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推进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新农村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分析;其次,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进行分析;最后,对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行讨论,以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
“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国计民生。为进一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市、乡村的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优秀的乡村文化能显示农民的精气神,提高凝聚力,促进当地农村衍生出新社会风尚。农民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占主体地位,乡村文化主要为当地农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应着力创新农村文化,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新农村文化建设能有效保护乡村地区传统的文化资源。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给予保护并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1]
二、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政策支持
2018年,我国发布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意见的文件,随后,印发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和 《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018—2022年)》,要求各地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重视乡村振兴领域的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吉林省共有9 700多个村,发展农业是吉林省的 “头等大事”。吉林省本科高校有35所,是重要的人才库,高校人才也是吉林省振兴乡村的关键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高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及课程,帮助大学生群体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同时成立乡村振兴组织机构,如长春乡村振兴学院、吉林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签署助力乡村振兴协议,推动乡村发展。高校还组织开展科技振兴乡村、帮扶乡村基础教育等活动,实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主要做法及效果
1.用先进理念引领文化振兴
第一,更新观念,普及知识。高校毕业生是农村新观念和新知识的直接接受者,也是农村新观念和新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2]比如,吉林省警察学院 “三下乡”的 “乡村振兴有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了农安县农民对生物能源的认识与看法,为今后开展C2M模式下的生物能源辨识和原材料采购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调查的同时,还向广大群众宣传有关 “碳中和”的相关常识,提高广大群众减少碳排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弘扬农村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推进农村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走进农村,参与农村志愿者活动,可以促进社会主流、正面的思想理念向农村的广泛扩散。长春乡村振兴学院利用 “法治為民 家乡走进校园”的形式,在学生假期中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此次行动共有12个普法团队,全部由西藏、青藏两个系的法学院校的本科生组成。在专家教师 “云指导”的帮助下,学员们通过各种途径,走进了藏族群众的生活中,在藏族群众中广泛地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这一系列的法制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法律,从而为乡村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用专业技能服务产业振兴
青年大学生具有的专业技能是为农村基层服务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志愿者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志愿服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3]
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农村的发展特征,进行科学的引导,并进行有效的规划,重点支持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发展。如吉林乡村振兴研究院药学系 “湘缘”志愿者团队发起的 “扶正祛邪”品牌工程,目前已在吉林长春和四平等地开展。针对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壤崩塌、耕地荒废等问题,志愿者小组提出 “药效服务助乡村振兴”的思想,以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探讨煤层塌陷区乡村改造的新模式。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是吉林乡村振兴研究院的药学专业毕业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这次活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3.以科技帮扶农业创新
大学研究团队具有科技创新的优势,既可以为行业解决技术难题,又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例如,在一些地区,农户对土壤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在遇到土壤问题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春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 “土壤医疗—科技支持农业”服务,旨在对江苏及周边地区的农田土壤进行修复,减少污染物质向水体的迁移,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系列的土壤诊疗与改善工作。本项目依托扬州大学在农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优势,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搭建 “校乡对接”的桥梁,为当地农户提供 “土壤学”服务,缓解我国乡村农业科技水平低的现状。
4.投身支教助力乡村教育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加之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大部分农村小学的教育任务负担过重,教学模式往往是 “大班化”。[4]传统的 “一对多”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青岛大学的 “七海公益云支教”志愿者团队,旨在推动 “双减”政策的落地,促进教育公平,创建网络教育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招募大学生到农村开展相关的支教活动。在疫情期间,大学生志愿者利用网络直播技术,为农村地区的学龄儿童免费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同时也为后疫情时期开展支教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线上支教”能够迅速弥补农村教育短板,达到 “一对一”双向均衡的教育模式,能够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建立常态化的校地协作平台
第一,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乡镇要在地方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价值内涵和深刻内涵,对大学生的农村实践项目进行系统设计,为大学生的农村实践提供整体服务方案。[5]
第二,改变学校的工作理念。把大学生为社会服务和学校履行育人功能有机地融合起来,让他们在为农村建设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劳动实践锻炼,实现全面发展。
第三,成立高校毕业生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要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高校和乡村基层组织为两翼的分工体制,形成地方政府、高校、乡村基层组织 “三位一体”的领导班子。由地方政府主导,促进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明确大学生参与的重点与内容,为大学生提供工作、生活方面的保障。
各大高等院校要组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专班,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對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价值引导、设定科学的服务内容、组织科学的安全指导与培训等。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需要乡村基层组织以文化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要求为主要内容进行说明。
(二)完善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
第一,完善课程体系。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遵循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构建一套科学的服务农村课程体系和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劳动教育体系。要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增强乡村劳动教育的实用性。要充分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政策、理念、背景等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观念,树立 “以劳动为美”的理念,培育勤俭、拼搏、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6]
第二,制定并贯彻落实各种工作方案。从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问题开始,以高校所实行的服务乡村课程体系为基础,制定清晰的大学生融入农村的活动计划,并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面向乡村,由学校的团学部门主导,由各个院系主导,与农村开展互动。
第三,加强对 “三农”问题的探讨。各大高校应设立相关研究专题,探讨大学生参与农村社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为农村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思考,找出现行实践工作计划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实习结束后,对个体或者团队进行评估,共同探讨下一步的改进计划和措施,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实证支持,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三)加强校地协作工作督导评估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校、乡村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都会有涉及,包括方案设计、实际运作和成效总结等多个方面,还会有决策、执行和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为确保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三方共同努力,同时也要加强督导与评估。从省级统筹角度出发,将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工作中的作用纳入到教育督导的评价体系中。要考查地方政府有没有配合成立相关的领导团队,团队中的成员有没有发挥组织、配合的功能。高校要通过地方政府部门的信息反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为高校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7]
另外,也要考查高校是否成立了工作专班,其负责人是否能够切实地指导学生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服务,服务工作的方案设计是否合理、课程和学分是否已经落实等,特别要从乡村的反馈中了解乡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乡村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高校是否能够按照预定工作方案继续推进、是否已经形成了较为常态化的工作与改进机制等,都要向有关单位进行反馈,对所取得的效果和满意度的评估,要及时对社会进行公布,从而为广大高校学生高效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
四、结束语
本文对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要建立常态化的校地协作平台、完善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加强校地协作工作督导评估等三点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以期能够结合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切实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佳.文化视域下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J].汉字文化,2021(3):2-3.
[2] 武萌萌,李轩,薛文峰.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乌审召镇为例[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21(06):36-37.
[3] 曾星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湖北省保康县格栏坪村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22(1):6-7.
[4] 李芳,韩艳.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以衢州市余家山头村 “女儿节”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27(03):31-34.
[5] 张驰越.乡村治理视角下新乡贤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文化产业,2022(34):3-4.
[6] 王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21(02):3-4.
[7] 汪润,梅运彬.旅游型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6):6-7.
基金项目: 2023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助力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2023jqy-045)。
作者简介: 李广野,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