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改造对区域稳增长的作用分析

2023-09-11 17:20刘猛
中国商论 2023年17期
关键词:稳增长产业结构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性失速”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话题,产业数字化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考察了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結果表明:我国的“结构性失速”真实存在,产业数字化能够有效应对“结构性失速”现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实现区域经济“稳增长”目标,要重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更好的数字经济生态,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数字经济规则机制,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稳增长;结构性失速

本文索引:刘猛.<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7):-136.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9(a)--04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高投入、高效率、高污染”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但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效率”问题。在经济发展逐步处于瓶颈的情况下,实施“三去一降一补”的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成为必然。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大量库存的消耗导致需求端疲软,杠杆的降低导致经济热度下降,存在“结构性失速”现象。首先,产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经济模式的优化转变,还是管理、技术等多维度的产业发展方向转变,遵循新兴技术的信息化功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优化创新,从而创造更多的需求。其次,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实现技术的再进步,通过与实际生产的有效结合,改善数字技术的细节与应用范围,更好地发挥技术的创新作用。最后,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能够同时拉动消费与投资,释放社会经济发展潜能,实现稳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功能。结合以上背景,本文深入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改造对区域“稳增长”的作用。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产业数字化与经济增长

当前对于产业数字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上。秦建群等(2022)的研究指出,从我国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与世界一流水平相适应,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的高质量集聚引领创新资源的快速集聚,推动技术的交互和发展。基于C-D生产模型,在要素配置稳定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是推进内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此外,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实现产业内部的要素重组配置,让信息要素成为资本、技术、劳动力之外的第四生产源,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产业数字化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2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在供给相对短缺的时代,由于需求明显大于供给,因此是供给创造并引领需求,许多低质量产品依然有其生存的空间。实现区域经济的“稳增长”,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实现更高层级的供需平衡(韩君、高瀛璐,2022)。第一,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塑造新的增长点,例如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让消费者需求成为影响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随着产品层级的不断丰富,产业数字化的经济拉动作用随之增长。第二,数字技术的发展缓解了经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降低信息要素导致的壁垒,实现产品成本的下降。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寻求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帮助。综合来说,产业数字化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信息技术发展,增加了数字服务的整体占比,因此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直接影响。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产业数字化有利于推动区域结构优化。

2.3 产业数字化推动区域“稳增长”的机制

数字经济作为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发力点,通过构建区域数字发展循环,针对居民需求激活服务供给,对稳增长、稳市场、稳主体有着较强的意义。其一,产业数字化是市场动态供需协调的“稳定器”。从供给角度来看,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粘合”上下游产业,打造以信息技术为主轴的高技术产业链,在流通、交易等方面形成聚合作用;从需求角度来看,产业数字化改造可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的直达性、精准性和个性,有助于挖掘潜在需求。其二,产业数字化是就业市场向上转型的“稳定器”。产业数字化改造可以创造更多高技术岗位,满足新生代人才需求,同时相关人才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技术创新,反向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陈兵和裴馨(2021)指出,围绕数字产业化可以培育壮大一批数字产业集群,实现区域需求的持续提高,赋能制造业补链延链强链,进而对区域经济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产业数字化可以打破“结构性失速”成立的两大前提,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双重目标。

3 模型设计

3.1 模型构建

为深入检验产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稳增长”的作用,本文结合理论机制分析中假设1、2的相关研究,分别构建产业数字化对区域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计量模型,具体设定如下:

模型(1)和(2)中,i和t分别代表省域和时间;和分别代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代表产业数字化水平;代表一系列能够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指标;、分别代表区域和时间固定效应;代表随机扰动项。

为了研究产业数字化是否能够发挥区域“稳增长”作用,进而实现对“结构性失速”的调节效应,本文结合模型(1)和(2)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模型(3)在模型(1)和(2)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项,通过数字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交叉项,进而判定产业数字化是否存在区域“稳增长”效应。

3.2 指标说明

第一,解释变量。产业数字化(DCI),现有研究中对产业数字化的定义较为模糊、宽泛。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主成分分析法在测度产业数字化指标中的置信度相对较高。本文借鉴樊玲和刘凯(2022)的研究成果,以《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为基准,构建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被解释变量。(1)经济增长(EG),结合发展经济学论述,采用人均GDP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增长水平。(2)产业结构优化(IST),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产业结构优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高速增长有直接关系,本文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衡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控制变量。(1)外商投资,采用区域外商直接投资(FDI)进行衡量。(2)出口水平,采用区域对外出口额占GDP比重进行衡量。(3)政府作用,采用政府转移支付与GDP比重进行衡量。(4)市场化水平,采用中国市场化报告中的各省份市场化指数进行衡量。(5)资本深化,采用区域资本投入与就业总人数比重进行衡量。

3.3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21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面板。面板中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市场化报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年鉴》及各省统计局官网。此外,还纳入了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中经网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考虑到价格效应的影响,本文以2010年为基期进行平减调整。

4 实证检验

4.1 基准检验

本文采用Hausman检验分析面板类型,结果显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应的p值均小于0.0001,结果拒绝原假设,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在Stata 15.1软件环境下进行实证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列(1)和列(2)顯示模型(1)的回归结果,根据列(1)的结果可知,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列(2)中纳入相关控制变量后结果依然成立。列(3)和列(4)显示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见产业数字化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依然有效。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结果可知,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表2列(5)的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数字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对区域增长的作用显著为负,证明了我国目前确实处于“结构性失速”的时期,区域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表2列(6)的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交互项在1%的水平上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产业结构优化的系数值明显下降,说明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但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缓解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不良影响。该结果证明本文的假设3成立。

4.2 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同样在Stata 15.1软件环境下进行,如表3所示。表3列(1)和列(2)替换了区域产业结构指标,以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来衡量产业结构水平。首先,从表3的结果来看,在替换核心被解释变量之后,产业结构依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向影响,说明“结构性失速”现象存在,产业数字化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依然显著正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代表产业数字化的“稳增长”效应稳健性较强;其次,表3列(3)和(4)中采用新经济指数(NEI)对产业数字化进行替代,该指标被称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同样存在“稳增长”效应,但系数大小明显低于产业数字化的作用,说明基准检验中稳健性较强。最后,考虑到产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存在滞后期(白雪洁等,2022),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全部替换为滞后一期,进而重新测算。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显著为正,证明产业数字化的“稳增长”效果具备较强的持续性,能够在滞后期持续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为深入剖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稳增长”效应,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考察了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三期转型”背景下,我国的“结构性失速”真实存在,由于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大幅降低无效库存、压缩高杠杆,区域经济发展增速下滑。(2)产业数字化能够有效应对“结构性失速”现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说明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较强的“稳增长”作用。(3)通过对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同样能够缓解“结构性失速”,同时存在“稳增长”效应,但作用效果稍低于产业数字化发展;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稳增长”作用存在较强的持续性,能够在滞后期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5.2 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地方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把准产业转型发展方向提供以下政策启示:

(1)重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通过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公共服务平台,使区域中小企业结合数字经济实现赋能,进一步布局数字经济领域,提升数据产品多样性,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构建数字要素有效配置市场。一方面,通过新兴技术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强化传统产业的自主研发,创造更多数字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产业数字化推动我国在全球经济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依靠数字经济保持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竞争优势。

(2)打造更好的数字经济生态,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技术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人才的要素软环境,提高多元化人才持续共计能力。实施“数字村”战略,加快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空间互联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积极提供数字民生服务,打造智慧政府、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购物、智慧交通等平台,推动民生服务精细化、数字服务均等化、数字产业普惠化。

(3)建立健全数字经济规则机制,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环境。数字要素是市场配置的重要内容,目前的最佳战略选择是全流程监管数字要素,打造实践可控的数字交易场所,构建多层次的数据元素市场。同时,结合数字技术的画像技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市场互通、信息互联、自由流动的数据资源体系;打造数字要素资本化市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优化发展效率、推进动能优化。

参考文献

欧阳金琼,董鸿宁,王雨濛.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程度[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37(9):23-34.

毕会娜,李春阳.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J]. 商业经济研究,2022(16):185-188.

白雪洁,宋培,李琳. 数字经济如何平衡“稳增长调结构”目标:基于地区-行业层面的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22(7):3-22.

秦建群,赵晶晶,王薇.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中介效应与经验证据[J]. 统计与决策,2022,38(11):99-103.

韩君,高瀛璐.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关联效应测算[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39(4):45-66.

陈兵,裴馨. 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的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4):141-144+171.

猜你喜欢
稳增长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