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化传承背景下,挖掘甘南地域文化,将之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以美育为切入点,实现甘南地域文化与地方院校美育的耦合,一方面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通过甘南地域文化与地方院校美育的深度融合,提升美育质量,开创美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文化传承;地域文化;甘南;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8-0081-04
【基金项目】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21年度校长科研基金培育建设计划项目“甘南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在高校美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GSMYPYZD-2021-01)。
甘南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古是藏汉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的门户和交通要道,是汉藏文化交流交汇的中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有民族相通、人文相亲的历史渊源,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85年提出,“甘南地处藏、汉接触的前哨,它有条件成为藏族现代化的跳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造就了甘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样态;特别是近代以来,红军过境,留下了大量红色革命文化遗产,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使甘南地域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甘南地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丰厚的文化知识及思想内涵,对于开展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甘南地域文化的样态
本文根据文化的内涵特点,拟将甘南地域文化总体分为民族民间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两个模块。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甘南民族民间文化是民众在历史长河中自发创造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和乡土特点,包含历史、生态、民俗等诸多方面,其中传承至今,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有500多项,涉及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传统技艺等方面,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代表了甘南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
美术类以夏河唐卡为代表。唐卡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类似传统帛画,是用矿物颜料绘制在特殊制作的画布后用彩缎装裱后悬挂的卷轴画,色彩绚丽,民族特色鲜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南夏河县现有3名国家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6名州级传承人以及30多名县级传承人。
音乐以藏族民歌、玛曲藏族民歌弹唱为代表。藏族民歌由民间艺人口传传承,歌词有旧传又有新编,常采用旧调填新词的方式演唱(清唱为主),词句内容反映现实生活,有的也将神话传说、传奇故事融入其中,歌曲分为对歌、吉祥歌、颂歌、悲歌等,风格奔放、粗狂、高亢,演唱形式以有独唱、合唱、趣味性对答式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玛曲的藏族弹唱一般弹奏龙头琴和八弦琴,表演时可以按传统曲目自弹自唱,也可以由弹唱者即兴编排填词,格式为三段三句或三段四句式,2021年玛曲县“龙头琴弹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蹈主要有锅庄舞、迭部尕巴舞、舟曲多地舞等。锅庄舞即圆圈舞,舞者围着圆圈跳舞,是甘南最常见最喜闻乐见的受欢迎的群众休闲娱乐形式,在卓尼部分地区流行的巴郎鼓舞(莎姆舞)也是锅庄舞的一种,2021年甘南锅庄舞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目录。迭部尕巴舞流传于甘南迭部县卡坝、尼傲、旺藏三乡部分村落,起源于原始祭祀活动,对藏族舞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舟曲多地舞围圆圈而舞,与锅庄舞类似,一般老艺人致祝词,由一人领舞,众人齐唱欢舞,表演者舞蹈动作幅度达,动作节奏时而疾如旋风,时而缓慢平稳,如此反复,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剧以南木特藏戏为代表。南木特藏戏是甘南传统地方戏,又称安多戏,吸收了民间说唱和舞蹈艺术,内容以历史人物传记、民间英雄和神话传说为主,用大胆的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戏剧情景。地域特色鲜明,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活动,主要在一些节庆活动上表演,很受欢迎。藏戏的教化功能,对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制作技艺主要有卓尼洮砚、舟曲织锦带、夏河金属饰品制作技艺等。洮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制作工艺创始于唐,盛行于宋明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巧夺天工。2008年洮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舟曲织锦带技艺是古老的羌族与吐蕃、汉族等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产物,是吸收借鉴先进的文化并继承和保留本民族特有的风格和技巧后不断演化的文化载体,既有典型的羌文化融入藏文化的体现,也清晰地保留了各民族民间文化交流互动的历史印迹,融合多个民族多种文化美学的特征,是研究舟曲羌藏文化的“活化石”。夏河金属饰品制作技艺融合印度及汉藏等工艺,造型古朴,设计精巧,具有独特的民族审美标准和设计风格,具有一定研究、学习价值,2006年入选甘肃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甘南民族民间文化全方位体现出了甘南地区人民群众独特的审美趣味、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社会实践和生活需求等方面的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审美特征、价值取向、认知态度和工匠精神等,可成为对民族院校学生开展美育的良好素材。
(二)源远流长的红色革命文化
甘南不仅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还蕴藏着大量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从1935年9月到1936年9月,红军两次过境甘南,在甘南留下了俄界会议遗址、茨日那毛主席旧居、腊子口战役遗址、洮州苏维埃旧址等十几处红色遗迹,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永载史册的革命精神。这些红色革命遗址及其遗存的革命精神资源在甘肃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红军长征重要的转折点——俄界会议
1935年9月,红军甘南迭部县高吉村召开了决定红军战略前途的俄界会议。俄界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确定了战略北上抗日的路线,确定以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创建新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會议面对当时严峻局面力挽狂澜,为红军长征战略转移指明了前进方向[1]。会议遗址2006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革命领袖旧居——茨日那村毛泽东旧居
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过甘南迭部县旺藏乡茨日那村毛泽东居住过的地方。在这里作出了攻打腊子口,继续北上的决定。毛泽东旧居见证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传递了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2006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决定红军前途命运的腊子口战役
腊子口战役旧址位于甘南迭部县腊子口乡腊子口村内,腊子口长约30米,宽约3米,两壁绝峰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红军与国民党守军激战的地方,经过激战攻克国民党军队的防守,以弱胜强、出奇制胜,摆脱了被四面合围的局面,为北上抗日打开通途。2006年腊子口战役遗址被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腊子口战役遗址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军民鱼水情的见证——洮州苏维埃旧址
1936年,红军主力进入甘南,在甘南临潭县(洮州)新城隍庙召开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西北局洮州会议”,研究部队行动方针,以粮台为基础,成立了基层苏维埃政府[2]。红军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增进军民情谊、各族群众拥护和支援红军的事迹流传至今。现存洮州苏维埃旧址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开仓放粮的红色土司
红军两次经过甘南,卓尼土司杨积庆两次让开道路,开仓放粮,赠送马匹、羊只、粮食等物资支援红军,为胜利突破天险腊子口奠定了物质基础。现在博峪村土司衙门旧址上的建有杨土司革命纪念馆是甘南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6.草原深处的革命播火者宣侠父
宣侠父1926年来到甘南,在甘南从事革命活动50天,是甘南草原深处的革命播火人,为饱受封建军阀压迫的甘南藏族人民指出了自力、自强、团结起来求生存的光明大道,为在黑暗中寻求民族解放的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3]。宣侠父烈士在甘南所留下来的民族团结精神,对进一步推进我们的民族团结事业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位于玛曲县的宣侠父烈士纪念馆2016年被命名为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除了以上主要的革命遗址、纪念馆,还有大量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英雄事迹、革命传说等,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溯源红色精神血脉,汲取红色文化中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时代力量,是开展美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多得的精神源泉和素材。
二、甘南地域文化的思想内涵
甘南位于唐蕃古道,自古是多民族栖息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汉藏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根植于民族土壤,普遍性中印刻着自身的民族烙印,这种文化本质上与中华文化、文明一样,积淀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有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观念,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理念,有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有华夏文明的基本特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近代还经历了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甘南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红色革命文化。甘南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有其自身的思想内涵。
(一)传承了民族文脉
甘南地域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高原地区长期繁衍生息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以游牧文化为主,兼收并蓄农耕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在民族习俗,社会、历史、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得到世代继承,融合了本地域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价值观等成果,是藏汉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结晶,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有其内在的生活逻辑,是维系地域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甘南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坚守自身的独特个性,延续自身的民族文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也是在坚守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以自己的方式传承民族的文脉不受外来文化的侵袭,是抵制不良文化思潮影响的有力武器。
(二)蕴含了审美价值
甘南地域文化及其物质形态蕴含了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如唐卡注重形体比例的匀称、优美,设色的淡雅,意境的准确表达,将艺术的象征性与装饰風格有机融合。甘南民歌、弹唱则以游牧文化为底色,注重将音乐与文学结合,演唱者情不自禁、发自肺腑的表演,歌曲柔美、悦耳,唤起听众情感的波动、精神的共鸣,给人以美的听觉享受。南木特藏戏以舞台剧呈现,在服饰、道具、面具、舞台设计等方面渗透着多元的造型和雪域高原明丽的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卓尼洮砚依石赋形,通过特殊的石质,端庄的石色,糅合传统艺术形象和地方文化元素,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甘南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蕴含的审美价值可作为地方院校艺术教育重要的教育资源。
(三)承载着民族精神
甘南地域文化扎根中华沃土,绵延传承至今,沉淀着这片土地上的民众的道德情操、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形成了以人文精神、创造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熔铸于地域文化,形成了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这也是地域文化经久不衰的支撑和内在精神动力,是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近代以来,甘南参与、经历了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经过了革命的洗礼,在地域文化中又融入了以爱国者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地域文化增添了闪耀的色彩。挖掘甘南地域文化中的思想内核,可作为地方院校开展思政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头之水。
三、甘南地域文化的传承路径:
与地方院校美育耦合
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地方院校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职能,肩负传播、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地方院校可借助甘南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将美育工作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从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中获取营养,实现甘南地域文化与地方院校美育的耦合,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一)开展以甘南地域文化为元素的美育创新创作实践活动
在对甘南优秀地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特点,找准美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开展以甘南地域文化为元素的美育创新创作实践活动,通过情感体验和亲身实践体验达到美育的目的。如邀请校外艺人进校园,开展藏族民歌、弹唱、舞蹈展演、创编活动,让师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可加强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开展唐卡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唐卡艺术的绘制过程,让学生体验绘制,以实践活动融入本土化特色,注重文化品位、精神高度和文化内涵的统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引人入胜、深入人心的效果。
(二)建立以甘南地域文化为元素的美育实践基地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校美育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4]。甘南的传统工艺作坊、红色革命文化遗址和纪念馆,这些都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最好的资源。建立美育实践基地,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地域文化环境中体验民族民间文化的美,提升美的感知与鉴赏力,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现场的参与与体验,让学生从红色革命文化中感悟革命理想,涵养精神,坚定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语
甘南地域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面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文化形态,反映了该区域的风土人情、民俗习俗、历史发展及自然环境等诸多内容,是本地区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有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但是,在现代文化冲击下,地域文化又显得很脆弱,如果不有效加以保护、传承,就有消亡的危险。所以,借助高校的平台,传承地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传承背景下,将甘南优秀的地域文化作为地方院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以美育为切入点,实现甘南地域文化与地方院校美育的耦合,是顺应美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甘南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继元,王丽,李鹏飞.热血浇铸的历史丰碑[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6-09-06.
[2]杨光.洮岷地区湫神信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3]蹇勇德,李欣,瑶徐锦,等.留存在草原深处的红色记忆[N].甘肃日报,2021-04-07.
[4]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站[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19(05):19-23.
[5]苏努.非物质文化遗产:奏响文化甘南“交响乐”[N].甘南日报(汉文版),2022-09-28.
作者简介:
丁忠明(1980.5-),男,回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民族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