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浩玮
摘 要:本研究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为样本,通过语料库分析了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发现媒体广泛使用家庭隐喻来体现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使用有机体隐喻表明二者之间不可割舍的肌体联系,使用力量、创作以及建筑隐喻,从不同角度凸显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坚实而紧密的联系,这些概念隐喻共同建构起民族团结进步的图景。
关键词:概念隐喻;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046-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伟大祖国,共创美好生活[1]。做好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是保证各民族繁荣发展,国家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这给我们带来启示: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可见”于民族新闻报道的文本之中,对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的主线,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闻话语隐喻修辞的视角,探析我国是如何自上而下地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通过文本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图景的。
一、文献综述
(一)作为概念的隐喻:一种话语表达的形式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语言表达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关隐喻的研究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哲学派的修辞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之后,当代西方隐喻学研究进入了“隐喻狂热”阶段,特别是以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布莱克等学者为代表,在这一研究领域内都颇有建树[2]。
乔治·莱考夫与马克·约翰逊在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他们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建构和界定的,隐喻之所以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正是因为人的概念系统中蕴含着隐喻,隐喻的概念构建起人们的认知并影响其行为。他们将概念隐喻划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个类型,其中,结构隐喻是指一个概念如何通过另一个概念来建构隐喻;方位隐喻是指通过组织一整套互相关联的概念而形成的完整系统,这类隐喻一般与空间方位有关;本体隐喻是指将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感情、思想、某些无实物的概念等)以自然物的经验看成实体存在物[3]。此外,还指出所有的隐喻表达都和隐喻概念存在着系统的联系,并且都基于集体经验中的系统性关联,而这种集体经验只有产生于一致的文化习惯和理解,才能搭建起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桥梁,让复杂或抽象的概念能够被更好地理解[4]。
(二)民族共同体:人们关于民族的共同认知
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共同体”理论强调的是“人的意志的完美统一”[5]。民族是一种共同体,它的内部有着共同的习俗与文化,能够将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凝聚在一起。而新闻作为一种话语,不仅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也是根据某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构建[6]。新闻报道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通过文本“书写”国家或民族,从而让国家或民族的“共同体”得以显现,它成为了人们与“共同体”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得二者处于双向互动的状态。
同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抽象概念,也必须具有显性的特征或表象,才能够被人们所感知。周竞红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借助特定媒介将它具象化,使抽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共同体成员所掌握,为共同体成员所认知,才能达成共同体成员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理想状态[7]。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离不开新闻媒体的话语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获取方法
本研究将“民族”一词作为搜索关键词,分别检索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三份报刊的纸质版以及官方网站中的相关新闻报道,并将搜集到的所有新闻报道作为样本进行了分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是党和政府发布大政方针、进行舆论引导的传媒阵地,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中国民族报》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的中央级新闻媒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理念。这三家媒体的新闻报道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本研究以近四年(2018年8月—2022年8月)为时间跨度。因为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此节点的前后两年正是脱贫攻坚工作胜利完成,迈向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高度关注,因此,这一时间段的新闻报道更具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通过在慧科新闻数据库进行搜索,本研究得到有效研究样本2981篇,约385万个字符。这些报道样本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范围相对广泛。
(二)样本分析方法
为了提高隐喻识别的准确率,本研究采用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3.5.9-64bit)对搜集到的所有样本进行了处理。首先,使用该软件对样本中涉及使用隐喻的词汇进行了数量与频次统计。其次,利用荷兰学者Steen提出的MIP隐喻识别技术(MultiInfor mationPlatform),结合样本的具体语境,识别了其中所有的隐喻词汇。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阅读所有样本,对样本建立起整体的理解;2.确定样本中的词汇单位;3.结合上下文理解每个词汇单位的意义,并判断它是否在给定语境之外更具有当代意义,如果在给定语境之外更具有意义,则判定语境意义与基本意义形成对比;4.确定隐喻性词汇[8]。最后,基于这种隐喻识别对所有样本进行了隐喻分析,划分出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概念隐喻架构。
三、从“家庭”到“石榴籽”:隐喻投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一体的民族:家庭隐喻中的“民族共同体”
家庭不仅满足了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基本需求,也是人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和社会化场所,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具有血缘关系的亲近感[9]。正因为如此,家庭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隐喻中,成为了表达社会组织或团体之间关系的一种话语方式。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家庭”都是人們用来指代国家或社会集体的代名词。“家国同构”的观念,借由家庭隐喻和身体隐喻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共识,凸显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展现群体身份,强化集体主义价值观[10]。由此可见,“家庭”这一概念有充分的理由成为诠释“国”与“族”之间关系的最好比喻。
家庭隐喻是三家媒体民族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隐喻类型。这些有关家庭成员或是形容家庭关系的隐喻,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中华民族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家庭”意象。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少数民族群众是我们的“同胞”,是我们的“兄弟”,我们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关系“亲如一家”,是完整的“一家人”。新闻报道通过使用家庭隐喻,建构了一个关系和睦融洽、相互依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图景。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中也能够看到:
例文1:民族团结广场位于乳江河畔,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逾万人,广场中央矗立一座瑶汉男女青年歡歌热舞雕像,周围环绕瑶族十二姓氏铜柱,象征乳源瑶汉同胞团结和谐、亲如一家,故取名为“民族团结广场”。
例文2:“当地的脱贫工作仍在持续推动中,有的村寨进行了移民搬迁,有的村寨通过产业扶持办起了茶叶合作社,正在通过产业带动扶贫。”张继康一直想着,有机会要再去当地看看大桂山区瑶族群众脱贫后的新生活新气象。每一个乡村的脱贫,都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可以看出,在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常用“同胞”“亲如一家”这些具有家庭特征的隐喻词汇,来形容少数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紧密关系。比如例文1,在介绍广东乳源民族团结广场上伫立的雕像时,形容瑶族群众与汉族群众是“同胞”,并且他们的关系“团结和谐”,犹如“一家人”,呼应了新闻报道中所要传达的民族团结主题。
研究发现,这些文本中的家庭隐喻都生动描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的描述仿佛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从空间上的“远距”转化为心理上的“近距”,让“阅读者”感觉少数民族并非是“未曾谋面”的共同体成员,而是“朝夕相处”的“家人”。此外,结合具体的报道内容,隐喻的使用效果也得到了优化。比如例文2,这篇报道主要讲述了一位中央部委的民族工作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先进事迹。因为扶贫,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位干部感叹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民族之间联系紧密,团结互助。在脱贫攻坚的叙事之下,家庭隐喻“书写”了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宏大语境的故事,使各民族之间的紧密关系得到了升华。
(二)团结的民族:有机体隐喻中的“民族共同体”
有机体是一切具有生命机能的个体的统称,分为动物与植物两大种类。有机体隐喻作为概念隐喻架构中重要的隐喻形式,并未脱离有机体的分析语境。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政治领域,用以诠释政治理念[11]。
有机体隐喻也是三家媒体民族新闻报道中运用较多的隐喻架构之一。不同于家庭隐喻,有机体隐喻从身体或植物的角度出发,形容少数民族与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关系。身体隐喻主要有三种:1.通过“心连心”“手牵手”等器官协作的形象,来形容少数民族与中华各民族之间协作共进的关系;2.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二者的互动和交融;3.用“血脉”“血肉”等词来强调二者之间紧密的肌体关系。植物隐喻主要有两种:1.用“石榴”来形容各民族之间团结紧密的关系;2.用“花”象征民族团结成果的灿烂。
例文3:“同心掬得满庭芳”。经过各民族人民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守望相助,如今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遍地开。村民和睦、乡村和美、社会和谐之合音圆润,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例文4:全县辖3镇7乡77个村民委4个社区,有苗族、侗族、壮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全县15. 61万各民族群众心手相连、血脉相融,用青山绿水的底色和高质量发展的亮色,绘就了欣欣向荣的民族团结进步壮美画卷。
可以看出,这些例文巧妙运用有机体隐喻来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在身体隐喻方面,例文3讲述了某少数民族自治县各民族同胞共同生活的故事,用“心手相连”“血脉相融”这些身体连结或肌体隐喻,呈现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融洽关系。在植物隐喻方面,例文3用“满庭芳”“花”的隐喻,营造出和睦、和美、和谐的民族团结氛围;例文4用“石榴籽”来形容某县各民族群众如同石榴籽一般紧密抱团,守望相助。
研究发现,有机体隐喻也在文本中“书写”着团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和谐的主题,通过这些具有生命感和身体连结特征的隐喻以及浅显且具有美感的植物隐喻,投射到每位读者心中。通过这样的隐喻投射,“团结”这一抽象概念得到了具象化体现。不论是“血脉”“血肉”还是“石榴籽”,这些隐喻都是基于人们对物的认识和理解。正是因为有机体隐喻中包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才能在新时代得到更好诠释。
(三)和谐的民族:力量、创作与建筑隐喻中的“民族共同体”
除了家庭隐喻、有机体隐喻之外,民族新闻报道中还存在力量隐喻、创作隐喻与建筑隐喻等隐喻架构。尽管这三种隐喻的使用数量没有家庭隐喻和有机体隐喻多,但是从具体语境出发,这些隐喻从不同角度也“书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象。
首先是力量隐喻。力量隐喻指的是,将各民族共生共存环境中所形成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伟大实践,表现为民族共同体中的凝聚力、向心力。这就意味着,包含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人格化的主体,并且具有人格化的力量与意志,具有统领全国各民族的力量。这样的“书写”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新闻报道文本中呈现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团结主体。
例文5:以传承民族文化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抓手,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线,着力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产业聚人才、人才强产业的新格局,凝聚各民族群众团结奋进的合力。
其次是创作隐喻。创作隐喻指的是,创新性地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跨域映射,实现隐喻的话语功能。比如例文6,将《瑶山那抹红》舞台剧所反映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各民族群众同心协力的事迹,比喻为民族团结的“主旋律”,表明脱贫攻坚的胜利是各民族群众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凸显了民族团结这一主题。
例文6:最后,在“那抹红”的照耀下,莎一妹、文彬和乡亲们一起,终于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梦想。“那抹红”实际上已经升华为一曲新时代的“瑶族舞曲”、一部讴歌民族团结的红色主旋律。瑶山那抹红,那是一抹不落的红。
最后是建筑隐喻。建筑隐喻指的是,将各级党政机构或各民族群众塑造为能动的建设主体,并且建立起各民族之间团结牢固的“建筑联系”。构建民族团结对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十分庞大的体系工程,要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就必须凝聚各民族群众内心的认同。在例文7中,某县党委通过建立起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党建工程,将民族团结工作的范围覆盖到邻近三省,在各民族群众心中架起了“桥梁”,各民族群众也因该党建工程建立了情感纽带。
例文7:依托“石榴籽”党建工程……推进“跨省区党委(党总支)功能党支部+行业党小组”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实行“大支部”与“小支部”结对帮扶机制,搭建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发展“连心桥”。
四、结 语
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样式,其基本材料是语言,人们的种种社会认知也是通过语言呈现的[12]。在三家媒体有关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发现隐喻话语被广泛应用,并且不同类型的隐喻通过其背后所蕴含的特殊意义,从多个角度“书写”了少数民族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家庭隐喻将各民族置于同一个民族“大家庭”概念体系之中,构建了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图景;有机体隐喻通过身体隐喻和植物隐喻的形式,利用它们所蕴含的独特意义,使一个具有生命力且关系和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民族新闻报道中得到了具象化呈现;力量、创作与建筑隐喻也通过主体化呈现,将各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牢固情感展现了出来。通过分析相关的新闻报道文本可以发现,三家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隐喻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图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02).
[2] 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3.
[4] JOHNSONM,LAKOFFG.Whycognitivelinguistics requiresembodiedrealism[J].CognitiveLinguistics,2002,13(3).
[5]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6] VANDIJKTA.DiscourseAnalysis:ItsDevelopment andApplicationtotheStructureofNews[J].Journal ofCommunication,1983,33(2):20-43.
[7] 周竞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的理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4):1-7.
[8] STEENG.Amethodforlinguisticmetaphoridentification:fromMIPtoMIPVU[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Co,2010.
[9] 白凯,符国群.“家”的观念:概念、视角与分析维度[J].思想战线,2013,39(1):46-51.
[10] 陈阳,周思宇.战争隐喻、国家身体与家国想象———基于语料库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隐喻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2,44(2):37-57.
[11] 姚远.马克思社会哲学的生物学基础[J].现代哲学,2022(4):25-38.
[12] 陈伟军.新闻语言的力度、温度和锐度[J].新闻与写作,2020(11):110-112.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