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音乐教育

2023-09-12 16:22徐宝华
关键词:美育美的音乐

徐宝华 贾 佳

(中南民族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康德曾说“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他认为美是没有功利和目的的,就像听一首音乐、欣赏一朵花时,我们产生喜悦感,可这种喜悦并无功利性。而当这种无目的的快乐成为一种本能,或者说一种自在的存在时,它就是看不见的竞争力。音乐专业教育就是以美为启发,教授学生如何保有自己对于艺术无目的快乐的感悟以及高度的创造力。同时有专家认为,美育的发展成熟要历经三个阶段:艺术技术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审美情感教育[1]。这三个阶段虽然有共通性,但其所带来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当美育发展到审美情感教育阶段,才能真正实现它的终极要义,并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目前,无论是着眼于教育界还是大的社会环境,大众对人文艺术教育的关注仍不够重视。可以说,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和普遍模式,只重视教育中的理性逻辑、认知等活动,至于教育中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以及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则未予以应有的重视[2]。而艺术教育是关系到人的个性情感、意志、审美和社会交流的教育,不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性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心灵的开放与充实,限制了学生情感的挖掘、释放、交流与培育,不利于学生理性与感性的共同生长。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指示,将“美育”置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教育部在同年4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环节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及人文素养,要求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完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创新专业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全面加强和完善美育教育的发展路径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认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要“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因此,加强大学音乐艺术与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完整性与连续性的需要,更是深层次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一、现实的迷思与理论的游离

1.现实的迷思:功利主义的弥散与大学美育的缺失。审美水平决定着一个人明辨美丑的能力,美育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是确保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内既有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发挥着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也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市井、颓废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学生亚文化中娱乐化、泛流行化甚至低俗化倾向明显存在,学生群体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校园中也亟需大量高质量和强感染力的文艺作品和活动来影响学生。这一问题的存在掣肘着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也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审美素质的非实用性导致高等院校各个层面对全校音乐艺术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将其认定为歌舞表演的层面;二是分散在校院两级的美育工作还处在零散的自发状态,缺乏系统、专业的规划和实施,没有形成独立的美育工作体系;三是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美育仅仅停留在学生艺术类社团建设和课余实践活动,没有融入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中;四是缺少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缺少专业教师的引导,专业艺术教育和普及性艺术教育脱节,没有形成互补、互助推力,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专业支撑。

2.理论的游离:研究焦点的分散和后劲不足。笔者以“审美”“音乐教育”为联合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搜索并对相关研究论文进行汇总,发现有关“审美”与“音乐教育”的研究始于1992年,2006-2013年研究相对较多,2013年至今对此方面的研究数量有所下滑。从研究数据来看,早在二十多年前国内就有学者提出音乐教育要注重审美水平的培养,审美教育的提升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情趣的建构都大有裨益。近些年来,随着高校音乐艺术专业的发展,以及市场层面的以音乐为特色内容娱乐产业的蓬勃兴盛,使得对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也愈来愈受到学术界人士的重视,研究也随之逐渐丰富起来。但从总体的研究数量上来看,产出仍相对较少,该方面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从研究的分类上看, 国内学者围绕中小学及国民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以大学音乐教育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多偏重理论分析。如《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实践观——评基斯·斯万尼克〈音乐性地教音乐〉》《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评廖家骅的〈音乐审美教育〉》等类似研究不胜枚举。此外,围绕审美教育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困境及其原因的研究相对集中,而对如何实践的探讨相对较分散,且部分研究缺乏相应的音乐教学实践基础,提出的实践建议有些与实际情况不甚相符。近两年的研究数量不多,稍显后劲不足。基于长期的音乐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审美教育为大学音乐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值得在实践上进一步深入探索。

二、兼容并蓄:发展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大学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即美育,包括审美感知和审美能力教育两个方面,是指通过审美活动、审美实践达到对审美能力的全面培养,实现人格发展的和谐与圆满、生命体验的超越与升华。因此,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审美教育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而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最重要的维度之一。音乐教育的本质核心是审美,音乐由于其自身“非语义性”的特质,相较于诗歌、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跨越时空的界限,跨越语言文字的阻隔,承载审美教育的大部分职能,发挥直指心灵的教化力量,从而为塑造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实现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做出贡献。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音乐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从属地位。其独立的功能和主体地位的并没有得到彰显,其自身的优秀特质与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因此,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未能得到真正的实现。2019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于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从教育部到各省市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美育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美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而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美育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虽然此刻迎来了前所有为的发展机遇,却依然存在着诸多发展理念的困惑与实施层面的困难。拿音乐教育来说,仍存在着“重技轻道”的现象,即重视音乐技艺的增长和音乐表演能力的提升,而忽视音乐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忽视音乐作为艺术形态关乎个体与世界的终极表达。很多家长和音乐老师往往把学习音乐当作孩子考试、升学的“便捷途径”,仅仅重视孩子的音乐技能学习,忽视对学生主体的全面培养和塑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国外学校美育的成功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和谐”是一种音乐审美观念,音乐的和谐之美是对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人的内在和谐的表现与反映。因此,古希腊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十分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利用音乐来陶冶人的品行,影响人的性格。具体做法是在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既开设科学教育,又开设人文教育,既注重对学生心智的培养,也重视对学生人格真、善、美的浇筑。

德国学者席勒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将美育解释为人性的自由解放与发展。他认为,人性的完善要通过“感性的人”向“理性的人”的提升来实现,这种提升的实现离不开审美。席勒的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德国音乐教学实践的发展,使德国美育教育的影响力扩大到了社会政治领域,使其占有和其他各类教育门类同样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个民族需要培养自己的画家、歌唱家,更需要培养大批有艺术修养的观众和听众。”[3]他们将艺术实践活动视为学生体验审美、抒发情感、彰显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

20世纪后半叶,美国一直倡导“以情为本”的音乐教育,即通过培养审美意识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对生活有更深层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和丰富生活品质的目的。从整体上看,美国的音乐教育从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哲学基础出发,从统一、封闭的形态逐步向多元化、开放性形态发展,不断顺应当下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时代潮流,实践上重视“挖掘对事物审美质量的敏感性”。

他山之石虽好,但不能盲目跟风。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兼容并蓄,应在保持中华民族文化底色的基础上,批判吸收外来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对一切外来文化既不盲目崇拜,也不一概排斥;对待本民族固有文化传统,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始终坚持在适应人和社会的需求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的同时求变、求新[4]。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沉淀,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发掘出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吸收不同流派的优点,构建多元的音乐视角,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美与竞争力”:以音乐专业教育为示范的审美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音乐教育远比起其他教育更有意义。旋律和节奏是一种能渗入人灵魂深处的强大力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够迅速地看到所有的艺术和自然的丑恶,并且正确地加以憎恶;但是,当他发现美好的事物时,他会欣赏、赞美,然后成为自己心灵中的一种能量,自己的人格也会因此变得更加高贵和优雅。他们从理智还没发达的青少年期,对于美丑就有这样准确的好恶,到了理智发达之后,他们就亲密地接近理智,把她作为一个老朋友看待,因为他经历的音乐教育已经让他和她很熟悉了。”[5]可见,音乐是美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音乐有着特定的规律,它超越语言、直指人心的力量,是音乐美育的独特魅力与优势。也正因如此,音乐美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中最有生命力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1.指向审美核心素养的音乐专业教育。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需要的主要能力和必备品质,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美育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核心素养理解为美的理想、美的品格、审美能力三项内容。中国的音乐专业教育是以音乐专业师生为依托,以培养弘扬优秀中国音乐文化为内涵,服务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培养能胜任音乐教育、艺术创作、文化传承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可以把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艺术创作概括为审美能力,而文化传承则对应的是美的理想与品格。

音乐专业培养是以课堂教学、艺术实践等为主要教学形式,以音乐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而完成对于美以及美的作品、美的事物追求与探索的过程。所以,音乐或其他艺术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最核心的区别,不是在于能否唱好一首歌、跳好一支舞、演奏好一支乐曲,而是对于美的感受的敏锐度、控制力以及对于美的事物再现于作品的能力。从技术的角度来谈艺术,我们可以把艺术理解为,就是一万次艰苦的训练和不忘初心的对于美的追求,只为了实现一万零一次的零失误的完美表现。因此,音乐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唱一首歌或者跳一支舞,而在于对于美的敏锐、准确的感知力、模仿力和创作力。这就是艺术专业学生最核心的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不会在社会低级趣味蔓延开来的时候盲目跟从、不能自已,而是仍能保持对于真正美好与完美事物、心境的追求,就像不忍踩踏一朵鲜花一般。它是对于生命本质美的尊重,是对生命崇高状态的追求,它会使一个社群最终以美为所有生命最高的典范。这就是美的竞争力,是看不见的,也许在当下还不能够深切体会到,但其影响必然是深远而持久的。这是音乐艺术教育最值得珍惜的部分,也是音乐艺术教育最美的特质,远远不是考试和学分所能衡量的。

因此,学校专业音乐教育,其本质问题是如何以美育为核心竞争力贯穿在音乐教育各个环节;而专业音乐教育成功与否,对于整个校园音乐教育以及对于全校审美教育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以精品课程与艺术实践为核心内容的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公共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专业音乐教育不同,缺少了极为严苛的音乐技能学习和专业舞台实践,而恰恰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其对高校美育体系的顶层布局、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设计四维一体的高校美育布局,是大学教育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高校美育的四维一体,指课堂教学、艺术实践、艺术展演、校园文化四个方面。其核心是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国际视野、本土特色的美育系列精品课程,是一个高校开展全覆盖美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音乐公共美育课堂一定要由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理论修养的音乐专任教师来担任。教学对象虽为非艺术专业学生,但公共美育课堂从教学目标、教学布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设计,音乐理论类美育课程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音乐实践类课程也要帮助学生总结与提升艺术理论修养。精品的美育课程,是植根于全民教育、具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更具有长久生命力、兼具技艺性艺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优质课程。只有集中力量打造面向全体师生、面向社会公众的高质量美育课堂,学校的美育教育才有“基础与魂”。

艺术实践是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艺术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公共艺术教育成果的一种展示。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公共艺术教育的广度、深度和质量。而各种形式的学生艺术团体正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的主阵地,是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活力因素。以弘扬优秀的人文艺术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为宗旨,以全面繁荣校园高雅艺术文化、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为主要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双重构建的原则,在传承与创新中打造卓越的艺术品牌。在艺术教育实践方面,应采用多元化的手段, 培养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感知、欣赏、创造、表现、反思、评价、交流等方面的艺术能力[6]。同时,要把学校艺术团体与社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类社会设施场所得到充分利用, 如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并有选择性地与社会团体开展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样既可以检验艺术教育的成果,又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汲取丰富的经验营养。并且,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参加艺术比赛与艺术展演,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尝试创作音乐剧、歌舞剧、综合性舞台艺术作品等,形成更大、更广阔的艺术美育实践平台,在提升学生艺术实践兴趣、水平的同时,为高校音乐美育工作宣传、推广注入新的活力。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价值取向的总体表征[7]。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8]从高校美育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在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华精神符号的美育体系,既能够实现国内推广,也能够满足海外传播。高校美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既要实现继承和创新,又要发挥其独特的精神感染力。通过开展大学生审美教育,将优秀的中国文化、中国艺术融入校园,深入学生心中,在潜移默化中催发出兼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神动力。

音乐美育应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为内涵,以中华音乐的传承与交流为切入点。音乐美育应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校际传播、社会传播和国际传播,应挖掘阐释国乐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基因及其当代作用和应用途径。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自有体系、各具特色,同时又互为借鉴、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总体格局和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史。大学美育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瑰宝,以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的目标。

4.从培育精英到走向大众的转向。高校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几个学生唱歌弹琴的问题,而是肩负着全校人文审美教育的职能。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载体,它的目标是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美的超越。

音乐教育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教授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力与控制力,进而形成示范性来影响校园人文艺术氛围,提升学生整体的人文艺术修养。通过音乐艺术教育,使学生在这种非功利性审美的感受与体验中,抱以对美、善的尊重,并将艺术美的崇高标准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学生自我的不断突破与超越。专业教育不仅要培育精英,更要走出校园,走向大众。

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中国的大学,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到成为连接社会的“服务站”,其社会服务职能、教育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艺术教育在中国,也在完成着从培育精英到走向大众的转向。因此,要充分认识中国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艺术教育的特点,给大学音乐艺术教育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9]。要加强对艺术教育规律的研究,以构建核心素养、提升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有序推进高校普及性艺术教育;要合理规划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构建长效机制;要实现专业艺术教育与普及性艺术教育的兼容并蓄,使专业教育带动普及性教育,使普及性教育反哺专业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音乐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音乐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音乐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