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周
(财政局秧坝分局,贵州 黔西南州 552205)
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如果得不到有效调控可能导致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不容小觑。对此,国家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2020年中山市的人均GDP高达3151.59亿元,可支配收入为人均5275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37元,农村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为3761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为1.45。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2.73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虽然中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均衡,但是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不少,这就导致中山市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指数远远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放眼全国,类似中山市的城市并不在少数,虽然仍然有部分地区乡村居民平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数,但整体上我国人均GDP呈整体上市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开始,我国的城乡收入比呈周期性波浪发展状态,即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从波浪变化数据分析来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经历了变化周期。从1978年到1994年为一个周期,1994年到2009年为一个周期。波谷分别在1983年和1997年出现。2009年以后,随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经过脱贫攻坚,乡村人口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减小,波动区间的幅度也不断缩小。总之,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平稳的。
库兹涅茨曲线(倒U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收入分配与国家经济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曲线表示的含义就是,当经济发展的时候,居民的收入分配会先恶化,然后逐渐转向好的方向,最后会达到相对稳定、公平的状态,变化过程呈“倒U型”。城乡差距的变化规律可以从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形势说明。1995-2004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显著提升,城乡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增长而快速增大;2004-2005年,人均GDP持续上升,城乡收入差距此时最大,在此时,收入差距发生转变;2005-2015年,人均GDP快速增长,在转变后城乡收入开始缩小。整体来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符合“倒U型”曲线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为互动平衡,具体而言,二元经济结构越大,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大。社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土地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可以相互组成和匹配,导致发展的差异,不同的匹配组成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同。比较劳动生产率高的组织会聚集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个过程就会导致收入差距。
第一,劳动力流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工业部门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要素会大量流入工业部门,导致工业部门快速发展,财富积累,扩大生产,工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收入水平也有所提升,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增加。第二,资金要素流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工业部门很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从而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工业的发展,资金比较充足,工业部门不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收入也会增加,从而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第三,土地要素投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工业部门的单位土地投资要远高于其他部门,其投入产出比也高于其他部门,由于工业部门边际效用递增,工业部门会得到更多的土地资源,工业部门发展迅速,劳动力需求增加,收入也会增加,拉大了与其他部门的收入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增大。第四,技术要素投入。技术会促生生产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工业部门技术投入会带来更多的回报,工业部门会聚集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思想,与农业部门的差距不断增大,从而导致收入差距变大。
居民收入结构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社会分配制度会影响居民的收入结构,进而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首先,初次分配制度的影响。初次分配主要包括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要素,这种情况下,不仅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也降低了劳动报酬比重,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变大。其次,再次分配制度的影响。政府转移支付有助于调控各地区、各社会阶层收入不均衡,其目的是减小居民收入差距。但如果财政转移支付出现逆向调节现象,就会造成相反的结果,拉大收入差距。即使财政转移支付没有发生逆向问题,但是转移支付的效率问题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灰色收入”也会参与到再分配环节。以上原因都可能导致再分配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最后,第三次分配制度的影响,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为捐赠,通过社会公益基金、慈善捐助的方式来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避免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在城乡工业发展过程中,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制度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制度结构变迁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被动式的变化。如果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可能由此产生社会矛盾,政府为维持社会安定,会制定一些制度措施用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增加对制度的需求。如果原有的制度供给成本大于制度供给回报,势必会导致新制度的产生,新制度的供需达到新的均衡点。第二,主动式的变化。如果城乡之间的要素价格变化,例如农村劳动力价格低,为降低成本,很多企业会选择在农村设立工厂,提高了产业聚集性。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就会产生制度需求。政府会相应地给予制度支持,以促进乡镇工业发展,当地民生也会得到很大改善,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增加新制度的需求,当新制度的供给收益小于成本,新制度就会取代原有制度。
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重点要解决乡村地区收入低下的问题。近年来,随“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乡村就业等政策的实施,乡村发展有了新的面孔,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但整体上,乡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及城市地区,随时间增长,必然会再次拉开收入差距。基于这一趋势,还需政府出台长期可持续的政策优惠,刺激乡村经济发展。
首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地方政府应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为落户乡村、支持乡村发展的企业提供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便利,从而鼓励更多的工厂和企业向市区周边和郊区发展,扩大岗位需求,提高农民就业率。其次,要加强对农业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使农民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使农民都能掌握劳动致富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同时,鼓励更多的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向积极性高的农村居民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及教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技能;对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居民提供针对性技能培训,使其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以提升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首先,降低创业准入资格,鼓励农村居民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转化为财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农业发展能力,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单产产量,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农业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大力发展地区主导和特色产业,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其次,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广各种土地融资方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稳住农村居民土地经营权的基础上,激发土地流转市场活力。最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后续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土地承包中存在的纠纷。同时,稳定生产材料价格,合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尽量拓展农产品及相关衍生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价格,从而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农民利益,为提高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鼓励农村居民以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参与到农村股份合作社改革中,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村居民股份性财产收入。推进农村房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农村房屋改造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规范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提高农民房屋的财产性收入。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农民理财观念,增加农民投资性收益。
加大民生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扶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构建健全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稳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加大支农资金范围,从而促进提升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持续对农村贫困农民的支持投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在资金分配过程中,既要保证效率,还要确保公平性,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力度,为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城乡互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
结合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情况,基于整体发展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我国地幅辽阔,地域地理位置不同,导致其资源储备量、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不同。为缩小各地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需要根据各地不同特点,发展经济,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充分分析现状、找准定位、不断发掘各地特色,依托地域优势,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发展,不断缩小各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首先,依托各地区区域功能,发扬特点发展经济,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对此,政府要将支持政策向其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合理配置经济要素,提高市场开放性,拉动经济发展;而东北地区的收入差距小,但是可缩小的空间小,需要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地区市场化发展,发挥地区自身优势,开发国外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中部地区由于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提高农村劳动力利用率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核心,重视并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地域经济的平稳发展;东部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策机制和科技创新方面发展迅速,但仍需制度改革,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建设和发展。
其次,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促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依靠解决空间距离问题来缓解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现实。而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有限的成本花费上缩小区域之间的社会差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工程投入,促进经济要素、劳动力要素和资金要素流动,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最后,进一步推动地域的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突出区域发展战略联动性和全局性,提高区域之间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创新地区发展战略,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共同参与到现代化建设,共享地区现代化发展成果。因此,要构建城乡共享的管理制度体系,切实缓解城乡之间相互分割的问题,促进实现城乡共享发展。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指导城乡的发展,明确城乡居民应该享有的权利,确保城乡居民都能享有成果,促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首先,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城乡共享发展奠定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包容性,促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其次,改革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保证城乡居民的收入、促进实现成果共享。坚持安排分配的初分配原则,以及按劳动要素分配方式,发挥权力制衡、机会公平的作用,为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要突出再分配制度的调节功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和社保制度,切实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后,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用制度实现监管作用,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促进城乡共享发展制度体系的落地。
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从而推动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和交换,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农产品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确保农产品价格平衡,减少城乡之间的产品价格差,促进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首先,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消除市场中对农产品的小志,给予经营主体平等的竞争机会;其次,提高城乡政务服务质量,加强农村政府服务效率。确保农村服务标准与城镇一致,从而降低农村市场经营成本;最后,利用互联网技术,转变市场监管方式,提高市场监管效率,切实维护城乡市场秩序[4]。
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人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户籍制度的约束,城乡人才流动受限,对城乡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构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可以显著缩小由于工资性收入差距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也会带动其他经济要素流动,从而优化配置主要经济要素,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第一,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城乡劳动力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和劳动报酬的透明性;第二,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户籍限制,充分尊重城乡居民的自主择业意愿,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促进城乡劳动力要素的流动;第三,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奠定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基础性设施建设的多元化发展[5]。一方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多元化投融资主体,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加快城镇信息化建设进程,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要重视关乎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道路交通工程、水利灌溉工程等。加快农村信息化及网络通信设施的建设进程,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获取能力,给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提高交流效率,降低成本,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提升农村发展驱动力,稳定提高农村居民整体收入。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整体上下降,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突出。因此,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问题的主要成因,并针对性采取措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完善并落实农村地区的转移性支付政策,切实维护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