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抗疫:大学生自主健康的校园智慧

2023-09-15 07:47周佳博包姗也
运动精品 2023年3期
关键词:抗疫新冠校园

周佳博 包姗也

运动抗疫:大学生自主健康的校园智慧

周佳博1包姗也2

(1.赣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大学校园,论文对新冠疫情防控、自主健康免疫、高校网络平台等前沿理论进行有机整合,提出校园模式下大学生通过自主健康提高免疫功能的智慧方案:(1)从信息平台联动、数据处理筛查、更新考核指标、扩展体育内涵四条路径构建运动抗疫应用体系;(2)从制定校规制度、更新场地器材设施、加强运动环境监控、规范智慧运动处方四个维度创建大学生自主健康途径;(3)以高校为基点使运动抗疫体系与自主健康途径齐头并进、以大学生为媒介将智慧方案融入校园防疫建设、以网络为纽带搭建社区—家庭—医院—学校四位一体的立体防御体系。此研究将疫情防控提升至新的理论高度,完善校园疫情防控和运动抗疫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后续校园的防控模式和运动路径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思路方法和实践支撑。

新冠病毒;校园智慧;运动免疫;主动健康;体医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要科学、精准地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1]。相较于以往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感染风险高、潜伏周期长、变异性强的特点。研究显示,截至2021年11月17日,我国现有确诊病例1257例,重症18例[2]。美国研究报告显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人数累计四千万人,且呈持续上升态势[3]。大学是人才密集之地,是疫情容易波及和蔓延的场所,而积极主动抗疫是每个高校教师、大学生的职责。目前已有学者对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大学生体育运动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归纳如下:(1)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自测健康水平不佳,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不强,自测健康评分不高[4];(2)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情绪造成了一定冲击,很多大学生处在焦躁和抑郁当中[5];(3)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弊端显现出体育活动自主实践教学能力的缺失[6];(4)对轻型感染者和恢复阶段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科学适合的运动方式进行干预,有利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和体能的恢复[7]。

然而,目前对大学生如何通过主动运动提高免疫功能的具体指导相关研究较少,学术界尚缺乏在校园模式下采用自主健康运动构建智慧抗疫方案的理论构建和实践。

本研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性特点、高校大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能现状,结合国家大政方针以及物联网技术,创新性地提出通过自主健康提高大学生免疫力的校园智慧方案并进行实践探索。研究阐明高校抗疫智慧方案的应用途径和发展方向,为大学校园抗疫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继而在高校推广普及,推动全民健身健康的高质量发展。

1 运动抗疫的背景

新冠疫情后,急需一种自主抗疫处方来减轻国家负担,继而为世界抗疫提供思路方法。运动可以很好调节身体的机能,促进平衡免疫和九大系统协调发展,体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抗疫将会是未来抵抗传染病的主要思路。

2 运动抗疫的内涵、意义与路径

2.1 运动抗疫定义

运动是指物体的位置不断发生位移的现象[9],这里的运动指人体的运动,包括身体的组成系统和器官。运动抗疫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趋于稳定继而促使平衡免疫,从而抵抗新冠病毒。免疫机能作为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标志,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一种生理功能,可有效防治外界病毒的入侵。

2.2 运动抗疫价值

运动抗疫在校园里的含义是,以高校为场所,大学生为主体,通过身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以此来抵抗外界疾病。如今许多国家已有干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方法措施。

表1 新冠疫情控制方法一览表

表2所示,运动抗疫相较于其他抗疫方式有如下好处:(1)体育运动具有协调、稳定系统的功能。适当有效的科学训练可促使垂体因子通过腺垂体调节的分泌作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保持稳定,改善情绪、降低应激,保护免疫系统。(2)体育运动所花费的经济成本较小。体育运动没有任何局限性,只要达到规定的强度负荷、时间频率即可,无需场地器材的限制,通过线上运动软件的视频模仿锻炼,既有效减少人群的接触次数和时间,又可节约资金。(3)体育运动无药理性副作用,适用广泛人群。运动通过神经肽、神经介质、谷氨酰胺、神经内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等途径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抵御传染疾病,这种调节完全依靠人体自身进行,属于内源性因素,禁忌范围较少。

2.3 运动抗疫路径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的网络平台逐渐增多,要全面保障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免受新冠疫情的困扰,应变被动治疗为积极预防,促进运动抗疫的落地实施。

图1 自主运动抗疫路径图

图1所示,可通过信息平台联动、更新考核指标、数据筛查处理、扩展体育内涵四条路径开展校园运动抗疫,它们之间既可作为部分单独实施,又可连为整体双线并进,彼此之间互为依托,相互连接,路径之间也可自由转化,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运动抗疫实施过程。

2.3.1 信息平台联动

这里的平台指联动大学高校本身的学生管理平台与运动数据反馈的信息平台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共享。应建立覆盖全校大学生健康信息的数据库,以学号为代码、以身份证为依托,方便进行身份的核查和信息的调取。数据库除了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身高体重、年级专业、户口籍贯等基本信息,还要预留空间记录学生的运动次数、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身体状况、各功能指标等跟进信息。设置每日、每周、每月的最低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对达到要求的同学和没有达到要求进行记录,坚持天数最多的同学、月运动量最大的同学、相较于前一个月有进步的同学可有不同程度的奖励,没有达到要求的同学同样短信告之。

2.3.2 数据筛查处理

通过校园感知层的监控设备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传输到服务终端,进行处理、分析、储存和运用,依托智能设备和智能设施,逐步形成以“学、台、端”为核心的技术形态,实现校园内部之间各类终端系统间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分析、管理使用。“学”指大学生,包括运动数据存储和信息数字化计算;“台”是指学校管理平台和大学生运动平台;“端”指各类移动终端和智能终端。通过“端”与“台”连接大学生与与体育锻炼之间的数据,信息传输,使高校大学生获得智能化、个性化的运动服务和体验。除此之外还可分析场馆和场地设施的各种数据,比如场馆在某一时间段是否有人使用、具体使用人数、已用多长时间、是否出过现器材故障等情况,将数据反馈到学生的手机终端。

2.3.3 更新考核指标

首先将班里同学的体质纳入班主任的考核指标中,将学生的体能体质与教师的绩效体系挂钩,鼓励班主任激发同学们运动的热情。其次对于班级总体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较少的班级,综合体质较弱的同学较多的班级,可由班主任提出申请,经学校管理层同意,由专业体育老师制定适合该班级的集体运动方案,并进行重点的监控联防。最后将抽查或者期末考试的体能和身体指标加入实践分、素拓分或平时成绩,激发学生积极锻炼热情,在学生期末考试不理想或不及格的时候,在学生要进行评优评先争奖学金的时候,可将体能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折合成相应的分数。

2.3.4 扩展体育内涵

体育是指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10]。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对体育的价值内涵应该给予补充更新。(1)主动健康+体卫融合,改变陈旧的“健康即为不生病”的观念,变被动治疗为积极预防,从身体、心理、道德、社交四个方面形成健康管理的校园行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关于运动的基本常识和理论知识,突出体育运动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将运动抗疫理念深入人心。(2)体育道德到体育伦理,责任伦理要求行动者对行为意义的认知和与现实相联系,强调行为目的和工具的合理性[11]。体育本身便具有责任伦理的性质,以人体为本质,强化体能、娱悦身心作为目的,释放为特征,使人朝着完全人格方向发展的方式过程”。(3)生命第一,人类即为统一的整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坚持“生命第一”原则是解决各种伦理问题的最高法则。无论是学校社区、还是社会政府都需要树立“贵生”的思想[12],即一切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最高准则,在这一准则指导之下,素质教育必不可少、体育内涵必将更新、体育融合必成主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3 校园抗疫:大学生自主健康的途径和运动抗疫的应用

3.1 大学生自主健康途径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天,运动抗疫势在必行,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及作息规律研究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高校学生运动抗疫的应用途径格外重要,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和功能的提高来抵御新冠疫情。

图2 大学生自主健康途径图

图2所示,大学生自主健康共有三条途径,分别是加强运动环境监控、规范智慧运动处方和制定体育课程体系。

3.1.1 加强运动环境监控是核心

在大学生管理平台中加入运动管理监控的板块,监控校园范围内的道路情况、天气情况以及空气质量情况,利用感知技术将校园的感知设备捕捉到的信息数据保存并传输至感知系统。大学高校里的感知设备可包括高清摄像头、空气质量仪、无人机影像、红外线测温仪等。大学占地面积普遍较大,会有许多人迹偏少的角落,这些地区应重点监控,应确保学生在运动锻炼过程无论是在哪个地方昏厥晕倒,学校的感知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在有效的时间内医护人员抵达现场并进行救治;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应严格保证本校学生与外界人员进行接触,隔离出安全地带,既防止被外来人员骚扰,也防止被感染。

3.1.2 规范智慧运动处方是关键

智能运动处方在校园抗疫应用除采用可穿戴设备实施调整运动负荷强度外,运动处方本身还应注意三点:(1)运动应以增加体能,提高免疫机能为主。可采用不同方式的跳跃、变换路线跑、变速跑等方式来增加心肺功能和心肺耐力,保持协调、有节奏感的练习。(2)注重多组数、多次数、耐力性练习。体能和身体能源的恢复是一个“消耗—疲劳—恢复—超量恢复”的过程[13]。体能恢复速度与身体能量消耗和运动的时间、强度频率有关,当人处于疲劳期和恢复期时,身体健康水平和抵御疾病的能力会下降,不符合当下运动抗疫的宗旨。(3)区别单人训练与团体练习。将体育课堂上的集体运动与个人练习区分开,集体的练习应以注重团体协作的运动练习为主,个人的训练方案应该以突破、增强薄弱项为主,重点在于促进身体各功能的均衡发展。

3.1.3 更新场地器材设施是基础

运动形式是运动处方的核心,而体育器材选择的丰富性决定了运动形式的多样化,大到场馆场地,小到设备器材,每一种运动设施的选择都代表着运动方式的不同。体育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体育器材种类,扩展体育器材的样式,促进运动处方的及时更新。

3.1.4 制定体育课程体系是保障

增加大学生免疫力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该过程的实施需要体育课程的支持,因此学校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更新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在教学规范与学练要求的长期互融中提高课堂质量。有研究证明,急性短时中等强度运动可激活免疫系统并提高免疫功能[14],经常从事适中运动者感染上呼吸道的风险明显偏低,患感冒次数和感冒总天数较少,可促进人体免疫监视功能。在上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情况,适当采用高强度有氧间歇的运动形式增强大学生的体适能健康,在加强基础功能训练的同时,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免疫调理功能。

3.2 智慧运动方案与校园防疫建设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揭开了关于健康战略的研究篇章。健康战略的主体是人,学校是人群聚集的重要场所,因此全国高校都应具备属于自己的一套防疫方案,随着智慧化和数字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智慧校园的构建已渐渐提上日程,黄荣怀认为,智慧校园具有全面感知环境、网络无缝互通、师生个性服务、数据海量支撑、学习环境开放等五个方面的特征[15]。随着疫情的来临,将智慧运动方案的应用融入智慧校园体系将至关重要,而智慧抗疫方案与校园防疫建设将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具有如下关系:

部分与整体。校园防疫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总体的工程可视为整体,智慧运动方案被包含于校园抗疫体系当中,属于该体系当中的一部分,因此应当通过增加智慧运动方案的可行性、实践性、科学性来促进校园防疫建设的成熟;作为整体,校园防疫体系的构建应给予智慧运动方案足够的重视和一定的支持,以整体的发展促进智慧运动方案的落地实施。

个体与一般。由于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当地政策、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同,每所大学都具有差异性和自己的特色,每所大学的智慧运动方案的制定实施会略有不同,需要因校而议。在全国推广的过程应先是一所高校进行试点,再将经验进行全国性的交流推广,全国高校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校园防疫建设。

量变与质变。智慧运动方案的初衷在于通过运动提高学生机体免疫功能,抵抗传染病毒的入侵,每一次科学有效的运动锻炼都是一次量的积累,每一次的积累都会增加身体的功能,当身体承担的负荷达到免疫功能抵抗传染病毒需要的强度,校园运动方案也便取得成功,而该方案也会巩固加强校园防疫体系的建设。

3.3 建立立体联防机制

充分利用物联网与新冠防控融合发展的机遇,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网络为媒介的社区—家庭—医院—学校四位一体的立体防御体系,有助于变被动治疗为积极预防,充分发挥运动健康的赋能效应,增强并保障高校大学生的免疫机能,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跑完大学生自主生命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3.3.1 家庭-学校

将家庭健身设备的信号源与学校的平台体系相连接,建立起家庭—学校的联防联控体系。家庭方面设置健康管理指标,将环境、行为、生理、设备等信息接入智能健康终端设备,智能健康检测设备测量的血压、血氧、血糖、心电等健康体征数据,当这些数据达到一定阈值,智能设备系统会发出预警提醒,根据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活动时间、活动轨迹、活动强度等信息来进行综合指导。

3.3.2 社区-学校

将大学校园的学生健康数据库与智慧社区平台对接,建立社区—学校的联防联控体系,实施社区与学校的健康数据传输和运动信息传输,随时更新完善大学生的相关信息,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全天候的保护。将不同学校的学生与每个家庭的大学生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各自大学所在地、体温数据、出行记录等,将结果数据传输至各个学校的管理后台,运动抗疫的任务便移交交由社区完成,保证运动的持续性和畅通性。

3.3.2 医院-学校

医院作为预警防控的中坚力量,应随时为高校大学的运动抗疫提供支持。将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对超出学校干预范围和干预能力的大学生的数据移交医院,由医生诊断进行决策,建立医院—学校的联防联控体系。学校将学生的体检报告、身体指标、运动强度、接种情况和每日温度上传至医院的信息平台,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对温度异常的同学进行标记并将信息反馈至学校平台,学校针对反馈信息调整策略。

4 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

此研究作为校园运动抗疫理论的起始研究,开启了校园抗疫的篇章。未来的研究应在以下方面有新的拓展和突破。(1)应着眼于校园智慧运动抗疫的实证研究,深入挖掘智慧校园对运动抗疫的支持作用,完善智慧运动与校园防疫建设的理论基础,借抵御新冠疫情为契机掀起全校运动的热潮,促进大学生机能免疫机能的增强;(2)特别重视从校园运动到体卫融合的转变,深入讨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卫生健康所起到的角色作用和承担的使命责任,以校园运动为手段将防御新冠肺炎疫情的关口前移;(3)尤其关注从运动抗疫到运动抵抗传染病的发展,将运动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针对不同的传染疾病,将运动的强度负荷具体量化,分别采用不同的运动形式进行干预。(4)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医院的交流联系,动用社会力量集体为大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通过学校-家庭-医院-社区的联防联动进一步解决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短板”,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1]王伟光.关于世界性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时局的哲学研判[J].哲学研究,2020(11):3-17.

[2]Vaclav Smil.新冠疫情:两年后的超额死亡率[J].科技纵览,2022(5):3.

[3]Hong K H, Lee S W, Kim T S, et al. Guidelines for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n Korea[J]. Annals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20,40(5):351-360.

[4]陈菲,汤杰,孟红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的自测健康与应对方式[J].校园心理,2021,19(4):313-316.

[5]韦建林.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应对[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20):3.

[6]李晨,董捷,崔琳.新冠肺炎疫情下线上体育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0,38(6):6.

[7]王义勇,叶燎昆.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体育教育认知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164-165.

[8]谭晓东.历史上传染病疫情特征与处理[J].人民论坛,2020(10):5.

[9]李猛.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定义:一个存在的解释[J].世界哲学,2011(2):155-200.

[10]徐鹤平.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智力,2020(4):57-58.

[11]刘正,曹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体育伦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3):30-38.

[12]董鹏,程传银,赵富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学校体育的价值、使命与担当[J].体育学研究,2020,34(2):59-64.

[13]包国勇.小学生“抗疫复学”阶段“体能恢复”的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2020(5):3.

[14]刘莉,林建棣,成伟栋,等.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运动免疫[J].中国临床康复,2003(18):2634-2635.

[15]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

Sports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Campus Wisdom for Autonomous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ZHOU Jiabo, etal.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4, Jiangxi, China)

周佳博(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包姗也(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思政与评价。

猜你喜欢
抗疫新冠校园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