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新
关键词: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
1 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的价值审视
1.1 促进幼儿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
一方面,进行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体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活动,它还涉及心理学、卫生学、运动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幼儿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优异的专业能力。通过职后培训的学习,幼儿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并深入了解体育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升监护能力,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进行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幼儿的需求。职后培训是教师成长和提升的重要方式,它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育技能和实际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和优化。
1.2 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方面,进行职后培训可以增强幼儿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专业体育教育的学习,幼儿教师可以了解体育教育的最新理论,并掌握最新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这样,幼儿教师就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体育教育的各种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进行职后培训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职后培训不但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为幼儿教师提供了一个研究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术交流和讨论,幼儿教师可以了解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而探索和研究适合幼儿的最佳教育方案。这样,幼儿教育的科研成果也能不断推陈出新。
1.3 促进幼儿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一方面,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的提升,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活动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把这些技巧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幼儿,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长,增强幼儿的体质。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临床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增强个人免疫力。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强幼儿教师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调节和保持心理健康的目的。
2 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培训制度建设不完善
首先,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在很多幼儿园的职后培训中,课程设置并不充分,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有些幼儿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环节;有些幼儿园虽然课程设置相对丰富,但是内容与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情况不匹配。其次,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存在不足之处。有些培训教师不够专业,无法满足幼儿教师对于体育教育的需求;有些培训教师的专业过于单一,无法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最后,培训方式不够多样化。很多幼儿园的职后培训方式不够多样化。有些幼儿园只提供了线下培训的方式,而忽略了线上培训的方式;有些培训机构也只注重单一的培训方式,无法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2.2 培训效果评估流于形式
首先,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的培训缺少科学的评估方法。目前,许多培训机构或者学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估教师的培训效果,但是问卷调查通常只能反映教师的主观感受,难以客观评估教师的实际能力水平。其次,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的职后培训缺乏针对性。教师的体育教育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升的。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培训机构或者学校只是以轮廓式的方式进行培训,缺乏深入的探究和专业性的指导。这就导致幼儿教师的实际体育教育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提升。最后,评估结果的反馈缺失也是影响幼儿教师体育教育培训的一个问题。培训机构只是简单地对教师进行评估,却很少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与此同时,教师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无法明确自己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培训机构应该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并指导教师制订明确的改进计划。
2.3 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
首先,培训内容缺乏专业性。幼儿教师身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在职后培训中存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例如,一些培训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几种体育运动或伸展动作,却没有深入讲解体育教育的教育原理、幼儿身体发展的规律等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其次,培训内容缺乏实践性。体育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幼儿教师在职后培训中需要通过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但是,一些培训班缺乏实践操作,只是让参训者在讲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练习。这种培训方式无法让幼儿教师真正掌握体育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从而难以应对实际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最后,培训内容缺乏趣味性。幼儿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在于让孩子喜欢上体育,把体育教育变得有趣。一些培训班的内容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限制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3 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的對策
3.1 加强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的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内部培训机制。幼儿园应当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成立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开设多门与体育教育相关的课程,并且严格把控培训课程的质量和培训效果。还要带动学校内幼儿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互助,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师范院校助推幼儿园体育教育。利用师范院校资源,建立幼儿园与学校联合培训机制,互相沟通,有效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可根据幼儿教师个人的专业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育课程,为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提供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帮助。
三是实践探究和反思机制。培训要立足于教学实践,从实践出发,从而提高体育技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整体水平。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幼儿实际结合,给予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逐渐提升教学能力。
3.2 建立科學合理的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内容
一是理论知识培训。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基础的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幼儿运动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体育活动方案和教学策略。此外,幼儿教师还需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了解其应该遵循的教育原则和职业标准。
二是实践技能培养。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如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技能、安全技能等。实践中需要引导幼儿教师培养儿童安全意识,掌握多种体育活动的规则、注意事项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体特点和心理需求制定适合的体育活动方案。
三是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职后培训可以通过建立交流平台、组织师生互动交流、分享课堂教学经验等途径来促进幼儿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通过与其他教师互动、共享教学资源,幼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认知水平,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职业优化。
3.3 构建多元化的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职后培训形式
首先,针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应该更加注重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具体来说,幼儿教师需要了解种类繁多的体育项目及其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项目和规则来提升幼儿的体育素养。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学会如何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灵活设计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职后培训中,可以通过举办体育教育课程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等方式来帮助幼儿教师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
其次,职后培训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传授体育教育知识和技能。常见的培训方式包括集中式授课、线上课程、实地考察、教学实践等。在体育教育方面,不同的培训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教师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例如,线上课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技巧;实地考察可以让幼儿教师深入了解体育场馆和设施,以及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教育情况。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提升体育教育素养和水平。
最后,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应该注重个性化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职后培训应该深入了解幼儿教师的个人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以便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例如,有些幼儿教师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升体育教育技能,而有些幼儿教师可能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支持来指导实践。
4 结语
进行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的职后培训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培养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幼儿体育教育的投入和精力不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实施职后培训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运动发展规律和教材的应用,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幼儿园应更加重视这一项工作,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