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梅
摘要: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立足于文本要旨,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恰当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多元互动中多层次、深层次解读,做到与文本、作者共鸣,继而强化自身语用能力,为其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基础。当学生的认知意义足够多时,他们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实现阅读的意义。在回归原点的阅读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开辟新的阅读通道,促进认知趋于完整,发展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唯有如此,学生的阅读才实现了其应有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阅读教学;意义建构;深度阅读;思维能力
美国应用心理语言学家肯尼思·斯·古德曼在《谈阅读》一书中说:人们在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会主动建构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有些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有些是读者自己建构的。当读者有了“足够的意义”,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文章。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内容,笔者认为,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与作者、与编者积极对话,主动建构意义的语文实践过程。我们教师要回归阅读的原点,助力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把握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般心理规律,化解不同性质的疑问时做到有的放矢,既须“沉乎其中”,又须“出乎其外”。
浅层次阅读只能让学生的理解浮于表面,而深层次阅读却能助力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层次对话,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从中得到表达技巧的锤炼、情感的熏陶,为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美国阅读与语言研究中心主任玛丽安娜·沃尔夫认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脑会建立起一个“新的阅读通路”,也可以激发“语言、记忆、基本认知以及视觉”等一些更复杂的认知过程,从而影响人们的“推理、类比推理、批判性分析思维、情绪反应及发明创造”。在和学生一起经历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帮助他们建立指向复杂认知的“阅读通路”,可以让他们的阅读体验、感悟走向深入。
新課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视优秀文学作品的人文性和语用价值的挖掘,教师在引领学生尽情享受精神、意境、语言的优美时,不知不觉就将学生的判断、分析、思考、质疑淡出交流的范畴,感性体验远多于理性思维。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教师都习惯性地让学生去还原苹果、石榴、桃子光鲜的外表,并将之与深藏土中、其貌不扬的花生作对比,而后得出“普通但不平凡”“朴实但很有用”的结论,号召学生向花生学习,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如此感性判断,学生不是被作者道德绑架,就是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事实上,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非常富足的今天,愿意做苹果、桃子、石榴这般既有用又养眼有颜值的人不在少数。抛开完全可以拥有的颜值,刻意去追求默默无闻、悄无声息、朴实无华,并不是当下我们所倡导的精神主流。教学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将花生与石榴、苹果、桃子作比,目的是什么?”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正确的作者原本意义认知:花生虽然没有苹果、石榴、桃子那样的颜值优势,但并不因此而遮挡了它的价值。很多时候,能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很好,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花生”,但完全可以各美其美。
寻找文本核心,通过教师个性解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交流,是阅读文本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此,学生在处理文本信息、进行积极思辨中,从原有的感性认同走向独立的理性判断,文本在意义的建构中,实现其无限的阅读价值。
我们阅读的对象应该指向整篇的文学作品,而非拘泥于某个词句片段。唯有眼中有全篇,方能真正构建起有意义的语言结构,实现语用能力的长足发展。然而,在实际阅读指导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语言文字意义的建构。如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常常将生字新词独立到课文之外进行教学;在进行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积累时,一味让学生反复背诵。按照专家学者对“阅读”的定义,这种单纯的识字教学,以及常见的布置学生进行语段的孤立背诵积累,都不是真正的阅读。
及至中高年级阅读素养中所强调的培养学生信息提取、分析、运用的能力,其最终也应指向阅读的意义建构。如在了解学生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如果拟题“在《西游记》中有许多的‘三,如‘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你还知道哪些‘三”,这就不属于阅读的范畴,因而这样的信息提取,也失去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阅读的过程,理应是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理解、感悟、表达等多种能力协调、同步发展的过程,任何不涉及情感、智力、态度、价值判断的阅读,都应归之为无意义的阅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将许多阅读策略分散安排在各年级阅读单元中,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力,实现语言阅读更多的意义建构。
如教学《桂花雨》,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桂花盛开,芳香四溢”“盼望摇花、如愿以偿”“举家迁徙,仍念故里”的碎片化阅读,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桂花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记忆就是桂花飘香”“怀念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就是怀念自己快乐的童年”。这样,桂花的意象就走进了学生心里,此时的桂花已不再是具体可感的实物,而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同样,不仅仅是桂花,一个梨子,一粒花生,一片草地,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倾诉的载体。
再如课文中用得非常精妙的“浸”字,我们也不应就字说字,而应放到课文的大语境中去体会。维果斯基认为:当一个词处于某一句段中后,它在获得一个新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因为语境的限制而少去某些意义。我们的阅读,不是去捕捉这个词全部的意义,而是让学生感知它所在文章中的具体意义,这就是阅读能力。老舍先生非常重视文学作品中动词的使用。他认为,动词对语言表达力的作用远远超过形容词,以及成语、名言。遵循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这样的阅读才不会以偏概全,机械贴标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主动搭建平台,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个性阅读,并且借助联想与想象,做到边阅读边思考、边感悟,只有这种富有创意的个性阅读,才是当前阅读教学的真谛,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日本学者野口芳宏将阅读思考分为“消费性思考”和“生产性思考”,这是两个完全相对的表现。所谓“消费性思考”,就是没有思维含量的无意义阅读,这样的阅读除了消耗、浪费时间之外,毫无用处。而“生产性思考”则是学生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加工,生成属于自己的新理解和新见解,这显然属于意义阅读、价值阅读的范畴了。
如阅读《将相和》,如果教师设计问题“文中的‘将是谁,‘相又是谁?课题中说他们‘和,那他们肯定有过‘不和,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属于耗时又耗力的“消费性”思考和提问。学生在毫无挑战性的问题中失去阅读的兴趣,渐渐不再愿意将阅读作为一件有意义、有挑战、有乐趣的事,敷衍之心渐渐滋生。因此,要想学生真正形成自己的阅读印象,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对文本进行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文本虽然是由一个个汉字组成,但学生却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结合自己体验进行个性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知识阅历,还能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和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时,笔者以项目化学习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项目化实践:①蔺相如是怎样一步步得到赵王的认可和赏识的?请你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以及你对提拔的理解,做完整的分析。②廉颇对蔺相如的不认可,表现出哪些心理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医生,会对他进行怎样的心理疏導?③阅读“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解释文中蔺相如“将相要和”的观点,并结合实际谈谈这一观点在当今的价值。
传统教学中追寻学生思考趋同,而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阅读,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继而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一方面需要教师持开放态度,对学生宽容一点,并且尝试多元解读,以便给学生做好“范例”,引导他们进行思维发散。同时,如有可能,教师还应结合文本留白,引导学生通过随文练笔方式,对文本进行补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巩固,而且还能从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为其课堂精彩生成创造条件。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针对阅读教学,学生更应该是阅读的主体。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体验,精选角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与文本进行对话,最终达到深层次情感共鸣,在助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回归阅读的价值原点,促进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实现文本意义和个性意义的充分建构,可以让阅读走向深度,富有广度,增加效度。教师只有坚守阅读的价值初衷,才能带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阅读实践中,收获情感价值观、思维、语言等多方面的进步和提升!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