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婷 庞尧斌 周珊 刘进 郭静
【摘要】 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中医药高等院校参与社区中医养生防疫,对于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 健康中国;高等院校;社区;中医养生;防疫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rticipate in the research of community TCM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under the vision of "Healthy China"
Xia Ting,Pang Yaobin,Zhou Shan,et al.The School of Clinical of Cheng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00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houlder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ission and task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Healthy China". The participation of TCM universities in community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ublic health and a vivid practice of building a "Healthy China"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Healthy China;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mmunit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Epidemic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R211 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01-0118-05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1.039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面对这场重大挑战,中醫药发挥了特色优势,贡献了重要力量。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反复无常,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十分必要。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中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医药高等院校积极应对,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发挥地区性医联体平台优势,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高等院校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社区中医养生防疫的传播,值得探究。
“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发挥中医养生治未病服务,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基础在社区,中医药服务对“健康中国”的贡献更多体现在社区。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培养专业医疗卫生人才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在“后疫情时代”被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中医养生防疫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养生方法,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使得“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祛病防疫作用,文献研究显示中医养生在疫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基于健康中国视觉,运用中医养生理论知识,探讨疫情期间高校如何参与社区中医养生防疫,对于全民防治新冠肺炎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生动实践。
1 健康中国视觉下中医药高等院校参与社区中医养生防疫的价值审视
1.1 老龄化现象加剧、年轻人就医意识薄弱 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人,占13.5%。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2]。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所伴随的各种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相应升高,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有研究发现社区居民里老年人数量居多,虽然他们中的部分人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但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人对中医养生防疫知识的获取。而当今年轻人多忙于工作,加之社区民众的受教育程度、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常常因重视不足或自身处置不当耽误了最佳诊疗时间,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因此,加强中医药高等院校与社区的合作非常必要。通过组织专业人士对社区民众进行医疗指导与服务,让民众正确认识中医养生防疫的本质,帮助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真正发挥中医养生“未病先防”的价值。
1.2 防疫知识获取路径欠规范、传播效率低下 社区民众获取中医养生防疫相关知识的路径主要来源于网络、电视、书籍、报刊等,路径冗杂,且有关内容未经专业鉴定,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导致民众获得的中医防疫知识缺乏系统性、真实性和权威性,给社区民众正确中医养生防疫造成了一定困境。因此加强高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通过长期定点系统地传授中医养生防疫知识尤为重要。
1.3 中医防疫优势突出、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中医养生防疫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养生方法,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使得“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祛病防疫的作用。根据《中国疫病史鉴》描述,中国从西汉至清末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而中医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历来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天人相应、三阴制宜”的理论,并在长期的医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调情志、慎起居、节饮食、节房事、针灸、代茶饮等养生方法。为防止疫病扩散,中国古代有设置专门的“病坊”,规定“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岁无疾,百日不得入宫”[3]。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全部是传统的中医中药防治瘟疫。上世纪90年代石家庄市暴发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药参与救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4]。有研究统计,在1911年之前,我国的瘟疫有352次之多[5-6]。2003年SARS防治过程中,研究显示中西医协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4],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预防、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显著。疫情创伤后应激障碍带来的长期身心困扰,形神并至、调畅气机、安和脏腑等中医养生在后疫情时代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7]。
1.4 社区中医药人才紧缺、中医药高等院校资源丰富 当前,社区中医药人才紧缺,“后疫情时代”社会对中医药优秀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中医药高等院校是培养中医药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拥有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临床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中医药高等院校参与社区中医养生防疫,可充分发挥高校及附属医院的中医防疫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技术力量、人才培养、带教培训等各方面对社区成员单位提供全方位帮扶指导[8]。通过下派专家指导、安排名医坐诊、开展医师培训、学生志愿者服务等举措,推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社区充分发挥。
2 社区中医养生防疫现状研究
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与扩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对防疫措施提出了“内防扩散,外防蔓延”的指导方针,并强调了社区在疫情防治中的职责和作用[9]。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改变了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主的观念,逐渐转向以预防为主,因此,中医药在养生方面的优势受到重视。通过调查发现,社区防疫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归纳为:一是社区防疫人力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目前社区防疫的主要力量由社区医院、社区诊所的医护人员组成,社区医疗单位医护人员固然是医学专业背景,但缺乏中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等专业人才,卫生防疫知识贫乏、能力参差不齐、高层次人才稀缺,且缺乏定期的专业培训和外出学习机会,导致社区防疫力量相对薄弱。二是社区防疫体制不健全、轻预防重治疗,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民众缺乏对疾病性质的清晰认识,存在重治轻防的观念,防疫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三是群众防疫意识不强,社区群众年龄差异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意识到健康与中医养生防疫的密切关系,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对中国传统医学缺乏科学的认知,甚至存有误解,因此导致中医养生防疫意识普遍薄弱。
3 健康中国视觉下中医药高等院校参与社区中医养生防疫策略构建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社区防疫能力 “后疫情时代”,社会对中醫药优秀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因此,加强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担当。完善的公共社区卫生健康体系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前提与基础,高校在打造公共服务“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服务于基层的专业人才储备,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仅能解决社区基层医疗中医人才匮乏现状,还能充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实现“中医药院校-学生-社区医院”三方共赢。
中医药高等院校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走向世界的首要担当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实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面对社区亟需中医养生防疫人才的现状,打造专业理论扎实、技能操作娴熟、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中医药专业师生团队参与指导社区中医养生防疫、健康宣教。聚集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名医专家团,通过线上理论讲座、线下实践培训的形式,对社区医护和民众进行指导与培训。
稳固和壮大社区卫生防疫队伍,高校创新激励机制提升中医类专业的教师、学生服务社区的主动性,如高校附属医院派遣专业人才下沉社区基层,做好毕业生实习、就业宣教,使得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向社区倾斜,壮大社区防疫力量,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3.2 做社区“首诊制”推行者,筑牢疫情防控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未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方向是社区,而抗击新冠肺炎无疑是加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进程。医务人员是疫情防控的“守门人”,在社区防疫力量薄弱的现状下,高校及附属医院发挥高校专业和人才优势,下沉师生团队植根基层,在小区、街道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诊所等机构,为社区民众提供帮助,做好首诊负责制的推行者,在各个机构点做好患者的登记、留观、核酸检测等工作,并按相关程序及时报告、协助转运。同时普及中医防疫经典知识,减少民众恐慌,筑牢社区疫情防控防线。
3.3 推进“互联网+”行动, 打造“云服务”生态圈 “健康中国”最终目标强调养生防疫知识的普及性,高校医学人才在普及养生知识的同时,应当结合当前民众对养生的基本需求,切实提高可行性。完善“互联网+”体系建设,借助专业APP、微信公众号、电台、QQ、抖音、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将中医药优秀人才的渊博学识、中医智慧用于指导民众科学、合理运用中医养生防疫。通过推进“互联网+中医药”远程抗“疫”,名老中医线上坐诊,民众享受“一对一”中医药防疫咨询服务,安全、便捷畅享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民众可通过网上公众号咨询专家,针对百姓最关心的热点、 焦点问题,以民众与专家问答的形式在公众号上进行,形成问答集锦。开发个性化、智能化的中医养生防疫APP:以四大经典为出发点,利用移动设备端APP技术,开发“中医养生防疫”科普软件,指导养生与防疫,软件结合体质、节气、温度、地域等特征,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设置季节、饮食、情志、起居、运动养生防疫知识模块,提供预防调护疾病图文知识,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木兰扇、穴位按摩等。高校官网可推出中医养生防疫的网络课程,以普及适用为目的,对社区民众进行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传授。“云服务”就医、咨询、学习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线上就医、高效协同,优质医疗资源智慧互联,打造出全方位“云服务”良好生态。
3.4 推进医联体建设,强化优势资源辐射带动 在国家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充分发挥高校附属医院中医防“疫”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技术力量、人才培养、带教培训等各方面对社区成员单位提供全方位帮扶指导。通过下派专家指导、安排名医坐诊、开展医师培训等举措,推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社区充分发挥。
构建医联体-社区服务管理体系,由政府主导邀请第三方机构作为服务管理体系的主管机构,依托医联体龙头单位的专业技术支撑、多样化信息传播能力等,为社区居民提供长期稳定的中医养生防疫知识普及、中医养生防疫方法指导、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等,提高社区防疫的管理与控制。
3.5 打造精品养生项目,开创科学防疫新局面 社区中医药人才紧缺,依靠中医藥高等院校雄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开展“移动课堂巡讲”,打造中医药高等院校与社区联动教学新模式,为社区培养更多的中医养生专业人才。一方面,针对不同社区人群需求,科学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养生健康教育内容,将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养生在防疫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将高校-社区互动模式过程中的交互平台打造成就业平台、实践平台,针对各个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不同,推荐实习或入职目标社区卫生服务站点。
创新活动举办形式,将健康知识融入到居民喜闻乐见的一些场景中,如组织高等院校心理老师到社区开展免费心理疏导,引导民众正确看待疫情;向社区民众提供免费的中药防疫饮品,带领民众制作防疫小香囊;成立中医养生防疫俱乐部,对社区民众进行专业的中医养生指导和服务;创办中医养生防疫大讲堂,对社区民众进行长期持久的指导,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医防疫,邀请权威的中医专家解读经典著作、宣传中医养生防疫、普及常见中药的药理功效;开展特色的中医防疫党日活动;举办系列讲座和义诊,组织有益的保健运动等向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宣传、传授养身防疫之法,提升居民对中医养生防疫的参与感、获得感,将中医健康知识、中医养生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打造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开创科学防疫新局面。
3.6 构建防疫共同体,提升中医养生防疫质量 由中医药高等院校领衔,打造社区学院、社区医院、社区学习点等不同层次的高校-社区防疫共同体。高等院校作为共同体的主心骨,起着统筹、主导和督导作用,社区学院为区级社区教育主体,政府主导,高校与社区共建,负责区域内社区中医养生防疫的指导和管理,社区医院整合社区内各个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门诊,协同联动,引进中医类教育资源增大该片区中医养生防疫力量,社区学习点即各个居委会设置学习点,便捷社区民众学习。高校-社区防疫共同体的构建还离不开社会其他力量的支持,从而构建出纵横交错的的防疫体系。通过高校-社区防疫共同体可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提升中医养生防疫质量,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高校与社区共建社区学院,高校可充分发挥师资和专业优势,定期选派师生走进社区,针对社区民众开展中医养生防疫的科普和教育活动,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彰显高校的责任当担,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高校向社区民众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方便民众查阅资料,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高校附属医院重点将中医体检的内容纳入现有体检项目中,综合利用医疗机构间共享的诊疗记录信息、健康体检筛查等信息,通过规范化的健康评估工具,向社区体质偏颇人群和亚健康状态人群提供个体化的中医健康教育以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指导等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和专家特长相对应的预约式服务,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
社区医院整合社区内各个卫生服务站点和社区门诊,联合发力,全力构筑防疫“金盾”。成员单位间可共享医疗资源,上一级单位可对下一级在科研培训、信息管理、技术支撑等方面给予指导与培训,从而增强该片区的中医养生防疫力量和质量。
4 中医养生防疫服务社区民众满意度调查
2020年9月—2021年9月,对本市5个社区进行调查,每个社区随机抽取30名18岁及以上接受过中医养生防疫服务的民众,发放表格,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剔除填写不完整等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4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3%。
调查内容包括民众基本情况、对中医防疫的认知、中医养生防疫服务等方面。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4.1 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年龄分布于41~50岁、51~60岁、61~70岁的民众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性别分布上男性少于女性,见表1。
4.2 学历、职业背景分布情况 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32.2%(47例)、22.6%(33例)、25.3%(37例)、19.9%(29例);有医学背景的民众所占比例为15.8%(23例)、无医学背景的民众所占比例为84.2%(123例);退休、单位人员、自由职业者、无业的民众所占比例分别为25.3%(37例)、27.4%(40例)、19.2%(28例)、28.1%(41例)。
4.3 对中医药的认知情况 在本研究周期内,被调查的民众中有65.8%(96例)在疫情期间接受过中医药服务,认为其很重要;有86.3%(126例)接受过社区开展的免费中医药服务,82.9%(121例)表示开展中医药养生服务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积极作用,87.7%(128例)表示愿意继续接受中医药养生防疫服务。民众在新冠肺炎持续期间,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次筛查的比例为62.3%(91例),认为其最主要原因是离家近、经济实惠,但对其技术实力认可度相比其他级别医院较低。
4.4 对中医药高等院校进社区的满意度情况 71.2%(104例)的民众表示中医药高等院校参与社区防疫有重要作用,主要原因为:高校及附属医院专业实力雄厚、人才队伍素质优良,能给社区民众带来更加专业的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下,培养专业医疗卫生人才、发挥中医养生防疫服务,促进“健康中國”国家战略实施,提升中医药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在后疫情时代的重要使命。中医药高等院校参与指导全民科学、正确中医养生防疫,对不断推动高校与社区中医药事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伟,王恩成,王晓栋,等.养生摄身法预防疫病历代文献研究[J].山西中医,2015,31(4):42-44.
[2] 童玉芬.中国人口的最新动态与趋势——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35(4):15-25.
[3] 杨必安,曹丽娟,姚鑫,等.中医历代防疫概说[J].中医学报,2021,36(1):54-57.
[4] 王兰,姜良铎.论中医防疫的特色与优势[J].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2):5-8.
[5] 王玉兴.中国古代疫情年表(一)(公元前674年至公元1911年)[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3):84-88.
[6] 王玉兴.中国古代疫情年表(二)(公元前674年—公元1911年)[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4):33-36.
[7] 宋鑫,丁之旺,蒋维晏,等.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中医养生调摄研究[J].江西中医药,2020,51(8):13-16.
[8] 陈少敏,吴群,胡伟菊.健康中国行动视域下的社区健康教育困境和出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5):200-202.
[9] 王树民,邢祥鹤,林蓉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区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20,32(3):41-46.
(收稿日期: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