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治 于佳佳 贾蕊
东楮岛,不算岛。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因楮树得名,因海草房而闻名。胶东特色民居海草房垒石为墙,覆草为顶,古朴的门檐两头翘向天空,像极了渔船的样子,寄托着世代与海为伍的渔家人的企盼。
东楮岛村位于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东北方向,三面环海,海岸线10公里,拥有400多年建村历史,是北方典型的胶东渔村。拥有户籍人口189户、445人,现存海草房144户、650间,是胶东地区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之一,被誉为“国内生态民居的活标本”。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中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突出村落生态保护,加强海草房保护性开发
2006年,东楮岛村就编制了《东楮岛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2012年,东楮岛村聘请专家编制了《东楮岛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发展规划》《东楮岛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村内144户海草房的保护纳入制度化范畴。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硬件环境及岸线、海草房等资源保护。2015年、2019年两次邀请专业团队对全村海草房进行重新修缮。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东楮岛村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外来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古村落保护,2014年,引进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公司,按照“一院一主题,一房一文化”原则,打造“唐乡”主题集群式海草房民宿,利用闲置民居院落,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加以修缮,使农民闲置院落旅游功能化复活、闲置资产资本化注入,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优质资源开发的同步共赢。村内党员及群众依据企业对海草房的保护利用模式,以自家海草房为基础进行开发利用,形成以“企业带动党员、党员带动村民”的发展模式。目前,村内建成了公司集中打造、村民自主设计的不同主题风格、满足不同住宿要求的民宿145家。形成“星级民宿-精品民宿-文化主题民宿”三级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推出“民宿+旅游”“民宿+研学”“民宿+康养”等主题旅游产品,形成寧津海草房民宿品牌效应。
民宿“水秀人家”的老板汤大姐是本村人,家里世代打鱼为生,近十年来,随着传统村落得到保护和发展,休闲海边游的兴起,让他们从渔民变成了民宿主。“自从村落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后,每年来村里赶海、避暑的人特别多,刚开始住宿的地方少,留不下游客,我们就靠最地道的渔家美味吸引顾客。近几年,随着食宿型渔家乐的兴起,我们很多村民都把自家的海草房内部重新装修,打造风格各异的民宿,来东楮岛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个夏天如果不提前至少半个月预订,真是一房难求。”
整合海洋资源,做好传统渔村转型升级
东楮岛村坚持“以海为生、先要养海”和“靠海吃海、更要护海”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一条与海洋资源环境同生共荣的和谐发展之路。
东楮岛村原有村办企业9处,为积极探索既壮大村集体经济又富裕村民百姓的经济发展新路子,2004年,东楮岛村紧抓动能转换契机,对村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先后成立东楮岛水产公司、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旅游有限公司,由村民入股,充分调动村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出谋献计,确立了生态养殖的发展路子。树立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原则,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1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科研单位共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荣成综合试验站”“唐启升院士工作站”“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观测站”等科研站点,每年实施人工增殖放流20万尾以上,探索发展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新型生态养殖,着力于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构建了一套浅海绿色高效可持续健康养殖模式。
整合文化资源,做好传统村落民俗旅游
为传承历史文化,2014年将村内民国时期建立的育英小学,改造成“乡村记忆馆”,在保留老教室、教师办公室、宿舍基础上,增设村史馆,展陈反映胶东渔村发展的历史物件300余件。打造了一条设有咸鱼坊、豆腐坊、反映担柱窝岛海战的抗战纪念馆等展馆的特色古街,并建设老楮树酒吧、艺术创作基地等站点,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2017年,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东楮岛国家级海洋牧场,同时开发了环岛观光、趣味逗鱼、休闲采摘、特色海鲜等多个游玩体验项目,形成了集海底观光、海上垂钓、休闲娱乐、旅游接待、餐饮服务、商务会议、海洋文化体验、海洋科研等于一体的独特海洋牧场新型旅游产业带。利用7.5公里长的海岸线,5公里长天然优质沙滩,建设海水浴场和300亩天然赶海滩涂,形成岛、湾、礁、石的完美海洋自然景观,成为胶东特色旅游基地。
依托村内娘娘庙,每年谷雨节气村内将举办“开洋、谢洋节”以及“心系大海·游钓中国”等系列品牌活动,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渔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底蕴,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先后引进央视、湖南卫视等真人秀节目和《咱村的女消防官》等多部电影来这里取景拍摄,既增加了美丽乡村的厚度深度,也打响了“楮岛印象”涉及的乡村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