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杰,闵林玲,潘 金,母燕玲,姚 勇
(1.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遂宁 629000;2.遂宁市中心医院急症科,四川 遂宁 62900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喷射样出血、黑便、贫血及失血性休克等症状,致死率较高[1-2]。目前,临床一般根据出血量情况选择保守或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ral embolization,PTVE)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3-4]。PTVE可限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管侧支循环,改变门静脉血流分布,有效改善肝脏功能,适用于大部分EGVB患者。但PTVE在增加门静脉血流量的同时,门静脉压力也会有所增加,从而加重脾功能亢进。TIPS是经颈静脉在肝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穿刺,形成通道并降压,以达到控制EGVB的微创治疗方法[5]。EGVB一般是由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所致,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较好反映患者门静脉压力[6]。同时,肝硬化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肝功能异常,TIPS技术主要是在肝内建立人工分流通道,对肝硬化EGV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肝硬化EGVB的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EGVB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将采用TIPS治疗的患者纳入TIPS组(93例),将采用PTVE治疗的患者纳入PTVE组(42例)。TIPS组和PTVE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病例纳入标准:均符合肝硬化EGVB诊断标准,且两组患者均具有手术指征[7-8];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研究对象资料齐全。排除标准:门静脉狭窄或阻塞;机体凝血存在异常;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 mmol/L或凝血酶原时间>20 s;严重肝性糖尿病;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肝脏占位性病变;器质性心脏病;严重肝性脑病;发热或全身性感染;存在手术禁忌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
1.2.1 PTVE组:肝区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分支,置入超滑导丝,4F导鞘。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压力,观察静脉曲张情况。随后注入适量无水乙醇固化血管,使用弹簧圈进行曲张静脉栓塞。栓塞后再次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压力,退出导管并使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封闭穿刺路径。
1.2.2 TIPS组:局麻后协助患者仰卧位,头颈后仰,头偏向左侧。选择右侧颈内静脉中段穿刺插管,置入超滑导丝,送入Rups-100穿刺管针,从肝(中)静脉穿刺到门静脉。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门静脉压力。置入球囊扩张分流道,使用弹簧圈进行曲张静脉栓塞。通过导丝放入GORE支架,行门静脉和肝静脉造影并测压。观察分流道通畅程度,再次测量门静脉压力,拔除引导管。TIPS操作全程在C-2000 DSA X线机监视下进行。
1.3 观察指标
1.3.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9]: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包括无静脉曲张以及静脉曲张轻、中、重度(分别表现为直线型,蛇形迂曲隆起及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
1.3.2 外周血细胞计数: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1 ml,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MEK-7222K,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
1.3.3 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嘱患者禁食8 h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流速(PVV)和脾静脉流速(SVV)。
1.3.4 肝功能指标: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提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TBIL和白蛋白(ALB)水平。
1.3.5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1个月内穿刺点血肿、肝内胆管损伤、脾功能亢进和消化道出血。
2.1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比较 见表2。术前,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术前改善,且TIPS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PTVE组减轻(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外周血WBC、RBC和PLT比较 见表3。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WBC、RBC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WBC和PLT较术前升高,且TIPS组高于PTVE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外周血WBC、RBC和PLT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见表4。术前,两组患者PVD、PVV和S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PVD较术前降低,PVV和SVV较术前升高,且TIPS组PVD低于PTVE组,PVV和SVV高于PTVE组(均P<0.05)。
表4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5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6。TIP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TVE组(χ2=4.325,P=0.038)。
表6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组织弥漫纤维化,导致肝内血管受压变窄,而门静脉内血流需通过肝脏,经肝静脉回流入心脏。当血流不畅时,门静脉压力增大,导致EGVB的发生[10-11]。TIPS通过穿刺形式形成肝内肝、门静脉间人工分流通道使门静脉压力降低,从而控制EGVB[12]。患者病情发展后期主要为肝功能损伤和门脉高压,机体多系统功能受到影响[13]。TIPS有降门静脉压的作用,其是否能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产生影响,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TIPS组患者术后1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PTVE组减轻,说明TIPS对改善肝硬化EGVB患者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更好。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4]。而静脉曲张会导致静脉压力增高,在受到外界刺激后易出现局部静脉破裂喷射状出血[15]。因此,临床一般采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介入治疗方式来控制EGVB。由于TIPS经颈静脉,在肝、下腔及门静脉间形成血流分流通道,门静脉部分血液被分流入体循环,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患者静脉曲张程度也会随之减轻[16]。PTVE通过液体栓塞剂使胃底食管曲张静脉闭塞,弹簧圈栓塞胃冠状静脉主干,以此止血[17]。然而,PTVE术后导致血流分布改变,加大了肝门静脉的血流量,从而使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可能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PTVE缓解患者静脉曲张效果一般,有静脉再出血风险。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WBC和PLT较术前升高,且TIPS组高于PTVE组,提示TIPS效果更为显著。肝硬化患者WBC和PLT下降与脾脏功能的抗性有关。门脉压增高导致脾肿大,引起脾功能亢进[18]。TIPS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改善患者脾脏功能,提高患者外周血WBC和PLT。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PVD较术前降低,PVV和SVV较术前升高,且TIPS组PVD低于PTVE组,PVV和SVV高于PTVE组。由于TIPS可降低门静脉压力,使得门静脉血管阻力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同时TIPS可应用GORE支架来控制分流道大小,从而有效调节分流道血流,改善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量[19]。由于术中及术后机体产生炎症因子、代谢产物等有赖于肝脏进行清除,且患者本身肝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损伤,因而手术可能会加重肝功能负担。而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介入治疗方式未对肝硬化EGVB患者肝功能造成显著影响,其原因可能与TIPS术后动静脉短路开放有关。动静脉短路开放可引起门静脉血流动脉化,这对维持肝细胞功能,防止肝功能衰竭有益。这与张晓丰等[20]研究结果不一致,该研究发现TIPS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肝硬化EGVB患者肝功能及肝性脑病发生有关,若术后机体血流动力学出现较大变化,即术后单纯的肝动脉代偿供血代替术前机体的双重供血(门脉、肝动脉供血),将会短时间影响肝功能,甚至可能导致肝性脑病,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需进一步探索TIPS术后静脉通路引发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肝硬化EGV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TIP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TVE组,提示TIPS更为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肝硬化EGVB患者采用TIPS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患者外周血WBC和PLT,改善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且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