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

2023-09-16 04:01马丹
家长·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活动

马丹

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习惯养成与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普遍喜欢的活动方式。幼儿园结合课程内容开发各种趣味性的游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现阶段,很多幼儿园选择把自主游戏融入学前教育,这对丰富幼儿思想情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需对幼儿的成长予以密切关注,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针对性的游戏教育,使其能在充分展现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从而不断推动幼儿的成长与思维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学前教育开展自主游戏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基本原则入手,對学前教育中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进行相应研究。

一、学前教育开展自主游戏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

幼儿阶段的运动大致分为两方面的动作发展,一是身体四肢的动作,具体包括爬、走、跳、跑等。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会展现出自身的协调性与平衡性;二是拼图、插桩等需要语言参与的动作行为,可以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进一步培养、提高其反应能力。

(二)促进幼儿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

自主游戏对孩子来说是放松且没有压力的一种活动形式,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认知并促使其进一步开发,对其成长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开展自主游戏的时候,幼儿可以发现某些问题并加以解决,然后在一次次游戏中进行经验总结。传统教育活动基本是教授学生各种技能和知识,即使是幼儿园课堂教育,也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束缚,容易对幼儿变通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造成阻碍。但自主游戏有所不同,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提升自己在语言方面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在遇到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时,幼儿自身的注意力与耐心会明显提高。这自然有助于其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

幼儿通常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选择玩伴,有些还会就此组建“小团体”,并在其中制定相应的规则,在“小团体”中积极展开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幼儿之间在游戏中出现摩擦,这种现象不可避免,但换个角度分析,这正是他们接触社会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一步,能够在无形中磨炼幼儿的内心。而且,幼儿同样能通过自主游戏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更加贴近集体、融入集体。

二、学前教育中开展自主游戏的现状

(一)游戏的目的与价值分离

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游戏的目的在于使幼儿获得精神层次的放松,其根本价值在于使幼儿通过游戏掌握一定的技能与知识。但在现实教育活动开展中,部分幼儿园及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难以将游戏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他们在思想上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深,觉得既然家长把孩子送来这里,自己就应该负好责任,帮助幼儿学到足够的知识,对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生本教育等认识不到位,忽视游戏教育,或游戏目的出现“变质”。比如,部分幼儿园及教师在带领幼儿做游戏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把活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游戏的趣味性不高,以至于难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参与兴趣,直接影响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自主游戏缺失实践

自主游戏指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掌握游戏的主动权。对于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家长而言,避免幼儿输在起跑线是其共同的价值追求。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许多孩子在童年时的自由与快乐大打折扣,不得不按照家长的规划和期望来做一些自身不感兴趣的事情,有时候甚至难以自主选择玩哪种游戏。而教师与家长所安排的游戏,往往是以“有助于幼儿成长发展”为标准进行选择,而且在游戏过程中还会按照自身想法来指导孩子的行为。虽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三)自主游戏缺乏创造性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孩子对游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生活中不少幼儿教师为了“省事”,在实践中只是安排一些传统的游戏,在游戏中也不鼓励幼儿进行创新。比如,大部分小孩子普遍喜欢玩跳绳、爬楼梯之类的游戏,他们的身体肌肉也能通过这些游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但是教师为了减少游戏对幼儿造成的损伤,往往会对游戏内容加以限制,以至于游戏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教师需勇于放手,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并体验游戏。

三、实施自主游戏的基本原则

(一)明确教学目的,突出幼儿的游戏主体性

寓教于乐,将游戏与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主要特征,也是目前开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学前教育的自主游戏是借助游戏教育来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具体情况,明确教学目的,避免设计出不适合幼儿的游戏,在利用游戏育人的同时,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使其能通过游戏切实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自由。教师还应自觉遵守自主性施展原则,挣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空间和时间,使其能自由参与游戏,独立思考问题。

(二)注重游戏引导,开发幼儿的潜能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幼儿教师会对幼儿的活动行为进行过多干预,而且部分幼师还缺乏开发幼儿潜能的意识,背离了幼儿教育中最基本的自主发展原则。教师应当在教育活动中加强对幼儿的引导,选择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为其构建更为合适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游戏活动与教育活动的融合,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拓宽幼儿的视野,增强其自主意识,让其可以更为积极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四、幼儿自主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突出幼儿的自主地位

游戏并非在幼儿的生活与成长中被动出现的产物,是被看作幼儿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也是幼儿精神生活与生命成长的重要动力,是幼儿童年生活完整和谐的必要条件。

幼儿教育活动的根本并非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因此,在自主游戏式中,教师是帮助者、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因此要对幼儿的自主地位予以足够重视,为其提供足够的游戏自由,使幼儿能够从被动模仿逐渐变为主动探索,由原本的简单参与变为体验,从而释放幼儿的游戏本能,使之成为游戏的主人。

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智力发展与身体活动方面有一定区别,教师还需要根据他们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自主游戏活动。比如,针对2—4岁的小班幼儿,教师可在游戏中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引导与看管监督,让幼儿明白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并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年龄稍大些的大班幼儿,教师可以放心地让他们自由游戏,不过同样要注意观察其参与意愿、游戏行为,以便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给予引导。

(二)保证足够的游戏时间与空间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游戏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不过幼儿每天的园内生活安排较为紧凑,为了发挥自主游戏的育人作用,教师需为游戏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比如,在为幼儿安排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上午完成主题活动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留作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使幼儿可以根据自身意愿来安排游戏内容、确定游戏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身作为游戏帮助者与组织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游戏类型,以此充分展现幼儿的个性。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对自主游戏所需要的活动空间予以充分发掘,从而为自主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保障。另外,幼儿回家后的时间比较自由,教师还可以联系家长,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确保幼儿能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家庭自主游戏,从而为幼儿园自主游戏进行有效补充和延伸。

(三)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

受时代发展大環境影响,幼儿受教育的条件越来越好。对此,教师需不断优化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游戏材料作为自主游戏活动的载体,承载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虽然自主游戏主打“我的游戏我做主”,由幼儿自由决定游戏内容与游戏方式,但对于游戏所需材料的前期选择、筛选工作需由教师负责。不同种类的材料在特点与游戏功能上都有一定区别。幼师需对各种游戏材料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根据经济、安全、卫生的原则挑选合适的材料应用于游戏,如毽子、沙包等传统游戏材料,积木等建构材料,沙土、树叶等原始材料,促使幼儿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展开游戏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对幼儿的个性特征与年龄特点有充分了解,确保能实现对现有物品与地方资源的合理使用,为幼儿提供种类齐全的游戏材料,使其能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更为完整的游戏体验,进而有效加强对幼儿的学前教育。

(四)创设温馨和谐的游戏情境

成功的游戏少不了温馨和谐的情境支持。按照幼儿的心理特征,幼师应加强对创设游戏情境工作的重视,将情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创设开放性情境,使游戏能够充分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分层游戏情境。虽然幼儿之间的年龄差距比较小,但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却比较明显。教师应当把握好时机,细心观察幼儿喜好,设定游戏规则,适时调整游戏规则,创设适宜的游戏情境,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将游戏的作用与功能发挥出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有效提高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其次,幼师需要恰当选取游戏素材,投放素材的时候要遵守开放性原则,以此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幼儿架设友好互动的桥梁。

比如,在开展“丢手绢”游戏时,教师需要先向幼儿讲清楚游戏规则,使幼儿明白究竟如何做才是符合游戏规则,又有哪些行为与规则相违背,再把班上所有幼儿排成3—4个小圈,有序进行游戏活动。在丢手绢的过程中,幼儿逐渐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并由此培养规则意识。为了体现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已经升入大班或中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展“堆积木”游戏。幼师可以先打乱一盒积木,让幼儿以3—5人为一组一起进行比赛,看哪个组堆积木既迅速又准确。在幼儿认真观察积木原本的图画后,会对积木的整体结构产生大致了解,并在小组成员的集体协作下顺利完成堆积木的任务。

最后,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还需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避免反复选取同一个素材,而应该有目的地为幼儿投放合适的素材,以此提高幼儿的游戏创造性与自主性。

(五)多措并举,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效转化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一项活动形式,但在学前教育中,游戏并非简单的玩乐,而是一种重要的趣味性教学内容。教师可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内容与各类游戏化学前教学课程融合,如基于集合教育改编来的“公交站排队游戏”、从简单加减运算而来的“过家家购物游戏”等。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更为有效地接触并学习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在学前教育自主游戏课程体系构建中,最为关键的在于情趣性、游戏性与生活性的三位一体,只有这样才可以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例如,教师可以与园内食堂进行沟通商议,共同构建以“餐厅”为主题的趣味性游戏,该游戏活动基于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职业与食物的课程而形成。在设置游戏角色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消费者、收银员、服务员、厨师等角色,以游戏引导幼儿学习用餐礼仪和用餐流程。除此之外,幼师还可以邀请幼儿家长以及所在社区的工作者,共同开展游戏化教学,有效拓宽学前教育游戏空间,把游戏活动中更多的展示与学习机会交给幼儿,以此保证游戏内容的丰富性与持久性,实现寓教于乐,使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五、结语

总而言之,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既能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还可以提升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多干预幼儿的摸索与尝试,发挥引导作用,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快乐学习,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活动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