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云与文学沃土催生荧屏力作

2023-09-13 12:00郦国义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原著名著

郦国义

玉兰竞放,争艳荧屏。新时代上海优秀电视剧创作迎来了丰收时节的喜悦。纵观十年来上海出品的电视剧,颇多可圈可点的佳作,尤其是那些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题创作、那些讴歌人民大众的奋斗史诗和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努力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既赢得了口碑和声誉,又拥有相当可观的流量和市场,显示了这些沪产优秀剧目的艺术感染力、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源由何处?其中,值得引起关注和探究的一个维度是:这些十年来创作的近50 部优秀剧目,百分之五十以上改编自文学作品;而且最引人关注并获得广泛好评的,如《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和《人生之路》等数部作品,全部改编自文学经典和文学名著。正是文学的沃土、文学的滋养,在时代风云、时代阳光的映照下,成就了这些电视剧力作。

文学素有“戏剧的母本”之称。文学名著与舞台剧、影视剧的创作历来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目,不少名剧改编自传统的文学名著和民间话本(如“一出好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十五贯》,就是例证)。

上海是我国现代出版业的重镇,也是文学传播的重镇。上海编辑出版的优秀文学作品往往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作品,这甚至影响到一种艺术样式或一个剧种的文化影响力和业态发展活力(如:改编自鲁迅小说《祝福》的越剧《祥林嫂》,就对越剧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当然,成功的戏剧或影视剧改编也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发挥了推动作用。

新时期以来,上海的文学期刊,尤其是《收获》发表的优秀文学作品,为我国的影视创作提供了众多改编的母本。

就电视剧对文学名著的改编而言,上海出品的、由黄蜀芹导演的《围城》,成为新时期电视剧改编文学名著的范例。这部由25 万字的小说改编成的十集电视连续剧,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和把握,对人物形象的精准诠释,成为电视剧改编的经典之作,为如何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同时,又施以合适的影视化表述,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成就了文学名著和电视剧创作之间成功互动的一段佳话!

新时代以来,文学、影视艺术自身的发展现状、各自的业态变化、社会文化需求的与时俱进,使得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对文学名著的改编,正面临着一个“守正创新”的实践性课题。而“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创作对此奉献了探索经验和实践成果。

一、面对文学的沃土,上海的电视剧创作首先注重在选题的策划和开掘上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推出更多优秀作品,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百年来,文学的经典和名著记录了民族的心灵和人民的奋斗创造,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4 年10 月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不老的话题在新时代再次被重新唤起,极大激发了作家拥抱人民、表现人民的激情,文学创作将人民大众作为“讲好中国故事”所表现的形象主体,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讲述了人民大众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故事。它记录了时代变迁中民族的心灵轨迹和人民群众的创造业绩,为我们的电视剧的改编和再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富矿”。

文学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上海出品”的电视剧的选题遴选,以时代精神为标尺、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创作主旨,让文学的滋养、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生动鲜活的人民大众形象光照荧屏。

例如,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播出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就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家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东去》。这部作品以国企领导、农村脱贫致富领头人,以及个体经营者作为主要人物,全景式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讴歌了在重大社会转型期人民大众的奋斗和创造。出品方为这部长篇小说的思想力度和时代壮观所震撼,被这部长篇小说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改革洪流中的小人物的命运所打动,决定将其列为重大创作选题,由强有力的主创团队以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精心改编摄制了这部连续剧,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上了一部火红的力作。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播出的《破晓东方》这部重大主题创作作品,改编自著名史传作家刘统的纪实文学《战上海》。这部获得“五个一工程”殊荣的纪实文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上海从“旧世界”到“新世界”的时代巨变,彰显了共产党人从“战上海”到“建上海”的壮志宏图和历史伟业!这部力作的思想立意和主题高度,以及具体翔实的史料和感人的细节,深深打动了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决策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共同的情怀和心愿,使作者和原著的出版版权方几乎无偿地很快将改编版权奉献给了电视剧出品方!

《破晓东方》

回望革命历史,见证时代精神,努力让荧屏闪亮雄浑刚健、灿烂夺目的精神灯火,以滋润焕发民族的精神力量,这是“上海出品”在选题的策划、开掘和把握上甚为可贵的亮点。

二、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尊重名著的精神品质,尊重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塑造,延续原著文脉,承袭“文化基因”,努力传神原著魅力,这是“上海出品”改编名著的践行理念。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无论是《大江大河》中的宋运萍、宋运辉,还是《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刘巧珍,以及《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少平兄弟俩,都是这样“一个个具体的人”!这些普通平凡的人物在时代浪潮中面对命运从不屈服,无论人生之路是平顺还是坎坷,他们都从不放弃人生的奋斗和攀越,追寻着自己的尊严和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些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在这三部电视剧中都影像化地传神在荧屏上。正是这样的精气神,正是这样的精神血脉的薪火相传,才赢得了观众的情感认同和强烈的心灵共鸣!

有些文学论著把主题视作文学作品的“灵魂”,把情节视作“骨骼”,而细节则是作品的“血肉”。这几部改编名著的电视剧,在荧屏上重塑这些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时,都努力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十分注重细节的构筑和营造。

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所不可或缺的文学要素。在这几部剧中,每个剧目都有让人过目不忘的细节。例如在《大江大河》中,宋运辉将一张写着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草稿纸折成飞机抛向天空,这个细节凝聚了改革开放年代一代又一代人放飞的梦想。有评论家称道,这既有细节的真实性又有时代情怀的大格局。《人生之路》中,高加林组织学生用家里闲置的破旧器皿,在他的创意安排下,在破落的泥墙上与诗画相配。这个布置校园的细节,看似“闲笔”,反映的却是高加林为孩子们的心灵播撒美育种子的良苦用心!

三、上海这些优秀电视剧作品的改编成功,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是:对文学名著或经典的改编,要遵循“守正创新”的理念,关键要处理好“原著内核”“改编主体自身特质”和“受众接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对文学原著,特别是经典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必须尊重,必须守正!文学名著尤其是经典,是文学的高峰乃至巅峰之作,历经岁月的检验和积淀,在历史长河中育民族之根、铸人民之魂,这是我们必须承继赓续的精神家园。其二,要充分尊重电视剧作为改编主体自身的艺术特质及其创作摄制的规律,在文学语言转换至荧屏图像的过程中,努力扬电视剧艺术之长,充分展示其艺术的魅力。其三,虔诚地面对受众与时俱进的审美追求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和常读常新的魅力,而时代精神的变革、文化语境的变迁、大众文化消费的变化,更决定了改编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理念,方能与受众的审美精神需求相适应。

其实,两部先后相隔十年出品的电视剧对当代文学经典《平凡的世界》和《人生》的改编,正是践行着一条不断更新改编理念的创新之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沿用了原著在叙事线索上采用的“三线组合法”,也是通过农村的孙少安、城市的孙少平和官场上的田福军这三个维度的三条情节线索进行叙事。但电视剧调整了叙事重心,以孙少安为主线。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和电视剧的叙事节奏,在选择了孙少安作为主要人物后,便削减了不少人物“枝蔓”,并把有的人物合二为一。这样的人设改编,在当时可谓是创新的尝试。

《人生之路》

而电视剧《人生之路》则迈出了更大的步伐。电视剧的片头说明:“本剧部分取材于路遥小说《人生》”,这看似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也许并不为观众关注,但实际上这是对名著经典传统改编模式的突破。原著《人生》的故事只占了电视剧《人生之路》的一半,而电视剧的后一半部分是沿用了原来的人设进行的续写,故事情节完全是新编的。而且,为了给续写的后半段剧情的发展做好铺垫埋下伏笔,编剧甚至对小说原作的有些情节作了重大改动。小说中高双星顶替高加林当乡村民办教师的情节,变成了高加林录取上海某大学的资格被高双星冒名顶替了。同是“顶替”,性质、影响和对高加林的伤害程度大为不同。初看确有突兀之感,然而这样的改动实际是为了给《人生之路》营造一个贯穿至全局结尾的剧情之梗,以增加连续剧的悬念。而且,此举也为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塑造提供了更深广的时代空间。电视剧播映后的反应,证实绝大多数观众认同和接受了这样的续写,后半部分的收视率并没出现有些同行原先担忧的“高开低走”,而是一路前行。这便是明证!

应该为《人生之路》的改编记上一功!这名为“取材”而实乃“续写”“改写”之举,实际是创新并拓宽了电视剧改编名著的传统途径,丰富了电视剧改编名著的再创作模式!

对《人生之路》改编的认同,并不意味着观众对“续写”部分的评价没有分歧和差异。不同年龄,尤其不同代际之间的观众对《人生之路》前后两个部分的观感褒贬不一,对后半部分的评价差异更大。这背后是否存在着对名著阅读的审美差异呢?这值不值得一议呢?相关的争议文章已见之于主流媒体的版面,也引发了一些业界人士、受众和媒体的关注和议论。面对名著的改编,不管观众的评价如何,都反映着受众对原著及其改编的审美能力,又影响着对名著和其改编作品的传播。必须指出的是,当今在各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情势下,大众媒体的加持更影响着受众的审美判断。这实际是关系到了经典名著的阅读引领和社会美育普及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当下,如何推动、加深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双向奔赴”和“双向赋能”,已成为一个热门的实践课题;而经典名著传播的美育引领,也应成为两个“双向”的题中应有之义,引起业界和媒体的充分重视!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原著名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拔牙
国外名刊名著
文学名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水家乡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