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数字小微金融发展探讨

2023-09-15 01:30孙九伦高琳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态圈金融服务小微

孙九伦 高琳

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发挥数字金融产品创新、流程优化、智能风控、减费让利等优势,持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5.90万亿元,同比增长25.75%,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4.6个百分点,数字小微金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表现出了较大发展潜力。但商业银行数字小微金融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根据市场竞争、客户需求、风险偏好、科技与数据能力等内外部因素不断调整和优化迭代,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点和问题。

一、数字小微金融发展面临“四个低”问题

(一)渗透力度“低”

数字小微金融虽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但现阶段主要集中在数字足迹丰富、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的行业企业中,对于缺乏数字足迹或数字化程度低的小微企业,则难以通过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全面系统地对其融资形成强有力渗透,这在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中表现更为明显。

地方性中小银行主要服务对象和业务来源集中在地方小微企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我国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达到42.76%,尤其是数千家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但地方性中小银行面临的大多是涉及传统产业和数字化程度低的小微企业,信用数据缺失严重,数字足迹并不丰富,业务开展长期依靠线下人工办理,导致数字金融难以渗透。此外,地方性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往往面临数字化基础弱、转型成本高、战略定位不清晰等问题,短期内并不具备规模经济优势,通过数字小微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的融资规模十分有限,也因此在下沉金融服务时进一步加剧了渗透力度“低”的困难。

图1 2020年一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情况

(二)数据资源整合力度“低”

从数据总量和结构来看,目前商业银行所掌握的数据覆盖面、数据维度难以达到全量,且数据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在数据资源未能有效整合的情况下,导致应用范围和场景十分有限。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数据整合力度“低”。商业银行内部系统繁多,数据管理通常由多个部门负责,部门间权责边界明晰,数据管理工作存在沟通和协同障碍。长期沉淀的海量内部数据难以进行全口径、全周期、标准化整合,致使数据资源使用率不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小微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数据短缺、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是外部数据整合力度“低”。现有监管体系和市场机制下,小微企业数据分散于不同平台,存在“数据烟囱”“信息孤岛”问题,商业银行外部数据引流方式单一且较为被动,难以形成系统性治理格局。部分商业银行在引入外部数据时,甚至通过线下人工收集方式来获取企业的财务、经营、交易、征信以及经营者或实控人“软信息”等数据,数据采集成本高、效率低、更新迭代慢,内外部数据无法较好统筹利用,难以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价值。

(三)渠道融合力度“低”

商业银行从传统小微金融模式向数字小微金融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一定冲突,需要在转型中不断修正,进而达到优势互补、交替发展的格局。目前,商业银行数字小微金融在服务模式、产品设计等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商业银行未结合自身优势禀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特别是在渠道建设上不能充分考虑业务发展实际,强行将传统业务进行数字化、线上化转型,不仅没有发挥出数字化优势,更不能良性承接传统业务模式改变带来的客户释放,甚至加剧了业务办理的复杂性。如疫情期间,由于线上线下渠道未能较好融合,大量小微企业出现被动式逾期,无法还贷、无法交易等情况。因此,线上渠道虽然是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长期趋势,但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渠道,线下渠道仍是拓展和维护小微客户的关键要素,线上线下渠道只有走向融合与互补,才能避免渠道错位发展,实现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有效联动。

(四)生态圈建设力度“低”

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生态赋能,也是未来数字小微金融发力的主要领域。商业银行构建生态圈模式下的数字小微金融可将客户、合作伙伴、三方平台、政府等多方参与主体聚合,聚焦特定场景,重构服务模式和链条,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配置,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从实践来看,各家银行通过打造特色APP,运营企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支持API、H5、SDK等多种形态输出,深化跨界合作,已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态圈建设,但建设力度和效能挖掘力度存在明显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态圈流量不足,难以释放获客效能。各家商业银行针对小微金融服务大多建立了基于自身生态圈的小微客群APP和小微数字金融推广模式,但从成效来看,仅有个别银行表现较为出色。例如,建设银行的“惠懂你”,通过创新小微金融生态,融入多元经营场景,获取多维客户流量,凭借强大的客户基础,逐步建设成为业内头部生态体系,数字小微金融服务成效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而多数商业银行小微客群APP都面临着用户量少、使用率低、流量不足不稳定等问题,难以释放获客效能。此外,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生态圈流量分流严重,不仅表现在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而且外部科技金融公司、核心企业、三方平台等均立足自身优势,依托场景构建自身生态圈,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为全面且包含金融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服务,导致银行生态圈在流量下降、获客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已有客户黏性也有所降低。

二是生态圈金融服务与场景结合不足,服务质效难以提升。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商业银行试图通过提供非金融服务,实现更广泛的客户触达,但非金融服务嵌入小微企业的同时并未同步实现与金融服务的良好融合,存在明显的割裂,依托生态圈获取到的客户信息和数据不能及时转化成针对性金融服务,可持续性获客、留客、活客机制尚未建立。

综上分析,数字小微金融渗透率是下沉金融服务、触达长尾客户的最终目标,数据资源整合是持续转型升级、优化迭代的核心基础,渠道融合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生态圈建设是优化获客模式、高效整合资源的重要模式,各方必须协调推进、有序发展。

二、数字小微金融发展要打造好“四个力”

(一)综合服务“力”

随着宏观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快速变化,小微企业非融资金融需求也逐渐旺盛和多元化,商业银行要以数字小微金融服务为抓手,持续强化综合服务能力,系统性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从综合金融服务供给视角看,小微客户在传统融资需求之外,往往伴随资金结算、资本管理、信息咨询等服务诉求。一方面,要在融资服务基础上,统筹各业务条线,为小微企业提供系统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现金管理服务,同时充分挖掘企业资产配置需求,提高小微企业资产获利能力,降低小微企业资金闲置成本。另一方面,要配合个人业务板块,深挖小微企业主个人理财、私人银行、家庭资产管理及家族企业传承等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资产配置方案,增强客户黏性。

从渠道建设视角看,一是要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针对业务复杂程度不同,走差异化服务路线,实现简单业务线上办、优化服务流程、复杂业务综合办、打通业务办理堵点。二是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指导线下网点朝着生态化、智能化、轻型化、专业化、综合化方向转型,不断叠加功能,拓展服务边界,达到客户“一点接入,多渠道响应”的综合服务效果,提升小微客户体验度和忠诚度。

从非金融服务供给看,针对金融服务与非金服务未能有效衔接融合的问题,商业银行要主动融入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以非金服务构建银企场景化联接,解决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进销存、人财物管理难点,实现系统互联互嵌,共建新型商业模式,提升客户开发效率。

(二)业务赋能“力”

小微企业融资具有“短、小、急、频”特征,需要数字小微金融多方位协同发力,才能实现数字化技术有效赋能。

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通过建立丰富且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行业、规模属性、生命周期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仅能够精准匹配客户需求,还能以产品强化数字小微金融服务渗透力,打造适应性更强的小微客户专属服务模式。地方性中小银行要加大与大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的合作,突破自身科技局限和规模约束,依托深耕当地优势,明确数字小微金融发展方向和目标,结合本地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数字小微金融产品,走符合地方的数字小微金融发展之路。

在优化业务流程方面,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对小微金融进行全流程线上化重塑,有效替代传统授信模式下需线下人工办理的重复性、复杂性、主观性强的工作,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增强客户体验。进一步优化远程服务,通过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的协同发展,将传统客服与远程作业相结合,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确保突发情况下服务不断档。持续发力非接触服务,减少对人力资本以及物理设备的依赖,优化足不出户的业务办理质量和标准,更加便捷快速解决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在数字风控方面,要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强化模型和技术向风控领域全面赋能。贷前基于大数据建立客户身份认证、反欺诈、风险评价等模型,通过对接企业、政务等平台的小微企业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多维数据,交叉验证企业资信真实性,智能识别贷前潜在风险。贷中建立和优化授信审批、风险定价模型,识别小微客户关联关系,准确测度其合理性用款需求,提升审批效率。贷后建立风险预警、贷款清收模型,对小微企业最新交易、税务、财务等信息进行实时交互与动态监测,不断完善预警指标和触发条件,持续校正优化模型参数,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规避、早退出。

(三)基础资源支撑“力”

数字小微金融发展中所涉及的产品创新、流程优化、风险管控等,离不开强大的基础资源支撑。一方面,离不开良好的数据治理和科技应用支撑。良好的数据治理是在数字化时代推动数据资产向信用信息转化,形成以数据驱动为主的新型小微金融服务体系的关键,要从数据积累、处理、共享等环节逐步完善数据治理过程,同时以科技建设支持数据治理,增强数据资源在更多场景的应用能力。要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AI技术,对内外部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关联分析和综合管理,不断提升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完善相应的数据共享实施细则,破除数据内部共享壁垒,并制定企业级数据标准,着力解决数据碎片化、标准差异大等问题,释放数据和科技价值。另一方面,离不开良好的制度适配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制度适配方面,要完善小微金融制度设计,探索容错试错、创新激励机制,将尽职免责、差异化考核与数字小微金融特征结合,提升各条线数字小微金融的敢贷愿贷能贷动力。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根据小微金融发展重点,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从招聘、培养、岗位设置等方面补足人才短板,做好人才储备。尤其要强化数字小微金融专业人才内部培养,建立健全差异化成长路径和相关考核、评价机制,充分挖掘人才在技术创新、模式突破上的潜能,实现业务与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

(四)生态圈建设“力”

生态圈建设可坚持“聚焦小生态,共建大生态”的总体原则,由小及大、由大到小,形成多层次生态圈结构,梯度配置资源,合理发挥生态圈价值。

“聚焦小生态”要注重服务的特色化,锚定客户拓新、促活、防流失。随着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为客户提供全覆盖式的产品和服务已不再现实,聚焦小生态意味着产品依生态场景而生,更加强调产品的专属性。可通过发挥供应链金融在不同场景下的获客优势,把资源集中到某一特定场景中,例如,根据供应链所属行业和活动场景,建立白酒行业生态圈、家电行业生态圈或“专精特新”生态圈等,对链上客群进行分类,提供特色化服务,实现精准获客。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千人千面”营销模式,强化触达和满足个性化需求能力。具体而言,可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为核心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同时,依托核心企业提供的数据信息等关键要素,为其链上客户制定专门的营销、运营、风控、产品以及相关非金服务策略,将定制化服务模式做到极致,提升客户忠诚度,防止客户流失。

“共建大生态”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度,发挥不同生态主体优势。商业银行要强化场景与平台的链接,依托产业园区、港口贸易等场景,主动发挥“推动者”“聚合者”作用,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信息平台、外部三方机构等主体,合作共建生态圈,让各方深度融入生态圈,实现金融与非金融交互,进而能够更加便捷的为小微客户提供相关服务。一方面,将这些参与主体的客户、流量、服务引入生态圈中,强化信息和数据资源整合与应用能力,不断丰富自身服务和产品。另一方面,支持和协助各参与方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自行组合,借助各方优质渠道和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共建大生态”要树立“命运共同体”观念,即生态圈中所有参与主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商业银行在引入外部主体时,要做好风险防控,防止出现服务中断或偏差,确保为小微客户提供持续、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猜你喜欢
生态圈金融服务小微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小微课大应用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小微企业借款人
新区制造生态圈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