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岛地区博物馆发展新路径
——以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为例

2023-09-13 06:43姜瑞雅陈依婷
关键词:文创海洋博物馆

杨 宁 姜瑞雅 陈依婷

(浙江海洋大学 师范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2021 年5 月4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新时代博物馆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涉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明确了未来十五年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模式。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依托区域内丰厚的海洋文化资源,着力提升海洋文化内涵,从本土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入手,建设“多博一体”的海洋系列博物馆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海洋文化资源“博物馆小镇”集群聚落。然而,面对新时代、新形式、新需求,以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为代表的浙江海岛地区博物馆仍面临巨大发展问题。本文试图从博物馆的馆际联合、馆校联合和文旅融合的三个视角出发,剖析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成功出圈”的特殊发展路径,以及当下发展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实地探查、采访工作人员、来往游客、发放问卷等方式开展调研,进行探讨,力求寻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

一、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突围之道路

岱山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岱山县环海而生,岱山县人民傍海而居,在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出了独具特色、旗帜鲜明的海洋文化。然而,受海岛地理因素、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岱山县未能建成大型综合性博物馆。2000 年以来,建成了一系列规模相对较小的主题博物馆,主要有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灯塔博物馆、台风博物馆、盐业博物馆、海防博物馆、金维映史迹陈列室等等,总称为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下文简称“岱博”)。与内陆城市的博物馆相比,岱博在经费、平台、知名度、藏品、人才、游客基础等众多方面资源有限。那么,岱博是如何突破资源困境,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迎来博物馆发展的崭新阶段?

(一)馆际联合,打造博物馆品牌文化

岱山县文广旅体局以特色海洋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依托,着力建设海洋系列博物馆,强调馆际合作,打造“多博一体”的博物馆品牌文化,发动博物馆集合零散的、孤立的、薄弱的博物馆,统筹协调并整合六大展馆资源,优化藏品、资金、人才配置,促进藏品、资金、人才等资源流通,让资源“转起来”。为了进行更好的统筹管理,该县“成立了岱山县海洋文化博物馆管理科, 对全县各博物馆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指导, 制定出台《岱山县海洋文化博物馆管理暂行办法》,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1]。打响“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品牌,不但增强了岱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制造了“卖点”,增加了社会关注度和知名度。

(二)馆校联合,共筑馆学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博物馆日益成为青少年以及社会民众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岱博迎合时代热潮,以海洋特色文化为核心,积极与各中小学开展合作,开发面向中小学生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推动“博物馆进校园”。譬如,在岱山实验学校,岱博带来的“传统渔家技艺——蟹笼制作”教学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渔业文化,在文化遗产中寻根追梦。同时,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岱博主动对接校外教育,大力开拓课外教育资源,将“在课堂中学”转变为“在课外去学”。建设“渔耕岱耘”海洋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讲解员成为研学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实现身份的多元转化;将“教、学、做”结合起来,开展“小蟹笼制作”“巧手做香囊”等系列精品研学课堂,通过馆校结合,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授课,打破传统灌输模式。

(三)文旅融合,形成博物馆特色旅游链

第一,以文促旅。岱博顺应文旅融合新趋势,与岱山县各大旅行社开展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汇入岱山各大旅游景点,增设包含博物馆在内的旅游线——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与金维映史迹陈列室同位于东沙古镇,来往游客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能够游览古镇的古色古香,也能在古镇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领略岱山渔业的历史和金维映烈士传奇的一生,造就了博物馆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第二,游有所得。随着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文化体验、夏令营、游学团等各类项目掀起热潮。岱博于2020 年3 月起陆续推出亲子游、学生游、夏令营、研学团等游学项目,让游客边玩边游。截至当年7 月,全县海洋文化博物馆已接待游学团队数十个,团队参观人数超过2500 人,客源方向包括北京、黑龙江、江苏和省内杭州、绍兴、湖州等地,项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游客在岱博之行中游有所得。

第三,文创突围。岱博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结构升级、丰富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的进程中看到了文创产品发展的机遇,主打特色海洋文化品牌,有意识地研发出与海洋灯塔、台风资源等与海洋文化元素相关的文创产品——印制海岛风光的帆布袋、色彩和谐的灯塔、朴素精致的帆船模型,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都有售卖文创的服务点。这对进一步“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理念,引导文化和旅游消费行为,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有着重要作用”[2]。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具体了解公众对岱博的基本态度,进一步探求岱博发展的基本情况,笔者团队于2022 年暑假期间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工作领域的人们对岱博的看法。共收集了159 份问卷,其中68 份来源于调研期间来往的旅客、研学队伍、当地居民,91 份源于线上人群填写。各年龄阶段分布和各职业情况分布的统计和分析,具体见图1 和图2。在年龄构成上,5 个年龄维度整体较为均衡,说明近年来岱博的访客年龄相对分布均匀。18-55 岁整体年龄占比约 76%,说明中年、青年是主力群体。从问卷人群的职业领域分布上来看,在校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大,说明有一定文化程度、自由时间较多的人群更倾向于博物馆等开放性文化场所。

图1 问卷调查:各年龄阶段分布

(一)馆际联合——馆际交流合作有限,展览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金维映史迹陈列室、中国海防博物馆和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仍主要以图文、实物等传统展览形式为主,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展陈发展较为滞后,参观者与展品的互动方式单一,易于使参观者产生审美疲劳,与中国台风博物馆的展览发展水平差距较大。64.15%的游客更喜欢兼具图文、实物、影像、沉浸式体验仓等多种展示手段的中国台风博物馆。见图3。

图3 您更喜欢以下哪一个博物馆的展览形式?

(二)馆校合作——教育资源不够充分,教育职能作用有限

教育资源有限主要包括教育场所空间有限;缺少教育教学设备;教育活动未建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薄弱,亟需专业的授课队伍。教育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海博课堂”的开展,教育活动场地有限,是“海博课堂”规模受限的主要原因;教育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多数人认为岱山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有限,仅能够满足目前已有的课外教育活动。见图4、图5。

图4 您认为岱山海洋文化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充足吗?

图5 您认为岱山海洋文化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仍有哪些不足?

(三)文旅融合

1.文创产品缺乏更好的创意,未形成自身特色

调查问卷显示,仅有9.21%的游客从未购买过文创产品,说明游客对在旅行途中购买文创具有强烈意愿,可见文创市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是亟待开发的蓝海。超过半数的人愿意购买“创意吸引人”“外表美观”“承载文化价值,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创产品,可见创意、外表、赋能是考量文创的三个重要维度。见图6。不愿意购入岱博文创的问卷对象中,绝大多人是因为岱博文创“千篇一律,缺乏内核”,见图7。说明了文创产品高度同质化,使得“创意”这一维度严重失衡,降低了游客的消费欲望,出现了文创的供给与游客的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图6 您有购买过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吗?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购买文创产品?

图7 您为什么不愿意购买岱博内的文创产品?

2.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出行不便利

48.3%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岱山出行不太方便,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公交线路不够科学,网约车发展缓慢,几乎不能用手机打到车,需要去路口打出租车。见图8。因此55.73%以及49.62%的调查对象选择个人自驾以及团队大巴的方式进行游玩。见图9。欠发达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了游客的旅游门槛,无形中将没有汽车资产以及不具有“跟团游”旅游习惯的游客拒之门外。公交发车频次较低、运营时间未覆盖游客游玩需求的公共交通,隐性地增加了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游客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尤其是台风博物馆与海防博物馆地处偏僻,且相距甚远,现有的公共交通工具难以将二者有效连接,将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大幅降低。

图8 您认为在岱山县的出行便利吗?

图9 您是借助什么交通工具进行游玩的?

三、浙江海岛地区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通过实地探查,采访工作人员和来往游客,制作、回收、分析问卷数据,下面对以岱博为对象的浙江海岛地区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一)馆际合作作用有限,展览形式平面单一

馆际合作促进了藏品、人才、经验等资源的有效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丰富了博物馆的展品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观光需求。但是,目前海洋博物馆馆际合作的发展大部分仅限于藏品、资金等物质资源的流动,在运营经验、人才等资源的互补上仍有所欠缺。如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和金维映史迹陈列室在展览形式方面仍以文字说明与实物展示为主,形式单一,视觉效果和整体感受不佳,缺乏吸引力,止步于传统的平面静态展示,并没有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博物馆多媒体展示运用多媒体节目对博物馆进行适当的形象宣传,深化、提高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表现效果。”[3]中国台风博物馆则运用了4D 动感影院和仿真模拟系统等多媒体展示方式,以参与性、互动性手法,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台风的凶、险、奇,打破了藏品以文字与图片等静态的展示形式,给游客带来了极佳的参观体验。中国台风博物馆与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金维映史迹陈列室展览形式的差距,鲜明地展示了海洋博物馆之间在运营经验方面馆际合作的割裂。

(二)馆校联合未落实处,授课资源有所不足

近年来,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扩大博物馆的教育影响,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如各馆联合建设“海博课堂”,开展“小小剪纸画、浓浓爱国情”剪纸活动等多种以宣扬海洋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活动,推动了博物馆与学校的进一步融合。然而,博物馆馆校联合未能最大效率地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相应的课程资源还有所欠缺。譬如: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讲师队伍;虽配备了一定的教育场所,但教育场所空间与学生的人数不能匹配,像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原计划组织学生来馆内进行绘画写生的活动,最终由于场地限制被迫中断;教育内容呆板,“渔民画”“木偶戏”等非遗传统项目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因此,海洋文化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时,未形成专业博物馆讲解员与专业教师的互通有无,师资队伍建设有短板,也并没有继续开发课程资源、更新教育内容。馆校联合资源利用率较低,授课资源比较短缺。

(三)文旅融合有待完善,文创产品出圈困难

从目前来看,海洋系列博物馆有意识地以海洋文化为主题, 正在打造一条互为补充、形象各异的文化旅游链,成为了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相关采访与问卷调查,一些海洋博物馆内的文创产品售价大多位于20 元至50 元之间不等,价格“亲民”,受到来往旅客的喜爱,因此售卖情况良好。然而这一文化旅游链在内部仍存在着交通与文创等方面的问题。文创缺乏亮点,缺少文化内核。现有文创结合了海洋特色,玩法常规,是合格的文创,但仍缺少亮点,没能精彩展现海洋特色与城市文化。这也是目前博物馆文创的痼疾所在:产品设计缺乏新意,各个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还存在山寨化、同质化的现象,整体样式比较单一;文创产品的传播、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缺乏完善的文创产品市场机制;“缺少高层次创新型研发人才,博物馆对工作人员的招聘有自身的标准,通常会受到人事制度和编制的限制。”[4]

四、浙江海岛地区博物馆的建设路径与措施

(一)强化馆际交流合作,推行全面联动发展

1.推动“云上博物馆”建设

首先,打造“博物馆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互联网在边远海岛地区也日益普及,位于海岛地区的海洋博物馆,由于资源不足、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等原因,难以整合有限的资源并发挥资源最大化。更高层级的海洋博物馆可“以强带弱,以强促弱”,挖掘海岛地区的海洋文化,丰富自身文化体系,以互联网直播技术为依托,协同建设“云上博物馆”,注重“数字化”馆藏的开发,整合馆藏资源,共享博物馆数字资源,使博物馆教育资源更惠及资源稀缺的海岛地区。其次,开发微信小程序,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轻量级应用。微信小程序开发成本低、周期短,且功能较为齐全,能满足基础功能需要,无需下载即可使用,可借助微信平台快速聚集流量。浙江海洋博物馆群可联合打造“浙海博群世界”小程序,用户可通过小程序了解浙江省内所有海洋博物馆的相关资料,回答与博物馆本身、博物馆藏品等有关的问题进行闯关游戏,按规定路线前进并不断开启新的博物馆地图。在每个博物馆版图中,用户在完成闯关任务后会接触到博物馆藏品,了解博物馆的前世今生,随机获得该馆推出的文创产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的潜在参观者通过线上方式了解藏品,感受到浙江省海洋海岛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借此可触发用户到访浙江各海洋海岛博物馆的意愿。

2.加强馆际协同联动

首先,浙江省海洋类博物馆类型丰富,水下博物馆、海洋博物馆、海岸博物馆不胜枚举,中国港口博物馆、海防历史纪念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灯塔博物馆等海洋人文历史博物馆迥然不同。海洋博物馆应立足当下,统筹盘活现有资源,以海洋文化为主线展示浙江海洋历史人文风貌,突出海洋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使其成为浙江海洋文化的展示厅。各海洋博物馆应互通有无,增进馆际合作交流,可围绕特定海洋主题以临时展览的形式使馆藏资源灵活运转起来,完善馆藏“借还”机制,使馆藏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其次,开拓思维,合作挖掘海洋特色资源。浙江沿海地区海岛林立,海岛资源丰富。然而受经济和地理因素的限制,大多数海岛的海洋文化并未得到开发。舟山五峙山岛本为无人岛,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各种生物的繁殖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浙江自然博物馆以五峙山岛为原型,深入考察和研究,设计了二维与三维交互的场景模型,展现了更具创造性的展览模式。最后,深入挖掘海洋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如海防纪念馆中的军事海防教育,沿海人民抗倭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革命故事,结合时代主题,唤醒沉睡的“红色宝藏”。今年,浙江海洋博物馆群可以牢牢抓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措施,结合自身的馆藏资源不断推出新藏品、变换新形式。这不仅能赋予藏品新的生命与活力,发挥浙江海洋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又能积极响应时代主题教育。

(二)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构建教育资源共享

1.拓宽授课空间

在博物馆教学资源与学校学生规模不均等的情况下,海洋博物馆可以选择将授课空间转向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与教学设备,以弥补自身教育资源的不足,进一步推动“博物馆进校园”。同时,博物馆也需要充分利用馆内的有限空间,优化馆内布局,对馆内授课场所进行扩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联合各大学校、夏令营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推动博物馆研学活动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博物馆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同时获得旅游的体验。联合学校组织开展博物馆特色主题活动,按照博物馆自身的特色与周边学校的教学内容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注重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段,组织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学习”。[5]针对不同学龄,开发和推广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系列博物馆活动课程。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评估效果,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博物馆为阵地,积极开展“小小讲解员”选拔活动,不断扩大少年儿童参与度,使“在课堂中学”转向为“在课外去学”。

2.构建课程体系

海洋博物馆作为传承海洋文化的重要阵地,有必要与学校特别是海洋类主校共同构建独立的课程体系。以博物馆自身丰富的文物资源为基础,将已有活动项目,如拓片制作、木偶戏、制作渔民画等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合,联合各大中小学师资队伍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文博主管部门、各博物馆的专业人士,联合建立教育教学网络,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将博物馆的文化精粹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共同研发、打造具有全新色彩的教学课程,为学校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强化海洋博物馆对年轻一代的感染与熏陶。

(三)持续推进文旅融合,打造“海味”特色品牌

1.开发文旅专线

以浙江省文旅局全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并将各类海洋博物馆融入其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浙江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1 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 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 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20 家等等,[6]因此浙江可以借助自身已有的旅游产业,与当地的海洋博物馆文化产业相结合,进而促进两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释放文旅融合大魅力。以舟山海洋类博物馆为例,舟山市作为旅游城市,代表性景点有普陀山风景区、朱家尖风景区、秀山岛景区等,舟山市文广旅体局可以将这些景点与舟山博物馆、普陀区博物馆和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等博物馆结合起来,打造一条“踏浪而来、舟游列岛”的文旅专线,见图10,使游客最大限度地体验舟山海洋文明的独特魅力,既促进了舟山传统海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增强旅游者的海洋文化自信,缓解文化事业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又能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达到双赢的效果。

图10 “踏浪而来、舟游列岛”文旅专线设计图

2.推进创新机制

在文创方面,浙江地区海岛博物馆需要推动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新机制,补足产品的创造性。为了让海洋博物馆文创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博物馆可以分别从内部优化与外部引入两个方面来提升文创产品的创新性。首先,“在内部采用‘一馆两制’的方法,把设计、营销与业务等相关岗位进行分治,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提高内部人员的效率”[7],并辅之以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文创团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证文创产品的顺利开发。其次,海洋博物馆需要在人才引进上予以更多重视,加大向外扩招的力度,适当提高专业人才招聘要求,增加人才招聘的多元性,为文创产品的创新引入更多领域的人才,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创造性。最后,文创产品的开发应当与时俱进,迎合时代潮流,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开拓创新。如图11 和图12 所示,团队在调研舟山博物馆时,发现以漫画形式展示舟山民俗历史,不失为一条具有借鉴性的新思路。

图11 祭海谢洋(原创漫画)

图12 添丁(原创漫画)

(四)适应互联网新时代,全方位立体式推介

1.信息裂变传播,流量加持增幅

互联网时代文旅产业的发展已经和流量深度绑定,好风景更要有好流量。从好风景到好流量,关键是要立足游客心态,发挥“吸引力”。玩转联名,借助大IP、著名品牌的影响力是“流量密码”之一。首先,通过与肯德基、麦当劳、优衣库、名创优品、星巴克、瑞幸等大品牌积极协商,针对海岛独特的衣食住行因素,寻找海洋文化博物馆历史文物和各大品牌价值内涵、商业模式之间的共同要素,开发新的运营模式、包装形式,实现品牌由一生多,合作共赢。譬如,通过打卡博物馆、参加博物馆等活动可获得各大品牌消费券,各品牌的消费积分可以兑换博物馆VR 体验卡、文创产品等奖励。其次,招募网红达人、合作明星,推动博物馆通过有效曝光走向大众视野。网红达人通过走、看、拍、说等形式,导览、推介历史文物和人文底蕴,鲜活、生动地展示海洋特色博物馆资源,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大众点评、美团等阵地留下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并通过密切的粉丝互动带动更多的人打卡、晒图,抢占流量高地。最后,以素人为主要对象,通过可选餐厅的免费用餐、免费民宿体验等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针对大学生、老年人、亲子、情侣等不同的对象,结合海洋海岛博物馆特点,设计“特种兵路线”“养生路线”“亲子研学路线”“浪漫之旅”等多样化的博物馆线路,参与的体验官只管负责“吃好、玩好、分享好”。只有当游客深入其中、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如一的体验,才能真正发挥博物馆文旅的魅力。通过来自各地的博物馆体验官的真实反馈,不仅能够让博物馆成功出圈,而且能够更好地增进博物馆体验,使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下更具活力。

2.打造“蓝调”生活,化“流量”为“留量”

海洋博物馆在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并得到流量加持后,海滨城市应该充分把握此次机会,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弘扬当地的悠久文化,让当地的历史底蕴、城市魅力得到充分发挥,树立良好稳固的城市形象。但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今天,若想获取长足发展,就要学会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而转化的本质就是价值的传递,即通过高质量的内容、产品或服务来创造价值,使客户乐于消费。对标得益于“好客山东”品牌形象的山东淄博烧烤、“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IP 的云南大理,博物馆的文化构建应与海滨城市保持格调一致,在城市统一建设的规划下发展。海洋博物馆所在城市应积极探索传统民俗文化复兴路径,以渔民画等传统海洋文化产品的产业链发展为突破口,重点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品牌,为海洋博物馆赋予差异化主题。淄博烧烤早期主要依靠情绪带动,正是淄博醇厚的人间烟火气熏得游人醉。海洋博物馆应坚持产业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利用海洋资源,加强生态保护,重构本土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打造海滨海岛独有的“蓝调”生活,构筑潮湿朦胧的诗与远方,走出自己的“海味”步调。

博物馆身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地区文明的象征。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下,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必须响应时代需求,激发自身发展活力,建设上下联合的馆际体系与课程开发的馆学体系,继续坚持以海洋文明为特色,开发特色的旅游路线,并通过推进文创产品相关人才创新机制的运行,推动文旅融合,融入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推动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促使岱山县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成为传承海洋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公共文化空间,助力我国海洋强国、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的建设。

猜你喜欢
文创海洋博物馆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