4.2.3 交流功利性目的

当前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对于“导生”交流也会产生着某些影响,例如双方都容易忽略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心理关系的疏离会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表现为师生之间互不关注、互不关心、互不信任。据调查,大多数的导师和研究生都认为高等院校的师生关系比较冷淡,甚至很冷淡[3]。研究生就读动机的功利性对于导师和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消极作用,大部分研究生除获得学历以外并无更长远的计划,同时互联网交流的自主性助长了研究生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机械式的学术对话降低了亲密感与真实感,师生关系逐渐疏远,甚至冷漠。

5. 互联网时代如何重塑积极的“导生”关系

5.1 改变主观观念

互联网时代,塑造积极的“导生”关系,首先需要双方改变主观观念。导师作为关系的主导,作为与研究生关系最密切的人,要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主动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愿望,从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关爱,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用诚恳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与之产生共鸣,建立人格平等、民主交流、关爱和谐的关系,收获浓厚绵长的师生情谊。而研究生也应增强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在获取学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等能力。

5.2 加强交流语言的了解

“导生”应进一步加强对对方语言习惯的了解。交流时注意时间与场合,尽量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表情包或流行语。导师也可尝试主动接触青年亚文化,了解青年的语言习惯,以减少交流阻碍,拉近师生间距离。此外,互联网便捷且广泛的特征可以鼓励研究生群体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由此不仅可以完成导师任务、协助导师科研,且能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合理使用互联网对师生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互联网时代“导生”交流方式中视听体验的缺失,是“导生”关系呈现冷漠疏远趋势的直接原因。研究生就读目的与导师引导的功利化使师生情感变得单薄,加之代际与阅历的差距,师生交流障碍较多。对此,师生双方都应主动了解对方,承担责任,带着尊重、诚恳的态度与对方交流。

参考文献:

[1]袁静,杨剑萍,郭成.大众化教育时代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6):103-108.

[2]纪丽宏.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J].现代语文,2006,(7):27-28.

[3]巫诗茹.导生网络互动、导生关系、研究生科研绩效的现状调查与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3.

作者简介:薛云,本科,研究方向:研究生教学管理;郑梓仪,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与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关系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