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象鼓舞是流传于四川阆中民间的传统非遗民俗舞蹈,文化底蕴深厚,艺术特色鲜明。将巴象鼓舞融入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发展,从音乐、服饰、道具、动作提炼、组合创编等方面加以创新,让这一地方特色非遗文化得到专业、系统、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巴象鼓舞;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8-0056-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充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课程创新性研究——以民族表演艺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nzjgy2232)研究成果。
一、概述
(一)起源
巴象鼓舞最早是古巴子国(今阆中市)流传的一种巫舞和狩猎舞蹈。当时的古巴人以长木为柄,兽皮为面,树藤为鞭,制作出能敲击出声响的鼓,在鼓面画上族人们崇尚的图腾——“蛇”。狩猎前,巫师们面戴由兽皮制成的妖魔鬼怪外形的面具,通过敲鼓念咒来祭奠亡灵,为狩猎者们驱魔辟邪,祈祷平安,被称为“傩舞”,也是最初的几种巫舞之一。狩猎时,多名狩猎者时而排成整齐队列,时而围成圆圈,用力敲击鼓面,以整齐的鼓点节奏,野性的吆喝声来驱赶围捕猎物,从此带有巫蛊色彩的狩猎鼓舞就在古巴子国的土著族各部落中流传开来。
据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前歌后舞,以凌殷人。”当时著名的“牧野之战”就是由古代巴人组成的“龙贲军”奋勇杀敌,阵前助威,让殷人临时倒戈,最终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1]。因此狩猎鼓舞长期运用到战争中,作为出征前祭祀和战前助威使用,逐渐转变成了战鼓舞,又被称为“军傩”。
至公元前2世纪初,汉高祖刘邦将骁勇善战的巴人领袖范目率领的巴人之师汇编到军中作为战前先锋,以雷霆万钧之势的战鼓舞震慑敌军,因这支英勇之师是阆中渝水土著巴族,故将其战鼓舞称为“巴渝舞”。后又历经魏、晋、南北朝,到隋逐渐衰落,唐代以后就几乎消失于宫廷。明清以后道教的盛行,巴渝舞以旺盛的民族生命力在阆中民间流传下来,并逐渐发展成为在一些民间的庆典、欢庆节日等活动时表演的舞蹈,民间艺人们在鼓面上绘制何仙姑、铁拐李等八位神仙的样貌,一位名为王道陵的道人将其称为“八仙鼓舞”。到了近现代,阆中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出本土民俗民间舞蹈的一些相关资料,关于巴渝舞的研究,在《说文·巴部》中解道:“巴,虫也,或曰食象它,象形。”“巴”释为象,小篆中的象形为蛇,义为大蛇[3]。清代文人的赋诗记载:巴象鼓声骤,列队环街游,今朝遗响,遥念苑三侯。专家们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文字资料和后期的深入研究,最终将其定名为“巴象鼓舞”。随后在1992年四川省舞蹈研究所主持召开的“阆中巴象鼓舞与巴渝舞研讨会”上,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巴象鼓舞”即是阆中流传了数千年的巴渝舞遗风舞蹈独有的表现形式,并将其列为巴渝舞的一个独立分支,便于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巴象鼓舞从早期的巫舞、狩猎舞、战鼓舞逐步演变为后期的宫廷舞、祭祀舞、节庆舞、民俗舞,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古风古韵犹存,被世人赞誉为“舞蹈的活化石”,并于2007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二)现状
通过历代阆中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一直将这一绵延数千年的舞蹈流传至今,现有以阆中当地传承人李长炎先生为代表的巴象鼓舞队,常年的巡演时间一般在每个周末和一些节假日,演出地点在阆中古城内的室外或露天广场上,团队的主要成员大多为当地离退休职工、群众和一些中老年舞蹈爱好者,因老龄化结构严重,在平时的训练中,队员只能完成一些简单基础的动作,不能完成具有较高难度、带有一定可赏性艺术水准舞蹈作品的创编和演出,因此,巴象鼓舞在保留古风古韵精髓的同时,很难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进行创新性传承发展。
近年来,阆中市相关文化部门致力于对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和实施办法,让当地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巴象鼓舞动作的学习和排练中,但由于个人身体素质差异和接受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排练时间有限,学生群体更替频繁,不能实现固定人员进行长期持续性训练,阆中本地也没有可依托的专业院团作支撑,所以也较难有效做到正规化、常规化、专业化可持续性传承发展。
二、艺术特征
巴象鼓舞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历史积淀,经过阆中各代民间艺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精髓得以完整保留至今,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一)音乐
早期的音乐只有鼓声和人的呐喊声,伴随有规律的节奏同时发出声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表演环境和场地的不断变换,为了在舞蹈表演时营造出更加热烈的场景氛围,带来震撼的视听效果,后又加入了辅助道具铜锣。
巴象鼓舞的鼓谱有钟红嫂、白狐志、老牌词和新牌词,基本节奏型有四种,一般以2/4拍为主,分别是单击、双连击、三连击和混合击。如今,在宽敞空旷的室外演出時,演员们交替使用各种节奏,锣鼓齐鸣,人声呐喊,现场给人带来锣鼓喧天、震耳欲聋的音响效果,为了烘托更加热烈的现场表演氛围,还会使用一些古装电影电视剧中的剪辑配乐作为背景音乐。
(二)服饰道具
1.服饰
巴象鼓舞后期的流传主要以民间群众间相互教授为主,关于服饰方面具体的文字图片资料记载很少,古巴人的装束大多都来自各代传承人的口述,受传承人年代更替、时代飞速发展、观众审美需求、舞台演出效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巴象鼓舞的表演服饰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如今我们在演出中看到的表演服饰,多数也是由现在的传承人根据一些现有相关文字资料对巴人性格、习俗等方面的描述而重新改良设计的。表演时不分男女,表演者服饰一致,均头戴蛇形圆盘帽,戴半截仿青铜质地的面具,身披棕色盾型蓑衣,身着豹纹坎肩及齐膝半裙,扎棕色金边宽腰带,系黄棕相间绑腿,赤脚或穿草鞋,干练的装扮彰显了当时古巴子国土著族人的神秘感与原始野性的力量感。
2.道具
巴象鼓舞的道具鼓为动物皮圆形鼓,鼓面直径约40厘米,厚度约15厘米,双面分别绘有蛇、水波纹图纹;鼓上端镶嵌约3厘米长、似锥形的尖矛;下端连接贯通鼓身约90厘米-120厘米长的圆木柄;鼓鞭由竹子制成,长约60厘米,击鼓一端微翘,似弓形。
通过鼓的外形可以想象,在过去的征战中,巴人不仅用鼓声和呐喊声来震慑敌人,还在赤身搏斗时,用鼓前端的锥形尖矛刺杀敌人,展现了他们骁勇善战、充满血性的民族性格。
(三)表演形式
如今的巴象鼓舞在表演时,由一个手持铜锣的领队打出一组基本的节奏,随后众人齐击鼓,用熟练整齐的动作、铿锵的呐喊声展开表演,演出现场气势恢宏,犹如千军万马、气吞山河。表演者边敲鼓边跳舞,脚下动作以进退步为主,跳抬步为辅,手部动作呈单臂展翅,似白鹤展翅,鼓、舞相间,造型夸张、舞步简洁、踏足以歌、腾挪跳跃、整齐划一、队形不断变换,分合有序,以进为主、进退交迭、盘桓前进、亢奋激越[1]。通常会用到圆圈、横排、竖排、方块、三角等队形,结合队列的交错变化、分组击打、集体击打等多种形式,分别表现祭祀祈福、练兵、出征、战斗、凯旋欢庆五个主题,为观众还原过去巴人生活和征战时的场景画面。
(四)图纹
巴人分七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拥有各自的图纹,分别是:手掌纹、虎头纹、心纹、水波纹、王字纹、日月纹和盾牌纹,每个图纹代表不同含义。手掌纹表示呼吁各民族团结一心,一致反抗对外;虎头纹代表巴人的勇猛;心纹代表部落之间团结一心、心心相印之意;水波纹代表平静如水,象征和平;王字纹代表巴人的王孙贵族;日月纹代表天地;盾牌纹代表巴人的战争[1]。
三、非遗巴象鼓舞融入地方高校的传承意义
为打破巴象鼓舞传承老龄化的发展现状,提升舞蹈难度,增强表演的艺术性、可赏性,地方高职院校联合地方政府和老一辈传承人,将巴象鼓舞融入舞蹈课程中,担负起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的责任,具有极其深远且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非遗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南充自古以来就是川东北地区经济文化重镇,如今更是成渝双城经济发展带上的重要枢纽,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就坐落其中,学校创办民族表演艺术专业,旨在推动川东北地区民歌、舞蹈、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持续发展。地方高职院校中拥有一支稳定、专业的舞蹈师资团队和长期接受舞蹈专业训练的学生群体,具备提升巴象鼓舞专业演出水准和原创舞蹈剧目编排的能力,巴象鼓舞融入教学后,对有效推动其传承和创新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实现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
地方高职院校的特色舞蹈课,每届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巴象鼓舞的基础动作元素,结合自身舞蹈专业功底,尝试加大动作幅度,增加動作难度,提升动作质感和美观度的同时,不断创新,力争达到参与地方各类文艺演出的专业水准,办出专业特色,为后续进一步打造巴象鼓舞的精品演出奠定基础,也为阆中本土的文旅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更好地起到有效服务地方的作用。
四、非遗巴象鼓舞融入地方高校发展路径
2017年,笔者亲自到阆中文化馆实地采风,收集巴象鼓舞的相关资料,在整理素材的过程中发现,其动作、音乐、服饰、道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提升空间。因此,笔者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非遗传承人进课堂
邀请地方巴象鼓舞传承人走进舞蹈教学课堂,亲自为舞蹈教研室老师和本专业在校学生授课,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巴象鼓舞来自民间传承人最直接、最纯粹的讲解与示范,详细了解巴象鼓舞的历史背景及起源发展,熟练掌握所有基础主干动作元素。
(二)提炼舞蹈创新动作元素,创新舞蹈主题
目前,巴象鼓舞暂没有能完全配合表演,带有旋律的专业原创音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已进入数字化电子音乐时代,为使巴象鼓舞与时俱进,尽快与时代接轨,让更多的现代年轻人熟知并喜爱。根据巴象鼓舞表演形式中的祭祀祈福、练兵、出征、战斗、凯旋欢庆五个主题,邀请专业音乐制作人,通过现代的电脑MIDI音乐技术,创作出五首对应主题风格的音乐旋律,并制作成音频格式的教学音乐,每首时长大约2分钟左右。音乐中根据不同的表现主题,再尝试将祭祀祷告声、呐喊声、步伐声、厮杀声、欢庆声、锣鼓声等,通过录音的方式合成到音乐中,这样不仅可增强巴象鼓舞在表演时音乐带来的直观听觉效果,还能更加真实地为观众们还原各种不同的场景状态。
根据五首不同主题的成品音乐,将巴象鼓舞基础主干动作与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动作韵味以及舞蹈中的跳、转、翻等技术技巧动作相结合,配合队形的变化,提炼出具有一定难度和更具可赏性的创新动作元素,并创编成五个主题鲜明的完整舞蹈组合。
1.主题组合一:祭祀祈福。以跪地、盘腿坐地和上身起伏或上下左右律动为主,不使用道具,采用圆圈队形,展现巴人们祭奠亡灵、祈福族人平安的场景。
2.主题组合二:练兵。以鼓为操练道具,不使用鼓鞭,以上下左右和前后甩动鼓以及转动鼓的动作为主,再配合踢腿、转圈等技巧性动作,采用方块、三角等队形,展现巴人们征战前集体操练的场景。
3.主题组合三:出征。以整齐划一的脚下步伐为主,如阵步、踏步、碎步、踱步等,再配合鼓的不同拿法,采用单横排、双竖排、二龙戏珠等队形,展现巴人们跋山涉水、出征战场时的场景。
4.主题组合四:战斗。交替使用挥鞭敲鼓和甩鼓的动作,加入现场呐喊声,配合跳跃、翻滚等技巧性动作,采用前后左右交错变换的满天星队形,展现巴人们在战斗前嘶吼和战斗时搏斗厮杀的场景。
5.主题组合五:凯旋欢庆。以双手持鼓舞动为主,配合双飞燕、圈蹦子、前后空翻、侧空翻等技巧性动作,采用单、双、三、分组和集体的综合表演形式,形成让人眼花缭乱的技巧性表演组合,展现巴人们战斗胜利、凯旋回归的欢庆场景。
(三)改良服饰道具
首先,在学习巴象鼓舞基本元素动作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道具鼓做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大幅度动作时,会因鼓的尺寸大小、重量等原因,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因此,在不改变鼓的直径尺寸和外形特点的基础上,将鼓的厚度缩减成10厘米,鼓上端镶嵌的锥形尖矛加长至6厘米,实心木手柄换成轻便的空心木手柄,长度为100厘米,经过改良后,鼓的外形看上去更像是一件战斗时使用的利器。在不影响鼓原本音色的同时,既可保留鼓原有的特色,又能减轻自身的重量,让练习者在学习和表演时能够轻松驾驭,也可进一步为道具鼓的创新性动作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在地方采风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张手绘图中的图腾造型非常奇特,画的是一位头长五根毛,尖鼻子,大圆耳朵,没有嘴巴,似人非兽,长相怪异的长老左手拧串龟,右手捏螳螂,脚下踩日月的图案。在拜访当地传承人李长炎老师后,据口述得知,图腾名叫“七星賨人”,在汉高祖刘邦时期所创绘,象征着既神秘又英勇的巴人精神。当时所有的賨人都来自巴人部落,但不是所有的巴人都叫賨人,而是被收编到军队中,为朝廷效力征战,享受朝廷俸禄的巴人才能称为“賨人”,这个图腾也就是他们在军队中作为先锋部队,绘在旗帜上的标志性图案。笔者跟专业服装道具设计师沟通后,对服饰的款式和颜色进行全新的设计搭配,要能展现当时巴人古朴的服饰特点,又要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可考虑采用棉麻粗布,款式设计为双坎肩连衣半裙,在衣服的背面用金色的线或布条缝制出盾牌的造型,并在中间镶嵌一面直径约15厘米、厚度约2厘米的米色动物皮小圆鼓,在鼓面上绘制黑色镂空的“七星賨人”造型图腾,服装整体颜色以黑色为主,金色为装饰色,头戴黑色的包巾,穿插彩色雉毛翎,再配上由动物皮制成并带有复古元素的半截面具,将黑色与金色搭配,既显稳重大气,又不失威严,在不丢失古朴韵味的同时,又更显新颖、时尚、高级。
(四)创编成品舞蹈剧目
笔者以“七星賨人”的造型特点,提炼出该舞蹈独有的创新主干动作,结合巴象鼓舞五个主题的表演形式,使用改良后的服饰道具,创作出带有叙事性的舞蹈剧目《賨人》,根据舞蹈编排思路和段落结构,与专业音乐制作人进行多次沟通交流,为舞蹈量身创作和制作了音乐,新颖的编曲手法,丰富的配器,旋律中大小调式自然流畅的转换,多处变音的巧妙运用,给人带来一种古老神秘且空灵悠远的听觉感受,赋予了舞蹈新的生命力,再配合圆圈、三角、横排、竖排、满天星等流动多变的队形,为观众带来巴人在祭祀、征战中的震撼视觉效果。在经过音乐、服饰、道具、编排创新后,巴象鼓舞走上了专业舞台,在绚丽多彩的舞美灯光映衬下,该舞蹈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因风格迥异而脱颖而出,受到了专业评委以及大众的关注和好评。该舞蹈获得2017年南充市文艺汇演一等奖;四川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文艺展演舞蹈甲组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为巴象鼓舞的創新发展和有效传承推广起到助力作用。
五、结语
巴象鼓舞历经几千年的演变,从最早的巫舞、战舞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的一种民俗舞蹈。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流行时尚的外来舞种深深影响着当代的年轻人。我们应不断尝试探索与当下流行时尚的音乐舞蹈文化接轨,进行创新发展和持续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使之与时俱进,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参与到保护传承的队伍中,避免传承脱节,导致衰落。将巴象鼓舞融入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发展,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巴象鼓舞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还可有效推动其保护传承和持续创新发展,助推阆中文旅发展,将这一独有的优秀非遗传统舞蹈文化发扬光大,让众人熟知并喜爱。
参考文献:
[1]余陈.传统巴象鼓舞的舞台艺术创作[J].尚舞,2022(1):62-63.
[2]王丹.巴象鼓舞的文化探源与艺术价值研究[J].四川戏剧,2016(10):124-127+161.
[3]曾小安,甄建星.巴蜀舞蹈中的“活化石”——巴象鼓舞[J].艺术科技,2013(05):127+61.
[4]高鸣.“非遗舞蹈”的场域类型与当代表达[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1(06):86-90.
[5]和声.“非遗”语境下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措施研究[J].艺术大观,2022(12):110-112.
作者简介:
蔡川(1981.10-),男,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舞蹈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