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烨 叶丹
[摘 要]井岡山斗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据史实资料考察可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员、部队和群众开展了侧重点不同的理想信念教育。其中,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部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重点,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基础。井冈山斗争时期成效显著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为党员、部队和群众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当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544(2023)07-0015-08
[作者简介]李昌烨,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叶丹,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江西省红 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及其长效机制研究”(22XDJ 026);江西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政德教育创新模式构建研究——基于Python智能数据抓取技术”(21ZD0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1]。而“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首先是建立在人们认知的基础之上”[2],因此,新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愈发重要。而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卓有成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战士们保持昂扬斗志,成功度过艰苦卓绝的井冈山岁月。“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3]。因此,本文聚焦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史实,总结和提炼基本经验,以期为新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一、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厘定
20世纪90年代后期,“理想”和“信念”融合形成“理想信念”一词。[4]理想是对具有可达成性目标的想象,因而这有助于人们对其形成坚信不疑的精神状态;信念这种确信的精神状态,反过来又能助推理想的实现。在此意义上,理想与信念并非相互抵牾,而是相得益彰。基于上,可以这样理解,“理想信念是人类为了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向往和追求,不断拼搏、努力、奋斗,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5]。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理想信念教育”蕴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时间界定。对于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时间界定,学术界存在多种不同声音。在本文中,笔者采用这一观点——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二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这里的教育主体是指中国共产党。三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要取得井冈山斗争的胜利,离不开党员的持续努力、部队的英勇奋战和广大群众的有力支持,而要具备这些条件,需要对党员、部队和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所以,党员、部队和群众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四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一以贯之。这也就决定了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其本质上,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当然,这并不否认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会有所不同。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理想信念放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党的建设中看,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则侧重于革命思想理念教育。
综上,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界定为: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通过对党员、部队和群众进行革命思想理念教育,坚定人们革命必胜的信念,进而使人们达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确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考察
井冈山斗争时期,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中国共产党充分考虑其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体来看,井冈山斗争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可以分为三类:党员、部队和群众。
(一)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
党员在革命斗争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如果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得好,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则有利于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推动其他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进行。反之,则会阻碍其他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因而,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
开展整党运动。1927年毛泽东同志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后,迅速恢复和壮大党的组织。但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当时一些地方发展方式过于粗放,致使一些投机分子趁机混入党内,甚至在党内担任干部。更为严重的是,“白色恐怖一到,投机分子反水,带领反动派捉拿同志,白区党的组织大半塌台”[6]。在这种情况下,湘赣边界特委决定在1928年9月后厉行“洗党”,把投机分子和不坚定分子清除出党的队伍。通过“九月洗党”,严肃了党内纪律,纯洁了党组织,虽然“党员数量大为减少,战斗力反而增加”[7]。即使在更加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洗党”后剩下的党员仍能保持共产党人本色,信念十分坚定。
适时召开会议。这是全党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和鼓舞斗志的重要举措。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一大”在茅坪召开。会议上,毛泽东同志认真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强调“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8]。毛泽东同志对时局的深入研判,对将士们认清形势和坚定必胜信念起了帮助作用。1928年10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此次会议着重讨论了边界党组织的现状和改造办法,正确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坚定了将士们的革命意志。1929年12月下旬,红军第四军召开古田会议,及时总结思想建设的经验教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党和部队内长期突出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问题,对进一步团结党内思想和坚定将士们必胜信念起了很大作用。
创办党团培训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边界党组织得到一定发展和完善,广大党员的政治觉悟也有所提升,但受环境复杂、党的教育历史较短等因素影响,机会主义、小农意识等遗毒依然在党内存在,严重影响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为清除党内的思想遗毒,提升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各地在湘赣边界特委的推动下陆续开办了多种形式的党团培训班。培训班一方面采取理论授课方式,通过向学员讲解阶级斗争史、党的基本知识和军事知识等内容,对学员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党团培训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员在斗争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创办党团培训班,是较为成功的党员理论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坚定其革命理想信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部队理想信念教育是重点
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这就说明,强有力的革命队伍是井冈山斗争取得胜利的锐利武器。而要培育和鍛造一支强有力的革命队伍,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所以,对部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重点。
进行三湾改编。鉴于部队在组织和思想上处于混乱状态,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的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缩编精简队伍。整编时坚持自愿去留的原则,对于执意要走者发放路费回家。此举生动体现了尊重差异,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需要说明的是,给离队者发放路费回家,并非是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无奈之举,相反,恰是有为之措。因为给执意要走者发放路费,充分显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这在无形之中对留下的革命战士进行了隐性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支部建在连上。将支部建在连上,有利于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进而有利于增强党对部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为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组织制度保障,是红军在艰苦环境下依旧不溃散的重要原因。三是成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的设立,有效推动了部队民主的实行,让战士们深刻感受到“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9]。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红军被围困在井冈山,物资极度匮乏,有时连最基本的物资需求都难以满足。但红军仍能坚持奋战,不仅没有溃散而且愈挫愈勇,这与教育者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上,领导干部与士兵同甘共苦,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和鼓舞将士们。例如,面对苦得难以下咽的野菜,一些战士心里较为排斥,但毛泽东同志却欣然带头吃野菜,并劝说野菜中含有丰富的政治营养;红四军军长朱德,虽年过四旬,却仍坚持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在战争危机关头,红军指挥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红军领导干部与战士们同甘共苦,面临危险奋勇当先,其身先士卒的品质深深感染了每一位红军战士。这种率先垂范的实践教育,对稳定军心和保持昂扬斗志发挥了极大作用。
正确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由于秋收起义受挫,加之“三月失败”的恶劣影响,致使“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悄然在党和部队内蔓延开来。毛泽东同志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于是借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机,及时地对这种疑问进行了初步回答。正是答复了这种疑问,坚定了井冈山军民的革命意志,红色割据区域才有了后期的可观发展。但“八月失败”后这种已基本消失的疑问再次被提出。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及时澄清战士们头脑中的“右倾”悲观思想。如此,井冈山斗争才得以继续进行。1929年红四军主力“下山”后该疑问再一次被提出。毛泽东同志认真分析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作出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科学预测,有力地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一再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了井冈山斗争的艰难,也说明了理想信念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正是多次正确回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对部队进行常态化理想信念教育,才使理想信念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三)群众理想信念教育是基础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这说明,任何变革社会的成功实践都离不开深厚的群众基础。井冈山斗争的胜利亦是如此。也就是说,井冈山斗争要取得胜利,离不开湘赣边界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因而,加强对湘赣边界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鼓舞群众投身革命实践,具有基础性作用。
积极做好群众宣传工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由于湘赣边界的群众并不了解工农革命军,加之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的虚假污蔑宣传,因此“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11]。为改变这种状况,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要唤起群众的革命热情进而帮助其坚定革命理想信念,首先得积极做好群众宣传工作。为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宣传科和宣传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宣传兵制度。凡是红军经过的地方,如杂货铺、市镇或茶店等,都是宣传兵工作的地方。需注意的是,党的宣传用语特别注重通俗化和具体化。在通俗化方面,党向老百姓宣传教育时,讲的是贴近生活的语言,如“红军不拿工农和贫民一点东西”[12];在具体化方面,宣传队员习惯在调查后找出令当地群众最痛恨的地主豪绅,把标语写成“打倒土豪劣绅某某”。经过强有力地宣传教育,不仅消除了很多人对红军的误解,也使得广大群众对党的性质宗旨和革命主张形成了正确认识,从而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
运用情感认同启发群众觉悟。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情感认同的作用,并灵活运用诉苦大会启发群众阶级觉悟。关于井冈山斗争时期诉苦大会的情况,《中国共产党炎陵县历史》中有一次较为详细的记录。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后,诉苦大会正式开始,十几个劳苦农民先后上台诉说他们世世代代遭受压迫的辛酸史。他们的辛酸史唤醒了在会群众的阶级仇恨,在会群众顿时义愤填膺。随后,两个土豪劣绅在与会群众的讨伐中遭到严厉处决。[13]可见,诉苦大会的开展,引发了与会群众强烈情感共鸣,使得党的理想信念话语成功嵌入人民群众思想中,从而有效启发民众阶级觉悟。从中不难发现,情感认同是促使群众内在觉醒,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好方法。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4],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这个道理。在物质方面,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符合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革命,并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土地政策法规切实保障农民分得土地的权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后,他们的革命热情随之高涨起来。此外,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还积极恢复和辟建红色圩场,有效促进了根据地的物资交流和经济繁荣。在政治方面,中国共产党率领部队陆续摧毁旧政权,并积极建立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新政权——苏维埃政府(起初叫工农兵政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权益。在文化方面,中国共产党也努力满足湘赣边界人民群众层次更高的精神需要。比如,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列宁小学、农民夜校和识字班等,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诉求。中国共产党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坚定了人民群众跟党一起干革命的决心和信念。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当代启示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成效顯著,是极生动、极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科学真理是指引,照亮理想信念教育道路;积极宣传是前提,畅通理想信念教育渠道;以身示范是关键,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影响;强化党建是抓手,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主心骨;刚性制度是保障,巩固理想信念教育成效。这五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之中。
(一)以真理为指引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15]这说明,坚定理想信念的确立离不开坚定思想理论的支撑,离不开科学真理的指引。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实践,孕育和锻造了科学的思想理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正是井冈山军民对该科学思想的坚定和信仰,才助推其革命理想信念的坚定;也正是坚持该正确理论的科学指引,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走向成功。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真理。坚定理想信念要以真理为指引,尤其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当前我国从新时期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发生了诸多变化。新时代抛出新课题,新课题呼唤新理论。而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回应新时代新课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和新发展。因此,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学习科学真理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以宣传为前提
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初期,“群众毫不懂红军是什么东西”[16],也不清楚革命道理。经过一系列细致耐心的宣传工作,如主动上门找老乡谈心、写红色标语和唱革命歌谣等,群众对红军的顾虑和对革命的担忧才得以逐渐消除,其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也才得以逐步建立。正如列宁所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7]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深入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交锋更加频繁,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捍卫者,思想工作者只有认真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守住红色地带,大大压缩黑色地带,努力争取灰色地带,才能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广大群众心中。当崇高的理想信念充盈人们的精神世界,错误的意识观念自然没有生存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宣传是有方法有策略的生动宣传。在教育内容上,要善于总结和提炼人民生活中的鲜活经验,把鲜活经验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坚决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的粗暴做法;在表达方式上,要贴近百姓和生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讲解基本原理。唯有如此,宣传教育才能取得良好实效。
(三)以示范为关键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注重知识层面的宣传,还强调发挥榜样示范的强化作用。而后者正是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理想信念是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程度,而榜样示范有助于将深邃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和人格化,使理想信念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一方面,讲信仰者心中必须有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和效仿他人行为习得的。而讲信仰者是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如果讲信仰者自身缺乏信仰或信仰不坚定,则无论其如何讲解理想信念,都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因此,作为理想信念教育者,必须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努力做到言行一致,从而才能使理想信念教育收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党员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人们在一定时期往往对共产党员表现出更多关注。也就是说,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党员的人格形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党员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间接影响者,更需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和自身能力,坚定理想信念,为广大群众树立良好榜样。
(四)以党建为抓手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实践,树立了从严治党的典范。井冈山军民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强化党的建设,把自身锻造成为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让根据地军民从中见到星星之火转化为燎原之势的曙光,鼓舞根据地军民英勇奋战。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在是白色恐怖下引领根据地军民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红旗帜。只要红旗帜不倒,就能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克服前进途中的诸多“娄山关”“腊子口”。由此可见,对于将理想信念教育引向深入而言,强化党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内各种歪风邪气得到有效遏制。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在新时代仍将长期存在。因而,中国共产党决不能因为压倒性的反腐败斗争胜利就麻痹大意,也不能因为全面从严治党难度增大便止步不前。相反,应当牢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继续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追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强大。“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18]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也唯有如此,才更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
(五)以制度为保障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较为顺利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并取得重大实效,离不开“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制度保障。将支部建在连上,便于对战士们进行常态化和针对性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而有力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和凝聚红军力量。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其要取得重大成效,需要发挥好制度的保障功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另外,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面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击,人们恰恰需要有更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此来看,新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更为迫切。“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常态化,而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则需要通过制度化加以保障。”[19]一方面,将理想信念教育上升到制度的高度。合乎规律与合乎目的是任何实践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提炼以往理想信念教育的有益经验,形成科学的理论认识,并以这种理论认识为遵循积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同时,找出民意民智中的最大公约数,使形成的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体系得到人民真正认同。另一方面,重视制度执行能力的培养。好的制度体系并不等同于好的制度执行能力。唯有具备好的制度执行能力,才能使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体系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新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有崇高且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推动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0],让“坚定执着追理想”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照亮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
[2]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
[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4]刘建军.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概念的形成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5]叶丹.红色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
[6][7][8][9][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熊彤主编.井冈山的红色标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13]炎陵县档案史志局.中国共产党炎陵县历史(1919—1949):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6]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1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J].求是,2023,(3).
[19]尚洪波,王刚.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三重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
[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The CPC's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Li Changye Ye Dan
Abstract: The period of the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 was a special and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CPC's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al fact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PC carried out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on Party members, troops, and the masses with different emphasis. Among them, the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on party members was the key, the education on the troops served was the focus, and that on the masses formed the basis. The effective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which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during this period not only laid an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party members, troops, and the masses to overcome all kinds of obstacles, but also provided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in contemporary era.
Key words: The period of the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 The CPC;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責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