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策略探析

2023-09-14 02:28:46王良东
科学咨询 2023年12期
关键词:素养数学能力

王良东

(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校,重庆 405800)

数学核心素养所涉及的是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要素,是学生学习以及掌握数学这门学科的必备能力与核心品格的综合体。为了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应当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改革数学教学,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如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实践教学、情境教学等。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一)核心素养

自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一词便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词汇,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对未来生活、学习、工作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核心素养的研究,希望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教授学生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掌握数学关键能力、完善个人品格、提高个人素质、丰富个人情感等,促使学生在未来能够良好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他们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逐渐成长为祖国需要的有为青年。

二、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一)未能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注重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重新规划数学教学的方向,结合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学情,合理地规划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良好地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学生在一系列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知识水平,同时提升自身数学素养。而现实情况则是部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状况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未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素养,进而习惯性地应用单一的教学模式组织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意在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学习成绩[2]。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便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自主学习、思考及探究知识,增强自身数学知识水平。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了解小学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明确教学的不足,通过多种渠道强化自身教学能力,以便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教学要求优化数学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良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但现实情况则是部分教师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容易思想固化,工作动力减退,凭借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教学经验组织和开展数学教学,不注重创新、优化、调整,导致课堂教学侧重数学知识讲授,忽略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培养及数学素养培养。

(三)未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

观察和了解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情况,不难发现诸多小学生数学学习比较吃力,难以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另一方面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客观来讲,数学素养的内容之一就是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在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未能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素养,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手段,导致课堂教学未能良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让他们发现数学学科的乐趣,进而未能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地学习知识,甚至出现厌学现象[3]。

三、小学数学教学优化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1.校方

对学校来说,其作为教育发展的主要平台和主要环境负责方,需要从教学策略、方针以及机制等方面,统筹教育改革的方向,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在我国教育相关政策及教育部提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良好展开,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学校方面应当贯彻落实现代教育理念,规划并实施教育措施,以满足现代化数学教学需求。具体做法是:①从打造现代化数学教学,科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完善现代教育基础设施,如引进先进技术及配套设施,以支持教师多元化教学;②为了使教师能够跟上现代化数学教学的发展步伐,学校方面还应当组织教师参加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培训活动等,让教师在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提高专业素养等;③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学校方面还应当构建完善的教学考评机制,合理地设置考核标准及考评方式,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地评价教师教学,以便客观地反映教学不足,督促教师改进数学教学,为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奠定基础[4]。

2.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学习最好的激励就是“兴趣”,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就是对学生学习、探索、去了解的内在激励。而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新要求的情况下为了良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教师应当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学情,灵活改变教学策略,借助数字资源或者先进技术创新数学教学,如flash动画、PowerPoint呈现教学,创设灵活生动的课堂氛围,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圆柱与圆锥”教学中,学生难以准确地理解圆柱、圆锥,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制作flash动画,呈现立体化、直观化的圆柱和圆锥,并且演示圆柱和圆锥的制作过程。如此能够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圆柱与圆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圆柱、圆锥的面积、体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数学素养。

3.学生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素养培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①帮助学生形成和强化数学思维。数学作为一门思维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对计算步骤、逻辑推理、证明推演等要求非常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概念推理、问题解答、知识运用等,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如此才能促进他们数学素养发展[5]。②帮助强化数学关键能力。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解题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灵活应用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及准确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答能力等将有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相应的数学素养也得到良好发展。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一直以来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数学思维及数学关键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锻炼与培养,导致学生数学素养未能良好发展。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变此种局面,首先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及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政策,领会政策精神,并且在其指导下创新与改革数学教学,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学习、思考及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强化数学思维及关键能力,促进他们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此,教师应当将目光转向情境教学,联系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将生活素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打造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积极正面地感染和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推导数学概念、解答数学问题、运用知识等,良好地培养数学素养[6]。

2.优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品格、能力、素质等,促进他们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而优化数学教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①教授学生运算方法,培养良好数感。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为了能够不断地强化学生数学素养,教师应当注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运算教学中注重教授学生运算方法。目前数学运算方法较多,如代入法、凑整法、拆分法等,教师应当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运算方法,之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数学运算,相互帮助、相互指导,解决思想困惑,掌握运算方法。同时学生在主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数感也得到良好培养。

②发散提问,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问题提出与解答的重要性。教师应当转变关注学生问题解答准确性的想法,而是要关注学生解题的过程,这是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驱动法来组织和策划数学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尤其是重难点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之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教师关注学生思考和解题情况,适当地点拨学生,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灵活地运用知识进行解答,如此即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7]。例如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为:“大海的天气太恶劣了,信号传输时断时续,接收员分3次接收到了全是反着的信息,如果你是救援船船长能确定故障船的位置吗?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之后教授学生数学知识,鼓励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运用知识解题。

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无论是从教育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都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展开数学教学,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结合教学视频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之后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分析、思考、讨论及解答。这一过程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在思想火花碰撞下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及方法。这对强化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有很大帮助。

④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经验,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程度有限,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不强。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策划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开展实验活动、DIY活动等,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退至学生的背后,观察学生实践情况,进而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或者支持,以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完成实践任务,如此学生的探究能力势必能够增强[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的方向有所改变,其中之一就是核心素养发展。而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效果予以分析,该项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落后、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未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对此,应当响应素质教育政策号召,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创新调整数学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素养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