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明
摘 要: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平面图形主要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学生应该掌握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来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其中,数据建模和多媒体技术是很重要的教学工具,它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理清学生的思绪,提高其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平面图形教学时,要加强教学工具的应用,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平面图形面积;建模创设;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平面图形面积是作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作为数学教师应重视小学数学中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导,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及科学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而数学建模和多媒体技术是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不仅可以助力教师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存在以传统模式的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学,由此产生以下问题。
(一)未找准定位,无法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开展教学之前,尚未制订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和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制订出教学计划,无法提升教学效率,主要表现为:
第一,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和背景,教师可能无法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不清楚他们应该学习什么,缺乏明确的学习方向,感到困惑和失去兴趣。
第二,未能因材施教。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选择了不适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所教授的知识,无法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三,学生参与度低。如果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制订教学计划,学生可能会感到被忽视或不被重视,这会导致學生的参与度降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二)教学理念因循守旧,无法创设高效课堂
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是利用板书和口述的方式进行课程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感到十分单调,且平面图形内容本身就比较单一,较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很多的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快速地讲解,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小学生由于自控力差,就会出现精神不集中等问题。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了知识,没有科学地制订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策略
在平面图形面积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直接让学生背诵面积计算公式,这种背诵记忆限制了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一旦学习其他版块的知识,就会彻底遗忘公式。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学会应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学习。
(一)公式推导延伸思维运用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通过推导公式,学生需要仔细思考和分析与面积计算相关的概念和性质。这种深入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使他们对面积的概念和原理有更清晰的认识。其次,强化记忆和应用。通过推导公式,学生需要反复思考和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这种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并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公式的能力。再次,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这种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数学和其他领域都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推导公式,学生可以思考公式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推广。这种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探究精神和质疑态度。最后,强化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推导公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复杂概念和技巧。这种自信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知识,其中的公式S=ah,教师要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学生首先要观察平行四边形,想象和平行四边形比较相似的图形,找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通过画高—沿高剪—平移三角形—拼成长方形等动手活动,再结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而推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一个个环节的学习过程,对所学的内容逐渐加深,进一步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体验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思维差异会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在此情况下,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可以引入数学建模,让学生解决与空间几何相关的问题,例如构建简单的模型、计算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等。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结果,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1. 模型创建,由具象延伸至抽象
以“认识图形”相关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校园风景图,让学生挑选出自己在校园风景图中的最喜欢的部分,继而再引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数学图像,建立起学生对相关图形的表象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进行抽象概括,对概念本质属性进行讲解,由具象延伸到抽象,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再对图形的相关定义进行归纳,以长方体特征为数学变量构建长方体模型,即满足这一模型要求的就是长方体,继而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是长方体,进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改变变量,设立假使条件,如假设一个长方体所有边长都一样长,最终会得到一个怎样的物体?什么情况下会把一样物品做成正方体、圆柱、球等问题。如此,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图形特征及其与生活之间的关联。
2. 完善数学模式,进一步延伸数学知识
以“面积”相关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析正方体、长方体的区别和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引入长方形与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利用尺子进行测量,并验证,挖掘图形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期间可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同时也可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概念。如在推算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让学生将长方形分割成等大小的正方形,引入“分割”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面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数学模型,让学生推理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使数学知识得以衍生。
3. 模型检验,由抽象回归具象
在学生具备一定数学建模基础后,教师可进一步将数学教学回归到生活,落到实处以此来完成模型的检验。以“正方体与长方体”相关教学为例,这一课程内容会牵涉到体积的计算。对此,可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较为常见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如橡皮与文具盒,可回顾性地分析知识,引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学中的“分割”思想:一个长方形可以分成多少个小正方形和它的面积有关,那么决定一个文具盒能装多少块橡皮和什么有关?除了橡皮的平面面积之外还和什么有关?学生可以很容易联想到橡皮的厚度,如此延伸至橡皮的长、宽、高,这就很容易得出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创建这一模型后则可由学生进行模型检验。如计算橡皮体积,增加和橡皮等体积的木块,让学生装入文具盒或木盒中,通过前面得到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木盒体积,再计算木盒中木块体积之和,检验两者是否相等以此来检验这一体积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使得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回归到具象的学生生活。
4. 由浅入深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体验感
新课改要求,在小学教学课堂中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有序、连贯、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心、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享受到积极的学习体验。数学课程应该从相对简单的概念和技能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适应较低难度的内容后逐步挑战更高难度的内容,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过度挫败或无法跟上进度。而后,将新学习的知识和之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引入新概念时提醒学生与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的联系,帮助他们建立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如在学习平面图形面积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和动脑,学生通过动手的锻炼,有了实践经验,便于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5. 提升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更高效
以“三角形面积”课程讲解为例,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硬纸板制作出三角形的模型,然后拼接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发现三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以此就能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式。通过这种动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课堂的高效性。
(三)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
随着教学的改革,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呈现信息,丰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音频、浏览图像等方式获取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的图像、动画和音频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帮助学生以多种方式感知和理解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具吸引力,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师将教材中一些静态的知识点利用动画的方式表达,让知识呈现了动态化,做到了动静结合,学生在难点和重点知识的理解上也有所加深。
以“圆的面积”相关教学为例,圆的计算公式要想推导出来,要将圆向着长方形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无法通过板书等形式进行讲解,无法将圆划分为多个等份的图形。此时就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利用动态的图形实现这个分解过程,学生在多媒体的展示下可以清晰地掌握图形转变的过程,还能有效地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四)结合现实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利用知识点处理生活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实际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观察建筑形状、道路、标志、家具等,识别其中的矩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并讨论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者举办班级小组平面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将平面图形与艺术和图形设计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创造和表达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平面图形来设计艺术作品、海报、标志或图形排版等,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意识。
三、结语
进行小学数学平面图形面积教学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学生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过程的指导。
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亲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融入课堂氛围中。教师还要创新多种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利用動画的方式将教材重难点内容展示出来,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学到的平面图形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