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乃龙 陈 纪
(1.德州学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团队,山东 德州 253023;2.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这一重要论断为当前如何推进各民族关系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然而,在当前人口大流动背景下,各民族原先的居住格局和民族关系发展格局已经被逐渐打破,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文化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走生态之路,即差异互补、互联互融、求同存异的共生之路[2]。因此,从族际生态视角探讨如何促成各民族生态系统之间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状态,并由此形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关系,对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彼此尊重包容、差异互补、优势相济的族际生态,由此推动并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就是说,不同民族在同一中华民族的生态系统内是具有共存和共生关系的[3]。当前,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就是要在各民族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赢、和谐共享、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由此逐步消解“因族群生态多元化而造成的边界效应”[4]。进而言之,当前在各民族之间着力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不仅能够形成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手足相亲的民族关系,而且也能够让各民族生态系统共同融汇成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生态系统,从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一个群体所处的由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构成的生活环境可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是由各种相互关联的要素建构而成的功能性整体[5]。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且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文化、社会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汇聚成了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的生态系统。有学者认为,不同社会群体对彼此生态的认知或直觉理解可能会改变个人的生态认同[6]。就是说,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围绕各自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势必会产生接触和互动,在此实践过程中将对彼此形成积极的生态认知,进而促成彼此间产生所谓的生态认同。这种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认同不仅有助于各民族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赢、和谐共享、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而且还能由此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当多个人群相互交往时,他们不仅是自组织的群体,也是互为环境的互动体,因此,各民族最终会形成互生共生、休戚与共的社会生态[7]。据此,笔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在各民族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赢、和谐共享、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可以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种新思路。
在经济生活中,良好的族际生态主要表现为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之间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状态。经济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共同进化的,存在一定的互惠反应[8],即各子系统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共同组成了一种整体性的互惠的经济生态系统[9]。各民族的经济生态系统在交往互动中同样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并由此逐步形成一种整体性的经济生态系统。从历史上看,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广大地区形成的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系统,与在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形成的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系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进一步讲,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当时极大地满足了各民族物质生活需求和各自经济发展需要。从现实生活角度看,在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之间形成的这种互利共赢的族际生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追求。当前,建立各民族之间分工合作机制,可以促成各民族经济系统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关系状态,进而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并由此凝结成一种经济共同体。所以,在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之间打造互利共赢的关系状态,有助于从经济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文化生活中,良好的族际生态主要呈现为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是一种和谐共享的关系状态。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的生成环境是自然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环境[10]。文化体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体系而存在,其内部各个具体文化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逐步走向相互适应、平衡与和谐[11]。由于各民族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差异,形成了各具自身特色的文化生态系统。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战争、和亲、经贸等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交流互动,促进了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相互依存,形成了“天下”观念、“大一统”思想、“和合”理念等各民族共享的文化因子。这集中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是一种和谐依存、共享中华文化的关系状态。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打造和谐共享的族际生态,就是要让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实现和谐依存,也要让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当前,加强各民族交流平台建设和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和谐共享的关系状态,进而保障各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并由此凝结成一种文化共同体。因此,在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享的关系状态,有助于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良好的族际生态主要表现为各民族社会系统之间是一种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社会生态学认为,个人或群体的生存环境是一个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社会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12]。民族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交融互动中应当是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并由此逐步形成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主要涉及到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要素。如果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要素发展差距过大,易形成边界明显的社会分层,产生所谓的结构分化,将导致各民族难以凝结成一种社会共同体。所以,在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之间打造共治均等的族际生态,主要是为了消解因各自社会生态系统中各类要素发展的差异而呈现的社会发展差距,否则由此形成的社会边界将阻碍各民族实现社会一体化。社会空间的整合能够消减群体间的区隔与距离,实现社会一体化[13]。当前,推动空间结构整合和社会结构整合,能够促成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进而保障各民族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并由此凝结成一种社会共同体。显然,在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有助于从社会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概而言之,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意味着在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关系状态,在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和谐共享的关系状态,在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当前,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打破各民族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界,即要打破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孤立的或区隔的关系状态,并由此逐步融汇成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的生态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在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让各民族逐步凝结成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从而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实践路径上看,建立有序统一的分工机制和资源平衡的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平台建设和共有文化建设,推动空间结构整合和社会结构整合,分别有助于打造互利共赢、和谐共享、共治均等的族际生态,从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立协调统一的分工机制和资源平衡的合作机制,打造互利共赢的族际经济生态,从经济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族际生态视角看,在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交往互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路径,着力打造一种互利共赢的族际生态,在增进彼此经济生态认同中逐步形成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的经济生态系统。当前,加强各民族之间分工合作这一有效路径,能够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之间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即在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状态。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观察发现,加强各民族之间分工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建立各民族协调统一的分工机制和资源平衡的合作机制,这有助于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由此让各民族逐步凝结成一种经济共同体,从经济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建立各民族协调统一的分工机制,打造互利共赢的族际经济生态,在效率方面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发展。涂尔干认为,“有机团结”是指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群体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有机体中的分工让各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并形成团结的力量[14]。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各民族协调统一的分工机制,不仅能够促成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在位次上的有序性,而且还能够让各自经济生态系统形成一种统一的有机体。具体而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各民族协调的分工机制,能够让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在交往互动中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各自充分发挥自身经济要素的特长和优势,让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中的经济要素都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就是说,建立各民族协调的分工机制有助于形成一种有序的经济发展状态,从而避免因各自无序发展而造成同质性发展或低效率发展。同时,建立各民族统一的分工机制,能够让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形成一种统一的经济有机体,尤其是能够让各民族之间实现产业联动及加强项目协同合作等,从而在效率方面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发展繁荣。正如亚当·斯密所言,“在分工的条件下,同数劳动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15]。所以,当前应当从制度安排、政策设计、法律规定等诸多方面,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帮助各民族建立协调统一的分工机制,通过打造互利共赢的族际生态,从效率方面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由此让各民族逐步凝结成一种经济共同体,从经济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建立各民族资源平衡的合作机制,打造互利共赢的族际经济生态,在效益方面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发展。有研究者指出,各民族共同享有公共资源的数量和规模会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强化[16]。当前,首先要对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中那些零散的、碎片化的各类经济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资源平衡的合作机制,就是要对当地各类经济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即要对原材料、半成品、劳动力和资金、技术、知识、信息等各类资源在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之间实现均衡配置,防止因这些资源配置失衡而造成的各民族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就是说,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资源平衡的合作机制,能够避免那些低效益的经济资源与那些高效益的经济资源在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之间出现严重的配置失衡,防止因各自发展效益差距而出现明显的区隔边界。另一方面,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各民族资源平衡的合作机制,就是要发掘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中那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尤其要发掘那些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经济资源,充分发挥各民族经济资源互补优势,在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指导下,让各类经济资源重新得到均衡配置,在效益方面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因此,当前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应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帮助和支持各民族建立资源平衡的合作机制,通过打造互利共赢的族际生态,从效益方面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由此让各民族逐步凝结成一种经济共同体,从经济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交流平台建设和共有文化建设,打造和谐共享的族际文化生态,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族际生态视角看,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在交流互动中需要采取有效路径,着力打造各民族和谐共享的族际生态,在增进彼此文化生态认同中逐步形成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的文化生态系统。当前,在民族工作中不断增进各民族共同性这一有效路径,能够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实现和谐依存、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即在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享的关系状态。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观察发现,增进各民族共同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和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这有助于保障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由此让各民族逐步凝结成一种文化共同体,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打造和谐依存的族际文化生态,在措施方面保障各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在现实生活中,当前不仅要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建设,这是促进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和谐依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一些民族地区,当地政府、民族工作部门、街道(居委会)、社会组织等主要侧重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如围绕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民族习俗、民族文体等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但是针对各民族文化交流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则并不多见。当地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建设较为缺乏,将制约着彼此之间了解认知和互动适应,从心理层面制约着彼此间产生接纳认同。就是说,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的不足,易让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处于相对封闭或孤立的关系状态,使和谐共存的族际关系建设失去了重要依托,即各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失去了措施方面的重要保障。因此,当前要从创设集体活动空间、建造公共活动设施、倡导共同实践参与、创建宣传教育载体等方面,为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搭建必要的沟通平台。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在当地党委领导和政府监督下,借助短视频、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技术,为当地各民族文化交流构建线上互动平台等。就是说,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打造和谐依存的族际生态,从措施方面推进各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由此让各民族逐步凝结为一种文化共同体。
2.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打造共享中华文化的族际文化生态,在内涵方面保障各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共有文化既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种有益的现代文明成果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各民族共有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符号政治性的一种集中体现,能够有效促进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处[17]。事实上,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就是要突破和超越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相对独立的边界,形成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而促成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同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还应整合和发掘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从微观层面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这同样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边界的突破和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27]从文化关系上看,打造中华文化共享的族际生态,就是要在吸纳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充实和丰富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内涵,要在中华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中更好地满足各民族共同的精神需要,进而推进各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现阶段,各地政府、民族工作部门、街道(居委会)等多方主体应采取宣传教育、文明创建及共同参与文化实践活动等诸多举措,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在内涵方面保障各民族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空间结构整合和社会结构整合,打造共治均等的族际社会生态,从社会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族际生态视角看,各民族社会生态交融互动中需采取有效路径,着力打造一种共治均等的族际生态,在增进彼此社会生态认同中逐步形成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当前,推动各民族社会系统之间结构整合这一有效路径,能够促进各民族社会事务共治和公共服务均等,即在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观察发现,推动结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推动空间结构整合和社会结构整合,这有助于保障各民族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由此让各民族逐步凝结成一种社会共同体,从社会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推动各民族空间结构整合,打造社会事务共治的族际社会生态,在条件方面保障各民族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代表物质广延性和伸张性的空间是现象共存的序列和共时态表征[18],而距离是塑造社会关系结构的关键[19]。在此意义上,各民族空间结构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结构。所以,推动各民族空间结构整合,实际上就是要在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塑造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结构。当前,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社会关系结构松散或缺失现象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各民族之间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信任等社会资本的缺乏或不足。就是说,推动各民族空间结构整合,就是要在各民族社会生态之间塑造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结构,进而有助于促成各民族之间生成相应的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任等组成的社会资本,能够促进社会群体间的合作行动,从而提升社会效益[20]。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各民族之间社会资本是促成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社会事务治理的重要条件,如果各民族之间缺乏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信任等社会资本,将难以形成社会事务共治这一集体行动。正是在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务治理的过程中,能够表达、维护、实现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需要,即为保障民生福祉获得持续改善提供了必要条件。社会空间整合能够拉近人们与所处社会的人际距离[21]。所以,当前要从制度安排、社会协同、动员激励等方面推进各民族空间结构整合,在社会关系结构上打造各民族社会事务共治的族际生态,从条件方面保障各民族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由此逐步凝结为一种社会共同体,从社会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推动各民族社会结构整合,打造公共服务均等的族际社会生态,在内容方面保障各民族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共享。”[22]在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中,如果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要素发展差距过大,意味着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结构失衡,势必会影响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感和幸福感。当前,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即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城市内部,民生事业发展依然存在结构失衡问题。查尔斯·扎斯特罗认为群体的社会生态系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不同群体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应当在外力作用下相互促进,达到平衡发展,防止结构性失衡带来的危害[5]。因此,当前要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共同作用下推动各民族之间社会结构整合。在推动各民族民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尤其要通过财政支付转移、优惠性政策、服务项目投资建设等诸多举措,大力帮助和推动少数民族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推动各民族社会结构整合,目的就是要让各民族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均等化,在内容方面保障各民族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由此让各民族逐步形成一种社会共同体,从社会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就是基于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多维关联以及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路径[23],推动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逐步汇聚成一种整体上的中华民族生态系统,从而有助于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笔者认为,从生态学视角诠释各民族之间关系状态,并由此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实践路径,是一种有益的学术尝试。同时,以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实践路径,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看,各民族经济发展基础、生产要素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各自民生事业发展程度、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同样具有差异性,这表明了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呈现出相对明显的边界,各民族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只有充分意识到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差距,才能在打造互利共赢的族际经济生态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保障各民族实现经济共同发展繁荣。只有充分意识到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差异和差距,才能在打造共治均等的族际社会生态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保障各民族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不断缩小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和差距,反过来能够让各民族逐步增进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同时,由于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各自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要素的差异,在打造和谐共享的族际文化生态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就是说,要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1],民族工作在以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及共有文化建设来增进各民族文化共同性的同时,也要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当前,无论是在各民族经济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关系状态,还是在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和谐共享的关系状态,抑或是在各民族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都需要一定地域范围外部和内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协同支持。这种协同支持,意味着多方主体要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协同提供不同类型的资源支持,如制度、政策、法律及资金、技术、项目,人力、物力、财力等。除此之外,多方主体还应直接参与打造良好的族际生态。同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方主体要积极调动和激发各民族各自经济、文化、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推进族际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结构交融,这同样也是打造良好族际生态的重要内容。进而言之,以多元主体协同支持来打造各民族生态系统之间互利共赢、和谐共享、共治均等的关系状态,从长远看,需要建立必要的制度予以保障。就是说,建立多方主体协同支持制度,有助于维系和稳固这种良好的族际生态,从而让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