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中国贡献

2023-09-11 03:37李咪咪,党宁,夏娟,吴必虎
旅游学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旅游地理理论旅游

李咪咪,党宁,夏娟,吴必虎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3.09.001

中国旅游地理学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吸收了地理学理论、观点与方法,聚焦多元化旅游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分支学科。目前,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逐步实现了从照搬西方理论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一方面,中国的旅游地理学者从海外引入诸如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凝视、社区参与等理论,嵌入中国旅游情境下的旅游目的地、主客互动、社区参与等主题的研究,既促进了西方旅游地理学理论的本土化发展,又推动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中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沃土,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大量的旅游规划实践中挖掘旅游现象的共性特征,摸索普遍性的旅游规律,构建了中国旅游地理学原创性理论,并通过在高质量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旅游地理研究和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做出巨大贡献。

一、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知识生产

中国旅游地理学原创性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生产要素导向的旅游地开发理论,聚焦旅游开发的资源、市场、产业、资本等生产要素,探讨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与规律,包含昂谱理论(resource analysis-market analysis- product analysis,RMP)、“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理论、旅游吸引物权理论、“乡土-生态”空间的“三阶段”理论假说等。在区域旅游开发视域下,2001年,吴必虎首次提出昂谱理论,从资源、市场和产品3个方面进行区域旅游开发的程序式评价论证1。昂谱理论具有较高的普适性价值,为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探索区域内若干旅游地之间的发展机制,杨振之和陈瑾首次提出“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理论,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3大方面分析一定区域内若干旅游地之间的竞合关系1。“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理论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分析与塑造具有指导意义,曾被应用于解释桂林市区与阳朔空间竞合关系、武威市旅游形象定位和沈阳故宫旅游形象发展。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方面,保继刚和左冰首次提出“旅游吸引物权”2。在该概念指导下,保继刚等在云南省阿者科村开展了一项持续3年的操作实验,完成了阿者科村从乡村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验证了“旅游吸引物权”理论的指导性和可行性3。在乡村旅游背景下,2019年,陆林等首次提出“乡土-生态”空间的“三阶段”理论假说,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抓手4。

第二大类是时空要素导向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揭示中国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包括环城游憩带理论、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等。在城乡游憩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吴必虎1997年首次提出“大都市环城游憩带”概念,后又拓展为具有普适性的“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cities,ReBAC)概念5。环城游憩带理论为区域旅游的科学规划和游憩空间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1999年北京市、2001年济南市、2003年粤北区域、2004年武汉市和2004年河南省等多个省市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皆应用了环城游憩带理论框架。同时,环城游憩带理论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影响了政府决策,曾被多次纳入政府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明确了加强环城游憩带建设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再次强调建设“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即环城游憩带的必要性。在解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方面,孙根年提出“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該理论既能够解释过去观测到的旅游现象,也能预测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在理论上为区域旅游管理,如酒店建设、雇员聘用、基建投资等提供可行性建议6。在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变效应方面,汪德根等2015年提出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即高铁对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具备马太效应(虹吸效应)、过滤效应(过道效应)、扩散效应和叠加效应等特征,为优化以高铁为核心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布局演化提供了理论借鉴7。

第三大类是场景要素导向的旅游地方性理论,识别不同场景下的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特点,探索中国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基本理念,包含“前台、帷幕、后台”模式、遗产活化论、“原乡规划”理论等。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方面,杨振之提出了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前台、帷幕、后台”模式,清楚界定了民族文化的演绎与保护、旅游者对旅游社区文化的观赏与“凝视”的关系,使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演绎区 (前台)与保护区(后台)有了各自明确的界域,从而避免破坏旅游目的地文化原真性,从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模式上切实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为保护民族文化原真性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理论框架8。在遗产旅游开发方面,喻学才提出“遗产活化论”,阐释了旅游开发与遗产活化的含义,即如何把遗产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而又不影响遗产的保护传承,为遗产活化机制的建立及遗产旅游的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9。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杨振之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首次提出“原乡规划”理论,强调在规划过程中以“无为”作为最高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10。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知识扩散

为了解过去40年间由中国学者(或)基于中国情境和实践产生的旅游地理学知识如何影响旅游知识共同体中其他领域的知识生产、反哺地理学,并进一步指导旅游实践,笔者应用引文分析方法,选择了31篇中国旅游地理学经典理论文献的4128篇有效引文(受研究者语言能力限制,本文仅选取中英文引文),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知识扩散进行分析,同时,选取了中外旅游地理学者在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这3本国际旅游学术顶刊及旅游地理学专刊Tourism Geographies发表的157篇由中国学者发表或基于中国情境和实践的研究文章,通过对刊发年份、主题等内容进行粗略分析,以期了解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知识扩散遵循以中国旅游地理学者主导的“主动扩散”及以国外旅游地理学者引领的“被动扩散”两大路径,形成中国与国外学者同步推进国际旅游地理学研究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主动扩散”指中国旅游地理学者根植于中国社会、文化、制度等,主动向国际学界解读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特色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旅游地理学现有的理论及实践成就,以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知识产出对国际旅游地理理论构建进行新研究内容的补充或原有研究内容的完善。另一方面,“被动扩散”意为国外学者意识到中国特色的旅游情境及实践能够为验证国外旅游地理学前沿理论的普适性提供全面且可靠的实例证明,为国外旅游地理理论的构建提供中国支撑。

基于纵向扩散视角,中国旅游地理学知识的“主动扩散”对国际旅游地理学术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自2000至2023年间,以徐红罡为代表的近300位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国际旅游顶刊上发表文章百余篇,较于最初发展的10年(2000—2010年),发文数量净增长了近乎3倍;中國旅游地理学知识的“被动扩散”对国际学术界的影响日益增长,31篇中国旅游地理学经典理论文章的引文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旅游情境引起了国外学者的主动关注,近10年来,外文引证文献数量呈指数增长,从1990年至2000年间的仅两篇增长到2010年至2021年间的108篇。

基于横向扩散视角,中国旅游地理学知识的“主动扩散”主要集中于旅游供给及需求(50/50),描述中国这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自主解读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路径及原因,尤其是基于中国文化,分析中国资源禀赋型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如安徽、江苏等,发文总量超70%,既沿袭了国外旅游地理学理论脉络,也为其增添了新内涵。中国国土资源的丰富性及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知识的“被动扩散”,国外旅游地理学者聚焦中国旅游供给和需求(70/30),在中国各有特色的省域验证基于国外旅游地理实践得出的一般性规律,近乎70%的研究集中于云南、北京等省(市)或自治区的旅游现象,探索中国与国外旅游市场的共性特征,有助于建构国际旅游地理学普适性理论。

三、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与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

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基于中国旅游情境深入解析中国的区域旅游发展,主动争取在世界舞台发声的机会,并逐渐参与国际旅游地理学科的平等对话,在助推国际旅游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同时,也扩大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以吴必虎、保继刚、徐红罡、张捷等为代表的中国旅游地理学者成为国际旅游组织如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IAST)、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IGU)的重要成员,直接参与国际旅游地理学的学术讨论;中国旅游地理学者主动为国际旅游地理学术交流构筑平台,如以吴必虎为代表建立了以中国旅游地理学者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学会(International Tourism Studies Association,ITSA),保继刚组织创立了以中国旅游研究为主基调的中国旅游研究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 Tourism Studies,IACTS);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水平也已得到了国际认可,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10年在中山大学设立“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扎实的理论基础不仅可以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生动力,也能为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国际舞台的发声提供坚实支撑。当前,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愈发注重理论衔接与理论贡献,通过旅游地理学者孜孜不倦地深耕中国旅游研究,并从其他学科汲取知识养分,尝试构建中国旅游地理学理论范式。但是,目前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架构仍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未来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不仅需要批判性地借鉴外国前沿理论,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经济背景和旅游发展进程,并向国外旅游地理学理论注入中国血液,而且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实践的原创性旅游地理理论,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质理论范式与理论体系,在推动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同时,也为中国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的理论基石。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副教授,第三作者系该院研究助理,第四作者系该中心教授;收稿日期:2023-06-27)

猜你喜欢
旅游地理理论旅游
坚持理论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研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旅游地理
旅游
试论职业能力取向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