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雅妮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峥嵘前行,扎根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所呈现的理论和方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35
中国共产党是在反帝反封建的的历史潮流和背景之下成立的,因此一开始便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自鸦片战争失败后,文人志士们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系列尝试,都没有改变中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更深层次地寻找中国的“病根”,从而掀起了反对封建纲常礼教、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到:“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此党开始探索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从延续“五四”的否定性批判转变为辩证否定态度,党初步形成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早期共产党人都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自然地受到对旧文化进行猛烈批判的思潮影响。“中国共产党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拒斥, 与近代以来儒学总是被政治上保守甚至反动的势力所利用这一情形也有密切关系。”[3]党成立之初的首要目标就是夺取政权,为了革命斗争任务的需要,也为了彻底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便总体上对传统文化采取决裂否定的态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机以及新形势的变化,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534从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到毛泽东提出总结和承继历史遗产,党经历了从全盘否定到辩证否定态度的转变。事实上,早期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文化。通过对党史文献的阅读可以发现,早期共产党人大多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正是深受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爱民、心怀天下情怀的影响,他们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他们主观上坚持了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文化的任务,但客观上一定程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2.提出了“批判地继承”的方法,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决了如何继承的问题。为全面应对抗日战争,传统文化成为提升民族觉悟和民族自尊心、凝聚抗战力量的精神纽带。毛泽东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4]53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毛泽东从未停止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分析中国文化建设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不全是封建糟粕的东西,应该批判地加以利用,而不是全盘地否定。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4]707-708这一经典性论述阐明了“批判性继承”的具体方法,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肯定了对传统文化“民主性”和“革命性”内容应当予以弘扬。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科学分析,党形成的“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和原则,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正确选择和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3.主张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中民主性、革命性和人民性的成分,为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服务,解决了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传承,其目的绝不仅仅是纯粹为了避免其不被历史淹没而断代,关键在于予以转化和创新从而为现实需求服务。概而言之,继承的落脚点在于“开新”,发挥当代人的创新精神,挖掘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展新文化,是党在革命时期文化建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将过去的文艺形式“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5]855。在党的七大上也谈到:“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5]1083也就是说,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为革命服务的政治和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将其转变成为人民服务的新文化。到底建设什么样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论》作了科学的回答,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4]708-709。由此可见,发展新文化强调追求客观真理、学习利用外国文化,坚持文化的民族形式,发展为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文化。
4.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广博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如何使外来科学理论为本土人民所理解接受,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4]534,因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为早期共产党人理解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钥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的、外来的先进文化,需要与本民族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更具民族特色、更鲜明亲切。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早期共产党人认识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针对教条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党内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6]之后,共产党人逐渐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态度更趋向于辩证和理性。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形式到内容相融合的典范。
总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上得天下”的时期,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上是以“破”为主的辩证否定。随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逐渐确定了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辩证态度,并顺应革命形势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民主”“革命”“人民”的有益内容。当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为早期共产党人认识传统文化提供了武器,使党在关键的历史时期做出了正确的抉择,避免了“五四”时期简单的批判思维或者全盘西化的倾向,开始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贯通、共同发展的独特道路,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社会转型和新文化重建的任务,党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当时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批判势头依然不弱,很多人对继承传统文化保持着相当谨慎的态度。从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之间,延安时期形成的正确态度延续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发展。
1.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为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准则。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受教条主义的影响,动辄采用“扣帽子”的错误方式,将正常的文化艺术和学术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进行抨击。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7]“双百”方针的提出表明了党的文化态度,给文化交流提供了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空间,为人们处理政治和学术、艺术的关系提供了标准,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这一时期,学术界有关孔子的研讨会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出现了科学探讨儒学和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儒学研究达到一个高潮。党的八大会议上继续强调:“对于中国过去的和外国的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必须加以继承和吸收,并且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来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8]这一论述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科学进步的文化观,对新中国的文化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中国以苏联为师,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独立思考,既不排外也不一味照搬,尊重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基础,探索出了适合新中国实际的文化发展方针。百年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始终是党在文化建设中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2.坚持吸收和改造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为了推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化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依然坚持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改造的态度。一方面,倡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文化方向。通过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探索,党正确地认识到,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既不是传统儒学的复归,也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效仿,而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革命实践发展,建设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9]因此,既要重视对传统文化中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也要重视发扬人民的文化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服务。“民族的”和“大众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新文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推动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研究,切实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政策支持。毛泽东认为:“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中国古典著作多得很,现在是分门别类地在整理,用现代科学观点逐步整理出来,重新出版。”[9]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典籍的保护高度重视。1949年到1966年间,党总结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秉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方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这一时期,党既延续和发展了延安时期确立的正确立场和方针,又经历了因复杂历史原因导致的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既有发展也有挫折。应该说,新中国的成立,为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共产党人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文化观,比如“古为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思想,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但“破四旧”运动中激进的对待旧文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不仅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受挫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也同样受阻。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纠正了文化建设中“左”的错误路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领域又面临新的课题。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但门窗的打开,进来的不仅是新鲜的空气,还有苍蝇和蚊子。为了应对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挑战,以及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等问题,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充分肯定并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传统文化,重新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清醒地意识到,要把肃清封建主义文化遗毒当作一项重要且紧迫的工作来抓。邓小平提出:“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封建主义遗毒的表现,进行具体的准确的如实的分析,……也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10]335历史证明,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传统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彻底清除封建思想对人们的负面影响,才能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和时代价值。邓小平早就批判过“四人帮”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一概笼统地批为“封、资、修”的做法,认为这是对党的正确文化方针和文化路线的违背。因此,1979年,邓小平重新强调了“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10]2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思想文化领域抵御“西化”的紧迫性超越了反封建,尤其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低潮期,对外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西化”势力和对内如何提高民族自信心成为党亟需解决的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党坚定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1990年,江泽民在纪念五四运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11]。党的十五大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2]35。这些举措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当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更加坚定了加大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路线。进入21世纪,全球化不断发展文化竞争和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都更关注的重大课题,党以世界性视野审视中华传统文化,从文化安全和综合国力的角度,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世纪的价值。
2.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国家经济条件得到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和良好社会风气的需求不断增强。对此,一方面,党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工作中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问题。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208此后,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党中央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持续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以保持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结合时代需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进行转化,助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既汲取了传统美德中的精华,又直面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体现出明显的现实针对性。虽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负面思潮会影响人们对许多传统价值观念的认知,但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这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是值得我们世世代代挖掘的。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和现代转化,可以塑造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积极推动传统文化面向现代化。围绕现代化的时代主题,相较于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文化现代化的进度相对缓慢。因此,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一是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邓小平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三个面向”不是否定传统文化的作用,而是提倡对其进行转化,使之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2]19这一论述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彰显了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科学态度的传承。二是敢于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党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创新精神,积极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3]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绝不能走固步自封的保守道路,中华传统文化要保持鲜活性和生命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是必由之路。
总体来看,相比改革开放以前党“破得多、立得少”的情况,这一时期呈现出的特征是以“立”为主。党对待传统文化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更强调大力弘扬,将文化建设提升到重要位置。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等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结合现代化实践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在整体上向前迈进。
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如何加强文化软实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共产党人需要承担的时代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给予高度重视,开拓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党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作出的一系列研判,代表着先进的文化认知观念。一是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世代延续,内在于海内外人民群众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时代人民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凝聚和激励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4]实践证明,百年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党与人民群众凝心聚力的桥梁和纽带,凝结着党与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二是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5]155。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只有延续和传承民族的文化血脉,才能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之林中站稳脚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新时代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保持民族特色与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2.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科学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解读现实问题,阐释治国理政的理念,是党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和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中大量引用了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4]。在国际交往方面,“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等理念的提出,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继承创新;在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合理运用古代的廉政思想,有效地推进党的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利用,实现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发展。价值观的建设,作为当代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5]164。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下为公、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价值理念,挖掘其中向上向善的内容,仍然是共产党人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源泉。
3.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提出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6]。这一要求的提出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说明当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推陈出新,主动改造,积极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形式。新时代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其能够服务于文化强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毋庸置疑,创新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法宝,在继承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和弘扬方式。那么,对于传统文化中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够对满足人民精神生活起积极作用的有益部分,就需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造和创新,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4.强调“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我国应对国际问题、阐述和平外交的理念提供了资源,而且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成果,具有超越国度的价值和魅力。十八大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性文化意义和作用高度重视,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一方面,努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与时俱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的转化。“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语呈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表达了中国崇尚和平、善邻怀远的文化理想。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蕴涵着丰富的处世哲学和人文精神,可以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另一方面,建构多元立体的传播体系,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和中华文化提供渠道。在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中,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纽带。例如,“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与国内外伙伴建立的文化交流平台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兼善天下、互利共赢的精神。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文化强国的高度,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以及转化运用,彰显出对中华文化发展高度的自觉自信。党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多方面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出了“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华文化观。今后,党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和转化,加快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党始终将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方略有机融合,注重挖掘其现代价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系统总结这些经验将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7]。“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党百年来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要警惕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两者是绝对对立的,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二是主张中国的文化复兴应走复兴儒家文化的道路,这种文化复古主义的错误倾向,必将造成文化的倒退,开历史的倒车[18]。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和创新。
2.始终坚持人民群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创新发展者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6]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优秀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开展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把人民利益始终放在中心位置,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中华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是由人民群众传承并发扬光大的。离开人民群众空谈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难免落入形而上学的窠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每一次升华,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对此,一方面,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关心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其所发挥的团结人民和凝心聚力作用不可忽视。正是因为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放在首位,贴近人民生活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将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局面。另一方面,党坚持向人民群众学习,借鉴人民喜爱的形式和语言。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一直以来党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语言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予以适当地加工和提升,产生出很多人民乐于接受的理论和观点。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民在语言风格、媒介形式、艺术观念等方面的选择都有着新的变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需要更贴近人民、贴近现实。
3.坚持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建设作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文化建设围绕为夺取政权这一任务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也是整个社会建设的一个重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核心任务是领导人民改变贫穷现状,建设现代化国家,文化发展为提升社会生产力服务。进入新时代,党将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此外,一直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们抵御“西化”的重要资源;在当下,全国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民族“精神命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4.始终结合时代特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立足实践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文化所秉持的基本原则。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来说,有其形成的特殊历史条件,难免也包含诸多糟粕。对待传统文化不能采取绝对地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如果不加批判地一味强调继承,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泛滥。同样,如果一味地进行批判而全盘否定,我们今天的文化也就失去了根基,中华民族就失去了“精神命脉”,后果将更加严重。“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19],这才是我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对文化的分析和评判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文化的发展也必须结合时代实践与发展潮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相对应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多过继承,主要挖掘民族团结和革命斗争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时期,更加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等精神;在新时代,更加重视发掘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的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实践而空谈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容易走向教条主义的错误,不仅对时代发展无益,而且可能片面地放大传统文化的糟粕,从而阻碍当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变。
纵观中国共产党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年历程,从以“破”为主到大力弘扬,从“古为今用”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体现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对待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自觉和成熟。虽然路径上有所曲折,但总体上党领导下的传统文化发展是呈前进、上升趋势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之是密不可分的。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更应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并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