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3-09-11 02:22:50王小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疗效对比高龄患者冠心病

王小磊

【摘要】  目的    对比经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经桡动脉入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凌源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入路PCI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入路PCI治疗,对比2组的手术情况、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穿刺至置管时间长,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2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经桡动脉入路PCI与经股动脉入路PCI在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经桡动脉入路术后并发症少,卧床时间短,值得借鉴。

【关键词】  冠心病;高龄患者;慢性左心衰竭;经桡动脉入路PCI;经股动脉PCI;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541.4  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01-0050-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1.017

冠心病( CAD)是一类对健康威胁较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作为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常见于老年人群,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随着CAD病情的进展,患者容易出现慢性左心室衰竭(CLHF),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等,病死率高[1]。对于CAD合并CLHF患者而言,藥物治疗效果欠佳,预后较差。在不断的临床研究与探索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CAD合并CLHF的主要治疗方式[2]。PCI主要有经桡动脉、经股动脉两种入路,本研究选取CAD合并CLHF患者82例,对比了两种入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凌源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2例CAD合并CLHF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71~85岁,平均年龄(76.28±4.62)岁,病程0.5~8年,平均(4.61±1.42)年,心功能Ⅱ级22例,Ⅲ级12例,Ⅳ级7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72~84岁,平均年龄(75.18±4.81)岁,病程0.5~8年,平均(4.11±1.27)年,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2例,Ⅳ级8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年龄≥70岁;临床资料完整;认知正常。排除标准:心肾功能异常;伴恶性肿瘤;血液疾病;乙肝、结核等。

1.2    方法    (1)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入路PCI:术前评估患者桡动脉情况,排除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右侧桡动脉穿刺,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部位选择腕横纹上0.5~1 cm处,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将动脉鞘拔除,并且进行分段减压压迫止血,然后采取定点定量加压包扎法止血。(2)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入路PCI:患者保持仰卧位,在右侧腹股沟部位找到明显的股动脉搏动点,穿刺部位为股横纹下2 cm处,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针刺入动脉鞘管时,需保持30°~45°进行穿刺。术后6 h拔除鞘管,并且按压20 min,止血方式为纱布及弹力胶布。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穿刺至置管时间、X线曝光时间、卧床时间。(2)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并发症:包括排尿困难、下肢静脉血栓、急性左心衰竭。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的穿刺至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心功能指标    2组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排尿困难、下肢静脉血栓、急性左心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CAD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时也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CA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弹力型动脉及大、中型肌型动脉(如冠状动脉)。近年来的医学研究[3-4]表明,有无CAD表现,除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取决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特别在老年人和严重斑块处容易有大量钙盐沉着,而正常的动脉不会发生钙化;虽然钙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特别是狭窄程度不成比例,但从血管超声中可观察到钙化斑块通常是相对稳定的。斑块扩大尤其在伴有CAD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等)的人群中会更快,因此,积极控制CAD危险因素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心肌供氧和需氧量的失衡,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CAD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左心衰竭是指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而发生的心力衰竭,临床上极为常见,以肺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左心衰竭分为急性左心衰和CLHF,其中,CL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果,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缺血性心肌损害,如CAD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CHF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和咯血等[5]。CAD患者常在情绪激动、过量运动等时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并且疼痛感会向上臂、左肩放射,如果患者存在心力衰竭或心功能较差,会引发呕吐、出汗等症状。CAD患者容易出现CLHF,PCI为主要治疗手段,其临床效果也已经得到证实[6]。

PCI主要通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以此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实现治疗目的,以其操作简便、损伤小等优势在临床中获得广泛应用。目前 PCI 治疗置入支架种类逐渐增多,包括环状、网状、缠绕型等,可依据患者动脉管腔狭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在手术路径的选择方面有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路径,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合理选择,如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多选用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伴有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者多以经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总之,PCI 治疗效果显著,优势明显,可降低对患者机体的损伤,改善疾病预后[7]。

以往,临床上在采用 PCI 治疗老年CAD并CLHF时,多采用传统的股动脉入路PCI,但相关研究[8]表明,经桡动脉入路PCI能减少45%左右的手术病死率。经桡动脉入路穿刺点常选择在右侧桡动脉搏动最强处,而经股动脉入路PCI的穿刺点常选择右侧股横纹肌下2 cm 处。经桡动脉入路PCI的位置较浅,术后止血较为方便,且右臂供血充足,不会因为穿刺点栓塞发生组织坏死的情况。与此同时,经桡动脉入路PCI是在上臂,手术完成即可将动脉鞘管拔除,不需要卧床休息,手术结束后即可下床活动,大大减少了局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体循环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穿刺至置管时间长,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PCI在病变位置经外周动脉运送气囊导管,患者存在的狭窄血管可通过气囊扩张,进而使其生理功能得以恢复,促进血流改善,增加心肌供血量,并且通过放置支架的方式防止狭窄再次出现,PCI对患者创伤较小,能促进术后康复[9]。股动脉直径大,不容易出现血管畸形,使其成为常用路径,但是在不断研究中发现,股动脉入路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较多,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肱动脉发出的桡动脉位于表浅组织,便于确定穿刺位置,且桡动脉附近无重要神经、静脉,穿刺安全性更高,极少出现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同时,由于桡动脉位置较浅,易于术中止血,可在一定程度减少手术出血量,利于术后康复。此外,桡动脉附近迷走神经较少,受损概率低,可避免患者出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及心率降低症状,具有保护心脏作用。叶武成等[10]研究显示,经桡动脉行PCI治疗CHD合并心力衰竭,术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约为0.1%。且经桡动脉行PCI治疗,术后不限制体位,可尽快下床活动,有利于肢体血液循环,降低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有研究[11]表明,桡动脉入路在PCI 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其位置表浅,能于体表扪及,有利于术后压迫止血,并且桡动脉周围无重要静脉、神经走行,进而避免动-静脉瘘的出现,而且能防止对神经造成损伤。经桡动脉入路PCI治疗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原因为桡动脉分布范围存在的迷走神经相对较少,进而治疗期间很少伤及迷走神经[12]。CAD合并CLHF患者存在心功能损伤的情况,是降低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议择期治疗的患者先通过药物改善心功能,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有利于术后恢复。对于CAD合并CLHF患者而言,必须控制好液体输注量,而且静脉滴注期间控制好滴注速度。术后患者应早期活动,降低栓塞性疾病等的发生风险[13]。术后,桡动脉闭塞的积极预防非常重要,也是术后的一个重点及难点问题。本研究中,患者均未发生桡动脉闭塞,原因为术者提高操作水平,并且在术中及术后合理使用肝素,进而降低了桡动脉闭塞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入路PCI与经股动脉PCI在高龄CAD合并CLH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经桡动脉入路术后并发症少,卧床时间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晓婧,吉育红.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5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6):603-604.

[2]    霍本良,吕长泳,潘庆丽,等.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7):78-80,81.

[3]    白占伟.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9):23.

[4]    宗振方.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1):113-114.

[5]    吕继辉.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对比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3):101-103.

[6]    郭龄昌.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竭[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67-69.

[7]    李红.不同入路PCI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30-3531.

[8]    朱自强.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7):749-751.

[9]    曹竣,蔡珍芝,赵莉莉,等.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0):18-19.

[10]    叶武成,高彩丽,叶鹏.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 (1):45- 47.

[11]    张强,潘德锋.用桡动脉入路PCI对合并慢性左心衰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J].当代醫药论丛,2016,14(14):18-19,20.

[12]    侯文兵.不同入路行PCI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8):54-55.

[13]    黄明剑,温志浩,潘朝锌,等.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6,11(1):6-8.(收稿日期:2022-10-07)

猜你喜欢
疗效对比高龄患者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全麻下高龄患者腹腔手术体温护理对照研究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8:30
不同剂量谷维素在心血管神经症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医学信息(2015年52期)2016-04-16 14:56:17
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