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辩论话语中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集中在政治类型语篇,而对非政治性的辩论话语关注度不够。本研究选取了牛津大学辩论社以传统男性气质为主题的一场公共辩论作为语料进行隐喻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的是蓄意隐喻理论和语用论辩术相结合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辩手最多使用非蓄意以及规约化的隐喻,主要出现在描述性与评价性观点中,而在规定性观点中更多使用了蓄意和新奇的隐喻,而隐喻实现的交际效果包括提供更为清晰的认知视角,组织论点论据,通过类比解释重要观点,引起情感共鸣等。
【关键词】公共辩论;辩论话语;蓄意隐喻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8-0064-04
一、引言
辩论话语的媒介是口语语言,辩者会运用多种语言策略达到劝说目的,而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辩论语篇中发挥着多种语用功能,尤其是政治性的辩论。在认知语言学这一领域,中外学者最广泛关注的政治辩论话语首先是英国的议会辩论[1],内容一般包括不同党派的议会成员对最新提出的一项法案的利弊展开辩论,以征求立法,分析议会成员是如何通过隐喻的使用突出法案的可接受度。第二类辩论语篇则为美国的总统选举辩论[2],关注总统候选人是如何通过运用隐喻达到特殊的游说目的来获取更多数的选票等。公共辩论涉及的话题不仅限于政治领域,辩论参与者身份也可以是多样的,在不同的话题语境中辩手可能会使用更为新奇的隐喻或者与话题更为契合的隐喻表达来陈述不同的观点,从而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而学界对非政治类语篇中的隐喻研究关注度不够。
本研究选取牛津大学辩论社有关性别气质的一场辩论作为语料,辩手的身份为学生及专家学者,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辩手使用的隐喻和隐喻在辩论实现的交际效果。
二、理论框架
(一)蓄意隐喻理论(Deliberate metaphor theory)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隐喻被视为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3]。Lakoff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MT: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3]3,Lakoff概念隐喻理论下的隐喻研究是二维的,即隐喻和思维。
隐喻学者Gerard Steen (2008)认为现实中我们说话时使用的大部分隐喻是无意识的,并没有发生在线的跨域映射,并提出了蓄意隐喻理论(DMT:deliberate metaphor theory),将“交际”作为第三个维度纳入传统概念隐喻理论。蓄意隐喻被定义为说话人在特定场合下选择的特定隐喻,该隐喻能有意地使听者的注意力转移到源域的概念,形成在线的跨域映射。
在传统概念隐喻的二维理论基础上,Gerard steen提出了三维隐喻模型[4]38-39,包括隐喻的交际维度(蓄意/非蓄意),概念维度(规约/新奇)和语言维度(明喻/暗喻),任一隐喻在每个维度上都能被识别到对应的分类当中,三个维度属于动态交汇的状态。本研究将结合语篇语境,利用蓄意隐喻的三维框架对辩论中出现的隐喻用法进行详尽的分析。
(二)语用论辩术(Pragma-dialectical theory of argumentation)
考虑到语料为辩论话语,本研究还借鉴了Van Eemeren等人提出的语用论辩术理论中对于不同性质的观点的分类,目的是为了确定隐喻在话语中发挥的作用。语用论辩术将论辩(argumentation)定义为批判性讨论的组成部分,将不同性质的观点由于命题的不同可被分为三类[5]:评价性观点(evaluative standpoints),规定性观点(prescriptive standpoints),描述性观点(descriptive standpoints)。
本研究准备回答以下几项研究问题:辩论话语中出现了哪些隐喻?分别建立了哪些跨域映射?隐喻在三个维度上属于哪种分类?隐喻在不同性质的观点中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些隐喻的使用反映了辩手怎样的交际意图?达到了什么样的交际效果?
三、研究策略
(一)语料来源
本研究选取的语料为牛津大学辩论社于2019年举办的一场辩论,辩论的主题围绕“我们是否应该摒弃传统男性气质(This House Rejects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首先掌握了辩论的大致流程,理解了辩手传达的主要论点与论据,其次将视频中的辩词进行文字转写并保存作为原始语料。所有辩手发言总时长为六十九分零三秒,文稿总计8471个词。
正方及反方辩手在陈述观点与论证的过程中均使用了部分隐喻,本研究通过文本的精读对这些隐喻进行了识别和标注。对隐喻的识别标准参考了Group提出的隐喻识别程序(MIP: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6]3。对于蓄意隐喻的识别,本研究参考了Reijnierse提出的蓄意隐喻识别程序(DMIP: deliberate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7]。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更侧重蓄意隐喻的分析,因为该类隐喻在交际意图更为明显的辩论文本中可能会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四、辩论中的观点与隐喻分析
该辩论主题为当下是否应该摒弃传统男性气质,正方持有的是赞成观点,认为传统男性气质不可取,理应摒弃。反方认为其本质是良性的,应当保留。Steen曾估测隐喻在自然语言中只占13.6%[4]50,而这些隐喻中99%是规约隐喻,只有1%是新奇隐喻,与本研究所检测到的隐喻比例大致相同。
(一)描述性觀点中的隐喻
例1:The quest for masculinity is a subconscious one to prove a rightful place at the top of the food chain: to be the alpha male,even the most dominant is emasculated in comparison to the Alpha.
例1是由正方一辩在辩论中的一则描述性观点,描述的是男性从小对传统男性气质的追寻过程。前文中辩手提到因为存在不平衡的权力关系,传统男性气质才会被视作是有毒的,并且对传统男性气质的追求实质上就是对权力的追求。此处,辩手使用了食物链隐喻以及雄性领袖这一概念,隐喻相关词为“food chain”和“alpha male/the alpha”,词典中这两词都拥有更基础的含义,即自然界的捕食顺序和兽群中最强壮的男性个体。但因为兩者出现在同一语境中,激活并凸现了这两个隐喻共有的源域——动物界,有学者指出语篇中表达同一源域——目标域映射的多个隐喻相关词接连出现也是判定蓄意性存在的一种标志,属于延伸隐喻(extended metaphor)的范畴[8]。
此处辩手通过使用食物链这一蓄意隐喻本质上是将男性比作自然界的雄性动物,激活的表层架构(surface frame)则是动物族群中弱肉强食这一自然规律,深层架构(deep frame)[9]13则隐含着人类与动物有别这一价值观。
(二)评价性观点中的隐喻
例2:Tradition is rarely strayed from and remains unchallenged. Tradition is an unspoken rule that people are happy to observe. Tradition is power. The point of an evolving society is that no construct can stay traditional forever. Some traditions you can nudge along, others need to be dragged into the 21st century.
例2的最后一句为评价性观点,出现在正方一辩辩论的开始阶段。此处,辩手接二连三地使用了“stray from”“nudge along”“drag into”三个与移动相关的动词短语来评价“传统”这一概念,用人们更为熟悉的时空关系描述抽象事件,构成了规约性的概念隐喻,激活了位移图示中的路径成分。尽管此处的旅途隐喻是高度规约化的,但“nudge along”和“drag into”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是辩手刻意而为之,为了表达评价意义而向听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量,所以此处是蓄意性的规约隐喻,但“stray from”并无明显呈现源域,属于描述性观点中的非蓄意规约隐喻。Lakoff[10]220-221在事件结构隐喻中提到“原因是力”(Causes are forces),原因可被概念化为导致位移的力,前提是这种力与承受物之间存在接触面(Contact)。例2通过nudge和drag两个及物动词的使用,相当于在旅途这一源域中把传统概念化为某种可触及的实体,可以粗略地将之理解为旅途过程中携带的物件,有些传统尚未过时,就好比旅途中较为轻便的物件,只需要轻轻地一推就可以和我们一并前行,而有些传统则过于老旧,就像是更为笨重的物件,需要我们大力拖拽。人们对传统的坚守才是传统得以延续的原因,因此延续是物体的移动,坚守是导致物体移动的力,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有反作用力(counterforce)的存在。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为熟悉,并且能依靠身体感知的力的概念,辩手鲜明地向听众表明了个人态度,认为传统男性气质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需求,应当取缔。
(三)规定性观点中的隐喻
例3:Men would go from being hunters to being farmers, from working in competition and isolation to working with everyone else to build something more constructive and something less fragile than masculinity, humanity.
例3包含由正方一辩提出的一则规定性观点,此处辩手巧妙地使用了“hunter”“farmer”这两个隐喻相关词来说明打破不平衡的权力关系的结果会怎样。结合词汇单位的语境,这两个词项在交际维度上属于蓄意隐喻,而在概念维度上属于新奇而非规约的隐喻。当某一目标域的概念由一特定的源域来进行组织时,概念隐喻的使用会隐藏目标域的某些方面,凸显另一些方面。对于此处的蓄意新奇隐喻,源域的呈现更让听众明白辩手的交际意图,凸显的是农民注重合作,而猎人注重竞争。认知语义学主张百科观,隐喻在此处激活的是hunter与farmer两词包含的百科知识(encyclopedic knowledge)而非传统的词典意义(dictionary meaning)。
显然,正是因为特定语境的存在,这类百科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从众多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11]中得到凸显,通过这两则隐喻的使用,辩手向听众传达了摒弃传统男性气质才是当下时代具有建设性的举措,在人性的发展这一方面是正确且合理的。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公共辩论语篇中的隐喻进行研究,发现辩手使用了多样化的隐喻来传达自身的观点,包括旅途隐喻、动物隐喻、农民或猎人隐喻等。
Richardson和Mueller[12]指出隐喻在辩论话语中的语用功能包括:一是组织规划论点;二是通过类比来解释更为重要的论点,通常伴随着隐喻群的出现;三是引起情感共鸣,实现劝说;四是与对立论点形成对比,更清晰地对话题进行概念化。本研究中讨论的所有隐喻都实现了第一项和第二项语用功能,因为这些隐喻相关词都组成了论点核心意义的一部分,同时也通过源域的呈现激发有关情感实现劝说,第二项与第四项更多是由出现在规定性观点中的蓄意新奇隐喻实现的,如农民/猎人隐喻。
参考文献:
[1]Renardel de Lavalette K Y, Andone C, Steen G J. The use of clarificatory metaphors in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in British Public Bill Committee debates[J].Text & Talk,2022,0(0).
[2]汪少華,袁红梅.政治话语的博弈——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框定与重新框定策略的认知解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39(04).
[3]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Steen G J.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now new and improved![J]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11,9(1).
[5]F H van Eemeren, Garssen B, Krabbe E, Henkemans A, Verheij B, Wagemans J. Handbook of Argumentation Theory[M].Springer,2014.
[6]Group P. MIP: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tap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J]. Metaphor and Symbol,2007,22(1),1-39.
[7]Reijnierse W G, Burgers C, Krennmayr T, Steen G J. DMIP: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otentially Deliberate Metaphor in Language Use[J].Corpus Pragmatics,2018,2(2):129-147.
[8]Gibbs J, Raymond W. The allegorical character of political metaphors in discourse[J].Metaphor and the Social World, 2015,5(2):264-282.
[9]Lakoff G. Whose Freedom? The Battle Over America's Most Important Idea[M].Farrar, Straus and Giroux,2006.
[10]Lakoff G. Metaphor and thought[M]//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1]Cognitive Approaches to Lexical Semantics[M]//Allwood J. Meaning potentials and context:Some consequences for the analysis of variation in meaning. H Cuyckens, R Dirven, J R Taylor, Eds. De Gruyter Mouton,2009:29-66.
[12]Richardson P, Mueller C M. Contested paths:Analyzing unfolding metaphor usage in a debate between Dawkins and Lennox[J].Metaphor and the Social World,2022,12(1):138-158.
[13]Steen G. The Paradox of Metaphor:Why We Need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Metaphor[J]. Metaphor and Symbol,2008,23(4):213-241.
作者简介:
欧阳晨宇(1999.9-),男,汉族,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