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研究

2023-09-11 16:52刘超伟韦妲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广西

刘超伟 韦妲

摘 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广西在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具有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合作平台优势、人文交流优势、优惠政策优势。当前,广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广西与东盟互联互通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深入开展与东盟经贸合作交流;推进民间交流往来,向东盟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广西故事;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在与东盟合作中实现跨越发展。

关键词:广西;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CEP协议;华侨华人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3.02.015

[中圖分类号]D814;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3)02-0094-06

广西位于祖国南疆,是我国唯一一个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发展国际贸易最便利的自治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边疆地区于一体,在发展对东盟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以及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具有显著优势。

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路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是伴随着时代变迁和双方关系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

(一)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1967年8月8日,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1991年7月,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24届东盟外长会,开启中国与东盟的对话进程。1996年7月,在中国倡议下,东盟各国同意将中国列为全面对话伙伴国。1997年12月,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双方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签订《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同时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当年双方签署了《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双方关系进入“黄金十年”发展期。2015 年11月,中国与东盟达成《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6—2020)》。2015年12月31日,东盟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交流中,东盟各国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并表达观点立场,对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交往、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影响。2020年11月,涵盖中国和东盟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协定的实施标志着协议国之间绝大多数货物将实现零关税进出口,中国与东盟将在全新的协定规则下开展更加便捷、互惠的经贸往来,极大地推进了东亚和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根据商务部网站公布的数据,1991年双方贸易额为79.6亿美元,2020年达6 846亿美元,扩大了85倍。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中国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1]。202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见,中国与东盟关系随着经贸往来的持续增加和政治互访的持续增多而不断升温,2022年中国与东盟更是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及投资合作伙伴。

(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特定区域的具体体现,其主体包括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旨在“命运共同体”框架下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环保、打击犯罪、维护安全等多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本区域稳定与繁荣,增强各国国力,增进人民福祉。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早在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讲话,首次提出中国愿与东盟各国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的中国—东盟新关系。这一倡议勾画了中国—东盟友好关系的新蓝图。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会议,指出中国将继续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支持东盟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再次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1月,李克强在第二十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坚持与东盟携手构建理念共通、繁荣共享、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在此次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就《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达成一致。2019年中国与老挝、柬埔寨分别签订共建命运共同体协定,2020年中国与缅甸签订共建命运共同体协定,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的台阶。2020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双方战略互信、经贸合作、科技创新、抗疫合作等4点倡议,既为进一步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主张和建议,也得到了东盟各国的普遍认同和响应。可见,自2013年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如今随着中老命运共同体、中柬命运共同体、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及中国与东盟在多领域深层次的交往合作,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

二、广西在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的优势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省份,在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地理区位优势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是地理上的好邻居,其中与中国直接接壤的东盟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其余东盟国家多与中国隔海相望。习近平指出,广西同东盟国家陆海相邻,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要求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2]。广西位于中国大陆的南端,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是我国自治区中唯一一个临海的地区,是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广西南邻北部湾,管辖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大沿海城市和深水良港,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区位优势,这为发展与东盟各国贸易往来提供了天然的航运条件。广西由此成为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是我国开展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在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具有巨大优势,肩负着重大使命。

(二)合作平台优势

在开展中国与东盟经贸交往中,广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了一批相关的合作平台。一是中国—东盟博览会。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各国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一次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具体由广西政府承办,南宁市成为东博会的永久举办地。东博会的宗旨是“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主要开展商品展览销售活动,同时涵盖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各种主题活动。截至2022年9月,东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已成为东盟企业参与程度最高的国际性展会,是广西开展与东盟經贸往来,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张名片,为广西的对外开放合作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助推力。二是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峰会”)。峰会是与东博会同期举办的重大交流活动,由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西政府联合主办,是我国与东盟商务和投资最高级别的会议,在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和合作共赢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广西对接东盟发展经贸产业提供了合作平台。三是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2011年4月,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共同推动在广西钦州建立占地面积5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园区集工业、商业、居住于一体,重点发展东盟传统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打造国际合作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成为中马两国经贸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新的典范。四是中国—东盟信息港。2014年9月,中国在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上提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得到东盟各国的响应。2015年9月,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在南宁正式启动,囊括了基础建设平台、技术合作平台、经贸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人文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互联互通,打造了中国与东盟交往的“数字丝绸之路”。上述“两会一园一港”对外开放平台永久落户广西,为广西面向东盟开展经贸活动和人文交流提供了平台。

(三)人文交流优势

资料显示,中国现有6 000多万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其中东南亚占比约为60%,数量约为3 500万人[3]。广西是全国重点侨乡,全区有归侨侨眷300多万,祖籍广西的海外华侨华人有700多万人,组织健全的海外广西籍华侨华人社团300多个[4]。正是由于大量的广西籍的华侨华人居住在东盟各国,使广西与东盟国家血缘相近、人文相通、商缘相连,互相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不少东盟国家的广西籍华侨说着广西地方方言,过着广西传统节日,保持广西特有的风俗习惯,他们在推动所在国与广西的交流交往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广西与东盟 8 个国家 56 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同东盟国家友城数量居我国首位[5]。东盟各国已连续20多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经济贸易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各国人文交流蓬勃发展,双方在教育交流特别是互派留学生及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截至2021年6月底,广西与东盟各国近200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东盟国家来桂留学生达1.6万人,广西已成为中国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几个省区之一[6]。此外,广西与东盟在文化交流、民间交往、旅游合作、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也取得重大突破。

(四)优惠政策优势

为把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7]。国家为支持广西对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大对外开放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化广西与东盟开放合作。RCEP协议签订后,广西抓住协议生效后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于2022年5月制定出台《广西高质量实施RCEP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了广西在RCEP框架下全面开展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的26项主要任务,帮助广西全面融入东盟大市场。2021年11月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壮美广西的“1+1+4+3+N”目标任务体系,明确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三个共同愿景之一,明确“要把深化与东盟合作同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联动起来,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不断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在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拓展更大空间、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合作共赢。”[8]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助推广西在RCEP协议下面向东盟各国的开放与合作,帮助广西对外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取得新的发展成就。

三、广西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广西将向海图强当作未来发展战略,立足于面向东盟发展自身,主动对接融入RCEP大市场,在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积极承担中央赋予广西的使命。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广西与东盟互联互通水平

习近平强调,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2]。广西临近东盟、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为广西开展与东盟的全面合作提供了先天性便利条件,使广西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东盟合作中享受到更低的贸易运输成本,也为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接东盟提供了便捷通道。广西应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尽快建立起涵盖海陆空的对接东盟的交通网络体系和物流网络体系,切实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合作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在海运方面,广西应依托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座沿海城市,打造广西乃至中西部省区的便捷出海口,按照国际化建设标准打造国际贸易港口和货物集散地,提升三座港口的运载能力,为未来中国与东盟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提供海运保障。在内陆水运方面,加快推进平陆运河项目建设,打造广西内陆城市的出海通道,为中西部省区货物通过广西港口入海提供水运便利。在铁路运输方面,广西应争取中央支持,打造边境铁路枢纽,建设区内主要城市到边境铁路枢纽城市的货运专线,畅通广西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铁路运输通道,同时加快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实现广西铁路与中西部省区铁路的联网运输,为中西部省区大宗货物经广西运往东盟提供便利。在公路运输方面,广西应加大边境高速公路建设,发挥广西至东盟国家的公路运输优势。在空运方面,重点打造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根据需要加大柳州、桂林等地机场与东盟各国主要城市的航班次数,为广西与东盟各国在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方面提供便捷的航班支持。

(二)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深入开展与东盟经贸合作交流

自2000年起,东盟连续多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十三五”期间,广西与东盟贸易规模年均增长 5.6%,边境贸易进出口额全国排名第一,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在边境省区、西部省区中排名第一,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全国排名第一[2]。可见,全面对接东盟,发展向海经济和国际贸易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广西要用好“两会一园一港”持续办好东博会、峰会,开展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专业合作论坛,将东博会、峰会办成每年一度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话经贸合作、共商美好未来的活动。发挥好东博会对广西经济的拉动作用,邀请中国及东盟国家的知名企业和采购商参展,完善参展企业在广西投资设厂的快速办理机制和配套支持政策。建好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将其打造成广西对接东盟的出口产业的重点园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样板园区、广西钦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园区。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合理布局优势产业,发挥产业园对当地乃至广西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不断探索创新国际合作和自贸区建设的广西经验和路径。加大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力度,把“数字丝绸之路”与实体丝绸之路建设一体谋划、协同推进,加速实现广西与东盟的数字互联互通,让数字联通助推实体沟通。加大对RCEP规则的研究,分析协议生效后对广西产业带来的深刻影响,探索广西融入RCEP的正确路径。构建面向东盟的金融合作机制,打造金融合作通道,深化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投融资服务。制定支持广西出口经济的配套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措施,鼓勵区内企业发展对接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推动广西与东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三)推进民间交流往来,向东盟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广西故事

大量的广西籍侨胞在东盟各国生活居住、置业发展,使广西与东盟血脉相亲、文化相通、民心相连,这为广西开展与东盟的友好交往、共同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增添了情感上的亲近感,有利于增进感情,达成共识。要充分发挥广西人文优势,积极开展与东盟各国的民间人文交流,特别是在民俗活动、体育文艺活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等方面的交往交流,增进双方民间的了解和认同,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民间友谊长期保持和发展。继续实施“留学广西”计划,依托广西高校资源吸纳东盟国家高层次人才到广西留学,鼓励广西学生到东盟高校留学,推动双方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合作。推动广西区内城市与东盟国家的主要城市,特别是在人文交流、经贸往来、人才教育等方面关系密切的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互相探索双城之间人员来往的优惠待遇,鼓励人员交流和跨国旅游,推动友好城市间项目合作。持续办好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 “中国—东盟音乐周”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广西对东盟文化交流的品牌。加强宣传,向东盟国家民众宣传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讲好广西对外开放合作政策,讲好改革开放以来在八桂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故事,让广大东盟国家民众全面了解真实、立体的广西。

(四)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在与东盟合作中实现跨越发展

为发挥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重要门户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推进广西建设发展。广西应用好用足中央赋予广西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发展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要充分利用RCEP协议生效的机遇,大力发展对接东盟的出口型产业,壮大出口产业规模效益。继续做大机械设备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规模。积极吸纳我国东部地区和东盟国家的资金和潜力型产业落户广西,善于借助外部资金和对外贸易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投资优惠政策,完善相关服务措施,使外来投资能够顺利建厂投产,进而拉动广西就业,增加广西税收。加大广西与东盟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的经济合作,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等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培养经济贸易新动能。

[参考文献]

[1]中国—东盟合作事实与数据:1991—2021[EB/OL].(2022-01-03)[2023-03-05].http://asean.mofcom.gov.cn/article/jmxw/202201/20220103236066.shtml.

[2]鹿心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服务和推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J].当代世界,2021(8).

[3]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吁东盟华侨华人当好“民间大使” 扩大中国“朋友圈”[EB/OL].(2023-03-31)[2023-04-01].https://www.gqb.gov.cn/news/2023/0331/56711.shtml.

[4]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487号提案的答复[EB/OL].(2022-08-02)[2023-01-05].https://www.gxtzb.cn/xwzx/tzgg/202208/t20220802_12899.html.

[5]钟春云.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J].当代广西 ,2021(Z2).

[6]广西: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中国省区之一[EB/OL].(2021-09-05)[2023-03-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052980636253554&wfr=spider&for=pc.

[7]陆义敏.在开放合作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西实践[J].当代广西,2019(5).

[8]刘宁.牢记领袖嘱托 勇担历史使命 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在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当代广西,2021(23).

责任编辑:刘菊香

猜你喜欢
中国广西
壮美广西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